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3 毫秒
1.
李绮敏 《传承》2013,(6):110-111
反腐倡廉是关系我国党和国家生存、关系、民心向背的重要内容。国家越来越意识到反腐倡廉工作对于现代社会的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通过积聚"正能量",构建反腐倡廉科学体系,从凝聚信仰正能量、制造行动正能量和提升纯洁正能量三个方面加强反腐倡廉工作力度。  相似文献   

2.
王斌 《前沿》2011,(21):26-29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十七届中纪委四次全会又提出了"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等重大命题。新时期下,结合反腐倡廉工作的实际,开辟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的新道路,将为提高党的科学化建设水平,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有力保障。本文在科学理解和准确把握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基本内涵和重要意义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中国特色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基本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进程中的主要问题,积极探索了推进反腐倡廉科学化的几条具体路径与保障措施,给予了反腐建设科学化水平时代性的创新。  相似文献   

3.
在新形势下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深刻表明我们党对反腐廉政工作规律的认识进入新阶段,但必须要在理论上解答"为什么要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什么是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怎么样推进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4.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公安机关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要谨防"蝴蝶效应",遵循"南风法则",着力构建反腐倡廉教育自律机制;谨防"破窗效应",遵循"分粥法则",构建反腐倡廉制度防范机制;谨防"多米诺骨牌效应",遵循"火炉法则",构建反腐倡廉惩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蔡果  朱溦溦 《前沿》2012,(14):34-3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与创新,实现了新时期反腐倡廉建设理念的升华、体系的拓展、模式的创新和路径的转换,使我国的反腐倡廉建设逐步走向成熟,腐败现象得到有效遏制.这是我党对反腐倡廉建设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也是我国反腐倡廉建设实践发展的必然选择,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6.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需要积极借鉴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宝贵遗产。"我国古代廉政制度内容博大精深,是我们借鉴历史智慧的重要资源。一、我国古代廉政制度的主要内容我国古代廉政制度主要表现为廉政教育、法律惩治和制度监察等方面。1.重视廉政教育并倡导廉政古代统治者在反腐制度建设上积极倡导廉政,首先是把思想教化放在反腐倡廉第一位。《尚书》中就提出:"任官惟贤才,官不必备,  相似文献   

7.
李文  杨涛 《理论月刊》2010,(10):114-116
著作权侵权行为立法模式变革是我国著作权立法完善的理性选择。我国著作权侵权行为应比较借鉴各法域立法模式以反思我国现行立法模式的缺陷及成因,进而抽象出"概括性规定",改造现有"具体性规定",批判性地建构概括式和列举式并举的二元立法模式,整合现行民事与行政救济路径下多样化的著作权侵权行为类型,达致著作权侵权行为立法逻辑规则与认知结构、技术功能与制度效应的双向互动和契合。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推进,传统的"村落式"社区模式逐渐被"楼宇式"的封闭社区所取代,社区民警开展群众工作时所能利用的公共关系网络资源日趋匮乏。因此,社区民警应当有意识地编织公共关系网络,并以此为抓手进一步加强社区群众工作。  相似文献   

9.
乌日图 《中国人大》2010,(14):20-24
我国社会养老保险(也称基本养老保险)的制度模式从建立以来几经变迁。如本课题报告之一《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模式的演变和发展》所述,由制度建立初期"现收现付制"的社会统筹模式,改变为多种形式的"统账结合"模式,而后又有一些地方从“统账结合”模式发展为“统账分立”模式,即社会保险性质的“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制度模式和强制储蓄基金性质的养老个人账户模式这两种制度的“组合”。  相似文献   

10.
张锐  闫德民 《传承》2011,(1):14-15
在中央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胡锦涛同志提出了"逐步建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这一战略任务,并且强调指出:构建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要"以制约和监督权力为核心"。  相似文献   

