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依法行政就是依据法律规定行使行政权力。作为"程序正义"化身的行政程序法是其重要依据。现代行政程序法所主张的"程序正义"即保证真理与正义,又保证了行政决定的可接受性,从而又从结果上强化了行政程序的形式合理性。依法行政呼唤行政程序正义,而同时行政程序正义又是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在现代社会随着行政权力的扩张,各国掀起了制定行政程序法的热潮。在我国建设法治国家的背景下,行政程序法应当具有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呢?本文在对法律程序的价值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程序正义论,并指出了该理论对行政程序法如何实现程序正义的具体要求,以期对行政程序法的制定提供法律价值层面的理论支持与指导。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尽早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20世纪的百年间,人类在世界范围内掀起数次制定行政程序法典的高潮。行政程序法的立法宗旨是构建公正、公开、高效的行政权力运行机制,在现代社会被视为衡量一国法治实现程度的标志性法律。中国现行分散在各层级单行法中的行政程序法条文,虽然数量众多,但内容距离现代行政程序制度相去甚远。中国应当尽早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构建现代行政程序制度,树立行政人员和公众重视程序的观念,确保法治的统一。经过学者20余年的理论研究和程序立法的实践,制定统一法典的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相似文献   

4.
行政程序的价值理念及其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法治国战略方针的确立 ,为实现行政法治创造了前提条件。但要真正实现行政法治 ,既需要观念上的转变 ,也需要制度建设的保障。行政程序的法典化是实现行政法治的必然要求 ,可以说 ,对行政程序的重视程度 ,标志着一个国家的法治文明程度。但在制定行政程序法的过程中 ,首先应当为其构筑坚实的理论基础。对行政程序的价值理念进行探讨并使之在制度上实在化 ,对实现行政程序法典化 ,加快行政法治之进程具有重要的前导功能。一、行政程序的公正性价值“随着政府权力持续不断地急剧增长 ,只有依靠程序公正 ,权力才可能变得让人能够容忍。”①程…  相似文献   

5.
论法治社会与现代程序法理念的重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论述了法治社会与现代程序法的关系,认为法治社会要求我国民族实现从传统程序法观念到现代程序法理念的转换,即从程序工具主义到程序的独立价值;从强调国家权力到保障诉讼主体的程序权利;从追求无讼境界到追求实现正义。顺应法治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应完善诉讼法律制度,尊重公民的程序权利,以推动现代程序理念的重塑  相似文献   

6.
行政程序理性原则论要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法律程序的一项重要功能是使决定的形成理性化。从法律角度看 ,程序的理性化功能 ,是通过程序活动主体理性对话与论证、说服的方式 ,压缩权力行使过程中恣意与专横的空间。由于行政主体在行政过程中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 ,因此通过程序而使该种权力行使理性化的意义就更为重大 ,程序理性应当成为行政程序的一项基本原则。在行政程序法制度中 ,程序理性需要通过保障决定的一致性、说明理由、程序操作的职业化等机制来实现。在我国正在进行的行政程序法制度建设中 ,人们没有理由拒绝这一原则及其制度性安排  相似文献   

7.
行政法体系化的最高表现是法典化.法典化需要具备事实上和法律上的条件,目前我国行政法的法典化难以实现.行政法的体系化不限于法典化,国家可以推行以行政法总则为基本法律,以行政行为类型化法律为重要组成部分,以众多特别行政法为基础的分层分级行政法体系.行政法总则包括以实体法为主的总则和以程序法为主的总则.行政实体法总则已经止步,主要原因在于行政实体法内容难以统一,国际上并无先例,行政组织法尚未制定,以及体制改革尚未完成.行政法的体系化只有以程序法为主的行政法总则即"行政程序法"一个选项.它既是行政程序的共同规则,又是兼顾了行政实体法一般原则的总纲性法律.它既有行政行为类型化立法所提供的行政程序法治建设经验,又有类型化立法所不能覆盖而提出的立法需求.它既是国际上行政法体系化的普遍规律,又是我国地方行政程序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它既是法律技术上可行的方案,又是为了实现统一行政程序、巩固行政审批改革成果和推广区域协调法治经验的现实目标."行政程序法"兼顾了行政实体法,但又不追求行政实体法的全面、完整,是我国行政法体系化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8.
由苏州大学法学院教授杨海坤和副教授黄学贤合著的《中国行政程序法典化———从比较法角度研究》(下称《法典化》)一书于1999年8月由法律出版社出版,全书38万字。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将行政程序法典化与行政法治、市场经济、民主法治的大背景紧密相连。我国在90年代才开始注重和研究行政程序,这与我国法治建设的大背景是分不开的。因此本书的主题虽然是论述行政程序法典化的相关问题,但却始终都强调行政程序法本身的价值在于能够通过它产生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法治政府,将民主和自由协调起来,在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之间取得…  相似文献   

9.
高艳军  程明 《中国律师》2013,(12):60-61
现代法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程序法治,有无正当程序构成了法治与人治之间的根本区别。正当程序是权力制衡的必要机制,是人权的重要保障,是维护法律尊严、确立法律权威的重要手段,是法律实质正义的客观要求。从宪政的意义上讲,正当程序是现代法治大厦的支柱之一。  相似文献   

