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审美文化史上,浪漫主义是一个已经过去的历史概念。浪漫主义的元素是中世纪文化的内部存在,但在本质上浪漫主义只能是现代性审美文化的标识。浪漫主义以个性、感性、情欲、自由、大众狂欢等精神,对应于中世纪文化的基本点:上层性或者贵族性、专断的统一性、禁欲主义、循规蹈矩等,现代性审美文化中的浪漫主义是泛化的浪漫主义。20世纪审美领域中发生的种种疯狂、无聊、自大、无知,标志着以浪漫主义为内核的审美之被解构,这是整个现代性社会的内在危机的必然结果。只有整个现代性过程进入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阶段,真正以美来滋润人类灵魂的浪漫主义之花才会重新绽放。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 ,传统的价值观念与西方社会的“现代性”发生了碰撞。如何合理地继承传统价值观和批判西方社会的“现代性” ,构建符合本国现代化发展实际的当代价值体系 ,是我们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进入现代社会,人的“主体性”得到阐释和发扬,这是人类解放的一个里程碑。然而作为主体的人拥有了自由,同时也就放逐了权威和神圣,这一根本原因造就了现代社会的特质--现代性。现代性一方面意味着社会进步,一方面带来了一系列困境。“人之德性的丧失”、“政治与法之正当性的丧失”、“人类之超越性的丧失”成为三大现代问题。现代性的一切问题最终要依靠某种特殊类型的法治来解决。对于这种未来的法治,中国哲学与法哲学必将有所贡献。  相似文献   

4.
现代性和现代化是双向“反哺”的。作为现代化进程的“精神积淀,”现代性一经生成,就会转而成为现代化的理性规约和内在张力。后现代社会思潮的实质在于解构和终结现代性,它虽然给后发展国家的现代性进路提出了某种警示,但却有可能诱发现代化价值合理性危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后发展”国家而言,要避免在现代性问题上陷入民族主义、国家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陷阱,就必须对西方后现代社会思潮实质及危害予以清醒的认识。  相似文献   

5.
宋剑华和张冀充分强调"样板戏""在其纯艺术追求方面"对于中国传统戏剧艺术形式的变革具有极大推动意义,而且"作为中国文学审美现代性的主观倾向"不能随意加以否定。黄云霞以政治理念对"英雄"塑造的影响为例证对戴锦华等提出的"样板戏"的现代性质素进行了质疑。在对上述观点进行清理的前提下,论文指出可以从工具理性、政治理性的角度来讨论本土化的中国现代性,应该看到中国文艺的现代性及其革命的辩证法。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化竞争与发展和中国迅速走向全球与现代化的历史语境中考察马克思的现代性话语时,我们发现了一个极为不公平的现象:关于现代性话语的皇冠属于马克斯.韦伯,而与具有原创性地位的卡尔.马克思无缘。实际上,马克思对现代性是本然的肯定,视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为现代性社会。马克思当时的出场是通过对资本全球化为主体的现代性的双重向度进行的———肯定与否定、“改造现存世界”、建设新世界而显示出来的。中国的革命与现代化建设正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才取得巨大成功的。面对新旧全球化的时代大转换,没有对马克思的关于现代性话语的记忆和继承,不仅对马克思极为不公平,而且没有中国的未来和世界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研究文学的现代性的根本目的,应当有助于推动社会的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因此,研究文学的现代性必须和探讨社会的现代化紧密联系起来,必须从我国特殊的国情、人性和文情出发,来探讨与当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学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8.
中国目前处在转型关键期,中国社会进入了社会矛盾的多发期,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的战略转向。旧式现代性的内在弊病是社会矛盾产生的根源,新型现代性的先进理念的落实则是根本的化解之策。和谐社会战略的提出,正是对这种现代性转型的敏锐洞察和及时呼应。因此现代性转型既是形势使然,也是破解中国社会转型困局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9.
当代审美文化批评视野中的“现代性”问题王德胜当代审美文化理论及其批评实践要坚守“现代性”的立场,在批判与重建过程中致力于当代中国文化的“现代性”建构。然而,“什么是现代性”及“现代性是否可能”的问题,却又是一个值得当代审美文化理论认真深思的话题。特别...  相似文献   

