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1 毫秒
1.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政治家,他幼年丧父,家里很穷,是由叔叔欧阳晔抚养长大的.欧阳哗曾任刑部郎中,处理过许多疑难案件.欧阳修在为欧阳晔写的墓志碑中,称赞其为官清廉,秉公执法.  相似文献   

2.
吴琦 《政府法制》2012,(8):25-25
奥巴马的叔叔被捕了。2011年8月24日,一位名叫奥扬戈.奥巴马的老人因为醉酒驾驶被警方拘留。办理保释时,他说他要打电话给白宫,人们才知道,他是总统的叔叔。他当年已经67岁,原籍肯尼亚,是奥巴马父亲同父异母的兄弟。1963年,他就是在奥巴马父亲的帮助下进入美国,随后辍学,住在波士顿附近的一个移民聚居区里。1992年,他收到了驱逐令,此后近20年,他都是一名非法移民。  相似文献   

3.
佚名 《政府法制》2013,(35):37-37
据说在北宋时期,有一个年轻人平时爱编些粗俗的顺口溜,于是他就白命不凡,以诗人自诩,对乡下的文人墨客都不放在眼里。后来他听说朝中有一位叫欧阳修的大诗人,是当代文坛领袖,能诗善文。这位年轻人有些不服气,认为天下诗人非我莫属,欧阳修还会比我高明?他决心要与欧阳修比个高低,于是就去找欧阳修。  相似文献   

4.
简议欧阳修的经济立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阳修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在中国文化学术史上,他是开一代风气的人物。欧阳修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卓越的,涉及经学、史学、文学、金石学、目录学等,其中以文学的贡献最大,“他是当时公认的文坛领袖,有宋以来第一个在散文、诗、词各方面成就卓著的作家”。①为此他赢得巨大的声誉,这种声誉使得后世往往对他的政治法律思想淹没不彰。其实欧阳修不乏对法的思考,他的法律思想亦富有自己的特色,欧阳修是范仲淹庆历改革派的重要成员,其法律思想同范仲淹、李觐、王安石等的法律思想一起构成了中国法律思想史上的…  相似文献   

5.
张前 《政府法制》2013,(20):37-37
五代十国后期,年轻的赵匡胤是个无业游民,他一心想干出一番事业。于是他辗转来到复州他老赵家的关系户王彦超处。王彦超时任复州防御使,与赵匡胤的父亲是同僚。论辈分赵匡胤该称呼王叫一声叔叔。当王知道赵匡胤想来谋个职位后,仔细审视了一番,发现赵匡胤不学无术根本入不了流,就给他十贯钱打发了事,赵匡胤当时蒙羞。后来,陈桥兵变,赵匡胤摇身一变成了大宋皇帝。  相似文献   

6.
亦明 《政府法制》2010,(4):39-39
前些时候,我到美国探望叔叔。 不知是美国的生活条件太优越,还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叔叔和婶婶的身体明显发福,肥胖的身躯显得很臃肿。叔叔说,肥胖还给他带来了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  相似文献   

7.
《法庭内外》2009,(4):60-60
我叔叔今年62岁,惠风湿病已经好几年了,虽经过多次治疗,疗程(45天),只需花4200元即可治愈风湿病”,便前往该医院就诊。效果不甚明显。去年8月他看到某市一家医院发布医疗广告称“5个经医生诊断后书面承诺,“5个疗程花4200元即可治愈”,我叔叔决定在此接受治疗。经过5个多疗程的治疗后,他却花掉7000元,仍不见效。我叔叔找到医院要求退款,医院答复他说,医院诊断、治疗及用药都不存在问题,目前多数风湿病是难以根治的,往往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你要求治愈是没有道理的。请问,我叔叔能否根据医院先前的承诺,要求其退款?  相似文献   

8.
在汕头特区,有这样一位战士,他历尽1年时间,费尽周折,终于依法为殴打致死的叔叔讨回了公道。他就是武警8714部队一连士官龚茂军。在1999年10月的一天晚上,在汕头靠开三轮摩托车出租的龚茂军的叔叔龚炎林,载客时因不甘受人侮辱而被5名无业青年殴打致重伤,于次日早晨撒手人寰,扔下远在江西老家的妻子和两个年幼的女儿。在汕头担负边防执勤任务的龚茂军闻此噩耗,决定依法为叔叔伸张正义。他的想法得到了部队领导的积极支持,特地安排他休假处理此事。回到江西老家后,龚茂军帮助婶婶料理完叔叔后事,便积极与汕头市公安部…  相似文献   

