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央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法治国家”,这不是一句空话,是市场经济成熟发展的客观需要,更是中国经济与国际接轨的必然趋势。因此,作为一名法律工作者,在中国社会由人治向法治转型时期,在建设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法治社会方面,推动全社会观念的逐步转变是一种历史性的使命。这种观念的转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这句话应理解为“以法律事实为依据,以法律条文为准绳。”而不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客观事实不等于法律事实。因为,从哲学认识论的角度看,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之间是永远存…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律素质,尤其是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的能力。党员和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成为遵守宪法和法律的模范”。贯彻这一精神,就要努力实现全国“四五”普法规划提出的“两个转变、两个提高”的目标,即由提高全民法律意识向提高法律素质转变,提高全民法律素质;由注重行政手段向注重法治手段转变,提高社会法治化水平。普法工作如何在普及的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宪政是法治发展的高级阶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显明 《法学研究》2007,(4):145-146
依法治国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主要在五个方面,发展了邓小平理论:一是通过党内的和国家的民主程序和法律形式,正式将这一治国方略确立下来;二是发展与丰富了依法治国的科学内涵和基本理念;三是第一次在党和同家的历史上采纳了“法治国家”的概念并将其确立为奋斗目标;四是从制度层面上进一步推进了法治国家建设,尤其是将人权保障写进宪法;五是将民主法治从精神文明的范畴中独立出来,第一次提出了政治文明的概念,从而提升了民主法治人权的战略地位。  相似文献   

4.
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本文认为,“法治”(即依法治国)同“法制”是有区别的。法治概念有其特定的科学内涵和社会作用。作为一种治国理论,法治论认为,一个国家的兴旺发达与长治久安,关键是要建立一个好的法律制度。作为一项治国原则,法治要求有良好而完备的法律制度,法律应有极大的权威。建立在民主基础上的现代意义的法治,是资产阶级革命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实行依法治国,是历史经验的总结,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保证。作者运用大量历史资料和事实对上述观点作了论证,还就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了五条标准:要建立一个充分体现社会主义价值取向和现代法精神的完备的法律体系;社会主义法制应建立在民主基础上,实现民主法制化和法制民主化;要树立法律至高无上的权威;要建立完善的司法体制和程序;要建设先进的现代法律文化。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指出:“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当代中国的改革,正在进行两大领域的根本转变:一为经济领域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二为政治领域向社会主义法制国家的转变。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宏伟目标的确立,行政审判成为依法治国的必然组成部分;其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它组织合法权益的职能得到历史性张扬;行政审判在依法治国中的地位和作用也被历史地提到议事日程之中。一、依法治国是治国方略的根本转变中国的治国方略,历经三个阶段。早在50年前,毛泽东就指出要…  相似文献   

6.
实现“3个转变”实行依法治省冯忠文依法治省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云南省4000万各族人民共同参与的社会实践活动。实行依法治省,应该努力做到“3个转变”。一是思想认识要实现从“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转变。强化法治观念,摒弃人治思想,是实行...  相似文献   

7.
德治与法治是两种不同的治国思想。治国既需要强制,又需要协调;既要加强法律建设,又要加强道德建设。科学理解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做到法治与德治有机结合,对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体系、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西方法治精神和中国法治之路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 法治精神是西方政治法律文化的核心层的精神。西方社会的发展与法治精神休戚相关。中国传统政治法律文化是人治精神一贯到底。中国古代法家的“以法治国”’、“垂法而治”不是体现民主精神的法治观念,而是专制制度下把法律作为统治工具,仅仅区别于儒家学说的一种思想体系。社会主义的中国发生极端专制的“文革”决非偶然,这种“文革”,西方不可能发生。在中国这样一个历来缺乏法治精神传统的国度里寻找法治之路,需要我们的理论家拿出无畏的批判精神,需要我们的政治实践家的远见卓识。没有怀疑和批判,便不会有争鸣;没有观念的革命,便没有法治意识、法治环境。中国的法治不是一般意义的工程。它的目标既是制度的,也是意识的。这个工程要达到规模效应,首要的是精神的革命。  相似文献   

9.
监狱工作的历史性转变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实现监狱管理思想由人治型向法治型的转变;监狱管理模式由自主型向标准型的转变;监狱管理方法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监狱财政由补贴型向收支两条线型转变;罪犯管理由管束型向教育型转变;监狱管理活动由执行型向创新型转变;监狱职能由多重型向单一型转变。  相似文献   

10.
“德法合治”作为一种治国理政模式,是道德与法律相互促进、协同发力的治理方略,亦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积淀的必然选择;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而且对当下的国家和社会治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家庭、个人层面,以道德风尚引领制度完善,提升公民道德修养、促进和谐家庭构建;在国家、社会层面,以道德理念滋养法律制度,促进法治社会、法治国家的形成。新时代“德法合治”思想既是守正出新的必然结果,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11.
法治国家的治国之法应当是什么样的?毫无疑问,应当是符合法治要求的。法治对治国之法有什么要求?如何判定治国之法符合这一要求?十分复杂的问题可以用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法治的一段名言来作简答:“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亚氏的名言是法治的原初的理论表达,比起现代精深的法治理论来更显质朴、简明,更直接地表达其要义。据此,法治对治国之法的最基本要求是“本身制定得良好”。法律“良好”的含义及标准,很多学者从应然的角度作过精彩的现代…  相似文献   

