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某中学,有一政治教师提问学生:“世界上存在不存在只有内因没有外因也会发展变化的事物呢?”出于教师意料之外,有个学生与众不同地回答说:“存在,宇宙发展变化就没有外因”。他的回答引起师生的兴趣和争论。这个学生的回答对不对呢? 应当说,教师所提的问题,是指具体的事物,而不是指整个宇宙。唯物辩证法认为,就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发展变化而言,它的内因和外因是同时存在,同时起作用,缺一不行的。但它首先把事物的发展变化,看做是事物的必然的“自己运动”,主张内因是变化的根据,是事物发展的第一位原因;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始终是事物发展的第二位原因,  相似文献   

2.
否定之否定规律不能否定,其作为宇宙的一个基本规律是成立的。但是笔者认为,现行哲学教科书(以下简称教科书)对这个规律两个特征的解释是有重大罅漏因而是不能成立的。按照这种传统的观点,否定之否定规律与矛盾规律及其他辩证唯物主义原理之间存在着不容回避的逻辑矛盾。 逻辑矛盾在哪里? 教科书指出否定之否定规律第一个特征是:上升性或前进性是事物发展的总方向总趋势。这就使人产生疑问:难道事物的发展只有正过程,没有反  相似文献   

3.
为什么说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矛盾是一切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的内在根据。为什么矛盾能起这么大的作用呢?这是因为,任何矛盾都具有两重性:统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着的双方又统一又斗争,促使双方力量对比不断发生变化。一旦力量对比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矛盾双方的地位就发生相互转化,主导方面和非主导方面互移其位置,于是旧矛盾解决了,让位于新矛盾,曲目矛盾决定的旧事物,也就被新事物所代替。这就是事物的内在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内在机制。为了更进一步认识矛盾引起事物发展的机制,我们还必须注意两方面…  相似文献   

4.
幽默六则     
小骆驼的问题小骆:爸爸,为什么我们要有驼峰呢?驼爸:因为沙漠中没有水,有驼峰才可以储存水分啊!小骆:爸爸,为什么我们要有长长的毛呢?驼爸:因为沙漠中风沙大,我们必须靠它阻挡风沙,才看得见啊!小骆:爸爸,为什么我们要有厚厚的蹄呢?驼爸:因为沙漠中都是沙,这样我们才站得稳啊!小骆:爸爸,最后一个问题,那我们在动物园干嘛呢?  相似文献   

5.
唯物辩证法关于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辩证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多方面的,但核心的东西,仍然是如何坚持辩证法的对立统一观点。列宁在他的《哲学笔记》中讲过,辩证的思维,要求“在对立面的统一中把握对立面”。就是说,我们在观察一切矛盾现象时,不能片面地把矛盾一方孤立起来去了解,而应该把它同矛盾的其他方面联系起来作统一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它的特点和本质。因为事物的特点或特殊的本质,只有在同其  相似文献   

6.
社会美这个术语,在美学史上过去是没有见到的。因为过去的哲学家,对于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包括某些社会事物,都称为自然;或者他们不认为在自然之外还有什么客观的社会事物。因而他们认为一切客观事物的美都是自然美,不认为在自然美之外还有什么社会美。现在我们承认在客观存在的事物之中,除自然界事物之外还有社会事物,两者的本质是各不相同的。于是也就要承认在自然美之外还有社会美。因为自然界事物作为客观存在具有它的自然性,即是不参与人力的或不依赖于人类生活的;而社会事物作为客观  相似文献   

7.
问题解答     
从现实情况来说,事物既存在着矛盾又存在着联系,从时间上来看是没有什么先后之分的,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就有哪一个更根本、应该用哪个解释哪个的问题了。那么,是联系产生于矛盾还是矛盾产生了联系呢?当然是后者,正是因为任何事物内部都存在着相互依赖和相互排斥的对立面,才造成了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实际上,所谓事物外部之间的联系换言之也就是更大的事物内部诸因素和环节之间的矛盾关系。教材中给出的人和其他生物之间的食物链关系,实质上是生物圈这个更大的事物内部的诸矛盾方面的对立统一关系的一部分而  相似文献   

8.
现在哲学界有的同志认为,在真理的界限上可能隐藏着错误,我不同意这个观点。 什么是真理的界限呢?客观上任何一个具体事物都有一定界限,都有一定的度。宇宙是无限的,无边界的,但每一个具体事物从空间上说都是有限的,有边有界的;整个宇宙从时间上说没有起点和终点,但每一个具体事物的存在都是有起点和终点的。客观上每一个具体事物都有矛盾的特殊性,都是互相区别的。客观规律都有一定起作用的范围,超出了一定界限就不起作用。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由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都有一定的自身的界限,所以任何具体真理都有其自身的界限,没有正确反映事物及其规律所固有的界限,就不叫真理,而叫错误。所谓真理和错误的区别也就在于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界限。  相似文献   

9.
与传统的社会主义本质的规定相比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定义的一个显著特点 ,就是从生产力的高度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并在生产力的基础上来规定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本质属性。那么 ,为什么要从生产力的高度来界定社会主义本质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定义对生产关系又做了怎样的规定 ?这些新的规定对传统的社会主义观做了怎样的突破 ?搞清楚这些问题很重要 ,因为社会主义本质定义是邓小平社会主义观的核心思想所在。  一、为什么要从生产力的高度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  我们知道 ,事物的本质是由事物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决定的 ,社会…  相似文献   

