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国国有企业的政策定位与若干立法问题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红一 《河北法学》2002,20(2):34-38
对国有企业进行准确地政策定位是解决我国目前企业法律体系混乱 ,完善公司法规范以及制定《公共企业法》的基础。国有企业是一个经济概念 ,表现为多种企业法律形式。我国国有企业与西方国家国有企业相比有共性也有个性 ,将广泛存在于竞争与非竞争领域 ,并采取公共企业与一般商事企业等多种企业法律形式。因此 ,立法应区分国有企业的不同经营性质分类进行规范并纳入以企业组织形式为标准建立的企业法体系中 ;废除《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和《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 ,对公共企业进行专门统一立法 ;对其他国有企业按一般商事企业同等规范 ;将《公司法》中“国有独资公司”的规定归入《公共企业法》的规范范围 ,廓清我国企业立法体系。  相似文献   

2.
美国、加拿大的独资企业法律制度梁彦一、美国、加拿大独资企业的法律制度美国、加拿大都是联邦制、判例法国家。除联邦立法外,各州都有自己的立法。有关公司、合伙、独资企业等市场主体的立法,主要由各州进行。各州对公司、合伙企业都有一些法律规定,联邦也有一些示范...  相似文献   

3.
正确界定国有企业是处理国家与国有企业之间关系的基础。我国已有的立法对国有企业的界定一直不明 ,理论界对国有企业的界定也很不统一 ,对国有企业中国有资本的最低比例等关键问题的理解还存在较严重的分歧。在我国 ,对国有企业进行法律界定必须考虑对国有企业进行股份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环境 ,同时大胆借鉴国外的相关经验。国有资本的比例下限应以满足国有企业的职能发挥为基准 ,不必规定必须达到 50 %以上 ,但也不能过低。国有企业不全都是法人 ,界定国有企业时应当以企业而不是法人作属概念。理性地界定国有企业对更新国有企业立法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电子政务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各国在推进电子政府的过程中,普遍重视法律制度建设,已经出现了一个电子政府立法的浪潮。电子政府后发国家制定电子政府法的时机选择相对而言比较容易确定,不存在选择临界点的问题,立法时机越快越好,但其面临的挑战也更大。我国电子政务立法虽然已经初具规模,但存在诸多问题,亟需通过制定统一的电子政务法来进一步推动电子政务工作。在我国制定电子政务法的过程中,有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需要引起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5.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的国家,法律制度实行的是双轨制,即联邦颁布的法律和各州颁布的法律。由于诸多原因,各州所颁布的法律极不统一,因而常常引起相互间的法律冲突。为了克服这种现象,自本世纪初以来,美国一些非官方机构在致力于统一美国各州法律的问题上作出了很大的努力。迄今为止,已制定了大量的统一法律规范供各州采用或立法参考,其中有些法律规范已为各州采用或修改采用,发生法律效力。一九六八年八月美国州法律全国统一委员会和美国律师协会批准的《美国统一继承法典》(以下简称法典)就是在统一美国各州继承  相似文献   

6.
维护法制统一,保证WTO规则在我国的统一实施,是各级政府必须履行的义务。通过对美国宪法、行政法的制定和实施进行考察,对美国法律制度和立法程序、实施过程、司法审查方面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本文从我国立法与执法实践出发,借鉴美国法律制度的积极因素,就如何提高我国立法质量,保证法律实施提出了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7.
自组建起,CIC在国外的争议中已经历了四个年头。反思CIC的投资行为的正当性,以消除西方国家政府和学者对其投资动机的非商业性的担忧,成为我国政府应当高度关注的问题之一。尽管按照公司章程,CIC是根据国有独资公司模式建立的SWF,但经认真分析,我国现有的规范国有独资公司、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境外投资、外汇储备经营的法律、法规均很少能适用于CIC。对此,国家应当通过创新立法,以专门法模式规制CIC及其子公司——中央汇金,明确其法律地位,授予CIC外汇储备经营权,规范CIC投资路径,确立信息披露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8.
民法和商法构成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私法的主要内容,但立法模式却迥然不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同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法律体系。我国的民商立法,既要大胆借鉴西方国家民商立法的经验,又要从我国的实际出发,跳出民商分立、民商合一的窠臼,走新的路子:将商法“一分为二”,分别纳入民法和经济法,构建既与国际通行做法接轨,又符合当代民商立法发展趋向和我国国情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9.
市场需要国家的适当干预,国家干预可以采取政治、行政、经济和法律等手段,其中运用法律进行规制是最科学有效的,而且也只有国家能够对市场进行法律规制。自1995年颁布《体育法》十余年来,我国共制定体育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7部,体育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150余部,地方性体育法规和政府规章160余部。体育立法的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立法质量不断提高,正在逐步形成基本覆盖体育领域的多个方面、位阶层次丰富的体育法规体系。但是,我国体育市场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却不理想。本文通过调查访问和整理相关法律文件,认为我国体育市场长期处于行政管制时期,应该逐步过渡到法律规制阶段,用市场规制法的思维重新思考我国体育市场规制问题,促进我国体育市场的繁荣。  相似文献   

