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起诉意见书是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中重要的文书之一。2002年版新《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格式》对其进行了修改、完善和补充,使其与检察文书、裁判文书趋于一致,更加符合法律法规。使用新格式起诉意见书应认识到这样几点并自觉将其制作得规范合法。  相似文献   

2.
讯问笔录是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中非常重要且制作难度较大的一种文书形式,与现场勘查笔录、询问笔录合称三大笔录。法律规定如何正确地体现在讯问笔录中,是公安侦查人员要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在总结执法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公安部对2003年制定颁布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进行了修改、完善。修订后的《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已于2006年8月28日以公安部88号令颁布施行。《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对维护法制的统一,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保障公安机关依法履行职责.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文书标题、开篇首段总结性套语、文书结尾分析公安机关事务文书的话语特征,着重阐述当前公安机关事务文书网络信息化的话语特征,提倡建立网络信息在公安工作中的话语权威性。  相似文献   

5.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是公安机关依据刑事诉讼法制定的部门法规,也是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的执法指南。但其中关于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和案件移送的一些条款与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或法律精神不一致,可能会导致公安机关在办理刑事案件中出现偏差或错误。  相似文献   

6.
悬赏通告初探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悬赏通告是依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制作运用的一种新的公安业务文书。然而 ,迄今为止 ,运用文书学、法学和写作学等理论系统地探讨该文种的著述仍告阙如。鉴此 ,本文根据有关法律的规定 ,运用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 ,对悬赏通告的性质等问题作了些初步的分析。为正确认识这个新文种作了有益的尝试 ,从而有助于正确运用这个文种并使公安业务文书的理论得到不断丰富。  相似文献   

7.
<公安机关刑事法律文书格式(2002)版>重新规定了内部审批文书一律使用<呈请报告书>格式.由于内部审批文书种类繁多,各文书因呈请审批的内容不同而制作方法也不同,不可能用<呈请报告书>格式强求一致,但可以分为针对犯罪嫌疑人的和针对办案采取侦查措施的两类.  相似文献   

8.
公安机关的刑事法律文书按行文方向可以分为对内文书和对外文书。这两类文书在取材、构思、用句、用词等方面都有明显的不同。本文通过比较揭示了公安机关对内刑事法律文书在四个方面具有突出特点,这对公安刑事法律文书特点是对内刑事法律文书的制作,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破案"是伴随着公安工作历史发展的一个传统概念和专业术语。1987年《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首次将"破案"正式写入公安部门规章,"破案"作为刑事办案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和衡量侦查工作绩效的重要评价指标被长期沿用。随着刑事犯罪形势、执法环境的变化,有关"破案"的规定及考评机制已凸显出一些弊端。2012年新修订的《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取消了有关"破案"的规定,这一新的变化将对完善侦查程序、转变侦查理念、规范考评机制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从行政执法习惯的角度来看,越是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规定就越具有适用的优先性,新颁布的《公安部关于修改〈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的决定》就偏重于较为具体、可操作性强的行政执法实施规定,尤其是新增"快速办理"的性质定位和适用范围,符合当前基层公安工作的实际需要,将会对公安机关行政执法办案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在对"快速办理"相关条款的适用过程中,亟须解决好简化取证形式所面临的诉讼风险以及未明确简化审核审批内容等问题,才能更好地达到快速办理机制设立的目的,从而进一步规范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的程序,切实提高办案质量与执法水平。  相似文献   

11.
"犯罪心理结构"之争,已经集中在"犯罪心理"或"犯罪人心理"这个焦点上.反对"犯罪心理结构"者认为,犯罪心理实际上是不存在的,犯罪人心理在很多方面(甚至一切方面)同守法公民没有区别.因此,犯罪心理学实际上是一门研究"犯罪人心理"的学科.这是一种违反逻辑的、必将导致取消犯罪心理学的推论.  相似文献   

12.
《徽州女人》借助系列物象,积极使用象征艺术,"井"和"蛙"是系列物象中的两个代表。"井"之象征物象,不仅给主人公"女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象征着她处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思想的守旧;"蛙"之象征物象,类比"女人"形象,预示着其前途的暗淡和命运的忧伤。象征艺术的积极使用,提高了剧本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官话”新闻越来越多地采用民间语言,反映出领导语言、新闻语言的“亲民”趋势。从文风的变化固然可以看到作风的一些变化,然而要弘扬联系群众、亲民为民的作风,更深层次上是要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具体、深入地落实到各项工作中去,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相似文献   

14.
新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增加了“意见”文种 ,文章从特点、分类、适用范围和制作四个方面对“意见”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进程中存在着"电子"与"政务"定位不合理的问题,这必将导致电子政务的职能和作用不能充分体现出来。正确理解电子政务的本质,摆正"电子"与"政务"的关系,改革政府机构的管理模式,将是现阶段发展电子政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贫困与富裕是一对古老的矛盾,贫困与富裕的矛盾处理得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处理得不好,危机四伏,民怨四起。我国目前的区域贫困和部分贫困,已构成了我国建设和谐社会的瓶颈,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充分认识"贫"与"富"的辩证关系,全方位建立由"贫"到"富"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前十年,毛泽东对如何认识资本主义、如何处理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关系做了许多的思考。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认识大致经历了"利用和限制"、"改造和消灭资本主义"、"消灭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和"使资本主义绝种"这四个阶段。毛泽东的资本主义观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价值判断,也有他对国内主要矛盾的判断失误,亦有国际因素的影响,还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生产力落后这一基本国情相矛盾的思想根源。  相似文献   

18.
冷福榜 《理论前沿》2002,(18):17-18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应该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是邓小平同志反复强调的两个基本问题。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解决两个基本问题一致性的枢纽。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之一,要求“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这是党建设和谐社会理念在生态与经济发展方面的升华。从十二大报告中提出的“两个文明”,到十六大的“三个文明”和十七大的“四个文明”,这是我们党关于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又一次突破和发展。深刻认识从“两个文明”到“四个文明”历史跨越的必然性,对于深入理解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和按照“四位一体”的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0.
厘清了村委会"海选"与"直选"的定义,阐述了二者的区别与联系,并联系村委会换届选举实践,分析"海选"与"直选"的利弊.总体而言,海选更能体现民意,更具发展前景,但实行"海选"必须具备一定条件,要加强引导,避免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