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安全是影响中东国家领土与边界纠纷的一个重大因素.从传统安全视角来讲,领土边界争端不仅同国家的军事安全患息相关,而且与国家的政治安全也有密切联系.就军事安全来讲,国际处于无政府状态、国家安全边界、地缘政治因素是导致中东边界领土争端与军事安全休戚相关的3个重要因素.就政治安全而言,意识形态安全与政治制度安全是影响中东边界领土争端的两大要素.  相似文献   

2.
民族主义是影响中东国家边界领土纠纷的重要因素之一.从国内层面讲,民族分离主义往往会诱发相关国家间的边界领土争端.从国家层面讲,边界领土问题与中东民族主义自身的发育情况、民族主义的政治和经济诉求,以及民族主义思想与传统观念的格格不入等因素密切相关.从超国家层面讲,泛民族主义不仅容易导致国内族际冲突的外溢,而且容易引发与现存主权国家体系的冲突,由此产生边界领土纷争.  相似文献   

3.
水资源与中亚地区安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影响中亚地区安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除了领土争端、民族矛盾、宗教纷争、大国资源争夺、恐怖主义渗透和跨国界犯罪等因素外 ,水是引发中亚地区紧张局势的又一重要诱因。水资源短缺以及因水问题所造成的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直接威胁着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近些年来 ,中亚国家加强区域内外的合作 ,在处理水问题方面进行对话并建立协作机制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这些举措都会对维护中亚地区的安全与稳定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梳理既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对在中东地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政治风险和安全风险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应对进行了思考。在政治风险方面,本文主要从大国博弈、地区政治和沿线国家国内政治三个层面进行分析,并提出中国应加强中美相互理解与战略互动,避免介入地区大国地缘政治对抗,根据不同国家政治风险差异精准施策等对策。在安全风险方面,本文重点讨论了地区冲突和恐怖主义的安全威胁,并提出中国应客观准确评估中东地区安全风险,运用新安全观对中东地区进行安全塑造,创造性运用不干涉内政原则推动中东问题的政治解决,帮助中东国家增强安全能力建设,增强中国在中东的适度军事存在等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东水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阿以谈判进入关键阶段,中东水资源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东是世界上最富石油的地区,却是水资源最奇缺的地区。自然地理上的“先天不足”和过度开采、污染及战乱等“后天失调”,使中东普遍存在淡水资源严重不足的危机。长期以来,中东国家围绕水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争论不休,矛盾尖锐。随着人口的急剧增长、社会经济的发展,中东地区的水危机将日益严重。国际舆论认为,水源问题将成为21世纪引发该地区争端和冲突的最活跃因素。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中东战略与政策:悖论及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伟建 《西亚非洲》2005,1(6):40-45
九一一事件后,美国推出的打击恐怖主义和民主改造中东的新战略受阻,中东国家对此一直保持怀疑和警惕。究其原因,除了中东国家与西方有很大差异,美国在中东强力推行西方价值观和美式民主制度,有水土不服的问题外,美国战略目标的长期性与其中东政策的短视性和功利性之间的巨大悖论,阻碍了美国对中东战略的进一步实施。从长远看,美国将在适当调整政策目标的基础上,继续推进其对中东战略,以进一步促进中东政治转型,进而促使该地区的政治格局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未来中东国家与美国,以及中东地区国家内部改造和反改造的斗争将相互交织、碰撞,并成为今后长时期内地区形势发展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7.
冷战后以色列的安全战略●王泽胜冷战后,由于中东地区安全形势的变化,以色列面临着许多安全上的新问题。种种迹象表明,为适应世界形势和中东地区安全格局的新变化,以色列对它的国家战略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其安全战略已从冷战时期的扩张领土、抢夺资源求安全转到通过和...  相似文献   

8.
从非传统安全视角看,东盟国家间领土边界争端与经济安全、文化安全和生态安全等因素密切相关。资源储量丰富的区域、文化古迹和无国界的生态体系都成为引发东盟国家间领土边界争端的因素。从安全角度讲,建构东盟“安全共同体”是一条解决东盟国家间领土边界争端有效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在新时期,发展中国与中东国家①的关系出现了历史性机遇.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完成了与中东国家全面建交的历史进程.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赢得中东国家的信任.中国关注中东地区热点,积极发挥建设性的作用.中国与中东国家合作实现了制度化与机制化,经济贸易关系大发展,文化、教育、科技交往日益热络,中国对中东的学术研究日益深入.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与中东国家关系的发展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开辟了双方关系发展的广阔新天地.  相似文献   

