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一、对税收及税法功能的认识税收是国家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强制、无偿地筹集资金,以满足实现国家职能所需资金 的一种重要工具。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加 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经济的运行,其中税收调节具有广泛性和导向性, 它为国家直接掌握运用,体现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国家利用价值规律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主 要方式。同时,税收也是处理国家与各种经济成份和公民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的需要。税法 作为国家法律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筹集实现社会主义国家职能所需资金、调…  相似文献   

2.
谈市场经济的税收法制建设廖楚晖,郭锐一、税法在市场经济运作过程中的重要意义1.实现对经济的宏观调控需要税收法规的保障发展市场经济是要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直接干预,加强宏观管理,而税收则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杠杆。同时,发展市场经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还将...  相似文献   

3.
论税收的一般优先权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税收与税法历来形影相随,彼此相应。税收所覆盖的社会经济领域的日渐广阔,使得税法的调整领域亦随之扩展,并几乎与各类法律的调整均密切相关,从而便产生了税法与其他法律所保护的各类权利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协调的问题。 税法与公法、私法的各部门法均有牵连,且更侧重于分配领域。这与税收所具有的分配收入、配置资源(宏观调控)和促进稳定这三大职能是联系在一起的。由于税收与各类经济活动密不可分,且是国家在公共经济领域向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最重要的财源;而这部分财源又是来自私人经济领域,是参与市场主体分配的结果,因此,税收是联系公共经济与私人经济的桥梁。  相似文献   

4.
一、税收、税收杠杆与税法税收是组织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工具,是按照国家的经济政策,调节生产,调节收入,调节消费,调节分配的重要经济杠杆,也是国家进行宏观控制和管理的重要手段。税收、税收杠杆和税法是三个不同的范畴。税收是国家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它所体现的是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关系,属于经济基础的范畴;税收杠杆是国家影响和调节经济的手段,它是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的一种媒介,因而它是介于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中间范畴;税法是国家法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无疑,它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税收、税收杠杆和税法虽分属三个不同的范畴,但并非孤立存在的。在这三个范畴中,税收具有决定  相似文献   

5.
税收的存在须有法的同时存在,要有法的保证,有税必有税法,而税法在国家的社会经济和法律规范方面都发挥着重大作用。针对目前税收立法的不足之处,我国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确立税收法定主义原则,实现依法治税目标。  相似文献   

6.
"引税"现象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熊伟 《法学杂志》2002,(6):66-68
一、"引税"的界定及其表现 作为对经济生活中某一类现象进行概括的"引税"一词,通常是指地方政府动用税收优惠等各种手段吸引外来投资、拓展本地税源和增加税收收入的行为.  相似文献   

7.
肖伟 《法制与社会》2011,(2):265-266
冲突规范作为调整国际民商事法律关系的一种规范,在国际经济关系的运作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虽然冲突规范衍生于国际私法,但它在国际税法体系中也同样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国际税法中,冲突规范在解决如何划分国家之间的税收管辖权、解决国际双重征税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廖艳婷 《法制与社会》2011,(14):105-106
我国是法制主义国家,税法作为经济法的部门法,对税收问题的规定和调节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税法的价值逐渐的彰显出来并被人们所认可。要想使得税法更好的实现其施行目的,就必须分析税法中的公平与效率价值相互间的关系,找出对税法促进的方面,从而找出税法对经济良好的影响,为税法自身价值找到一个现实意义,从而为税法的制定和实行起到一个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翟继光 《时代法学》2004,2(3):31-39
国际税法体系与国际税法学体系是国际税法学基础理论研究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是国际税收协调关系.国际税法的渊源包括三个部分.国际税法的主体包括缔结或参加国际税收协定的国家、地区或国际组织.国际税法的客体是国际税收利益和国际税收协作行为.广义国际税法论的论据难以成立.广义国际税法论的矛盾与不协调之处主要表现在国际税法作为一个独立的部门法的地位难以确立;传统法学分科的窠臼难以跳出;对国际税法的调整对象、基本原则、法律规范、客体等问题的论述存在不协调之处.  相似文献   

10.
税收既是国家转移支付的手段,也是国家对国民经济实现宏观调控的工具。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风险投资的投入主要依靠市场资金而不是国家投资,而各个市场主体投资取决于经济利益的刺激和政府税收政策等经济政策的诱导。通过国家税收立法和地方税收立法对风险投资规定优惠条  相似文献   

11.
陈镜先 《法学》2022,(2):176-192
国际税收法律制度竞争是国际税收竞争的核心,一国的国际税收竞争力从根本上取决于其税制的竞争力。近年来,各国提升国际税制竞争力的主要举措包括从全球税制向有限属地税制转型、加强税收协定中消极所得预提税税率的法律协调以及对吸引外资的税收优惠制度进行调整。在全球竞争的大背景下,中国应当在总结国内外国际税制改革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对自身的国际税制进行系统性改革,即加快从全球税制向有限属地税制转型,完善税收协定中的消极所得条款,调整企业所得税优惠以应对支柱二规则带来的挑战。  相似文献   

