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祖言 《今日浙江》2012,(23):44-44
什么叫进步?古人追求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孙中山先生讲,要立志做大事,不要当大官。全国优秀组工干部杜洪英说得好,"干好本职工作就是最大的进步"。对中青年干部来讲,树立正确的进步观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胡玥 《人民公安》2006,(8):48-50
小生是戒毒所新来的小保安. 小生个子不高,人显得有些黑瘦,一看就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狗咬人·人咬狗梅次奇事年年有,不及今年多。多到什么程度,多到谁也不怪的程度,新闻界最近流传的一个术语的颠倒,即可作一佐证。过去我进报社大门,首先听到的就是"狗咬人不是新闻,人咬狗才是新闻"的术语。于是在采访中,千方百计去寻觅"人咬狗"式的新闻。可是到...  相似文献   

4.
当市场的竞争让人们意识到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就要努力找工作,在努力工作之余还要加快脚步紧跟时代步伐的时候,充电——这对于每个处于工作状态的人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几乎每个工作人都在进行这样的事情。这也就催生了一个市场,那就是职业培训市场。那么,培训人页的观念如何,培训市场又呈什么样的形势呢?  相似文献   

5.
阿基米德曾经说过:"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这位科学巨人,只要拥有一个"点",就可以做出常人无法想象的事情。那么,这一个点对于一个公司、一个职场人又意味着什么呢?年初,人们往往会说:新的一年,新的起点。这一个"点"意味着什么呢?我看,这一个点,就是一个机遇!  相似文献   

6.
“一个人总要讲点精神。不论在什么岗位上,都要时刻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都要踏踏实实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为社会做出贡献。”这是高继中同志常讲的一句话,也是他的座右铭。他这样要求别人,也这样要求自己。几十年来,就是在这样的思想和精神的驱使下,使他无论是在科研部门从事研究工作;还是在省、市人大,政府部门担任领导职务,都始终把为国家、为社会做贡献,为人民办好事、办实事作为宗旨而努力工作,廉洁奉公,克己为民,不但在本职工作中政绩、业绩突出,在参政议政、建言献策等诸方面也均做出重要的贡献。(一)高继中同志…  相似文献   

7.
卓华 《群众》2014,(12):90-91
美国是当今世界上少有的人口流动性极大的国家,美国人换工作和搬家比较勤,从一个城市一个州搬到另一个城市另一个州去,甚至从西海岸搬到东海岸去,在他们看来都是很简单的事情。美国人的祖先最先从欧洲移民到北美时,就有一句著名的口号:"哪里有面包,哪里就是祖国。"现代美国人继承着这种精神,哪里生活好,哪里就是家园,美国人平均一生要搬十几次家。  相似文献   

8.
“一个人在一生当中,不一定有机会为社会做一些什么,我相信很多人都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但不一定有机会,他可能只是在默默地做着自己的本职工作。今天有这样的一个机会,我确实可以为社会做这样一件事情,所以不管它有多难,都要去做,因为我知道,如果放弃了,我一定会后悔。” ——叶丹阳  相似文献   

9.
在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地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地口弃,丝毫不觉羞愧。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也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  相似文献   

10.
九三精神永远鼓舞着我陈荣贤说起九三,一股自豪之情便涌上心头,那么真切,那么自然,那么实在!说真的,是"九三精神"鼓舞着我,是九三人鼓舞着我,鼓舞着我去努力工作,奋发向上,完成组织上交给我的任务,在平凡的工作中,去努力实现人生的价值。对于九三,我感到我...  相似文献   

11.
对"以人为本"的理论探讨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热点和焦点问题,"以人为本"中"人"指的是什么?各种观点可谓异彩纷呈,厘清这一问题是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前提性问题,唯有明确以"谁"为本,才能推动和谐社会的健康构建。而探究以人为本中的"人",不能脱离科学发展观提出的现实背景去抽象地谈论以"谁"为本。必须从历史维度对照其他语境中的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才能清晰把握作为科学发展观核心之"以人为本"的"人"为何者。  相似文献   

