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用:哲学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康祥生中国哲学如何走向新的世纪,如何繁荣发展,这是哲学界关注的热门话题。笔者认为,注重实践,坚持哲学应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新世纪、走向繁荣的必由之路。一、应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和目的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相似文献   

2.
面对现实问题,是马克思哲学的本性,在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既要注重"哲学的问题",也要注重"问题的哲学"。因此,要"激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研究,要扭转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不在场"、"失语",甚至"边缘化"局面,就必须基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解决好哲学"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因此,我们的研究应当自觉回归马克思开辟的哲学道路,关注中国哲学和中国现实之间的联系问题,走向面对"中国问题"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之路,从而展现马克思哲学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是在哲学与经济学的结合中走向历史深处的.现阶段我国经济哲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任务,是研究马克思通过经济学和哲学相结合来揭示人类社会奥秘的思路,学习邓小平改革开放的伟大理论,认识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从而全面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相似文献   

4.
"哲学之思"即对哲学本身的思考和认识。理清马克思"哲学之思"的基本意蕴对于推进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本清源式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理解马克思"哲学之思"要以文本文献为基础、以哲学发展史为背景、以总体性思想为方法指导,可以从哲学的本质、特性、内容、来源、宗旨等十个基本方面把握马克思的"哲学之思"。综括马克思在不同语境下、从不同角度出发作出的关于哲学的思考和界说,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之思"的鲜明走向:一种革命的能动的实践哲学观。  相似文献   

5.
以笛卡尔"我思"为起始的主体性哲学乃是现代性世界的思想根基,其蕴涵着自身无法克服的困境。停留于意识形态批判无助于解决这一困境,马克思哲学通过将对主体性哲学的批判关联于对其现实基础即整个现代世界的批判,以实践活动取代思维的主体性,由主体性走向主体间性,由主客二元思维方式走向实践哲学思维方式,并扬弃整个现代世界的现实根基,为我们提供了突破主体性困境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6.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是在理论上运用哲学思维确立中国道路向哪里走怎么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举措,也是运用唯物史观引领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富强的实践探索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文化哲学已经从哲学的边缘学科发展成为哲学的显学之一。考察我国文化哲学研究的历史与现实,可以看到,当前文化哲学研究的热点、焦点和难点问题集中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文化哲学的学科定位与研究范式;(2)文化哲学的问题意识与实践品格;(3)文化哲学研究的具体问题;(4)全球化时代的文化身份认同、文化冲突与文化整合。这些主要问题也预示着文化哲学研究的未来走向: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保守走向创新,从精英走向大众,从一元走向多元,从斗争走向共生。  相似文献   

8.
翟明清 《学习论坛》2005,21(11):10-12
哲学前沿问题需要人类的一种新的探索和研究精神;反过来,哲学也需要与前沿的当代问题结合起来,使自己走出理论体系的象牙塔。哲学从自身体系和理论问题的研究走向现实问题的研究,这是当代哲学所发生的最大的变化,它使哲学获得了活力,拓展了哲学思考和研究的领域,使哲学走向了时代和生活。  相似文献   

9.
记者:我们正处在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经济浪潮汹涌澎湃.哲学社会科学,尤其是哲学,似已丧失了昔日的光辉,正在困境中挣扎.一些哲学工作者或者抛弃哲学下海,俯身去拣拾"金苹果";或者固守哲学阵地,在孤寂贫困中走向没落.事情仿佛只能如此,别无选择.陈老师,您说这种情况正常吗?  相似文献   

10.
《费尔巴哈论》是阐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经典文本,因其文字通俗、简洁易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传播过程中曾发挥过重要作用,其中具有明确应用意识的哲学理解与阐释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东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何谓哲学"所作的"科学"理解,铭刻了纵深的思想史印记。重温《费尔巴哈论》的内在逻辑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发展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对理解哲学基本问题、哲学科学和历史科学的关系以及哲学在现实生活的实际应用仍将具有持续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哲学现状及未来走向浅析危敬祥世纪之交的哲学,如何承担起以自己的方式影响时代的使命,这是摆在哲学工作者面前的严肃课题。因此,对哲学的过去进行深刻,反思,对哲学的现状作出理性分析,预测未来的中国哲学走向,从而构建出有生命力的当代哲学,发挥哲学的功能和作用...  相似文献   

