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梦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战略思想。在思政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之"三进",包括"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三个一以贯之的环节。本文从笔者本学期讲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出发,阐述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提出,揭示了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原因,探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中国梦"三进"的基本路径,希望为高校思政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涂爱荣 《学理论》2011,(34):244-245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为指导,有机地整合了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形成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核心的创新理论框架。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趣味性、新颖性、启发性、针对性、实效性,必须改革《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喻兰 《学理论》2012,(15):240-241
案例教学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满足了大学生的心理需求,解决了过去思想政治理论课"假、大、空"的局面,集中实现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多重效果。案例教学虽不能取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它却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的过程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就此问题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贯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逻辑主线,因此,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在"基础"课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至关重要。需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和教育大学生,在大学生中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大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大学生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相似文献   

5.
王振江 《学理论》2010,(12):261-262
根据《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现状的调查情况,对当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状况从社会环境、学生自身情况以及学校普遍情况进行了全面地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善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加强《基础》课教学等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何莉 《学理论》2012,(15):244-245
在已有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一般运用了新媒体中的一种或几种,比如通过搜索引擎搜集教学资料或时事案例,通过建立个人网站或博客为学生提供教学课件和资源的下载,通过电子邮件与学生进行作业沟通或专题探讨等。但如何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一课的教学上综合运用新媒体,目前的研究和探讨仍然较少。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实践,探索运用新媒体以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具体方式方法。  相似文献   

7.
《学理论》2015,(36)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渠道,然而,其课堂教学却面临着实效性不强的窘况。笔者通过分析当前《基础》课在教育模式上的创新与不足,从教育方式、教学内容、活动组织三个方面提出了《基础》课程模式改革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宗旭 《学理论》2011,(5):211-213
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们开展了对本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创新的研究,首先就教学方法问题进行了问卷调查与分析,并结合实际教学开展了《基础》课教学方法创新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要提升《基础》课教学实效性,高校应致力于提升教师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性、创新教学改革,通过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关键作用、学生主体性的根本作用、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的支撑作用,增强《基础》课的育人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勐 《学理论》2015,(5):188-189
实践教学法是一种基于实践为教学内容的教育方法,与理论教学法相辅相成。因此,"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教学不能只抓理论教育,而忽略实践教学的运用。实践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的互动性和参与性,增强"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11.
《学理论》2017,(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针对性是指与一定的社会生活环境和教育对象相联系的,以促进受教育者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目的,表现为与教育对象身心特点相适应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有机统一的方法和原则。与时俱进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针对性的突出特点。要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针对性应着重在深入了解学生和创新教学方法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2.
王天桥  高艳琼 《学理论》2010,(26):317-318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是教育的主导理念之一,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重要职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以下简称"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入校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旨在帮助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和法律修养,使其具备良好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围绕尊重人的属性;满足人的需求、实现人的价值等三个方面,就"基础"课教学如何做到育人为本进行论述,以期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4,(33)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主要途径,对于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知青博物馆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正是记录了当年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相关历史事件和历史文化,凝结了内涵丰富的知青精神。影响教育学生,推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因此,构建依托知青博物馆实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别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普遍存在道德价值观冲突现象,缓解或消除这一冲突的有效途径是正视人的主体性,有效实现教育对话。人是理性的主体,基于人所处的现实关系,《基础》课实现教育对话是必然的,也是可行的。另一方面,教育对话对于落实新课程方案和真正提高《基础》课实效性意义重大。从方法论意义而言,教育对话是把规范性的教材体系尽快转化为生动的教学体系的有效途径;从本体论精神而言,教育对话是凸显《基础》课教材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提升教学主体人格精神的先决条件;从认识论角度而言,教育对话是实现《基础》课教学相长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龚诗昆 《学理论》2010,(12):258-260
陈鹤琴于上世纪40年代初期提出了活教育理论体系,活教育的理论体系包括目的论、课程论和方法论等。活教育理论和方法对于我们今天进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详细论述了陈鹤琴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及以陈鹤琴活教育思想为导向对现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郭亚莉 《学理论》2011,(18):228-229
2:006年秋季全国高校开始了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的重构,将原来的《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整合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简称"基础"课)一门课。新的历史机遇要求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要把教学品质的提升作为首要任务,让"基础课"成为大学生终生受益的课程。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总结了提高教学品质的六点经验:一是充分准备是讲好课的前提和基础;二是课堂讲授要注意语言的逻辑性和准确性;三是教学过程应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四是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提高教学质量;五是加强"基础课"的实践;六是教师素质是教学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4,(27)
通过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实际问题的分析,认为突出教学目标、紧抓教育主题,丰富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规范教学过程、管理和规模,规范考核方法是提高课程教学实际效果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8.
赵晶  沃金雁  王艳辉 《学理论》2013,(9):222-22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是教学实施的关键性环节。要实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必须提高对其转换的认识,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要在提高课堂讲授水平上下功夫,同时,还要大胆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相似文献   

19.
杨宁坤 《学理论》2012,(12):219-221
探索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方法是学界追求的目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提高教学效果的方法林林总总,只有适合教师实际工作量的和现有水平的教学模式才是可行的,充分利用校园网、腾讯QQ辅助教学了解学生,非常便捷地从"土豆网"上获取免费的视频资源;教学中把准培养的高度,严禁拔苗助长,使课程为学生愿听、爱听、实用。以身边的、近期的人和事作为教学案例。要引导学生开口。教师"不知道"模式和"故意示错"模式都是适合当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师使用的方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通识"性质需要具有"通才"的教师才会受学生欢迎,也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刘海燕 《学理论》2013,(29):289-290
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重要环节是改进教学方法,努力使教学方法适应大学生的特点。要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有效开展,就必须注重教学素材的准备及其运用。教学素材不但对诸如《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样的公共理论课的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于其他学科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同样具有不可忽视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