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5 毫秒
1.
赵哲伟 《法学杂志》2000,(1):57-57,31
北京市法学会国际法学研究会于1999年10月30日至31日在北京大学法学楼举行1999年度学术研讨会,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国际公法方面讨论的问题世纪之交的国际社会风云际变,动荡不安,故切实做好国际法学的研究和普及工作,应当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国际法上的自然人问题。有学者结合国籍立法的实践认为,我国1980年国籍法确立的不承认双重国籍的原则应当重新审视,在充分借鉴其他国家的作法和切实保护我国公民在国外权利的条件下,拟有承认双重国籍的必要。关于国际法和国际关系交叉问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陆掀起的“赴美产子”风潮,使得是否承认双重国籍这一问题在两国之间升温,这不仅涉及到双方对自己国民的保护,更与国家的政治、经济利益紧密相关.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通过比较分析中美关于国籍的相关法律规定以及对双重国籍的态度,提出有条件承认儿童的双重国籍,旨在为我国合理解决此类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3.
传统国际法只承认主权国家是唯一的国际法主体,国际法上的权利和义务只能由国家享有和承担。现代国际法不仅承认主权国家是国际法主体,而且认为政府间国际组织和争取独立的民族也是国际法的主体。随着国际关系以及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非政府间国际组织迅速壮大,其国际法主体地位问题也开始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本文对红十字国际委员会这一特殊的非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国际法主体地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双重国籍成为国际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欧美及亚洲部分国家纷纷出台相关政策,公开、默认、有限的承认双重国籍,广大海外华侨也强烈呼吁中国放开双重国籍,修改国籍法。本文通过对移民利益、国家利益以及双重国籍之间关系的分析,在借鉴其他国家处理双重国籍问题经验的基础上对中国的国籍政策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香港回归已满5周年,其本身所蕴含的国际法意义、其在国际法上的影响和地位却是时间所无法湮没的。中国政府巧妙而坚定地运用国际法的原则规则,环环相扣,步步为营,终于和平解决了香港问题,堪称“国际关系中卓有成效而又毫无喧闹的突出范例” 一、政府继承——不承认一切不平等条约——有关香港的三条约无效 根据国际法精神,国家继承是指由于领土变更的事实而引起一国的权利和义务转移给另一国的法律关系。政府继承是指由于革命或政变而引起的政权更迭,旧政权的权利和义务为新政权所  相似文献   

6.
我国法律不承认双重国籍,但移民人员仍保留中国户籍的现象并不鲜见.此类人员若在境内涉嫌犯罪,司法机关将如何认定其身份呢?广东省江门市发生的一起刑事案件,为这一难题提供了司法判例.  相似文献   

7.
五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法》,是在总结了我国三十年来处理国籍问题的经验的基础上,参考世界主要国家的国籍法制订的。它是我们处理国籍问题的准则。国籍法既是国内法,又涉及国家之间的关系和外交关系。我国国籍法的一个主要内容,是正确处理双重国籍问题。它重申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不承认中国公民具有双重国籍的原则,并相应制订了具体处理双重国籍的条款。依照国籍法的规定解决双重国籍问题,有利于广大侨胞的长远利益,便于他们在侨居国生活、工作和学习,也有利于处理我国同有关国家的这类问题,发展国家间的友好关系。它必将产生积极的深远的影响。双重国籍是国际上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的问题。它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各国国籍法所采取的原则  相似文献   

8.
对国家的承认,是最复杂和争论最多的国际法制度之一.这个领域的国际实践远远没有统一,这个问题的科学观点也是十分不一致的.在国际法科学中,关于国家承认的性质,存在着两种基本学说--宣告说和构成说.根据宣告说,国家一产生就成为国际法的主体,而其他国家对它的承认,仅仅是进一步确定这种形势,扩大它的权利范围,并调整共国际地位.因此,像这一学说所断言的,在已被承认的国家和未被承认的国家之间,其法律地位的差别,并不是实质性的.  相似文献   

9.
连晓坚 《法制与社会》2010,(14):275-275
国籍对于确定一国境内的居民与该国的不同法律关系及在该国所处的不同法律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据不完全统计,世界上现有70多个国家承认或接受双重国籍。对于中国来说,双重国籍是否必要?双重国籍是否可行?本文在此试作简要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光华寮案是关系到中日关系的国际法问题,本案涉及政府承认、国家财产继承、国家司法豁免权以及国家财产豁免权等国际法原理。在国际法上,一国承认其他国家成立的政府时,应该在被承认国的新旧政府之间作出政治的判断和外交的抉择,承认国政府及其法院在处理涉及对外关系的国际法问题上,应站在同一立场,保持"一致声音"。未被承认的政府无权在外国法院起诉,国家享有司法豁免权及财产豁免权已成为各国审判实践通常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11.
国籍是自然人隶属于一个国家的法律资格与身份,也是国际法学领域中一个重要且复杂的问题。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承认或容许双重国籍,但笔者基于国情,从多方面论证後认为中国仍应坚持“一人一籍”原则;只有在此原则指导下,改革并完善现行的出入境管理法律制度,才能满足新时代华人华侨的要求,切实维护国家和公民的合法利益。  相似文献   

