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企业培训员工是以满足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规划,完成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为目的。目前,员工培训投资仍然严重不足,体系不健全,模式单调,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培训管理模式,实施战略性培训。  相似文献   

2.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环节。有效的员工培训,可以增强中小民营企业员工专业技能和管理能力,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减少员工流失率,改善企业经济效益。目前我国中小民营企业员工培训存在着培训投入不足、培训观念和指导思想有偏差等诸多问题。在剖析中小民营企业员工培训失效原因的基础上,在加强高层管理对培训的重视、增加培训投入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改进对策。  相似文献   

3.
增加培训投入,提高人才综合素质有助于赢得企业竞争优势的观点得到业界广泛认同。但是员工离职所带来的培训投入风险,又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企业培训投入的积极性。因此,文章基于忠诚度的中介效应,运用实证方法分析了员工培训、忠诚度、离职倾向三者关系。研究表明:员工培训有助于提高员工的忠诚度,降低员工的离职倾向,且在年龄、工龄、性别个体差异的影响下,不同类型的培训对提升员工忠诚度的作用是不同的;员工忠诚度有助于降低企业员工的离职倾向,特别是在培训与离职倾向之间存在着部分中介作用。这些结论对于企业提高培训投入收益、降低培训投入风险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黄金铝  刘俊昌  梅小敏 《求实》2006,(Z3):136-137
现如今,企业员工培训与开发作为人力资源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服务于企业的总体战略的思想已为企业界广泛接受,很多企业也对员工培训投入了极大的热情。但是如何设计和建立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需求的员工培训和开发体系,对我国企业来说,是一个具有重大意义的课题。  相似文献   

5.
绩效管理在企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绩效管理应与培训体系相结合,从而起到激励员工、提高员工能力与企业工作效率的作用。绩效管理还要与企业薪酬体系相结合,才能真正提高员工积极性、降低员工流动率。要做好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需要在绩效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做好培训体系及薪酬体系的衔接,从而提高员工素质,促进企业发展。  相似文献   

6.
企业对员工培训投资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促进企业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其投资回报率已被实践反复证明 ,高效率和高效益的企业往往与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是成正比的。现代企业呼唤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而企业员工素质的增强 ,只有通过有效的培训才能实现。不过 ,对员工的培训除了加以重视之外 ,还须慎重和具有针对性 ,目前令企业感到头痛的是 :有些员工受培训之后 ,很快就跳槽或流失 ,企业花了钱 ,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就是 ,经过培训的员工认为自己的技能得到了提高 ,而相应的待遇或劳动报酬却未随之提高 ,所以 ,他们就千…  相似文献   

7.
宋萍 《求贤》2006,(12):42-43
天津一商集团有限公司不仅以发展的快速度和高质量跨人中国企业500强、中国服务业500强行列,而且长期注重建设学习型企业,将企业培训作为提高经营管理者能力水平和员工技能的有效手段。积极探索企业培训的新载体、新方法.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大规模的企业培训格局,促进高级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技术人员的专业水平、员工的岗位技能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8.
一、观念误区 1.“新进员工自然而然会胜任工作”;“招来的人就应适应岗位,不必再培训” 事实上,新员工到了一个新环境,往往会受到各个方面的冲击,如人际关系的协调、理想与现实的差距等等。如果企业不进行岗前培训或只是敷衍了事,往往会使新员工在较长时间内提高不了绩效,既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又不利于员工的自身发展。相反,进行岗前培训可以使员工更快地适应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再次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人文关怀是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要求。企业应当与时俱进,树立以人为本、人文关怀的新理念,构建起企业人文关怀的长效机制。1.重视建立学习培训机制。人文关怀的基本着力点,是让员工体会到企业对员工自身价值的重视。这种重视体现在对员工的培训及素质的提高方面。一是将人才培训工作纳入人文关怀工作范畴,关注员工的成长与发展需求。在企业整体架构上,将企业发展愿景与各类人才的培养和成长通道建设结合起来,逐步完善职业技能培训与晋升相结合的工作机  相似文献   

10.
企业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也是人才的竞争,从某种意义来讲,也是企业培训的竞争.重视培训、重视员工全面素质的提升和企业文化的认同,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通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从而最终实现企业与员工"双赢",是企业获得发展的最根本手段.  相似文献   

11.
在创新中构建国企特色培训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员工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手段,在提高员工素质,提升企业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国有企业要提升综合实力、获取竞争优势就必须在创新中加强员工培训,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员工培训体系。一要坚持理念创新,建立员工培训保障机制;二要坚持管理创新,构筑独特的员工培训体系;三要坚持工作创新,实现培训工作“两个转变”。  相似文献   

