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使用通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制作规定放大倍率刑事检验图像,具有快捷、高效、准确的特点。这种方法不仅可快速制作1.1的原物大图像,也可以根据需要制作任何放大比例的图像。经过图像校准后的原物大图像可直接使用Photohsop提供的测量功能进行客体特征(长度、角度)测量检验分析。此外,利用Photohsop中的文字工具也可直接在图像中标注特征及测量数值,最后可按本文所速方法制作规定输出倍率特征比对图以制作鉴定报告书。  相似文献   

2.
源自警察权力限制要求的侦查比例原则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狭义比例原则三个方面。适当性原则要求侦查措施必须与侦查目的紧密关联,必要性原则表现为强制侦查作为任意侦查的例外形态而存在,狭义比例原则以权利保障为取向,要求实现维护社会利益与保障个人利益的价值平衡。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尚没有充分体现侦查比例原则。从法治国家建设方略和人权保障要求出发,我国刑事诉讼立法应当确立侦查比例原则。  相似文献   

3.
比例原则包括适当性、必要性和法意相称性原则。结合比例原则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我国行政执法的实践,行政执法人员在行政执法中适用比例原则除了依据执法者的经验和学识积累外,还必须符合法律的目的、具有正当的动机、不应有不相关的考虑、平等对待、措施适当并必要、程序到位等要求。  相似文献   

4.
目的正当性审查在比例原则适用中的定位需要重新审视。通过对国家发改委“缓降油价决定”在目的与手段关系上的个案考察,比例原则在石油调价风波中的适用,可能遭遇“悖离情境”。这直接关乎“目的正当性”审查在比例原则中的定位。对此,学界和实务界存在从“审查不足”到“审查过度”间的短板交接。比例原则对目的性审查需要秉持克制态度:既作为不可或缺的审查环节,但不能赋予其独立之阶层秩序的地位。可将“预备阶段论”建构作为比例原则目的正当性审查的探索方向。对于“缓降油价决定”的实体性评价,即使以目的正当性审查启动,也应伴随比例原则预备阶段论的适用,截断以“不恰当目的”之相关审查标准。  相似文献   

5.
公诉与自诉案件强制处分的限度应有所不同。自诉案件强制处分的经济分析模式,可比较各强制处分的成本与收益,确保其适用效益的最大化,可弥补比例原则的缺陷。比例原则与经济原则的相互补强,有助于自诉案件强制处分的正当化运用。  相似文献   

6.
我国台湾地区的比例原则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比例原则是一项很重要的行政法原则 ,比例原则可以适用于绝大部分的行政领域。比例原则本身比较具体。其内部可以分为三个子原则。在我国台湾地区关于比例原则的学理上的研究已相当成熟 ,这种发达反映在行政立法方面 ,就是在具体的法律条文中对比例原则予以规定。在台湾地区的大法官会议解释及行政法院的判决中 ,比例原则已有相当的地位。当然比例原则面对的是强大的行政权力 ,其要将“全部的力量”真正的发挥出来 ,还需要时间。  相似文献   

7.
公安行政强制措施的采用,必然会对公民的权益造成影响。比例原则是大陆法系行政法尤其是警察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包括妥当性、必要性与相称性原则,为实现行政目的与保障人权之间的平衡和防止自由裁量权的滥用方面提供了可操作的标准。比例原则适用时应考虑目的的正当性;措施选择的多种可能性等步骤进行。  相似文献   

8.
我国行政立法未明确比例原则,法院在审判实践中发展出比例原则,通过汇丰公司案、王丽萍案、陈宁案,确立并阐释了比例原则在实际司法过程中的不同面向,它既要求实现司法结果的“代价最小化”,也要求“利益最大化”。对行政法上的“显失公正”、“滥用职权”等概念的理解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标准,为法院对行政行为进行“合理性审查”做了理论准备。对法治发展、行政立法和法理学进展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行政强制中的利益既包括法律或行政决定中所指明的应予实现的利益,又包括行政强制执行结果所造成的利益关系。利益衡量作为一个原则,它以合法性原则为基础,又包括突破了合法性原则的特殊情况理论;它以比例原则为核心,又涵盖超出比例原则的目的与结果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0.
比例原则本质上反对以国家主义为特征的所谓“公共利益至上”,从实现行政效益和全面均衡、保护公民权益的角度,规范行政行为。社会和谐最根本的是利益的和谐,即包括:国家、法人、个人和其他社会组织利益的社会和谐。但是,目前中国公共行政“公共利益的国家或者政府本位”的倾向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行政立法、执法和司法救济存在问题。因此,构建中国公共行政社会利益和谐,中国公共行政必须引入和贯彻比例原则进行价值选择的重新定位,克服“公共利益的国家或者政府本位”。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宪法33条解释出中国比例原则的文本基础和三项内涵,宪法45条解释出“弱势权利保护条款”。根据比例原则三阶理论之分析,以保障GDP增长为目的的房产调控政策中的提高首次购房者首付比例、获得房贷与获得一定年限的纳税证明或缴纳社保证明挂钩等政策均有违保护弱势者权利条款。需重视对弱势者利益,调整相关政策,方可保证措施正当性。  相似文献   