10.
警察的现代性是警察制度现代化、警务运行模式现代化过程的结果或属性。在警察的现代性不断展现的过程中,警察一直在为社会提供更多管理还是更多服务中摇摆、在对公众进行更多限制还是更多保护中游移。这使警察的现代性不可避免地展现“服务员”和“监视器”交叉重叠的双重面相。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政治文明建设思想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最大贡献和特点就在于准确把握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内在的三层关系:一是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关系;二是这三者的有机统一与政治文明的关系;三是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从而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大大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2.
把世界理解为“存在”而不是“不存在”,并通过“存在”概念探求并界定世界的本质,是西方哲学传统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同时,“无”与“不存在”的问题几乎与“存在”问题同时产生,而且在对本质和终极问题的探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存在”与“无”的辩证法应该是哲学和宗教哲学最深奥、最重要的理论。  相似文献   

13.
“课程”与“精品的课程”:“精品课程”解读   总被引:33,自引:0,他引:33  
将"精品课程"划分为"精品"与"课程"两个关键词,分别探究其意义,并最终将其作为一个整体整合起来考察,赋予时代特点与先进理念,这将有助于人们厘清"精品课程"的真实意蕴,建构高质量的"精品课程".  相似文献   

14.
"警察"一词比"公安"一词更准确,更能体现行业特点.从概念上看,"警察"的外延比"公安"大;从语用角度看,"警察"比"公安"更有表现力;从使用范围看,"警察"比"公安"更能与国际接轨;从使用年代看,"警察"比"公安"更有历史渊源.因此,宜以"警察"一词代替"公安"一词.  相似文献   

15.
市场无极限,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应当满怀信心,从有限做到无限,在复杂的市场竞争格局中赢得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徽州女人》借助系列物象,积极使用象征艺术,"井"和"蛙"是系列物象中的两个代表。"井"之象征物象,不仅给主人公"女人"提供了活动平台,而且象征着她处境的封闭,生活的单调,思想的守旧;"蛙"之象征物象,类比"女人"形象,预示着其前途的暗淡和命运的忧伤。象征艺术的积极使用,提高了剧本的艺术表现力,增强了剧本的文学性。  相似文献   

17.
“理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的大环境逐步进入法制化的时候,应当明确“理”在组织行为中的重要作用,进行“理管”。“理”在企业不同管理层次包含不同内容,只有实行“理管”,并辅之以积极向上的企业文化,将人治与法治相结合,才能较好地达到“管理”目的。  相似文献   

18.
海德格尔的"此在"的观念不同于传统的古希腊和基督教关于"人"的概念。虽然古希腊强调人是理性的动物,基督教强调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象创造出来的,但这两者有着内在的联系,这种联系构成了西方传统的关于人的普遍观念的基础。而海德格尔则要解构这种基础,为显现"此在"的意义扫清障碍。一旦做了这项工作后,对此在在其当下性中的"实际性"的分析便成了首当其冲的任务,而这种分析必然会涉及到时间上的"今日"。  相似文献   

19.
日本的“变”与“不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昭奎 《外交评论》2009,26(5):6-11
民主党取代自民党执掌政权之后,日本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大致取决于三个因素:其一是民主党与自民党的“同”与“不同”,以及两党间的区别有多大;其二是日本国内政治潮流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其三是民主党自身的“变”与“不变”及其变化的程度。  相似文献   

20.
文章意在研究“公民宗教”对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意义。从自然状态过渡到公民社会的“瞬间”,就形成了公意,但学者们在解释公意的形成和实质时,通常过分强调了契约观念的重要性。通过对《社会契约论》文本的细致解读,作者指出,“立法者”和“公民宗教”比契约观念对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更为重要和根本,并指出了卢梭的“立法者”和“公民宗教”与古代的异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