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慧明 《前沿》2008,(12):41-43
抽象自然观以非实践的方式来看待自然,割裂了自然与人、自然与历史、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联系。马克思现实的自然现在批判抽象自然观的基础上全面地阐述了人与自然、历史与自然、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辩证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以前旧自然观具有非实践性的特征。在马克思看来,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离开实践去理解是不能真正解决的。马克思感性自然观是实践的、社会历史的自然观。在马克思看来,自然与历史是辩证统一的,历史是“自然的历史”,历史先行地包含着自然的前提和内容;自然是“历史的自然”,而自然也必须是历史中介了的自然。历史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中介构成了人类的现实世界。马克思的感性自然观对自然界诉诸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时,它内在的同时也是在诉诸一种社会历史性的理解。换言之,实践历史性是马克思感性自然观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以前旧自然观具有非实践性的特征。在马克思看来,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离开实践去理解是不能真正解决的。马克思感性自然观是实践的、社会历史的自然观。在马克思看来,自然与历史是辩证统一的,历史是“自然的历史”,历史先行地包含着自然的前提和内容;自然是“历史的自然”,而自然也必须是历史中介了的自然。历史与自然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中介构成了人类的现实世界。马克思的感性自然观对自然界诉诸人的感性实践活动的理解时,它内在的同时也是在诉诸一种社会历史性的理解。换言之,实践历史性是马克思感性自然观的理论特质。  相似文献   

4.
郁乐 《前沿》2010,(9):153-155
文章认为,将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人类中心主义,并批评马克思对自然的态度,是对马克思主义与人类中心论的双重误解;文章分析了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相关论述,阐明了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双重含义,澄清了在人本主义自然观视野中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的关系;人与自然辩证统一关系思想超越了传统的人类中心论与西方环境伦理学的非人类中心论,为认识与构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奠定了基础。以此为基础,本文初步呈现了马克思环境伦理思想的核心观点,为推进中国的环境伦理学奠定哲学基础。  相似文献   

5.
王红梅 《传承》2008,(22):26-27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而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实践自然观阐发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突出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统一。而可持续发展是实践自然观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要求实现与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而马克思的实践自然观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的哲学基础.实践自然观阐发了人与自然环境的辩证关系,突出了自然与社会的关系,强调了自然科学与人的科学的统一.而可持续发展是实践自然观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7.
正马克思主义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思想是在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生态自然伦理观的批判和超越的基础上形成的,并吸取了人类哲学史上自然观的优秀成果。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现实状况的思考而作出了对人与生态自然认识的哲学概括,提出了人与自然之间辩证的对立与统一的新的认识理论。而当今工业社会的发展却使人类和生态自然走上了相分离的道路,人类征服、支配、主宰甚至可以说是虐待自然,结果导致了人  相似文献   

8.
吕红雁 《前沿》2007,(10):14-16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仅全面阐述了唯物史观,而且还实现了自然观的革命性变革。马克思的自然包括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他从实践角度提出了"人化自然观",揭示了人与自然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一、马克思自然观的深刻意蕴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特征,是其哲学视野中“自然”的社会——历史性质。马克思哲学视野中的“自然界”,不是与人和人的活动彼此分离的自然界,更不是包括人的认识和实践活动尚未触及到的未知世界在内的无限的“整个世界”,而是“人的现实的自然界”、“人类学的自然界”。  相似文献   

