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大学生的恋爱问题,对湖北省内6所普通高校进行问卷调查,在分析他们恋爱问题现状的基础上,提出采取“六加强”对策:加强大学生恋爱价值观教育,加强大学生性知识教育,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大学生审美素质的培养,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加强大学生成才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调适不良恋爱心理,促进大学生全面、协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选取在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 ,采用问卷的方法 ,调查目前女大学生在恋爱当中的恋爱现状、恋爱观念、恋爱行为、恋爱与性行为、恋爱与经济和恋爱与社会关系等问题。女大学生恋爱的原因涉及生理、心理、社会和特殊环境等四个方面。高教工作者应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积极有效处理情感困境 ,帮助女大学生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 ,获得成功的事业 ,收获美好的爱情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恋爱问题"之我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大学生恋爱问题是高校校园中长谈不衰的热门话题之一。作为已经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如何对待和处理好恋爱问题是其人生道路上极为关键的一步。这一步如此重大,以至将改变一个人的前途这一步如此深远,以至将影响人的一生。如何正确指导和解决好大学生的恋爱问题,成为当今社会尤其是高等院校必须面对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秦琴  李美双 《人民论坛》2011,(12):160-161
恋爱观是经济、文化和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在恋爱问题上的反映。受不良文化的影响,当代女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恋爱观念、恋爱目的等恋爱价值观上产生了偏离。因此,有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断改善与创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5.
恋爱观是经济、文化和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在恋爱问题上的反映。受不良文化的影响,当代女大学生在恋爱动机、恋爱观念、恋爱目的等恋爱价值观上产生了偏离。因此,有必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不断改善与创新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营造健康和谐的社会环境,引导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6.
许多大学生给电台和其他报刊杂志编辑部写信,询问大学生是否适合谈恋爱.就这个问题,我曾与一些大学教师和大学生交谈过,深感值得一议.大学生年纪多是18至23岁,生理上心理上有恋爱的需求,但大学生又肩负着艰巨的学习任务,这样,恋爱和学习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一对矛盾.处理得好,恋爱能成为学习  相似文献   

7.
恋爱问题是大学生在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重要问题之一。历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笔者以为,能否正确地对待大学生恋爱现象,关系到大学生自身能否健康地成长,和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能否顺利开展的问题。下面结合自己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岗位上的实践,谈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8.
日前,一则诙谐而酸楚的女大学生求职信在网上热传。 在回答用人单位“谈恋爱了吗”的问题时女大学生称:我的EQ很低,对男孩子没感觉。所以,5年内保证不恋爱;5年后万一不慎恋爱了,保证5年内不结婚;5年后万一不得不结婚了,保证5年内不生孩子;5年后万一不小心必须生孩子了……那应该是45岁以后的事了,你们可以考虑辞退我了。  相似文献   

9.
校园恋爱的两个悖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校园恋爱,是大学校园普遍存在的一种文化现象。大学生对校园恋爱有着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不乏错误的论调。从心理学角度分析校园恋爱错误论调的产生,将有助于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和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各种思潮的不断涌现,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他们的恋爱、婚姻问题逐渐成为高校人才培养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女大学生这一相对特殊的群体,根据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运用调查问卷和分析综合方法,研究了她们的恋爱观和恋爱心理,主张维护女大学生的相应权益,并通过社会、学校和家庭的共同作用,正确地引导女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和行为向健康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学习建立亲密关系:大学生恋爱心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所谓亲密关系在这里特指的是恋人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恋爱目前已是极其普遍的现象。恋爱的过程也就是建立亲密关系的过程。恋爱虽使大学生们体会到爱情的甜蜜,但同时因为恋爱所产生的心理困扰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2.
根据国外有关爱情理论,结合大学生恋爱心理发展规律,设计出系统的大学生恋爱五步团体辅导方案,并加以实施。结果发现,该方案能提高大学生恋爱素质,增强大学生的正确认识,降低异性交往焦虑,提升异性交往的能力和信心。实验证明,大学生恋爱五步团体辅导方案具有科学有效性,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爱情及恋爱生活方式是人们在恋爱生活中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和生活习惯,是人们在追求爱情的过程中,其恋爱价值观在欲求、需要、兴趣等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它决定人们对恋爱婚姻的追求层次,影响人们的择偶意向及恋爱婚姻的发展方向。选择、追求什么样的恋爱生活方式,直接反映其主体的价值取向和内容。所以,进行大学生恋爱生活方式的研究,对于把握大学生恋爱价值观,加强大学生恋爱观教育有积极而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学生恋爱族业已成为大学校园一道新的“风景线”,而其“两人世界”更成为“风景线”上的一个个“景点”。随着校园外在环境、内在氛围和学生心理的变化,大学生恋爱不管从方式、内容,还是从心理反映的广度与深度,都发生了急剧的嬗变,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一、普遍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追根溯源,似乎可以说,自从有了大学生,就有校园大学生恋爱现象。今天,大学生恋爱现象已不再是零星地散现着,其大众化、普遍化程度有了较大的发展,表现出当今大学生恋爱的明显特征。据西南政法大学的一次调查,在“女生中,尤其是毕业班,女生中,未谈恋爱的几乎所剩无几”,“各年级平均恋爱人数竟占了34%”。在女生中较多的外语学院和师范院校,“男女生恋爱人数高达  相似文献   

15.
《传承》2016,(2)
在当前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多元文化日益交融的时代,互联网和广播传媒大量信息的影响下,女大学生的恋爱观日益受其影响,在恋爱的某些方面产生误区,女大学生对恋爱动机、恋爱标准、恋爱方式缺乏科学合理的认识。面对女大学生恋爱的普遍化、复杂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研究其恋爱观现状的成因及对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随着部队中大学生士兵队伍的不断壮大.关注他们的情感生活.引导他们树立健康的婚恋观.成为基层面临的又一个新课题。最近.为了摸清大学生士兵的婚恋现状.我们采取问卷调查、集体座谈、个别谈话等方式.对部队大学生士兵的恋爱行为、择偶方式、恋爱动机、婚恋取向、婚姻基础等方面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对当代女大学生爱情观的社会学解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祁永梅 《前沿》2006,(4):231-233
指出当代女大学生恋爱中存在的问题,并从社会学角度分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提出引导当代女大学生树立正确爱情观的建议,这不仅有利于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18.
应读者的要求,本刊特设“雪绒花”心理之窗栏目,意在通过学校心理辅导人员的爱心和专业技能为大学生解疑释惑。大学生正处在人生发展的重要阶段,面临着学习,交友,恋爱,就业,社会压力等种种问题,需要思想沟通和交流。本期刊登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聂振伟老师进行的一次心理训练课程中的讨论。我们希望未能参与讨论的大学生通过“雪绒花”心理之窗,得到一些借鉴和启迪。  相似文献   

19.
当代大学生正处于社会急剧变革的年代,又恰逢身心亢奋、思想动荡的年龄阶段,他们面临着认同的危机、环境的适应、经济负担加重、学业的竞争、能力的挑战、角色的转化、人际关系的困惑、恋爱的波折、职业选择等全方位的心理适应问题。分析大学生心理挫折现象与原因,探讨增强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教育对策,从而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就成为高等学校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20.
当代大学生恋爱道德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克娥 《新东方》2007,(2):35-39
教育部发布的新的《普通高等学校管理规定》取消了一些涉及大学生婚恋的强制性规定,对大学生能否结婚不再做特殊的规定,体现了社会对大学生婚恋行为认识。[1]另外,各种传媒大学生恋爱道德问题的报道也日益增多,由此而引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