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修宪之后     
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既要保持相对稳定,使其在国家法律体系中体现最高的权威性;又要随着国家各项体制的变革和社会实践的发展,不断加以修改与完善,体现其与时俱进的品格,始终保持其鲜明的时代性和对于实践的指导性。我国历史上已经有过多次宪法修改、每一次修改,都增添了思想理论的新  相似文献   

2.
实践证明,宪法必须与时俱进,必须与新时代同步,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不断完善发展,及时地通过宪法确认党和人民创造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体现实践发展和时代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才能更好发挥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才能以此不断提高宪法的实施水平,这是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宪法修改的基本价值向度。要提高宪法实施水平的价值向度,现行宪法修改必须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宪法修改必须坚持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严格依法按程序推进;二是宪法修改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三是宪法修改必须坚持把国家各项事业和各项工作全面纳入依法治国、依宪治国轨道。  相似文献   

3.
哲生 《浙江人大》2012,(12):20-23
宪法修改的历程,实际上就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轨迹,是中国社会变迁的历史证明,也是中国宪法制度不断完善、宪政事业持续进步、宪法作用逐渐增强的真实记录。助推经济体制改革20世纪80年代初,安徽芜湖"傻子瓜子"创办人年广久,因为请了12个待业青年做雇工,突破了当时雇用8个人即为资本家的标准,而波澜骤起。  相似文献   

4.
《公民导刊》2004,(1):M004-M004
“宪法不是预测未来。”中共著名理论权威逢先知5年前在中国第三次修改现行宪法时对记者说,“修宪是对改革开放实践和成功经验的肯定,并把它上升为国家意志。”5年后的今天,由于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对现行宪法的第四次修改再次成为必然。全国人大常委会2003年12月22日起开始讨论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已形成议案,修宪步入法定程序。然而与以前三次宪法修改明显不同的是,  相似文献   

5.
游劝荣 《人民政坛》2009,(11):32-33
宪法的每一次重大修正都推动了改革 改革开放之后中国法治恢复和发展的历史,和改革开放是密切相关、互相促进、相互推动的,谁也离不开谁。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新中国法治建设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件事,这就是我国现行的1982年宪法颁布之后的四次修正,这四次宪法修正案都发生在改革开放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宪法监督的主体机构、法律制度不健全,因此,要完善我国宪法监督制度,应该建立专门的宪法监督机构,在人大之下设立宪法监督委员会,该机构拥有违宪审查权、宪法解释权、受理违宪诉讼权以及裁决国家机关的权限争议;完善宪法监督的法律制度,制定宪法修改法、宪法监督法、宪法解释法。此外,一个关键的问题是要提高全民的宪法意识。  相似文献   

7.
我国宪法的第四个修正案已由十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修改后的宪法更加完善,更加符合国情,更加反映时代精神,特别是把党的十六大确定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方针政策写入宪法,体现了维护宪法稳定和实现宪法与时俱进的有机统一,必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业中更好地发挥国家根本法的作用。这次修宪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取得的重大进展表明,我们已经进入宪政建设为主要特征的依法治国的新阶段。适应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组织引导全体公民学习宣传宪法,维护宪法权威,树立宪法意识,增强法制观念,既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也…  相似文献   

8.
宪法,应该具有较高的稳定性。但宪法也有一个与时俱进的问题,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依照法定程序对宪法部分内容作适当修改也是必要的。宪法修改应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要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入宪法,以确立其在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王莱宁 《青年论坛》2007,(2):106-109
美国宪法是世界上历史较为悠久的宪法之一,自制宪以来的200多年中,其内涵已有所变更,但渗透于其中的原则仍发挥着作用。美国宪法也在运作中不断地得以修改和补充。因此,从回顾美国宪法成长的历史轨迹、影响其制定的因素以及其200年来稳定发展的原因几个方面来评析这部宪法。  相似文献   