10.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始终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倡导构建中东安全新架构。在参与中东传统安全治理、化解地区冲突方面,中国始终推动对话协商,致力于公正合理解决中东热点问题,构筑兼顾各方合理关切的集体安全架构。在改善地区安全环境方面,中国抓住中东地区主要安全矛盾,顺应地区国家寻求缓和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取得了促成沙特与伊朗复交的重大成果。在参与非传统安全治理方面,中国与中东国家共同提高应对非传统安全威胁的能力,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的权益。在参与中东安全治理的过程中,中国形成了以共同安全破解独享安全、以综合安全破解分割安全、以合作安全破解竞争安全等理念和经验,在中东安全事务中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  相似文献   

11.
边境安全已经成为影响东南亚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是我们观察和理解东南亚地区恐怖主义的一个重要视角。东南亚国家的边境安全漏洞与恐怖主义活跃之间呈现出明显的因果逻辑:国际与地区恐怖势力利用各国边境安全短板进行频繁的跨国活动,恶化了地区反恐生态。基于此,提高东南亚各国的边境安全水平成为抑制地区恐怖主义活力的关键举措。当前东南亚各国倾力打造综合性边境管控系统,强化人境审查程序并严打护照造假,构建完善的地区边境治理机制,重创了恐怖分子的跨国活动能力。但东南亚国家普遍存在的反恐资源匮乏、有效法律机制缺位等因素影响了打击跨国恐怖主义的成效。  相似文献   

12.
拉美地区的安全形势与安全合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当前拉美国家面临的安全问题和安全形势包括国际安全和国内安全两个方面。国际安全方面的主要威胁和问题是恐怖主义、毒品走私、非法移民和难民、边界和领土的争端与冲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威胁、敌对势力的颠覆活动。国内安全方面的主要威胁和问题是政治的脆弱性、治理能力的丧失、经济的危机、失业和贫困人口的增加、社会的动乱、民族间的冲突。自冷战结束以来 ,恐怖主义的凸显成为影响国际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九一一”事件后 ,拉美国家之间、拉美国家与美国之间在安全和反恐问题上的合作在加强。出于各自利益的考虑 ,美国在安全和反恐斗争方面需要拉美国家的合作 ,而拉美国家在维护国内和国际安全方面也需要美国的支持。然而 ,拉美国家之间 ,特别是美拉之间在上述问题上也存在不少矛盾和斗争。美国借反恐加紧控制拉美国家 ,而拉美国家当然不会听任美国的控制。美拉之间这种既有合作又有矛盾和斗争的状况将会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13.
中东局势长期为世界所关注.可以说,冷战开始后超级大国的激烈争夺,以及冷战结束后美国、俄罗斯、欧盟、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组织的介入与干预是导致中东地区动荡不定的关键因素,而能源储量、地缘位置、政治运作,以及领土领水争端、民族宗教矛盾等因素则是影响地区局势的重要内因.外部势力长期介入使内因的复杂性愈加凸显,而在某种程度上,内因的存在与发展反过来给外部势力进一步介入中东提供了理由和借口.从长远看,中东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地区国家的深刻自省与联合自强.  相似文献   