10.
授权立法的位阶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应在制度上明确授权立法的位阶应与被授权机关制定的法文件的位阶相同。原因在于授权立法权是没权机关转移于被授权机关的;授权立法具有法律效力,不等于其位阶与法律相同;即使西方国家行政机关根据授权制定的法文件,与议会制定的法律位阶也不相同;经过授权机关批准的授权立法也不具有与授权机关制定的法文件相同的位阶;不能因为国务院根据特别授权制定的法文件需要报全国人大常委会备案,就认为它具有与法律相同的位阶。  相似文献   

11.
浅析不动产的善意取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善意取得制度,在各个国家的法律体系占有一席之地。但能否行之有效运用于不动产的交易安全,尚存在很多争论,学者也各持己见对于不动产的善意取得确立与否,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意见难以统一。在生活中,不动产对于我们来说十分重要。在交易过程中是否采用善意取得制度”,绝不是一个法律名词的问题,而是在市场经济的前提条件下,体现一个国家立法价值取向、探究立法体系和立法选择的制度问题。所以,从我国立法角度来探析不动产的善意取得问题,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2.
在美国,不动产已成为一个举足轻重的产业,不动产法(Real estate Law)也随之成为一个重要的法律部门。美国不动产法的渊源包括联邦立法和各州立法两个方面,有关具体不动产权利的法律渊源多为各州及联邦的制定法,城市条例和联邦规章。本文对美国不动产法加以略要介绍,期能对我国法制建设及法学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时晋 《法学杂志》2012,33(7):157-160
欧盟统一公司立法创设了超国家层面的商事主体——欧洲公司和欧洲私人公司;资本制度更自由,公司治理更灵活,促进了各成员国公司法制度的趋同。统一公司立法也受制于各国的法律传统、利益集团和路径依赖等因素。欧盟成员国包括了大陆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其公司立法的成果与争议,反映了两大法系公司法制度融合与竞争的发展趋势,值得在我国《公司法》修改完善中加以借鉴。  相似文献   

14.
作为移民国家,美国父母诱拐儿童的历史由来已久,而且案发量逐年增加。为此,美国加快了立法进程,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法律体系。目前不但联邦有统一的法律,而且各州也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既有涉及民事的法律,又有涉及刑事的法律。在所有50个州的法律中,都将父母拐骗行为定为严重犯罪。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现代企业制度的改革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股份合作制企业,但是国家没有对这类特殊的企业专门立法,故在审理该类企业的纠纷时,司法实务中适用的法律依据也不统一。以一个股份合作制企业股份转让协议的效力问题为例,结合对合作社这一特殊企业类型的比较,可以对股份合作制企业的属性和法律适用等问题加以深入辨析。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产品责任立法起步较晚 ,但古代丰富详实的产品质量法律规范和史料 ,对于研究我国产品责任制度的起源 ,丰富我国经济法制史的内容 ,有重要意义。既要发掘、整理传统法律中的精华 ,又要适应时代要求 ,借鉴吸收西方国家的立法  相似文献   

17.
论特别取回权——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制度新创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制度的历史考察 ,以及对我国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制度有规制、指导作用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政策的实证分析 ,发现 :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不同于经营权、股权和法人所有权 ,我国现行的大陆法系的财产法制度已不能对我国国有企业改革提供制度支持。为了使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摆脱与国家所有权的纠葛 ,我们应当跳出传统大陆法系财产法制度的框架 ,创设具有中国特色的国有企业法人财产权制度 ,赋予其占有、使用、依法处分政府投资于国有企业 (公司 )中的国有资产的权能 ,它与国家所有权处于并列地位 ;国家所有权则表现为特别取回权 ,即除依法律明确、具体特别规定的情况外 ,政府不能取回投资于国有企业 (公司 )中的国有资产  相似文献   

18.
管峰 《中国律师》2003,(5):39-40
中国共产党十六大提出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国家要制定法律法规,在坚持国家所有的前提下,建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别代表国家履行出资人职责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即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简称国资委)。本文是对中央所属大型国有企业集团资产重组与出资人制度演变和发展,以及国资委出资人制度确立的法律思考。 一、大型国有企业集团重组前的特征和状况 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如石油、石化、电力等在改革前都属于具有国家行业行政管理职能的垄断性国有公司。虽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但在改组前大型国有企业集团在长期计划经济条件下,未建立起完善的出资人制度。企业产权状况不清,公司治理结构不规范,经营机制陈旧,不适应市场经济环境,在80年代末  相似文献   

19.
美国环境法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美国环境立法及其成效早在60年代末,由于大量的燃料被倾倒在俄亥俄河而引发的一场举国震惊的污染事件,促使民众发出强烈的呼声,要求在联邦层次上制定法律,来保护自己的生存环境。在这种背景下,1970年尼克松政府创建了美国第一个统一的环境保护机构——国家...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技领域法律政策框架概览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是一个法制系统比较健全的国家,在各个领域的法律规章都很多,在科学技术方面也不例外。但美国并没有专门的科技法,也没有类似“科技进步法”的将科技抽象出来进行原则规定和宏观管理的法律或法规。其关于科学技术的法律、政策是体现在与科技有关的各个门类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的,其中既有关于科学技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及联邦层面主要科技机构的设立这样宏观的、关系全国利益的规定,也有对与科技有关的各政府机关及其研发机构的管理包括其科研设施的管理这种具体内容的规章制度。因而这是一套庞大但操作性很强的系统。  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