11.
据2001年最高人民检察院追逃会上公布的资料,有超过4000名中国外逃贪官在国外“自由主义”的天空下接受“荫护”,我国涉腐贪官外逃形势严峻。而我国反腐败的国际合作机制存在的诸多问题,如法规制定的视野不够宽,惩治腐败的法律呈现非系统化,反腐败机构具有非独立性等等。要构建我国反腐败国际合作机制必须树立国际理念,法律制定要与国际法规相契合,积极探索反腐败国际合作的便利路径,完善国内监督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熊必军 《中国发展》2009,9(4):44-48
当前,国内外对于中国发展模式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高潮。该文通过对这些关于中国发展模式研究的探寻,以及对世界各种发展模式的特点及形成路径的比较,认为中国发展模式要发展成为一种典范模式,宪政法治的尽快建构是中国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网络反腐是信息时代反腐的新途径,以其便捷、高效、安全、廉价之优势在反腐败工作中大显神威,尽管还存在一些缺陷,但是网络反腐意义非凡。网络反腐使得体制内监督不足的缺陷得到了有效地弥补,社会监督力量不断发展壮大,社会公平正义的社会价值凸显。网络反腐有利于公民参政议政意识的培养和公民社会的培育,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法制及法治中国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逯艳 《青年论坛》2014,(4):133-138
建国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史著作对郭沫若诗集《女神》的评价和认知可以明显分为建国初期、"文革"结束初期、80年代以及近期四个阶段。尽管不同时期的现代文学史著作对《女神》的文学史价值和地位一致认同,但是出于不同时期文学史观和书写思维的差异,每一阶段的文学史书写者对《女神》的书写角度和表述方式也相应存在差异。而对这些"同"和"异"的梳理与研究,既是《女神》接受史的浓缩,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研究的局部"抽样"。  相似文献   

15.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和奋斗目标。法治为中国梦夯实正义的基石,能更好地保障人民享受法治社会的公平与正义;法治为中国梦提供权力监管的屏障,营造反腐倡廉的良好社会风尚;法治为中国梦提供规范力、推动力,并通过法制文化的建设来培养全民的法治思维、法治精神,为中国梦营造理性、有序、安全的社会生活方式和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16.
所谓"五种‘社会形态’"说,是对马克思原著文本"社会形态"、"经济的社会形态"论述原著的误读。"读懂"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史观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对"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起源"累进的""经济的社会形态"范畴,在中国社会历史发展实际的科学研究中,才能发展中国历史学。  相似文献   

17.
Lianjiang Li 《当代中国》2001,10(29):573-586
Based on data collected in a survey conducted in six Chinese provinces at the end of 1997 and early 1998, this article offer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why some peasants wished to see Mao-style anti-corruption campaigns. It shows that the support for campaigns is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respondents' evaluation of local officials' performance in governing by law, their confidence in the equality before the law, and their assess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lawful participation. It concludes that popular support for mass mobilization could contribute to rural instability as Chinese farmers become increasingly impatient with the regime's failure to control corruption.  相似文献   

18.
《中国法律与中国社会》既是一本法律史书,亦是一本社会史书。它清晰而明确地论证了法与社会有着密不可分的依存关系。法不只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制度、道德、伦理和信仰等价值观念,也调整和维护了一定时期的社会结构。《中国法律与社会》一书第五章第一节的主题为"神判"。瞿同祖先生引经据典,依据大量个案和判例,以法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古代法律中的神判在社会上的实施情况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揭示了中国古代的神判与法律功能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网络反腐制度化不仅是保障公民参政权利的重要方式,也是克服网络反腐消极影响的必要条件,更是让"媒治"走向"法治"的必然选择。我国现有的网络反腐法律规定存在形式上零散且缺乏统一的立法理念和原则、内容上多为禁止性法律规范而少有授权性法律规范的缺陷和不足。对此,应当通过专门立法从三个方面加以完善:规范网民行为,使其正确对待和使用网络监督;加强网络建设,搭建专门、高效的网络反腐平台;构建配套制度,完备网络反腐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中国"的正式提出使得我国法治改革不再停留在国家和政府层面,而拓展到社会之中,提倡建设"法治社会"。"法治社会"建设将法治改革落位到社会层面,使得社会个体获得应有的尊重,这是一种法治的回归。单靠自上而下的模式已经难以实现法治中国,因此需要借助一种批判竞争式民主的理念改革——协商性民主,从而建立一种基于平等、公开的博弈平台,实现公民真正的当家作主,推行属于广大民众的法治社会,并在"法治中国"的建设中得以贯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