12.
职场是"求达"的地方义利关系是人人都回答的问题义是约束条件,利是目标函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职场和学校的一大不同在于,学校是"求真"的地方,而职场是"求达"的地方。什么是"达"呢?"达"就是效率、效益或利益,也就是以尽可能少的成本,获得尽可能多的收益。简言之,就是求利,为组织求利,为个人求利。所以"义利关系"问题是所有身在职场的人都要回答的问题,根据一个人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可以看出他或她是不是一个真的君子。关于义利关系的争论在中国已经进行了两千多年了,有人主张"重义轻利",有人主张"义利并举",也有人主张"利字当先"。  相似文献   

13.
张丽娜 《重庆行政》2010,12(5):57-58
随着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手机普及率的迅速提高,手机短信越来越受到众多人的青睐。对于这一思想文化阵地,健康正确的东西不去占领,消极腐朽的东西就会大行其道。重庆市开创的"传箴言"活动,就是用"红段子"抵制"黄段子"、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保安》2013,(2):75-75
竞争往往看似纯粹在浪费时间。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忧心他人在于什么?为什么不专注于自己的本职工作?难道没有更有意义的事情可做?乃对手所牵绊,诚然不是什么最继康、持久的行为,但我同时相信,如果一个人能将竞争看成是成长的机会.而不仅仅是打垮对手的机会,  相似文献   

15.
识人与容人是企业人才选用的前提 人的素质不同,这叫做才;某种素质能胜任某种的工作,这就是"能"。胜任岗位要求人员有对应的才能:如果一个人的才和某个岗位要求的能力不匹配,那么,他就不能担任这个岗位,应该去匹配另外合适的岗位。纵横家刘邵在其《人物志》道出了人才选拔与任用的前提:了解人的偏才特征,容人所短,  相似文献   

16.
特长──靠自己去发掘舜文生活中时常有人羡慕成功者独特的天赋,埋怨自己没有什么特长,难以出人头地。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言论,"我实在是无能为力了!","我这一辈子就是这个样子了!"这些人往往只习惯于通过目前所从事的职业这一狭窄的范围来评判自己的能力,失去...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政》2011,(3):52-52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东铺头街道陈日根认为,基层工作最能锻炼人,最能磨砺人,最能出成绩,通过增强五个意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增强目标责任意识,干好本职工作。责任、角色、定位是一个有机的统一体,如果责任不明确、定位不准确、角色不到位,就容易出现问题,造成工作被动。因此,要立足本职工作,精通本职工作,干好本职工作,不能顾此失彼,荒了自己的“责任田”。  相似文献   

18.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才是最难最难的。"感动福建"2010年度十大人物之一,被誉为福建省"试管婴儿之母"的陈文祯医生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9.
高峡 《政策》2006,(12):54-54
逢年过节,常在电视里看到公仆给群众送温暖。尽管是新闻镜头,但多年一贯制——户主连连道谢,公仆微笑点头。如此画面见多了,如此道谢听多了,促使我思考一个问题:究竟应当是贫困户感谢公仆,还是公仆应当感谢贫困户呢?我思来想去,还是觉得公仆应当感谢贫困户更富情理些。所谓公仆,就是人民大众的仆人。为人民服务是公仆的本职工作,也是公仆应尽的责任。干好是本分,不存在要谁感谢。因为“为人民服务”前面还有四个字:全心全意。也就是要做到尽善尽美,不计名利,毫无获谢之意。何况,为大家排忧解难,帮大家共同富裕,是公仆们义不容辞的责任。现在…  相似文献   

20.
邓然  尹启华 《求索》2011,(1):88-89,217
执行力是决定组织效率的一个重要方面,从"经济人"视角看,一个组织的高层和中层管理者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不同的效用目标,导致中层管理者的两面性问题:中层管理者往往既是组织工作的执行者,又是组织利益的背叛者。本文构建了基于中层管理者两面性的非合作博弈模型,提出了降低中层管理者努力工作成本、提高中层管理者不努力工作成本、完善约束与控制机制、强化组织文化建设、允许越级申诉等规制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