12.
姜涌 《理论学刊》2013,(3):72-77
政治哲学在今天已经成为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的一大热门课题,规范性的政治哲学成了评价现实内外政治、批判地思考社会体制构建、设计未来政治走向的一面思想旗帜。马克思主义哲学自然也引进了政治哲学的方法论研究,马克思政治哲学是讨论人的劳动的权利、劳动的自由、劳动的平等、劳动的分配正义等问题的形而上学基础。马克思是站在劳动者的立场上批判资本的,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的自由联合体",它是建构在劳动自觉的基础之上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文学修辞手法,反讽逐渐向哲学靠拢,其哲学内涵不断得到发掘.主体性是反讽的核心维度,也是西方哲学中的一个关键概念,浪漫主义、存在主义和解构主义都有其论述和应用.与哲学的总体发展方向一致,反讽的主体性呈现出摆脱抽象性、走向现实性的趋势.这一趋势展示了罗蒂的新实用主义反讽的一个进路.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哲学的视野中,启蒙本质上是消解人在"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使人获得"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但启蒙在后来的演进中又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启蒙变成了"神话",人又重新陷入了"非神圣形象"--"资本"的"自我异化"之中.马克思哲学的使命就在于揭示资本逻辑的"自反性",把人再次从"非神圣形象"的"自我异化"中拯救出来,从而超越启蒙,进行启蒙的"再启蒙".  相似文献   

15.
我国理论界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进行了深入的探索,特别是改革开放新时期形成了三派主要观点.在此基础上笔者试图提出六点新见:<手稿>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顶点论、不成熟论、起点论三种基本观点;导致三种观点的是三种不同的解读模式:"以西解马"的解读模式、"以苏解马"的解读模式、"以马解马"的解读模式;在版本结构上应当区分出相对独立的"第四手稿"或"哲学手稿";<手稿>的深层哲学主线是从异化观走向实践观;<手稿>的哲学底蕴可以称之为新唯物主义实践观论纲;<手稿>是马克思新唯物主义创新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  相似文献   

16.
正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范畴,党在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程中,正是由于秉持了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才能一次又一次克服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们更要不断锤炼共产党人的斗争精神。斗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立统一规律的重要范畴,党在领导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历程中,正是由于秉持了斗争精神,才能一次又一  相似文献   

17.
自1840年鸦片战争始,中国开始了艰难、曲折、漫长的从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填补了20世纪初中国人在世界观和方法论领域的精神空白,成为中国共产党调动千千万万民众投身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哲学武器.伴随改革开放,实践唯物主义在中国兴起,成为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调动最广大人口投身现代化建设的哲学标志.马克思关于实践是"出发点"、毛泽东关于实践是"第一和根本的观点".贯穿并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历史走向.实践唯物主义方兴未艾、前途广阔.  相似文献   

18.
扈海鹂 《唯实》2004,1(11):12-16
马克思的"自由人"思想是马克思价值理想的重要体现.作为一种文化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一种普遍的人类文化价值.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马克思的"自由人"思想从哲学命题走向日常生活文化的命题.网络生活的"超验性"是"自由人"的新状态,也带来对人的自由发展的新的理解与反思.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理论在哲学形态上表现为一种"应用哲学"和"实践哲学",邓小平更注重对哲学的运用和发展,尤其是对以矛盾规律为核心的马克思主义矛盾观的运用和发展。这主要体现在坚持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两点论和重点论、普遍性和特殊性三个方面的统一。  相似文献   

20.
哲学创新构成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话语,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是实现其真正走向创新的重要前提。这既需要我们回到文本,寻求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本真精神的当代确认,也需要保持学科上的高度宽容以及方法论上的理论自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