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儿童证人问题的心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心理认知科学发展的背景下,对儿童作证主体之适格性问题的争论已经转变为对儿童证言的可靠性的判断。儿童证人由于其生理和心理的特点决定了其记忆信息的编码、贮存、和提取方面存在着不足,但不能因此否认儿童作证的适格性。相反,应根据儿童的身心特点,制订出相应可行的实践操作原则以提高儿童证人证言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
证人证言作为法定证据的一种,必须具备一定资格.这种资格表明一个国家的法律用来承认或判断某人是否能成为诉讼中的证人的标准,我国刑事诉讼中的证人资格包括三个基本方面独立性、知情性、作证能力.  相似文献   

3.
摘要:证人证言作为法定证据之一,对查清案件事实,正确处理案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司法实践中,在证人证言的使用上却差强人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诉讼效果。分析刑事诉讼中证人怠于作证的原因,探讨证人作证时出现的价值博弈或利益博弈问题,找出证人怠于作证问题的可行性方法,对我国的司法实践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鉴于证人证言的重要性,我国刑法规定,凡是了解案件情况的人(证人)都有作证义务,但是侦查机关在办案收集证据时,经常遇到证人无理拒证或不敢作证的情况。证人拒绝作证,不仅仅是证人缺乏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的问题,而且主要也由我国法律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因此,针对证人拒证问题,必须加强对证人的保护,明确证人的权利,对拒不履行作证义务的证人给予有效制裁并确立证人特权原则。  相似文献   

5.
《民事诉讼法》第70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但由于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对证人制度规定的不完善,导致证人出庭率低,证言可信度差,使得证人证言在民事诉讼中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已成为各级、各地区人民法院面临的共同问题。针对司法实践中的困难,本文从证人资格、证人出庭义务、证人权利三方面进行探究,以期完善民事诉讼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6.
鉴于证人证言的重要性,我国刑法规定,凡是了解案件情况的人(证人)都有作证义务,但是侦查机关在办案收集证据时,经常遇到证人无理拒证或不敢作证的情况。证人拒绝作证,不仅仅是证人缺乏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的问题,而且主要也由我国法律制度本身的缺陷造成。因此,针对证人拒证问题.必须加强对证人的保护,明确证人的权利,对拒不履行作证义务的证人给予有效制裁并确立证人特权原则。  相似文献   

7.
作为我国诉讼法学界讨论的一个重要内容 ,证据制度的改革一直倍受学者们的关注。证人与证人证言的改革和完善就是其关键的一个方面。证人提供的证言作为一种主要的证据 ,其客观与否 ,对审判组织能否迅速澄清案件争议事实 ,公正审理案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 ,证人证言作为一种特定的证据 ,它的本质就是主观性的。如何尽量减少主观性对证人证言客观性的影响和“干扰” ,提高证人证言的采信力 ?文章试从单位作证资格、与当事人具有一定利害关系尤其是近亲属关系的人的证言的直接证明力、证人证言的采信和使用原则三方面作探讨和论述 ,并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刑事诉讼中,证人出庭作证情况不容乐观,证人出庭作证的比例非常小,这种现象显然不利于法庭审理。为了解决证人出庭率偏低的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有人提出应当提高证人出庭率。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其合理性。但是一味地提高证人出庭率反而是一种理论上的误区。由于证人证言未必可靠,中国多年来司法传统,质证效果难以保证等原因,片面强调证人出庭率对于查明案件事实,对公正审理刑事案件未必能够起到促进作用。关于证人出庭作证的立法也存在误区,证人资格规定过宽,证人作证义务豁免,书面证言与口头证言之间存在矛盾等原因也导致了我国目前证人出庭作证情况的乱象。走出这些误区需要从完善证据立法等多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于刑事诉讼中的证人资格的含义及其内容进行了理论探讨。认为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对证人资格的有关问题,规定得既不明确,也缺乏可操作性。对此,本文作者认为,应尽快完善证人资格的有关规定,在强调证人资格与证人作证义务相联系的同时,应从证人作证属性的角度,考虑明确不能作证的证人的范围,并从权利角度审视证人资格,赋予一些特殊身份的人以拒绝作证的权利。  相似文献   