12.
从法制到法治郭道晖(中国法学会教授\忡国法学》原总编):党的十五大把“依在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为党的基本治国方略,标忑着中“人治”到“法治’吁D克服“以党治国”的弊病到实行“以《治国’怕)历史性转变。它明确了人民(包括作为领导力量的共本党)是法的最高主体,这既有利于加强党的领导,也可防止“免权高于一切”的错误。魏宏/国家行政学院法学部博士):v/乃I法制并不具有社会生活价值的天然界分。法制,作为法律制l尝,是口家制定和认可的人们行为规范的结构和运作体系,而法治指依法治理国家、管理社会公共…  相似文献   

13.
习近平法治思想蕴含着深刻的依规治党理论。该理论的原创性贡献主要包括:创造性地提出“依规治党”,并将其与“依法治国”一体而论;创造性地将党内法规体系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强调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处理好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的关系;明确党内法规与国家法律共同构成依法执政之“法”,依规治党是依法执政的题中之义;坚持依法治国和依规治党有机统一,科学指引管党治党和治国理政贯通在法治轨道上。习近平法治思想中的依规治党理论及其原创性贡献,充分表明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法治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集中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重大创新发展,经典呈现了当代中国法治文明对世界法治文明的独特贡献。  相似文献   

14.
张方 《中国司法》2001,(1):27-28
大法宣就是指在党委、人大和政府的领导和监督下,以法宣部门为主导,方方面面共同参与法制宣传教育的运行机制。经过3个五年的普法,大法宣格局已初见端倪。“四五”普法的基本任务,将是促使大法宣格局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大法宣是适应新形势的必然要求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促使了法制宣传教育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一进程的实现和对市场经济在一定意义上就是法治经济的认同,使法制宣传教育的本质属性及相关情形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一是对象从“单位人”转向“社会人”;二是普法要求从普及法律常识转向补充、更新法律知识;三是普法进…  相似文献   

15.
一、加强党校法制教育的必要性 (一)加强党校法制教育,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已经成为党在新世纪执政的基本方略。为适应治国方略对执政党提出的转变执政方式、加强法律意识和提高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法律素质的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进行法律教育培训,  相似文献   

16.
通观世界经济的实践过程,我们不难发现,一个比较成熟的市场经济,固然离不开“经济人”追逐利润的活动,但也离不开“法律人”使各种活动有序运行的保障。律师是“法律人”发展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中介职能,参与市场经济的运作,成为连接经济链条各个环节的纽带,对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律师工作如何适应这个转变,加快自身的改革.以更好地发挥其中介职能,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既是实践要求我们解决的问题,也是理论上亟待回答的课题。本文就此谈几点看法:一…  相似文献   

17.
中国是一个具有浓厚的人治传统而法治传统相对缺少的国度。“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在党的十五大提了出来,并在宪法修正案中予以确定,终于使我国在法治的轨道上大大地迈进了一步。但是,从人治向法治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过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18.
关于“道德”与“法律”在治国中的作用 ,古今中外 ,一直争论不休。仅强调“道德”或只注重“法律”的作用都是片面。道德与法律是相互区别的 ,它们在社会生活中起着各自不同的作用。不能相互替代 ;道德与法律又是紧密联系的 ,它们共同作用于国家的治理 ,不可偏废。在国家治理中 ,德治是基础 ,法治是保障 ,且法治也是德治的保障 ;德治和法治又相互作用 ,德治是法治的思想前提 ,法治是德治的理性升华。我党和国家历来重视法制建设和道德建设在治国中的作用 ,今年年初江泽民总书记将“以德治国”明确地提了出来 ,指出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地结合起来 ,这是党的又一项英明决策 ,是对邓小平理论关于治国学说的继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9.
法治漫谈     
“法治”(Ruleof Law)是什么?古今中外,概莫一是。中文“法治”一词最早见于先秦诸子文献。《管子·明法》中有:“以法治国,则举措而已”。《商君书·任法》中有:“任法而治国”。在中国古代春秋战国时期,曾经有过“儒”“法”两家关于“人治”与“法治”之外辩。梁启超在1922年出版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中,分别用“人治主义”和“法治主义”来概括儒、法两家的主张。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是古今中外的人民孜孜不倦永恒追求的理想社会。法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法治是实现和谐社会的最重要的维度与支柱。“法治”是相对“人治”而吉,即法律主治,是一种贯彻法律至上,严格依法办事的治国原则、生活方式和一系列的观念、理念及社会的运作模式、社会秩序。和谐社会指由人参与的社会中,社会内部各种要素、各种关系处于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序稳定状态。为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推进法治。实现和谐社会要采取较完善的法治路径有:理念当先、引领深邃思维前沿;良法之治、构筑完备法律制度;运作协调、昭展和谐社会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