10.
《半月谈》2004,(5):5-36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人民权利的根本保障。此次“两会”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修改宪法,“三个代表”、保护私产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内容都将写入新宪法。代表、委员们纷纷表示,顺应时代要求,适时修订宪法,有利于中国的长治久安,必将大大加快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于同日公布实施,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时代法制建设的大幕,为中国和平、发展与稳定奠定了法理基础和制度边界。弹指一挥间,现行宪法走过了不同寻常的30年。30年来,宪法一直与中国改革开放进程相伴而行作为我国的根本大法、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保证;它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了我国各族人民奋斗的成果,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和国家生活中最重要的原则,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这30年中,我国又根据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先后四次对宪法的部分内容作了修改和补充,使得这部诞生于改革开放之初的宪法更加完  相似文献   

12.
宪法文化是人们在宪政发展和宪法实施的前提基础下,通过商品经济、民主政治、理性文化的综合作用产生的关于宪法、宪政等事项的认知、评价等多方面认识的总和.宪法文化包含三个内容:作为“知”的对宪法知识的感知、记忆、思维和想象;作为“情”的对宪法文本、规范、秩序的感观、情绪与评价;作为“意”的对实施宪法、维护宪法的情结和行动意愿.这三个内容的生成与发展,受到公民教育、宪法实施和宪法传统等多方面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即1982年宪法)颁布实施30周年。1982年宪法基本上覆盖、伴随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可以说1982年宪法就是一部为改革开放保驾护航的宪法。1982年宪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将四项基本原则作为“成套设备”写进宪法序言,四项基本原则因此也成为1982年宪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相似文献   

14.
解放思想是永恒的时代主题,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思想解放的程度,决定发展的速度;观念转变的力度,决定对外开放的深度。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宏伟历程,之所以能够把优势变成胜势、把机遇变成动力、把落后变成先进,都是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结果,都离不开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推动。从某种意义上说,思想不断解放的过程,就是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宪法的概念是宪法学研究的首要问题,传统的宪法概念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但目前又没有形成新的主流学说。学者们众说纷纭,从不同角度对宪法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探究,在一些主要问题上形成了争论。宪法概念反映了宪法的本质属性,应当形成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具有普适性的宪法概念,也正是这个标准使得传统宪法三要素受到质疑。当然,宪法概念的得出绝非轻而易举,需要学者们综合运用各种研究方法不断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6.
欣文 《政策》2004,(4):40-40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今年出席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指出,宪法修改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必将对中国未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论宪法稳定性与适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宪法稳定性与宪法适应性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修宪并不必然代表其稳定性的破坏。判断宪法稳定与否不应仅以宪法文本是否变动为标准,而应以宪法是否具有适应性,以及宪法的根本原则和基本精神是否被一以贯之地遵循来衡量。据此,我国现行宪法在短短20年虽经数次修改,但是这并不能够当作认定我国宪法具有“不稳定性”之虞的根据。  相似文献   

18.
薛凯 《半月谈》2004,(1):27-30
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并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提出宪法修正案议案。这将是我国1982年宪法实施以来的第四次修宪一中央党校教授傅思明博士在接受《半月谈》专访时指出:“我国此次修宪,是关乎中华民族长治久安、兴衰荣辱的一个战略性问题。经过修改后的宪法将成为21世纪中国的发展指南。  相似文献   

19.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它极大地推进了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改革开放的二十年是思想解放的二十年。二十年来,伴随着实践的发展,理论不断突破禁区,观念不断变化,思维方式不断变革,这场彻底的革命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民族地区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一、思想解放的精髓及共同富裕构想的提出首开新时期思想解放先河的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他倡导的解放思想,是围绕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展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改革开放和现代…  相似文献   

20.
我国于1954年、1975年、1978年、1982年先后制定了四部宪法。于1988年、1993年、1999年对1982年的宪法做了三次修改补充。1999年3月1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对1982年宪法修正案修改的主要内容是,强调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确立了邓小平理论作为我国人民的指导思想;明确了我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规定我国实行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肯定了我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强了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将“反革命活动”改为“危害国家安全活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对公安工作有着直接的影响;做好公安工作是依法治国的基础;加强公安执法监督,实行依法治警是依法治国的保证;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关键;严格刑事执法是依法治国的核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