10.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世界统一于物质并被自然科学所证明,这种人与自然关系层面的关于自然的看法和观点,是传统哲学的经典论述。这样的自然观对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的意义何在呢?正是基于这样的疑问,有必要对自然观的问题进行切合现实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大精深,自然观是其中极为重要的思想,在当代生态环境危机日益严重的今天,重新审视马克思的自然观非常必要。文章通过对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考察,诠释了马克思自然观的基本内容:人在自然界中具有双重地位、人与自然的发展是相互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并分析了马克思生态自然观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马克思的思想中包含着一种深刻而现实的生态观,这种生态观发端于其"对象性"范畴。以"对象性活动"为基础,马克思深入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存在关系,并将这种探讨推进到社会历史的存在论层面,揭示了造成人与自然相对立的资本根源。马克思用物质变换概念定义了劳动,阐释出劳动的生态意蕴,但异化劳动导致自然的异化,物质变换以断裂的方式呈现;人与自然的关系追根为人与人的社会关系,马克思生态观最终指向联合起来的生产者,通过最合理的调控社会与自然的物质变换,实现人与自然的共同解放。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标志性特征是实践转向,并把这种实践转向全面贯彻到科技观之中,表现为人化自然观、科技价值观。马克思从社会存在出发考察自然存在方式的演变,通过分析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过程,认为自然世界逐渐从天然自然转变为人化自然和人工自然,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实践性存在;科学技术是人对自然的实践性建构,人们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认识自然规律并加以技术应用。科学技术的价值通过实践活动对经济社会产生影响,其社会功能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地发展。马克思从实践维度阐释和评价科学技术的价值,更加突显出其革命性、先进性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性。  相似文献   

14.
于新 《理论月刊》2006,(7):11-13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多层次的,从价值论角度马克思论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价值关系,这种价值关系存在着对立和分裂,其中人在这种价值关系中居于主导地位.马克思价值论维度的自然观本质上是一种"生态自然观",遵循两个尺度统一的原则,人类才能承担起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担.  相似文献   

15.
现代意义上的科技文化不能仅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变化发展的过程,以及这一过程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和现实的紧密关系角度来理解,更应该从社会人文科学及其技术变化发展的历史与现实角度来把握,也就是必须从自然科学及其技术与社会人文科学及其技术有机统一的社会整体或系统的立场角度来理解,进而形成与自然生态平衡规律相一致的系统思维方式及其系统价值观。理顺人与自然与社会的利益关系,使其平等相待、和谐共处,生态社会的美好愿望就一定能够变成现实;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良好愿景就一定能够达成。  相似文献   

16.
自由是人的天性,但现实中却由于受到自然等种种条件的限制,人的自由与发展受到极大的制约。对于人类如何实现对自然的自由支配,许多思想家都没能给出答案,而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运用唯物史观实现了自然观上的革命性变革,他不仅把自然分为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而且论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从而为今天制定发展生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政策奠定了理论基础,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且使自由支配自然有了可能。  相似文献   

17.
马健芳  张培富 《求索》2007,(5):122-124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进过程看,人类对自然观的选择是从被动选择到主动选择。实践证明,人类对自然观的被动选择导致了很多消极的结果,不能够真正反映人与自然的合理关系。现实呼唤人类主动选择和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的人与自然本质统一的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8.
福斯特认为,马克思生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形成,同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实践唯物主义是马克思生态学的核心;资本主义制度造成人类异化、自然异化以及自然与社会关系的异化。福斯特系统地重构马克思的生态学思想,就是要恢复作为生态学家的马克思。福斯特重构的马克思的生态学,从生态学角度重新梳理了马克思的思想轨迹,使得马克思生态学思想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福斯特对于马克思生态观的解读以及对马克思的生态学的重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解决生态问题的新思路和范式。  相似文献   

19.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恶化,生态危机日趋威胁着人类生活的现实世界.由于资本的逐利性,导致科技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社会功能失调,从而破坏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应该用何种思想去指导人们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就成为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此背景下,应重视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经典著作中对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与人的关系的研究,以此为我们解决生态危机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刘冬雪 《人民论坛》2011,(9):204-205
马克思把实践的观念引入哲学,使得人和对象世界的关系建立起来了,于是便出现了现实世界的二重化——自在的世界和属人的世界;自我世界的二重化——自然的人和社会的人;社会历史的二重化——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客体。实践正是在这种逐渐展开的过程中,不断突破自我,从而达到对事物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