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娟 《学理论》2012,(28):234-235
思维方式作为文化的本源和重要内容,与一国德育传统形成有极大的关系。中美德育具有不同的特征,从文化视角来分析,可以找到根植于两国文化传统中的影响因素。美国文化基本上可以归属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则归属于中华文化,这两种文化传统中最根本的差异是思维方式的差异,即概念思维方式和意象思维方式的差异,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最终决定了中美两国在道德教育上的种种差异。  相似文献   

2.
以产业内贸易理论为基础,运用G-L指数、Brülhart边际产业内贸易指数和Thom&McDowell指数,依据UNCOMTRADE数据库中2000年到201 0年中美两国农产品进出口数据,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就中美两国HS分类下HS01到HS24的农产品产业内贸易结构和水平及结构进行分析,对中美农产品贸易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学理论》2015,(15)
由于中国和美国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美文化存在很大差异。最直接表现国家间文化的差异就是通过电视剧的形式。通过分析中美两国电视剧的差异来研究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在今后电视剧制作以及文化交流的过程中达到取长补短,相互学习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有2000多人出席的中美工业、贸易和经济发展研讨会,经过四天热烈的讨论,已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降下了帷幕。对中美建交以来这一规模最大的民间双边经贸交流会议,双方的权威人士都以深刻的历史感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在6月23日的闭幕式上,美国驻华大使温斯顿·洛德致词说:本次大会将成为美中两国加深合作的历史里程碑。会议的中方主席张劲夫的闭幕词则指出:这次会议对进一步发展中美两国的科技、工业、贸易和经济合作富有历史意义,这意义不仅仅表现在今天,更重要的是表现在未来。 这些带有哲学意味的话语,概括了生动丰富的实际内容。且容记  相似文献   

5.
雨后依然是彩虹中美经贸贵在发展●外经贸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王有莉1972年中美发表上海公报。1979年中美两国正式建交,签订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双边经贸从此进入了迅速增长的时期。此后,《中美工业技术合作协议》、《中美纺织品...  相似文献   

6.
信息桥     
《瞭望》1993,(9)
冬去春来,万象更新。《瞭望》周刊与美国国际商业公司联合举办的“中美工商企业经济信息桥”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地要求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的信息日渐增多。由于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中美之间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为了促进两国工商企业间的交往,  相似文献   

7.
刘江 《瞭望》2001,(14)
应美国政府的邀请,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钱其琛于 3月 18日至 24日对美国成功进行了为期一周的访问。这是美国共和党人布什今年 1月 20日入主白宫以来,中美两国领导人第一次举行正式会晤。由于这次访问事关中美关系的大局和未来走向,自然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中美关系尽管遭遇不少风浪,但仍然在向前发展。去年,中美两国元首举行了两次最高级会晤;两国恢复了安全对话并加强了军事交流;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中美两国在经济、司法和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也不断扩大;这些都为中美关系的跨世纪发展创造了较好的氛…  相似文献   

8.
冬去春来,万象更新。《瞭望》周刊与美国国际商业公司联合举办的“中美工商企业经济信息桥”与广大读者见面了。近年来,随着中国大陆对外开放步伐的加快,各地要求引进国外资金、技术的信息日渐增多。由于中美两国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中美之间经济、贸易往来日益频繁,为了促进两国工商企业间的交往,为双方的合作牵线搭桥,《瞭望》周刊和美国国际商业公司开办了“中美工商企业经济信息桥”。  相似文献   

9.
中美两国代表于1995年2月27日在中国就知识产权问题达成协议,从而使双方避免了一场贸易战,同时也结束了中美关于知识产权问题长达二十个月之久的磋商。一年多来,中美关于知识产权问题的谈判一直受到中外各界的关注。这是一场关系到中美经贸关系乃至两国关系大局的非常重要的一次谈判。中美两国的商品贸易额一年约达500亿美元,贸易摩擦如果导致贸易战,无论对中方或美方都会造成极大损害,同时,根据美国对华贸易报复清单,香港转口贸易将损失45亿港元,并在一年内影响到4700个工作职位,以及香港本地生产总值的0,14%,这还不包括贸易…  相似文献   