10.
在我们的英语课上,有一次,在分析牛顿发现地球引力这句话时,老师问道:“这里为什么使用‘发现’而不用‘发明’这个词呢?”这个问题听来是再容易不过了,地球从它诞生那天起就有吸引力,这是原来存在的,难道还用什么人去发明吗?可是不知道你理解到没有,在“发现”与“发明”两个词义中包含着一个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也就是认识规律和利用规律的不同含义。从“发现”的意义来看,“发现”的过程也就是认识规律的过程。我们知道,规律不是浮在事物表面显而易见的东西,而是隐蔽在事物内部的本质的东西。因此,要认识规律,就要求  相似文献   

11.
快乐的学习不仅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愉快的情感体验,也是一种完善自我的理念,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一种很高的人生境界。我们追求快乐的学习,因为学习本来就应该是快乐的事情。人天生就存在着完善和发展自我的需求。在认知方面,求知欲的满足是令人相当快乐的事情;在实践方面,学习帮助我们解决所遇到的难题或让我们做出成绩,我们就会获得一种成就感;在精神方面,学习帮助我们获取精神食粮,陶冶我们的情操,完善我们的人格。为什么会出现对学习的无趣与逃避?为什么会出现对学习的痛苦与煎熬?为什么会出现对学习的恐惧与害怕?这一切的根源是…  相似文献   

12.
现代宇宙学中绝大多数理论认为宇宙是有限的。这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宇宙无限性观点是否矛盾?并不矛盾。首先,他们各自研究的对象是不同的。现代宇宙学研究的对象是我们目前所观测到的具体宇宙。它只是整个宇宙的有限的一部分,并不包括尚未观测到的宇宙部分。而哲学上研究的是包括目前观测到的具体宇宙在內的,整个无限宇宙。现代宇宙学对具体的宇宙所作的结论,无论是有限还是无限的,都不会否定哲学宇宙的无限性。其次,再从具体宇宙模型来看,也不矛盾。现代宇宙学中绝大多数理论认为,宇宙在时间上有开端,在空间上是有限的。例如,爱因斯坦根据广义相对论的场方程提出的有限无界的静态宇宙模型,认为宇宙空间的体积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13.
目前的文化讨论包含着两个层次:一个是纯文化学的探讨;另一个是从文化的角复为目前的改革服务,寻找一条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之有效的途径。许多文章和论著都没有区分或根本混淆了文化探讨中的这两层关系,这对推进文化探讨是不利的,因为就前一层次来说,目前的文化探讨无所谓“困境”问题,理论探讨本身就有它的价值。但是,就后一层次来说,我们目前的文化探讨显得贫乏和肤浅,总体水平还没有超过二、三十年代一批社会精英的思考深度。为什么历史向前推进了70年,而我们的文化思索仍停然留在原来的水平?文化探讨如何摆脱“困境”完成它应该完成的使命?  相似文献   

14.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处在不断(永恒)的运动变化发展之中,不运动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这里提到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是否完全一样呢?本文试分析之。一、“运动”和“变化”具有同等含义哲学的运动概念的含义是,就最一般的意义来说,就它被理解为存在的方式、被理解为物质的固有属性来说,它包括宇宙中发生的一切变化和过程。从这个概念的含义当中,我们可以看出“变化”也是运动。而变化有空间的变化,也有时间的变化。空间的变化就表现为空间位置的移动;时间的变化表现为过程,即一切事物都有一个产…  相似文献   

15.
二、唯物辩证法的三个基本规律 1.对立统一规律对立统一,即矛盾,指事物内部对立着的两个方面之间的互相依赖又互相排斥的关系。“互相依赖”是矛盾的同一性,“互相排斥”是矛盾的斗争性,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个属性,同时存在于一个矛盾的统一体中。矛盾就是双方既同一又对立的关系。矛盾是普遍存在的,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双方的又对立又统一,构成了一切事物的矛盾运动,推动着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这就是对立统一规律,它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又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世上事物并不雷同,这是因为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相似文献   

16.
所谓水平,可用以指人的文化、知识和教养的高度。风度指具有个人特色的举止、仪态。语言则是人们交际中的工具,它常常是风度、水平的窗口。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统一整体,其中任何事物都和周围的其它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没有的。世界上根本没有不依赖于周围其他事物而孤立存在的事物。因为世界上的事物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因此,语言、风度、水平他们就象一张网,也是一个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如  相似文献   

17.
《时代潮》1999,(10)
宇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时空的总称。广阔的宇宙奥妙无穷,本世纪世界20个未解之谜中,有一半以上和宇宙有关:宇宙是怎样演化的?宇宙有多大?黑洞存在吗?反物质存在吗?混沌是否主宰宇宙?以及是否存在地外文明?等等。 在社会文明史上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对宇宙的追问。特别是这几年,我们在各种新闻媒体上  相似文献   

18.
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统一体,都有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肯定方面是保持事物存在的方面,也是在矛盾统一体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方面。事物的存在,事物的性质,正是由事物的肯定方面来决定、来规定的。否定方面同现存事物的肯定方面是完全对立的,它虽然在矛盾统一体中居于次要的地位,但它却是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由于事物联系和发展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事物往往是多种矛盾、多种矛盾方面的统一体,事物的否定方面也必然存在多种多样的情况。譬如拿封建社会来说,封建地主阶级是事物的肯定方面,农民阶级是它的否定方面。  相似文献   

19.
《党建研究》2012,(6):1
坚持实事求是,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为什么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必须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本本出发呢?因为实际事物是具体的,而本本是对实际事物研究、抽象的结果,不能成为研究问题和作决策的出发点,出发点只能是客观实际。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  相似文献   

20.
苦中有乐     
古人云:“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近十年的学习生涯,我也多少品尝到了一点儿其中的苦味,然而正和千千万万的人们一样,我却更加热爱学习,甘心情愿地吃苦,这是为什么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想从矛盾谈起。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并贯串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学习同样也充满了矛盾,其中苦与乐就是一对十分尖锐的矛盾,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辩证的关系:苦中有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