9.
公元1057年,苏轼、苏辙兄弟同时赴京赶考,结果双双金榜题名.那一年,主考官是欧阳修.欧阳修当时正在倡导诗文革新运动,主张文章应明道、致用,反对华而不实的浮夸文风.苏轼的文章写得潇洒豪放,风格浑厚,欧阳修见了大为惊喜,准备点其为状元.当时的考卷是密封的,欧阳修觉得这份试卷的风格与他的得意门生曾巩相似,怕点了自己的门徒为状元,被人非议,于是就把苏轼点为第二名.后来欧阳修得知卷子是苏轼的,很是后悔.他曾对老友梅尧臣说:“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这就是成语“出人头地”的来源.欧阳修的意思是说,自己应给这位有才华的青年让路,让他有施展才华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安鑫 《江淮法治》2014,(8):58-58
正知足常乐的人生态度,使一个人在生活中,不怨天尤人,安于辛勤的劳动,安于点点滴滴的小幸福。老于其实并不算老,大家这样称呼,更多是有着喜欢他的意思。因为老于一天到晚总是乐乐呵呵地笑对人生,不知道什么叫做忧愁,大家跟他在一起,受到他的感染,幸福指数不知不觉就提高了。老于出身于梨园世家,他的父亲和叔叔都是当时泗州戏剧团的台柱  相似文献   

11.
黄莎  成于庆 《方圆》2023,(13):44-47
<正>张余鑫被抓获后,警方需要通知他的家里人,而他甚至都不知道父母的联系方式,最后还是派出所找到了他的叔叔,再联系上了他已年逾古稀的父母“解脱了!”这是张余鑫被警方抓获时唯一的想法。他逃了16年,从北京到山东,再从山东到四川,终于在极为普通的一天里,他被警方抓获。警方跟张余鑫确认身份后,对他说是“一个车的事儿”,张余鑫非常坦然:“我认,我知道。”  相似文献   

12.
!杨子才山与堂平,千古高风传太守;我生公后,二分明月梦扬州。这是后人颂扬北宋欧阳修的楹联,见于江苏扬州欧阳修祠。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六一居士,庐陵(江西吉安)人。幼时家贫,靠母亲替人缝补勉强度日。因家穷无钱供他读书,可他求知若渴,便在昏黄的灯光下由母教授。无钱买纸笔,便用荻草为笔,以沙滩为纸,练习写字。终因发愤读书,后科考入仕。欧阳修为官后,荐人出以公心,外举不避仇,不以个人恩怨为转移。嘉祐6年,他任参知政事,皇帝要他举荐3个可任宰相的人,他举荐了吕公著、司马光、王安石。吕公著的父亲吕夷简曾打击、诬陷过欧阳修,…  相似文献   

13.
我朋友的父亲高某于201年去世,他的奶奶于今年4月去世。现在高某父亲所在的村子进行旧村改造拆迁.分得了一笔拆迁款。我朋友的叔叔及始姑提出要分得高某补偿款中的一部分。我朋友则认为他的奶奶已经去世,他作为高某唯一的儿子应当继承高某所有的财产。请问,我朋友的叔叔、姑姑能否分得高某的拆迁补偿款?  相似文献   

14.
这是一桩历史公案。 由于公案涉及一位颇受景仰的文化名人,所以历来很少 有人提及。偶尔提及,也说得很客气。 被涉及者谁?文学家史学家欧阳修也! 欧阳修公开弹劾狄青,理由是:狄青虽无 过错,但他太了解军队的情况,太得军心了,让 他执掌军事,对国家是很危险的  相似文献   

15.
前些时候,我到美国探望叔叔. 不知是美国的生活条件太优越,还是上了年纪的缘故,叔叔和婶婶的身体明显发福,肥胖的身躯显得很臃肿.叔叔说,肥胖还给他带来了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  相似文献   

16.
西遇尘 《政府法制》2014,(26):69-69
叔叔喜欢周游世界,去过很多地方.比如美国纽约、法国巴黎、德国柏林、日本东京、澳大利亚墨尔本等,要把叔叔去过的地方罗列出来,恐怕得写本书.去叔叔家,在电脑上看他拍的照片,花去了我三天时间.老实说,叔叔的那些照片,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只有一张,即防污柱.叔叔说,这张照片是在墨尔本拍的。  相似文献   

17.
朱中华 《检察风云》2007,(14):58-59
记者案头堆着一叠受助学生写给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陈宗恺的信,除表达对陈叔叔发自内心的感激外,他们中有的向陈叔叔汇报了考试的成绩,有的说长大了要向陈叔叔那样资助贫困学生,报答社会;有的还寄来了自己的照片……然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也许至今还根本就不知道,每年慷慨解囊,无私援助他们的陈叔叔,竟是一位肝癌患者…………  相似文献   

18.
亦明 《政府法制》2014,(8):18-19
曾巩是宋代新古文运动的中坚,散文成就很高。在文学创作方面,他远学韩愈,又师承欧阳修,主张“文以明道”。宋代以降,许多人将其作品奉为典范,他因此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然而,纵观曾巩一生经历,他不但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实干家,只不过在那个文化重于经济、诗文贵于粟粒的特殊时代,其行政才干被耀眼的文名所掩盖住罢了。  相似文献   

19.
秦铁 《法治纵横》2011,(10):45-47
总有些叔叔阿姨在底下跟我讲:“你爸爸是好人,很有学问,你长大要学你爸爸,他为人很正直,从来不搞什么阴谋诡计。光明磊落,而且能上能下,服从党的需要,为党做了很多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法学杂志》一九八一年第五期发表过吴澄同志的一篇短文——《从欧阳修<纵囚论>谈起》,读后兴趣盎然,于是而联想到清朝人龙启瑞,因为他不同意欧阳修论及处囚之道的某些观点,还专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