12.
面对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市场,企业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推进培训工作,但让人遗憾的是,在培训的投入方面明显走入了一种误区。表现在,如果培训投入不足,企业的人力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开发;如果培训投入过多,企业还得面对受训员工流失的投资风险。这些,使得新形势下的企业培训陷入了困境。积极探索新时期企业培训的新机制、新模式,是企业培训走出困境,迈入良性循环的必由之路。一、企业培训陷入误区的原因导致企业培训陷入误区的原因很多,究其根本原因是培训管理机制上的缺陷,即在培训责任归属机制、员工培训激励机制和员工离职约束…  相似文献   

13.
正一、热力企业要在员工思想教育中注重员工学习教育工作(一)要强化企业员工素质教育。企业员工素质高低,直接影响企业改革和发展进程,同时也影响着员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效果。热力企业要制定具体措施,注重纳入综合素质类和业务专业类新知识,有规划有目的地组织做好新老员工的学习教育培训工作,确保员工学习教育工作具有经常性、针对性、时效性。(二)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入先进的学习培训机制,注重激发员工主动自觉学习能力。探索学习经  相似文献   

14.
姜晓明 《求贤》2009,(12):41-42
新员工培训是企业培训工作的一个重要开始,是企业人力资源战略的有机构成要素,是企业培训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几年,体验式培训被众多企业一致认同,并几乎成为新员工培训的首选模式。  相似文献   

15.
正企业培训是企业或者针对企业开展的一种提高人员素质、能力、工作绩效和对组织的贡献,而实施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培养和训练活动。随着战略人力资源管理时代的到来,员工培训与开发在提升员工技能和素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员工培训与开发己逐渐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成为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一、企业培训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员工培训逐渐受到企业高度重视,这无疑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但在企业重视员工培训的同时,也存在一种值得忧虑的现象,这就是企业经营者对员工培训效果的期望值过高,希望员工参加一两次培训即刻就能显示出培训的效果。在这种培训观念、心态的影响下,企业组织员工培训因不能满足其立竿见影的预期目的,培训“搁浅”者有之,“停摆”者也有之。任何员工培训,其效果的显现都有一个时间相对滞后的特点,即培训师所讲授的内容其效果使用在培训对象上,有一个记忆、认同、躬行和业绩提升的缓慢过程。而且培训的效果也存在一个因人而…  相似文献   

17.
创建学习型企业,走“产、学、研”一体化道路,是南岗公司致力于快速发展,培育员工岗位成才的一个新举措。 在该公司内部,每年都制订一整套的学习、培训计划,内容从财务、销售到技术创新。各分厂、分公司还有一套内部培训计划,根据各岗位、工种的不同,有目的地对员工进行培训。如今,该企业内部年人均培训达四次。  相似文献   

18.
卫霞 《求实》2003,(Z2)
一、企业的发展要有长远规划 ,人力资源的培养尤其重要企业的发展要有长远规划 ,人力资源的培养尤其要有长远计划 ;企业的发展 ,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 ,提高员工的高素质与企业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企业提高效益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①企业管理方式先进 ,具备超前的意识理念 ,立足长远发展。②工艺设备先进、技术领先 ,跟上世界发展的潮流 ,紧贴时代的脉搏 ,不断完善、更新、提高。③员工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水平逐年上升 ,素质不断提高。企业的发展壮大 ,离不开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员工培训要与企业的发展规划相结合 ,制定出与企业发展相…  相似文献   

19.
员工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其工作价值实现的认知评价和情绪反映。随着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地位在企业管理中逐步得到确认,员工成为创造企业财富的不竭动力。提高员工满意度的有效途径在于进行科学的薪酬管理,实施有效的绩效考核,营造关爱员工的氛围,重视员工的培训和发展。  相似文献   

20.
黄东海  马芳 《当代贵州》2009,(14):33-33
赤天化集团公司针对近年生产技术骨干分流多.新员工综合技能不足等实际情况。全面加强了公司、车间、班组三级培训网络.加大员工培训力度.实现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一是大力实施导师带徒.立足岗位成才。普遍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二是请专家进来.针对性地开班授课.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三是与高校联合办班,进行大规模培训.2009年将对40周岁以下未取得中级工的一线员工分期进行脱产培训;四是将员工分送兄弟企业进行实习培训;五是选派优秀技术人员到省内外高校深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