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孔子学术道路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剑康 《湖湘论坛》2007,20(1):42-46
从"十有五而志于学"到"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概括地反映了孔子的学术道路;"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是孔子学术道路上走过的重要环节;"上者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则是孔子学术经历的主要特征.孔子的时代虽已远去,但他的学术精神依在.  相似文献   

2.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既体现了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同时也蕴含着为人、处事、成业的朴素道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领导干部立德,就是要砥砺品行,克己修身,在道德修养上做表率。古人云:"人可以一生不仕,  相似文献   

3.
委员与立言     
古人云: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和立言。应该说,人民政协所从事的事业是不朽的事业,每一位委员所参与的工作,既是立德、立功的工作,更是立言的工作。政协是一个民主的讲坛,它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建言立论提供了一个广阔的舞台。每年一次的政协全会,是政协最高层次的协商,委  相似文献   

4.
王灿 《长江论坛》2019,(2):92-96
"三不朽"源自《左传》,是对后世影响很大的人物评价体系。长期以来,"立德、立功、立言"中的"德"被单一解释为"修身"之"德",这是不恰当的。此处之"德"应为创制优良制度文化,使其保持对民众和后世的长久福佑和影响之"德"。除此之外,"德"作为排名首位的"不朽",其内涵亦贯穿"三不朽"中,先秦时期关于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基本上遵循着"德"的原则。  相似文献   

5.
正人民的创新实践,要有理论支撑;人民的实践经验,要有理论提升;人民的价值追求,要有理论提供动能。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一切真知都源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一句话,为人民做学问,才能做出真学问,做出大学问。我们做学问是为了什么?这几乎是所有社会科学工作者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古人曾有过很好的回答。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将立德、立功、立言谓为"三不朽",把"立言",即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当作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不朽  相似文献   

6.
木子 《创造》2023,(11):16-20
<正>二十三、自古人生三不朽,唯有立言最长久古人所说的“人生三不朽”是指“立德,立功,立言”。“三立”,现在我们也可理解为人生的三个最高标准,或者说是成功人生的“三部曲”,即:修养完美的道德品行,建立伟大的功勋业绩,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说白了,就是做人、做事、做学问。这其中,立言是立德立功的延续,是传承文明的载体和途径,因而也最长久。立言是思想的传承。  相似文献   

7.
正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毁誉参半的著名人物,他在个人修养、品格及才能方面有过人之处。曾国藩死后,清廷赐谥"文正公",这是清政府所能给予臣子的最高评价。中国近现代史上诸多有名望的人物,如李鸿章、梁启超、蒋介石等等,都对曾国藩称赞有加。曾国藩的人生已然达到儒家的立德、立言、立功的高度,即古人所谓"三不朽"的境界。1917年8月,毛泽东给好友黎锦熙的信中,称曾国藩为有"大本大源"之人,并说:  相似文献   

8.
《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中写道:“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这“三不朽”既体现了儒家最高的人生理想,同时也蕴含着为人、处事、成业的朴素道理,对于领导干部而言,至今仍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在市场经济中,更需要围绕"立商",也就是让符合事物本质要求的市场秩序发挥主导作用,其他"立德、立功、立言"的动作都可以围绕着"立商"展开。这就要求尽量减少产业政策,最大程度推行竞争政策。长期以来,关于我国经济政策一直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种强调产业政策;而另一种反对产业政策,强调竞争政策。前者看重政府"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强调大力发挥政府在产业政策上的作用,由政府来组织和发挥比较优势。后者强调个人产权和市场竞争秩序,认为只要借助市场"看不见的手",由政府提供一个法治环境,就足以推进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新东方》2016,(3)
<正>我们做学问是为了什么?这几乎是所有社会科学工作者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古人曾有过很好的回答。春秋时鲁国大夫叔孙豹称"立德""立功""立言"为"三不朽",把"立言"——提出具有真知灼见的言论,当作虽久不废、流芳百世的不朽事业。北宋大儒张横渠更是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作儒生终生为之奋斗的使命。最近,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讲话,高屋建瓴,把当代哲学  相似文献   

