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邹云生,一位1933年参加革命的老红军,身患绝症,却仍然达观,去年被评为空军先进离退休干部。他以保持革命本色为己任,以平凡为自己的风光。他认为人的思想情感应该有所依循,人应该选择为大众服务的人生,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是最快乐的。  相似文献   

2.
最苦与最乐     
<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贫吗?不是。失意吗?不是。老吗?死吗?都不是。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苦于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任。人若能知足,虽贫不苦;若能安分(不多作分外希望),虽然失意不苦;老、病、死乃人生难免的事,达观的人看得很平常,也不算什么苦。独是凡人生在世间一天,便有一天应该做的事,该做的事没有做完,便像是有几千斤重担子压在肩头,再苦是没有的了。为什么呢?因为受那良心责备不过,要逃躲也没处逃躲呀。  相似文献   

3.
凌亢 《瞭望》1997,(41)
濒死体验与宗教迷信●凌亢生老病死,佛家认为是人生苦海,尤其是死,人们总觉得这是最难过的一关,所谓“千古艰难唯一死”。其实,人生最苦的是“病”。人活着,如果疾病缠身,愈老愈不堪,实在最为艰难。生得自然,死得泰然,这才叫作“达观”。据一位人类学家说,有智...  相似文献   

4.
最苦与最乐     
梁启超 《党政论坛》2010,(20):35-35
梁启超将人生苦乐与责任联系在一起,思想深刻,见解不凡,既显示了儒家的进取精神,又体现了智者的达观情怀。  相似文献   

5.
过这样一种生活:摆脱激情和欲望,心灵冷静而达观,痛苦和不安只从内心生发出来,也只从心灵深处消除,而消除它们最初也需要用一年,用数个月,渐渐只用几天,甚至是一天,几个时辰,甚至痛苦和不安一经生发,即告消散,就像水滴落尽炽热的火炭。  相似文献   

6.
过这样一种生活:摆脱激情和欲望,心灵冷静而达观,痛苦和不安只从内心生发出来,也只从心灵深处消除,而消除它们最初也需要用一年,用数个月,渐渐只用几天,甚至是一天,几个时辰,甚至痛苦和不安一经生发,即告消散,就像水滴落尽炽热的火炭。  相似文献   

7.
人活在天地之间,一半属天,一半属地。举目头上三尺是天,脚下寸步是地,人却都是在病痛来的那一瞬间,才知道天知道地,活明白了自己。小孩子病一次,聪明一回,中年往后病一场,明白世事一场。病是人生的老师。  相似文献   

8.
加密生命     
若按70岁计算,人生也不过两万五千多天,可是我还是要“计算”: 去年春节,有一位朋友问我一个问题,并要求我不假思索地答出。他说:“人的一生有没有5万天?” 我说肯定有吧。我想,5万元钱一天就可挣回,一天也可花掉。人的一生岂能没有5万天?可朋友说:“否。”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同志的亲属2月15日曾经给江泽民总书记并党中央写了一封信。信中写道:“小平同志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对于生死问题的看法向来达观。关于他的后事,近年来曾对我们多有交待。为了体现小平同志一生的追求和信念,完美地完成他人生的最后一个篇章,根据他的嘱托,我们提出如下意见:……” 意见共5条。当读到其中第4条“捐献角膜。解剖遗体供医学研究”时,不禁使人肃然起敬。死后捐献遗体和器官,小平同志虽然并非第一人,但作为一代伟人,他带头这样做,令人万分激动。 小平同志说过一句朴素而又充满深情的话:“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生前,他为了追求真理,为了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里的烧炼,也能升天。我认为这种考验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  相似文献   

11.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里的烧炼,也能升天。大凶大恶,十恶不赦的下地狱,永远在地狱里烧。  相似文献   

12.
在“横扫一切”之初,由于我久矣乎不属“当权派”,便混在“革命群众”中呼么喝六,心里却极不踏实。后来被通知带着铺盖卷进牛棚,这才一块石头落地,从此扫了九年厕所。“人生不免是要抓进抓出的”,老Q当年尚且如是达观,我作为读书人,自然要力争不致落在老Q之后。 果然,我的厕所由于扫得干净,很得到好  相似文献   