14.
邵建平 《东南亚》2011,(4):17-22
由于错综复杂的原因,缅甸和泰国之间具有复杂的领土争端,包括陆地边界领土争端和海域争端。缅甸和泰国一直谋求通过政治谈判解决争端。然而,由于领土争端涉及两国的核心利益,两国之间的领土争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争端还对两国关系的正常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中东地区的宗教地域特征和伊斯兰教固有的强烈涉世性决定了中东国家现代化之路有别于其他国家,并围绕伊斯兰教而显露分野.中东伊斯兰国家现代化进程显现出下列基本特点:(1)中东地区是发展中国家最先启动现代化进程的地区之一,其类型属于外源后发型;(2)中东国家的现代化模式有多样性和多元化特色,不同程度的国家干预和"超政府力量"对各国现代化进程起主导作用;(3)在现代化进程中,中东各国的政治发展普遍滞后于经济发展,但经济发展并未促成社会和经济结构发生质的飞跃;(4)中东是多种矛盾的集合点和冲突的进发区,各国都缺乏现代化必需的稳定的内外环境,现代化进程不断受阻;(5)中东国家现代化进程始终面临如何更深入地协调宗教与世俗,传统与现代化关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非传统安全合作是国际关系领域的新焦点。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关系学者开始关注日益凸显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包括恐怖主义、金融危机、跨国有组织犯罪、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移民难民、复合性自然灾害、自然资源枯竭或跨界资源冲突等。非传统安全挑战严重威胁着区域安全,东亚和南亚地区也不例外。审视中国和印度这两个地缘相连的竞争大国之间的关系以及中印双边非传统安全合作,从传统安全角度看,长期以来存在的领土争议是阻碍中印关系发展的核心问题,而从非传统安全角度看,中印之间的合作交流却超过以往。中印之间存在的传统安全问题和非传统安全问题之间的关联,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民族分裂主义与恐怖主义、水资源安全、流行性疾病、海洋安全、生态安全等领域是双方能够实现合作的非传统安全优先领域,而"和合主义"理念范式与"多元共赢"合作模式为中印之间的非传统安全合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从而展示出中印共同携手发展的可能与前景。  相似文献   

17.
巴以争端的新焦点--隔离墙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隔离墙问题成为和平解决巴以争端的一大障碍,也因此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以色列修建隔离墙固然有反对恐怖主义、防止和减少恐怖袭击、保护以色列民众安全的目的,但它在事实上圈占了巴勒斯坦的许多领土和资源,给巴勒斯坦民众的生活造成了极大影响,对巴勒斯坦建国也极为不利.修建隔离墙违背了国际法的一些基本准则,对中东问题的和平解决造成了障碍,遭到巴勒斯坦的反对和国际社会的谴责.  相似文献   

18.
安高乐 《东南亚》2015,(1):101-105,110
伊拉克和叙利亚主要逊尼派地区的恐怖主义组织"伊斯兰国"的建立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该组织恣意猖獗,吸引国外青年热捧并加入该组织。毫不例外,印度也受"伊斯兰国"宣传攻势的影响,部分印度穆斯林成为该组织的成员。伊斯兰国实施的恐怖活动危及到印度侨民的安全,该组织夺占油田和破坏输油管道的行为影响印度的经济,它所宣称的领土范围包括印度北部地区,这些都对印度的国家安全构成了一定威胁。因此,印度除了积极撤离侨民外,还采取了与中东国家建立广泛的情报交换系统等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阿拉伯之春”后,俄罗斯以叙利亚危机为战略着力点,全面介入叙利亚事务,对中东政治产生深刻影响。俄乌冲突爆发导致俄罗斯在中东的战略利益受到挑战,主要表现为俄乌冲突引发中东国家粮食危机,俄对中东地区的政治影响力弱化;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致使俄军事武器销售受阻,其在中东的军事影响力减弱等。一方面,作为世界粮食生产大国,俄罗斯可增加对中东粮食出口,从而避免中东国家因粮食问题引发社会动荡,维护俄罗斯既有的中东利益;另一方面,俄罗斯加强多边外交,积极发展与中东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并在深化双边关系的基础上,与中东国家协调能源供应,维持高油价。俄罗斯与中东国家加速发展多元化的经贸关系,与扩大俄在中东政治影响力的外交战略完全一致。  相似文献   

20.
美国对中东"民主化"改造战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美国认为“以中东为大本营的支持恐怖主义并企图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国家”是美国在中东利益的最主要威胁。对此 ,美国确定了“反恐”与“民主改造”两手并举的中东新战略。美国希望通过对中东国家的民主化改造 ,扶持亲美的国家和势力 ,以美国式民主和价值观淡化伊斯兰教的影响 ,更好地控制中东石油资源 ,为美国实现全球战略目标打下基础。但是 ,受历史、宗教、民族、文化及社会发展等因素的影响 ,中东国家很难在政治意识与社会制度上走向美国式的民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