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网络文学批评改写了批评的机制与格局.在言者立场上以真话对抗虚假,话语表达上用犀利替代陈腐,批评方式上实现间性对话,是网络批评的价值所在.但网络批评用即兴式点评弱化思考的深邃性,用趣味式言说消解批评的学理性,以及恶搞式批评的"舆论暴力"和价值偏误等,造成了网络文学批评的局限.如何设定平民化开放空间的评价标准,怎样在共享式乐园里还原主体承担,以及由谁来为自由言说的"粗口秀"埋单?这是形成健康的网络文学批评需要追问和解答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高玉 《思想战线》2005,31(3):124-129
当代中国文学批评实际上存在着两种基本的"路向"或者说"模式",即"学院批评"和"作家批评",两种批评各有其缺陷,表现为"学院批评"过分地依赖理论从而导致批评与创作实际脱节;"作家批评"则欠缺理论从而导致批评的现象化而缺乏深度.这两种缺陷正是当代中国文学批评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3.
文学意义研究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成果。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围绕文学意义的研究大致有三种理论范式。第一种研究范式以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为代表,它们认为文学的意义内置于文本之中;第二种研究范式以美国读者反应批评、德国接受理论和解构主义为代表,该范式以"作者—文本—读者"为批评理路,强调读者的解读功能;新历史主义把文学看成历史的组成,强调文本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与权力话语,标志着西方文学批评由"作者—社会—作品—文化—读者"的新的历史转向。三种文学批评研究范式的演进是文学批评从文本研究走向文化研究的历史转型,这是文学批评范式的理论地图。  相似文献   

4.
颠覆与重构中的网络文学范式--以文本建构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焕辉  辛朝晖 《求索》2005,(8):150-152
网络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对传统文学范式的冲击与颠覆已是不争的事实,本文从文本的构建者主体地位、文本的“语言”媒介以及文本的自足存在性等三个方面进行范式建构探讨,对网络文学文本范式提出了个人的学术见解。  相似文献   

5.
伊莱恩·肖瓦尔特(Elaine Showalter)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女性批评学是英美女性文学批评的核心理念,对于确立女性中心的文学批评话语、构建英美女性文学史和塑造女性主体身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主要考察女性批评学的理论内涵和述评国内外对该理论的批评研究,试图在当代语境下对女性批评学作出较为全面客观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立体式,是依附于批评对象或者文学文体而存在的,具有依附性特征。随着现代文学创作的发展,西方文学批评观念的引入,文学批评对象、文学批评观念、文学批评方法等发生开始变化,现代文学批评的文体意识开始自觉,文学批评极力从创作甚至社会评论中脱离出来,由传统的以感悟式为主的批评,向理论化、明晰化、系统化的批评转变,文学批评文体不再依附于其他文体或批评对象,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立品格的批评体式,独立体式的论著体成为中国现代文学批评的主流样式。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批评主体的沉浮"、"批评方式的选择"、"批评精神的裂变"三个层面,对女性文学批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回顾与反思,以期找出困扰女性文学批评发展的症结所在.呼吁"浮出历史地表"之后的女性文学批评站稳立场、往纵深处发展的紧迫性与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唐洁璠 《前沿》2010,(16):157-159
媒体批评是大众传媒和文学批评的联姻,是大众传媒语境下文学批评转型的典型形态。作为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形态,媒体批评在赋予大众参与文学作品意义重建的权力、构建读者的期待视野以及构建动态、完整的文学批评活动过程等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王轻鸿 《思想战线》2003,29(4):43-46
文学批评"人类学转向"取代"语言学转折"的困境在于如何寻求和体现文学的审美价值意义。事实上,审美本质探索与人类本质问询二者本来是统一的,传统的文学人类学批评审美性缺失的原因在于将"人类性"当作了"先验的存在",对人的本质力量的探索走向了抽象浮泛。将"人类性"看作是"历史的建构",阐发作品关于人类本质的独特言说,应是文学人类学批评的审美性路径。  相似文献   

10.
韩旭  刘坚 《求索》2013,(9):251-253
网络媒介批评作为一种分析判断是非与得失的重要手段快速成长起来。网络媒介批评相对于传统媒介批评有其独特的优势。本文以新媒体平台中的微博为例,对以微博为代表的媒介批评进行研究。微博的出现改变了网络媒介批评的生态。相比刊登在报刊上的媒介批评,微博媒介批评真正开始回归公众、公开。多元批评主体在多向互动中协商.这对于建构新闻业的专业、道德、价值规范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