12.
论经济法的民族性与国际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法是现代经济社会演进和法治发展的产物。经济法的产生既受到一国经济社会和法律文化传统的影响,因而具有民族特性;同时也受到来自国家之间经济交往的影响,因而具有国际化倾向。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经济法的发展离不开其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国内国际背景。在经济法的民族性与国际化关联互动基础上,实现二者的平衡,是我国经济法创新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杨桦 《河北法学》2012,(2):132-137
国际商事仲裁裁决国籍概念的提出是以承认仲裁的地域性为基础的。《纽约公约》提供了两种确定国籍的方法———裁决做出地标准和程序法律适用标准。虽然程序法律适用标准在理论上更为合理,但终因与实践的脱节而逐渐被各国所抛弃,裁决做出地标准成为了主流标准。《纽约公约》不仅将裁决的国籍作为承认与执行的前提,也将其作为撤销权行使的依据,而展望国际商事仲裁制度的未来发展,裁决国籍的功能定位或将只适用于撤销领域,对于裁决的承认与执行有采取国际主义的趋势。当前,我国应通过立法的形式明确裁决国籍的功能定位及其确定标准。  相似文献   

14.
With the deepening of globalization, many provisions in the Nationality Law of China promulgated in 1980 are already out of time and some provisions are easy to trigger dual nationalities. Consequently, while stick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he Nationality Law, certain provisions of the Nationality Law of China should be gradually improved according to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international and domestic development, and the implementing guidelines for the Nationality Law should be introduced to construct a relatively complete legal system to adjust and regulate various relationships of nationality. Song Xixiang, majoring in international law, Hong Kong and Macao law, is a professor of law and the dean of Law School of 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Now, he is also a doctoral candidate of Wuhan University. Meanwhile, Prof. Song is an executive director of the China Society of Private International Law and of the China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of the China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al Law, etc. Moreover, he is a vice chairman of Hong Kong and Macao and Taiwan Law Association.  相似文献   

15.
张悦仙 《河北法学》2006,24(9):87-90
在国际私法领域,属人法是解决法律冲突,确定准据法的一个重要系属公式.但属人法的本国法和住所地法的理解,使得国籍与住所两个连结点产生矛盾和冲突,也产生了大陆法系本国法主义和英美法系住所地法主义的纷争.在当今国际社会中,国籍与住所的调和已成为一种趋势,而惯常居所连结点取代国籍和住所日益成为矛盾解决的积极措施.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和平发展与国际法的交互影响和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曾令良 《中国法学》2006,(4):110-119
和谐世界是中国和平发展重要的外部社会基础,而国际法是构建和谐世界不可或缺的法律基础和保障。在国家间相互依存和经济全球化的“地球村”里,一方面,国际法为中国和平发展创造和平与安全的外部环境、建构公正和公平的国际竞争秩序和提供国际合作的法律保证;另一方面,中国和平发展的对内和对外发展战略势必要受到国际法越来越多的约束。与此同时,中国和平发展必然对国际法的和平与发展主题以及人权、法治和民主等普遍核心价值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17.
法理念的普遍性问题研究——超民族性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曾凡跃 《现代法学》2003,25(4):87-92
法理念是法的内在精神。普遍性是法理念的重要特征,而法理念的超民族性则是其普遍性的重要表现。虽然基于人类的共同生活总会产生某些超越了民族性差异的法理念。但从根本上讲,超民族的法理念是具有鲜明时代性和实践性特征的法理念。在当今,各具民族、国家、地域等具体特征的法理念与具有超民族的、全球意义的法理念的共生互补、相互转化正是当今法理念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事实和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8.
论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裁决的国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国际商会国际仲裁院设在法国巴黎,但是由该院管理的适用该院仲裁规则做出的裁决,并不当然具有法国的国籍,因为确定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国籍主要标准是仲裁地点。根据ICC仲裁规则,仲裁地点可以由当事人约定,也可以由仲裁院决定,而无论是当事人约定还是仲裁院决定的仲裁地点,可以在法国,也可以是法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因此,ICC仲裁院的仲裁庭适用该院仲裁规则做出的ICC裁决的国籍,取决于特定仲裁案件所涉及的法律意义上的仲裁地点所在国,而不是仲裁机构所在的国家。  相似文献   

19.
建国初,随着广东省归国难侨处理委员会创建全国第一个华侨农场——广东省珠江华侨农场,华侨农场正式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虽然以华侨农场为重点的归国难侨安置工作一直是中国侨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曾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肯定。但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华侨农场的历史遗留问题、管理体制和经济运行模式的问题等日渐影响着它的生存发展。因此,探讨华侨农场问题对解决现实问题和进行移民法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的海外投资数额大幅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着经营亏损、管理不善、缺乏投资担保机制与损失救济措施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充分认识中国海外投资风险,从法律制度层面构建我国海外投资的风险防控机制与安全管理体系,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稳步推进“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在分析海外投资风险类型及原因的基础上,从国际法与国内法角度,就我国海外投资风险防范与安全管理的机制构建,阐述具体的路径方法、法律措施与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