12.
反跨国公司国际避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殷雁双 《河北法学》2006,24(5):39-43
提出跨国公司成功避税的原因:跨国公司内部化及内部化优势;世界各国的税收制度差异、税收优惠政策;地方政府招商引资饥渴症等.分析我国目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现行法律法规存在的瑕疵.阐述如何防范跨国公司国际避税并提出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3.
涉外纳税人税法适用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道庆 《河北法学》2004,22(4):29-32
涉外纳税人的税法适用具有交叉重叠的特性,它既涉及到中国税法的适用,也涉及到外国税法以及国际税法的适用。适用不同的税法,对涉外纳税人的税收待遇有着不同的影响,同时也影响一国涉外税收政策的效应。  相似文献   

14.
传统税法理论认为,经济性和规制性是税法的本质特征,惩罚性就其本身而言并非税收的主旨。但作为现代税法理论发展过程中逐渐显现出来的新要素,税法的惩罚性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本文旨在对税法惩罚性规则之内涵和产生机理进行分析,以期从税收和税法理论的高度探讨新时代的税法问题。  相似文献   

15.
房产税改革正当性的五维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文 《法学研究》2014,36(2):131-151
房产税改革是当前我国财税体制改革中的焦点、重点和难点,其正当性建构必须得到重视。在现行法律框架下,有关土地公有制和双重征税的质疑能够化解,存量房产具有可税性。房产税改革的正当性可分解为五个维度:一是征税正当,应以完善财产税制为直接目的,组织收入的功能则需经由整体性的税费结构调整来渐进地实现。二是定税正当,应以税负适度为核心,合理确定计税依据、税率及税收优惠。三是管税正当,应完善房产评估等配套制度,建立以纳税申报为主体的新型征纳模式。四是用税正当,应强化地方财政支出的公共性,形成地方财政收支健康运转的良性循环。五是程序正当,应以制定房产税法的形式推进改革,通过改革路径的法治化和可参与化来增强其民意基础。  相似文献   

16.
刘永伟 《现代法学》2006,28(2):157-165
近几年来,主张合并内外资企业所得税法、取消外商投资企业税收优惠的观点日渐盛行。这一观点在法律上的依据主要是税收优惠违反了WTO国民待遇原则。通过研究不难发现,WTO并不存在国民待遇原则,而且有关协定的国民待遇也排除了对所得税的适用,我国对外双边税收协定也排除了国民待遇原则。税收优惠不存在违反国民待遇原则的问题,而且符合税收公平原则。我国对外商投资企业采取怎样的税收政策拥有完全的主权,完全应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对外商投资企业的税收政策作出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7.
刘显娅 《行政与法》2014,(2):98-102
国际纳税主体作为国际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的一方,在利益的驱使下,不仅要考虑如何降低成本,而且要考虑如何降低税负.在减少税负的多种选择中,避税被认为是一种最为“安全”和“保险”的方法.随着国际化和跨国公司的迅猛发展,国际税收领域内的避税现象也越来越严重,各国针对国际纳税主体进行国际避税所采用的各种方法,通过单边立法和国际协调规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限制.我国2008年1月1日实施的《企业所得税法》,第一次从法律层面对反避税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规定.  相似文献   

18.
现代服务业已经成为衡量一国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现行营业税法律制度存在的诸多弊端,尤其是重复征税问题无疑成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障碍。因此,剖析现行营业税法律制度是改革之前提。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进税收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国情,进一步完善营业税法律制度。与此同时,应改变对现代服务业的征税方式,将其逐步纳入增值税的征收范围,以避免重复征税,从而减轻现代服务业的税收负担。目前,上海正进行增值税扩围的试点,以此为契机积累向全国推广的经验,可促进现代服务业快速有序发展和竞争能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Today, international taxation is at an inflection poi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action plan on base erosion and profit shifting (BEPS) and enforcement of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re reshaping taxation rules and principles. As a crucial aspect of outbound taxation, foreign tax credit is expected to embrace the normative objectives of the new era, which emphasize the importance of subjecting all trans-border business activities to equitable, efficient, and coordinated taxation. Currently, China’s foreign tax credit prescribes in an incompatible pattern; it lacks clear legislative intent, despite marking specific rules with archaic unilateral characters. To reform this regime, legislative principle should reflect the latest consensus on the economic activities’ nexus and ensure that the income derived from trans-border transactions falls under a minimum tax. Regarding specific rules, it is strongly suggested that active and passive incomes be distinguished and the equity holding threshold of obtaining indirect credit be lowered. China’s foreign tax credit reform should take an inclusive perspective, actively participating in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0.
税收调控中的行政立法:正名与规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收法定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征税权由立法机关保留,但税收调控权不应由立法机关垄断,因此,税收法定原则不应笼统地适用于所有有关税收调控的立法行为。行政立法可以规范消费税的基本制度,以及仅涉及部分行业、部分地区的税收调控措施。同时,应当设立具有广泛代表性的宏观调控委员会,负责审查和批准税收调控中的所有行政立法,并且在宏观调控基本法中明确规定税收调控中行政立法的前提条件、行政立法中可选择的调控措施及调控幅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