10.
王兴栋 《党政论坛》2010,(22):36-37
日前,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一个研讨会上,美国前国务卿、著名战略家基辛格警告如果中美两国不能建立一种持续合作的模式,那么两国就有对抗的风险,如同一百年前英国和崛起的德国一样。当时两国走向对抗,并最终导致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11.
10月10日,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了对华永久性正常贸易关系法案,使这项法案成为美国的法律。从此,美国将终止持续了20年的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即正常贸易关系)进行年度审议的歧视性做法,从法律上为美国实现对华正常贸易关系铺平了道路。中美两国于1979年建交时签署了中美贸易关系协定,决定双方互相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但在该协定于1980年生效后,美国方面却按其国内的《1974年贸易法》中的有关规定,坚持对给予中国最惠国待遇问题进行年度审议。1999年11月,中美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协议。…  相似文献   

12.
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是打破"修昔底德陷阱"所昭示的历史宿命,构建以战略互信为基础,以"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为核心内涵的新型大国关系。要构建战略互信,中美两国必须摒弃"零和博弈"的思维方式,寻找更多的利益交汇点并以"正和博弈"的思维方式积极进行合作。中美气候合作不仅表明两国可以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领域大有作为,而且为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提供了重要契机。  相似文献   

13.
最近,美国贸易代表署发布的中国入世4年来第一份全面评估对华贸易关系的报告引起各方关注。这份题为《美中贸易关系: 进入更大责任和执法新阶段》的报告,宣布要对中美贸易关系进行“彻头彻尾”的评估,美国贸易代表波特曼则称调整美国对华贸易政策正当其时,凡此种种,在中美两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自2018年3月起,中美贸易冲突正式拉开序幕。美国以毫不掩饰的贸易保护主义和霸凌主义姿态,将贸易摩擦不断升级,并迅速向投资、科技甚至政治、军事等诸多领域延伸。美国一手挑起的贸易冲突不仅给中美两国的贸易、投资和经济增长带来重大负面影响,而且将打击国际经济秩序,拖累全球经济增长,甚至威胁到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轨迹。它是中国实现百年梦想路途中遭遇的最严峻的挑战。中美贸易冲突缘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的快速崛起,因此,理性研判中美贸易冲突的缘起、影响与走势,需要将之放在全球化框架里。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10,(36)
<正> 中美两国在贸易不平衡、人民币汇率以及对伊朗制裁等问题上的争吵声渐弱,但一系列新的分歧争执正在导致两国关系紧张近大半年来,中美两国争吵不断,有时甚至是唇枪舌剑,关系显得日趋紧张。《瞭望》新闻周刊记者在美国看到,美国一些专家学者对此颇为担忧,纷纷撰文,  相似文献   

16.
美韩黄海军演之后,美国又企图将南海领土争端国际化。中美关系再度趋紧。尽管事关安全大局,但是两国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可能性已经大大减小。因为中美已经进入复合型相互依赖阶段。在经济领域,中美两国的互补性大于竞争性,相互依赖主要体现为互补和合作。作为全球最重要的世界工厂之一,中国生产廉价产品出口美国,从中美贸易中得到巨额贸易顺差。然后,中国再把钱借给美国人消费,扩大美国的消费。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目前美国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和师资队伍建设的概况,对比我国院校教学模式分析了两国教学模式差异及美式教学模式的优势.结合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中美班实际情况,探索研究了中美课程衔接后对教学的实用价值,以及对教师自身发展意义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利用2015年"国际学生评估项目"中国和美国的数据,基于社会化理论分析中美两国家庭背景对青少年职业期望的影响,并在文化维度理论基础上进一步比较家庭影响的强度在两国之间是否存在差异。研究发现,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家庭背景对青少年职业期望都具有显著影响。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青少年,未来期望从事职业的地位也越高。中美青少年所期望从事的职业类型很相似,但两国男孩之间的职业期望存在一定差异,表现为除科学和法律领域外,中国男孩更期望从事官员类和教师类职业,美国男孩则更想当制造业工人。家庭背景对青少年职业期望影响的强度不存在显著的中美差异,但家庭背景对不同性别青少年职业期望的影响存在一定的中美差异。  相似文献   

19.
虽然中美两国的对台政策存在分歧,但交集点也是存在的,无论从历史还是从现实的角度来看,美国都还不会轻易改变一个中国的政策,因为它最符合美国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24)
中美两国在国防教育方面均施行全民国防教育。虽然均为精神教育,但中美两国在具体的教育内容上却存在显著差异。美国国防教育内容明确的模块化、连续性及渗透性对我国更好地开展国防教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