10.
程序法文化是一定时期、一定地域和一定民族范围的人们对各种程序性法律、制度、观念和一系列程序活动的整体性认识和评价,程序法文化具有抽象性、地域性、多元性、群体性和延续性等特点。程序法文化有制度程序法文化与观念程序法文化、传统程序法文化与现代程序法文化、西方程序法文化与中国程序法文化之分。中国传统程序法文化以尊尚权力、程序实体混同、程序虚无、“厌讼”等为特质,中国现代程序法文化则以尊重权利、程序独立、程序法治为指引。  相似文献   

11.
行政程序是行政法律的一个核心要素,是现代法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行政程序在限制规范政府权力,促进民主政治发展和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行政程序具有工具价值,又具有独立价值,而独立价值是行政程序的核心价值.  相似文献   

12.
行政程序法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作者认为,行政程序法是规定行政机关行使行政职权的过程、步骤和方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其作用在于促进行政效率的提高,防止行政机关滥用职权,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等。作者指出,现代行政程序法所确立的民主与法治的目标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在我国制定和完善行政程序法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大学是崇真、向美、求善之领地,大学是国民教育之象牙塔;现代大学治理是法律维度下的治理,是以章程为制度载体的治理。章程乃大学之宪法,其演绎着校内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的博弈,折射着高校与政府、社会、师生的良性秩序和谐。大学章程是组织法,更是权利法与程序法;通过章程的现代大学治理是校长治校与教授治学之耦合,是学术自由与人权保障之凸显,是实体法治与程序法治之统一。  相似文献   

14.
行政法治与行政程序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行政法治与行政程序法王周户柯阳友随着《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条例》、《国家赔偿法》和《行政处罚法》的陆续颁布和实施,建立统一行政程序法律制度乃为当务之急。本文拟对行政法治原则进行透视,阐释行政法治之内涵,探讨行政程序法与行政法治的互动关系,旨在明晰...  相似文献   

15.
以行政的公正、公开、高效为立法目标的行政程序法,是现代国家规范行政权力的基本法律。本文通过对影响我国行政程序立法进程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因素进行分析,指出行政程序法制定的现实条件、客观依据及其必要性,以期为我国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典提供立法基础支持。  相似文献   

16.
论行政听证程序的控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振良 《行政与法》2004,(10):68-70
法律的主要价值在于规范和控制权利或权力的行使。行政法在控制行政权力方面亦有所长,尤其行政听证程序作为行政程序法体系中的核心制度,代表着一国行政法治化的程度。我国1996年制定的《行政处罚法》第一次规定了正式行政听证程序制度,但尚存在众多难题。本文立足于法律程序的一般法律价值,从控制行政权的角度分析行政听证程序在控制自由裁量权上所体现的优势,最后总结出行政听证制度控权的实质,即以行政相对人程序抗辩权对抗行政主体权力,达到防止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控权目的。  相似文献   

17.
论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界说行政程序说明理由制度是行政程序法的基本制度之一。对于这一点,学者们已基本达成共识。①理解这项制度,需从两个方面入手。首先,如何理解行政程序?行政程序作为法律程序的一种,是行政权力运行的程序,具体指行政机关行使行政权力,作出行政决定所遵循的方式、步骤、时间和顺序的总和。②它可分为行政立法程序、行政执  相似文献   

18.
<正>一、行政程序法的定义行政程序法是行政行为成立的步骤及其次序、方式、时限的法律规范。这一定义表明:1.行政程序法是规范行政程序的法律规范。2.行政程序行为虽由行政程序法规定,但行政程序行为不都是行政行为,既有行政行为,也有行政事实行为。3.行政程序行为是行政主体的行为,而不是相对人的行为。4.行政程序法的结构是通则与分散的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的总和。二、中国行政程序法的宗旨应是“兼顾论”19世纪,个人主义、自由主义盛行,国家与人民对立,促进行政效率与保护公民权益二者不相容,所以二者中必须偏重其一。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团体生活发达,社会连带关系密切,民主意识浓厚,国家与人民并非对立关系,促进行政效率也即保护大多数人民的利益。所以在行政程序上表现为兼顾公正与效率。过去,以保障公益为主的欧洲大陆国家,在  相似文献   

19.
《现代法学》2018,(1):28-42
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是指行政相对人所享有的与行政法治中的程序有关的权利,这个权利既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权利,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程序权利,它是能够主宰行政相对人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的最为核心和系统的程序权利。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利有着非常重要的法治价值,可以"倒逼"行政正义实现、使行政法治与时俱进、使行政执法人性化、使行政相对人权利过程化。然而,在我国,基本程序权利概念尚未形成、基本程序权利体系尚未形成、基本程序权利尚未有内容构造、基本程序权利缺少程序制度支撑。如何在行政法治建设中建构行政相对人基本程序权需要诸多具体的路径,主要应对行政相对人程序权利进行梳理、完善行政法上的程序制度、制定统一的行政程序法、合理处理程序规则与实体规则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法律保留滥觞于英国的《自由大宪章,》是法治国家的基本法律原则与制度。法律保留包括立法法律保留与行政法律保留。前者作用于立法领域,旨在划定议会立法权力与政府立法权力的界限;后者作用于行政领域,旨在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前者的理论基础是议会民主原则与分权原则,后者的理论依据是法治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