10.
证言对案件侦破和定罪量刑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证人证言的可靠性是指其准确性、一致性和完整性,它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心理学以往研究得出证言可靠性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证人年龄、性别等个体因素;(2)证人作证时的心理状态;(3)证人感知案件时的环境因素;(4)询问方式和类型。这些研究虽然存在效度等问题,但也大大地拓宽了...  相似文献   

11.
论未成年人的作证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由于证据立法的滞后 ,故无关于未成年人作证方面的专门规定 ,学界也很少对此涉及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研究未成年人作证能力和必要性 ,然后基于国内外的比较法考察 ,提出了我国未成年人作证能力的确认标准和审查程序 ,最后提出笔者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2.
学界关于"侦查能力"这一基本概念的深入探讨仍然很有必要。"侦查能力"的定义应当从两个层面进行界定:宏观层面上侦查群体的主观条件与微观层面上侦查员的个性心理特征。侦查能力的构成要素有:主体要素和载体要素,主体要素应当细分为侦查组织、侦查团体、侦查个体。研究侦查能力必须重点把握其三个主要特征:主观能动性、实践性、综合性。  相似文献   

13.
证人作证问题是民事诉讼的基本问题,也是民事诉讼言辞中心主义的关键所在.关于证人拒绝作证其实是个价值衡量的问题,在涉及案件事实与其他价值冲突时是否一味追求真实,如何处理也值得探讨.证人拒绝作证不是因为其本身有什么特权,而是因为其负有对相关人的保密义务(如医生对病人负有保密义务),所以准确地说应该叫证人拒绝作证的义务.  相似文献   

14.
污点证人制度是指如果有犯罪污点的人为了国家的利益而作证,就可以免受刑事追诉或被给予刑事上的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待遇的一种刑事司法措施。其产生的法理基础是“任何人不得自证其罪”的法治原则。污点证人制度目前为一些国家和地区所承认,我国引入污点证人作证豁免制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警察职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警察职业能力。警察职业能力是指运用知识、技能和态度等要素履行警察职责的能力,由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构成。警察职业专业能力包括了核心专业能力和基本专业能力;警察职业通用能力包括了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警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警察部门的警务活动服务,而不是相反。警察职业能力培养至少涉及到两个基本层面的建设:一是学校与警局的合作、学习与警务工作的结合等办学体制、机制层面的建设;二是专业、课程、师资队伍、教学训练方法等教育教学层面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作为证据种类的困境与未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作为独立证据在现行法律框架内存在种种困惑与悖论 ,文章认为在未来证据立法中应取消二者的证据资格 ,鉴定人、勘验人纳入证人范畴 ,鉴定、勘验为证据调查手段  相似文献   

17.
心理痕迹是指通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遗留在犯罪现场上的有形物质痕迹表现出来的、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犯罪活动各方面情况的各种现象。有效运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从犯罪现场遗留的各种物证、犯罪现场的物品损失情况、犯罪现场遗留的犯罪者人体行为痕迹、犯罪现场的工具痕迹、犯罪现场的伪装状况等物证中提取心理痕迹入手,找出犯罪行为人的犯罪动机和目的、气质特点、性格特点、兴趣爱好、职业特点和职业技能、犯罪经验及经历等,可帮助刑侦工作者重构犯罪现场,提高案件侦破效率。  相似文献   

18.
2012年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对警察出庭作证做了相关的法律规定,使得警察出庭作证有法可依。然而,法律并没有对警察出庭作证作出详细的规定,这就使得警察出庭作证成为学术和司法实务界探讨的热点话题之一,主要对警察有无必要出庭作证、以什么样的身份出庭作证以及对出庭作证具体法律问题的理解存在有争议。  相似文献   

19.
证人出庭作证是保证司法公正的基本措施。针对我国司法实践中普通存在的证人拒绝出庭作证的现象 ,有必要从转变司法观念 ,建立强制证人出庭作证制度 ,完善证人保护制度 ,贯彻直接言词原则 ,建立证人特权制度等方面 ,有效解决证人出庭作证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