11.
议政建言是政协委员的重要职责,与委员的每一项工作都息息相关。古人说:人生有三不朽,即立德、立功和立言。应该说,人民政协所从事的事业是不朽的事业,每一位委员所参与的工作,既是立德、立功的工作,更是立言的工作。人民政协是一个民主的讲坛,它为政协委员参政议政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每年一次的全体会议,是政协最高层次的协商,委员可以通过提案、大会发言、小组讨论等形式,各抒己见;每季度一次的常委会议,是委员专题议政的重要平台,委员可以围绕某个专题,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每年政协还要组织一些视察和调研活动,委员可以通过深入实际,了解…  相似文献   

12.
陈鲁民 《楚天主人》2008,(Z1):55-55
曾国藩是个颇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褒者说他是"立德、立功、立言"的"千古一完人";贬者说他是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的刽子手。这些都姑且存而不论,但他在修身养性、治家教子、琢磨为官之道方面确有独特见解。他在《曾文正公集·答黄廷瓒》中谈到  相似文献   

13.
以德为贵,重视道德,崇尚情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明的突出特色。我国早有“太上贵德”(《礼记》,“百行以德为首”(《世说新语》)的古训。古人讲三立:立德、立功、立言,也是把德置于首位。其具体表现是:  相似文献   

14.
王涛 《群众》2014,(4):58-58
<正>人生在世,似晨露朝茵,如匆匆过客。但人又是唯一能追问自身存在之意义的动物。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过:"没有意义的人生等于提前死亡。"一个社会,芸芸众生,人生观各不相同,因而对人生目的追求和存在意义的看法也五花八门。笔者认为,古人所言"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乃是人生境界和意义的最简练概括,故又称人  相似文献   

15.
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入世精神。孔子和孟子,儒家思想的创始人,都毕生为自己的政治主张呼号奔走。在此以后的儒家传统中,也一直是提倡学而优则仕,提倡立功、立德、立言。作为儒家思想的信仰者,绝少有对世事悲观绝望以至杀身殉道的,即使是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也是“知其不  相似文献   

16.
朱德华 《传承》2009,(9):32-33
《左传》上说,一个人想流芳百世有三种方式:立德,立功,立言。能独具其一已经很了不起,在我军历史上有一名将军三者皆备,具有堪称世人楷模的高风亮节,立下了足以惊天地泣鬼神的显赫战功,留下了精辟深邃的军事理论,他就是共和国第一大将粟裕。  相似文献   

17.
我们都记得邓小平的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我们民族有一个很好的历史传统。凡是对人民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民永世不忘。对于历史伟人来说,这个杰出贡献,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不同的参照系去论说。其中一个重要的也是传统的评价标准,就是春秋《左传》所讲的"立功"、"立言"、"立德"的"三不朽"标准。按照这个标准,邓小平对于他深情地爱着的祖国和人民来说,是立了大功、大言和大德的。  相似文献   

18.
王宏海 《新东方》2013,(1):52-55
孔子认为仁是人自身的本质规定,表现为"仁者人也"和"仁者爱人"两个方面。以仁为本就是用"仁性"定义"人性",人性与物性有相同的一面,但是这不能定义人的尊严,也不能支撑人为万物之灵的圣神性。只有用"仁"定义"人",人才能够称其为社会人、道德人和政治人。《孝经》之开明宗义章"始于孝亲,终于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与《左传》"三不朽"之立德、立功、立言共同构成了以仁为本的内涵。通过对儒家经典以仁为本的多重印证,认为以仁为本的理论具有普世价值,在儒家文化圈,仁为立身之本、立国之本,是儒家治世的本质内涵,也是儒学演变的内在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9.
<正>"立德、立功、立言"是郑伟达的座右铭,他不断地以此激励自己积德行善、建功立业,从而形成高尚进取的人生观念。郑伟达自幼承继祖传、秉受师训,在中医世家的氛围里长大。长期的耳濡目染,在他的内心深处形成了济世活人的人生宗旨,养成了酷爱中医的秉性。由于耳闻目睹了乡村民众缺医少药所遭受的痛苦,从小就就立下"为民解苦学医科"的誓言。决心行医济世,为民除病。他以"求医立志明,奉献为人民。克己无私念,终生学杏林"  相似文献   

20.
政治经济学的习近平范式,广泛汲取国际经验,深入发掘本土素材;不仅有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渊源,也承载了数千年的中国梦想和智慧,更饱含着十三亿多人民的长久期盼。正所谓: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更兼中外之长。是立德、立功、更兼立言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