12.
采取何种标准审查行政裁量行为是各国行政法官都面临的普遍命题,关于这个问题,目前存在以德国比例原则与英国不合理性原则为代表的两种典型标准。前者以审查行政手段的妥当性、必要性和法益相称性为主要内容,后者以司法权的妥协、让渡为特征。鉴于我国司法审查标准概念不周延、缺乏可操作性、政策性较差的背景,可以采用法律切割技术引入比例原则和不合理的原则的衔接适用,将不合理性原则作为博弈策略,用情境化的方法解决比例原则中的利益冲突。  相似文献   

13.
以“适当性”“必要性”和“均衡性”为核心的比例原则因其程序性质、价值理念及调控能力在监察法领域获得适用空间。但出于监察机关的特殊定位及反腐形势的考虑,比例原则暂时不宜在监察法中全面展开,而应限缩适用于监察调查领域。比例原则具备本体上的抽象性缺陷,以致于调查措施的合比例性标准较难把握,导致强弱度不一的调查措施并未受到宽严相适的程序控制,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监察机关调查执法的权威性及正当性。基于此,应依据案件性质、时空要素、权利类型以及公共利益紧迫度的不同,合理划分监察调查措施适用的强弱层次。同时,上述四种要件也为调查措施合比例性判断提供了不同视角的审查基准。职务违法犯罪调查措施还需结合其他要件,共同形成合比例性审查的基本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14.
比例原则肇端于警察法学领域,但是却在行政法学领域开花结果,被誉为行政法中的"帝王条款",其包括适当性原则、必要性原则及法益均衡原则三大子原则。我国自古就有"比例"思想,在我国的警察法规中引入比例原则与现有的法律体系并不冲突,且比例原则所蕴含的先进思想对我国人民警察的执法活动具有很好的规范和指引作用。  相似文献   

15.
比例原则是控制警察执法中裁量权行使的基本原则,它使警察执法从形式法治走向了实质法治.比例原则的基本含义学界基本认识一致,比例原则在我国警察法上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在警察立法、执法、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等警察法律实施的各个环节对比例原则加以运用,将对我国警察法律制度的完善和警察裁量权的规范行使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6.
公安行政执法工作中比例原则的衡量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有效地衡量公安行政执法工作的成效,一直是理论界争论的焦点。由于合理性原则自身在理论上的模糊性,其难以作为衡量的标准。德国行政法中的比例原则在控制警察的自由裁量权和保障公民权益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可作为衡量标尺。  相似文献   

17.
规范和控制执行行为的《行政强制执行法》即将出炉。该法应规定比例原则 ,应满足两个比例 ,即行政强制执行权分配合比例和执行手段合比例。前者指执行权在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分配符合适当性和必要性的要求 ,后者指执行手段应遵循适当原则、必要性原则和法益衡量原则。只有这样 ,该法才能体现公共利益和人民利益并重的现代法治观念 ,促进官民观念转变。  相似文献   

18.
言论短信     
《社会主义论坛》2011,(7):19-19
2011年6月17日《云南日报》三版“云岭论坛”《比例小也是大患》(作者汪代华):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再小的“比例”,也是大惠。所以在“食品安全形势总体稳定”的当下,我们对“比例很小”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可低估。在依法治理上,在生产流通环节和管理上、在监督的链条上、在打击的力度上,  相似文献   

19.
消防行政执法主体享有广泛的裁量权,而消防行政裁量权在行使过程中极易损害公民权利,必须加以规制。与合理性原则相比较,比例原则因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使得公民权利能够得到更好保障,个案正义也更易实现。因此,有必要将比例原则引入消防行政法领域,用于规制消防行政裁量权。研究从分析比例原则与消防行政裁量的关系入手,对比例原则在消防行政中的适用性进行探讨,提出在消防行政裁量中适用比例原则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周团 《人事天地》2010,(13):3-3
一,概况 2010年第一季度全区劳动力市场职业供求状况呈现以下几个特征:全区劳动力市场招聘提供的就业岗位518232个,进入市场求职登记的有363513人次,求人倍率1.43,人力资源需求大于供给。从城市之间相比来看,自治区本级和12地市的求人倍率均大于1,说明这些地方的劳动力市场出现岗位等人的情况,但柳州市和桂林市这两个地市的劳动力市场供求的求人倍率小于1,分别为0.63、0.89,说明这两个城市的供求情况呈现的是多人竞争一个岗位的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