13.
《党政论坛》2008,(10):31-31
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按基督教的说法,人生一世是考验。人死了,好人的灵魂升天。不好不坏又好又坏的人,灵魂受到了该当的惩罚,或得到充分的净化之后,例如经过炼狱里的烧炼,也能升天。我认为这种考验不公平。人生在世,遭遇不同,天赋不同。有人生在富裕的家里,又天生性情和顺,生活幸运,做一个好人很现成。  相似文献   

14.
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一个人的人生可以分成三个层面:日常生活层面,工作或事业的层面,审美和诗意的层面。前面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层面,最后一个层面是超功利的。人生要做一番事业,但是人生还要有一种诗意,人生的概念和事业的概念不是相等的,人生不等于事业,除了事业之外,人生还应该有审美这个层面。现代社会的特点是工作压力非常大,竞争十分激烈,人  相似文献   

15.
《民主》2016,(9)
正古人云:大德必寿,美意延年。这话放到民进重庆市南岸区委会"第一人"李世瑚老人身上,再恰当不过。2014年4月13日,是民进会员李世瑚老人一个世纪的人生旅程中最浓墨重彩的一天,是值得民进每一个心存"助学兴教"之人铭记的一天。这一天,李世瑚老人在自己的百岁寿宴上,将积累半生的10万元钱,悉数捐赠给"开明慈善基金会小桔灯教育专项基金"。她亲手将善款交到民进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相似文献   

16.
人生模式论     
一、什么是人生模式虽然迄今为止尚无关于人生模式的系统研究和理论,人们也未必明确或有意择定自己是依循何种模式生活,但自古以来,人生的追求和导向本身都带有模式化的倾向。人生模式就其框定的对象、人生过程而言,有三个特点:一是个体性或个人性。人生概念一般是指个体生存活动过程,因而人生模式是指个人生存活动过程的基本或标准类型。尽管作为标准,它所代表的就不仅是某个人,而是同类人、类似的人,但它代表的仍是相似、相近的各个个人。二是人生模式的全面性、整体性。人生模式是指统合个体人生生活的物质、精神、创造、消费、工作…  相似文献   

17.
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内海外,一个百分之百完满的人生是没有的。所以我说,不完满才是人生。  相似文献   

18.
曹飞 《理论导刊》2002,(4):34-36
实践的观点是唯物史观的基石,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应建立于实践观点的基础之上。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在人生问题上的表现和应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价值论也应以实践观点为基石。基于此,本文拟对物的价值与人的价值、生命价值与人生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及共产主义人生价值观等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讨。一、价值是什么?从实践的观点看,价值无疑是客体对主体的关系。而客体对主体的关系是物(本文所说的“物”指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中的任何事物)对人的关系。物对人的关系可分为两种:一是物对人的自在关系,一…  相似文献   

19.
4月 25日虽然是工作日,但山东某县卫生局从早到晚却没有一个人办公,因为该局一局长的公子结婚,都跑去帮忙贺喜了。 是日上午,鞭炮声、音乐声震耳欲聋,迎娶新娘的车是公车自不必说,卫生局工作人员则成了跑前跑后的“迎宾队”。办公楼只有局办公室有几个人在抽烟打牌。一位前去办事的同志问何时可以办公,被告知 3天后再来,因为婚事要忙3天。局长公子结婚,机关歇业三天,果然好不威风! 结婚是人生一件大事,但最大也不能“大”到叫一个县的卫生局停止办公三天,全机关人马全去操办婚事这一地步吧?一个卫生局局长竟然把一个县的…  相似文献   

20.
叶朗 《党政论坛》2011,(14):1-1
人生境界体现于人生的各个层面。一个人的人生可以分成三个层面:日常生活层面,工作或事业的层面,审美和诗意的层面。前面两个层面是功利的层面,最后一个层面是超功利的。人生要做一番事业,但是人生还要有一种诗意,人生的概念和事业的概念不是相等的,人生不等于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