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黄桂霞 《中国妇运》2014,(10):29-32
新时期,党和政府越来越重视社会保障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要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从第三期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获得的数据发现,十年来,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妇女社会保障快速发展,保障内容和水平都有很大提高,农民逐渐纳入国家社会保障体系,尤其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发展和农村养老保险的试点及推广,使得农村妇女的社会保障状况逐步得到改善,城乡妇女的社会保障差异也在逐渐缩小。  相似文献   

2.
包宗顺 《群众》2014,(7):66-67
<正>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当长时期内,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基本上是空白,农民生活主要靠家庭、靠集体、靠土地来保障。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国家开始重视农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先后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及农村社会救助体系等建设,并取得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3.
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二元的社会保障模式决定了城市社会保障和农村社会保障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无法在短期内实现完全意义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因此,在农村社会保障和城市社会保障之间需要建立一种新的社会保障制度,即农民市民化社会保障制度,通过构筑一个阶梯,打造城、乡社会保障之间相互沟通、相互连接和相互转化的平台,逐步实现农村社会保障向城市社会保障的过渡,最终实现在全国建立以社会公正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全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当代广西》2006,(19):4-4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黄菊9月23日出席中国社会保障论坛首届年会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要坚持从中国基本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出发,把握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规律,加快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社会保障长效机制,实现社会保障与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黄菊提出,加快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一要坚持从国情出发,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城乡统筹,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符合农村经济和社会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抓紧研究解决农民工的工伤、医疗、养老保险问题,以及被征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二要建立社会保障的长效机制。既要确保当期支付,解决好经济体制转轨时期特殊问题,又要下大力气研究解决社会保障制度的若干重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三要发挥社会保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通过社会保障有效实施再分配,使人民群众尤其是低收入群体都能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构建共同的社会利益基础,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5.
非均衡的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必然导致城乡二元化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而造成社会保障资源在城乡之间的配置失衡。“十二·五”规划的《建议》在收入分配关系上强调:“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本文从经济学的角度对二元化的中国城乡社会保障制度进行分析和审视,得出其存在的非效率性,从而为进一步完善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制度是国家通过立法对国民收入进行再分配,对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给予保障的社会安全制度。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社会保障制度是不可或缺的一种社会体系或一种社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主要由社会保险、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等方面组成。而所有这一切,进城农民工要想拥有却是极其的艰难。在人们的思维里,农民依靠的是土地,土地已经给了他们社会保障的来源。现实情况是:受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影响,国家社会保障政策目前只覆盖到城市职工,对其采取强制性社会保险政策,普遍享受养老、医疗、失业、生育和工伤五大保险,但对进城农民工的社会保障制度没有采取强制措施,社会福利、社会救助和社会优抚更是无从谈起。进城农民工时刻面临着工伤、失业、疾病等职业与生活风险,一旦风险发生,在城市里却没有社会保障可以依靠,大多数民工选择回乡克服风险。这样,城市农民工在城市无论奉献了多少年,最终还是农民,还是要回到原来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始终处于国家社会保障体系的边缘,相当部分的社会保障内容将农村居民排除在外,即使较发达地区如杭州也不例外。这种城乡有别的社会保障体系,不仅有违社会公平,制约着社会保障总体水平的提高,而且也直接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农民面临市场风险、生活风险的问题日益突出,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呼声日益强烈。因此,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缓解种种矛盾的必然选择,它是实现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突破口,也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民生工程。  相似文献   

8.
邱勇 《时代主人》2006,(7):28-29
1、加快农村社会保障地方立法,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中国有近13亿人口,9亿在农村.我省也不例外,农村人口占70%左右。“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问题.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富裕生活:没有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就不可能完善。只有尽快建立起能够体现公平原则、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有效改变城乡二元制社会经济结构造成的发展不平衡状况,提高农村的社会文明程度.实现社会稳定和农村的长治久安.推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农村社会保障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农民小康生活的实现。由于社会保障受制于经济发展水平,我国农村两大类社会保障因农村经济发展落后而保障能力有限。现阶段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重点应是积极进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创新,以此来配合农村经济改革,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在农业经济发展和农户家庭收入水平提高的过程中,完善和发挥农村现有的制度性社会保障和非制度性社会保障的作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方向便是由传统社会保障向现代社会保障转变,实行城乡社会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10.
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保体系,让农民和城镇职工一样享有平等的社会保障待遇,不仅是广大农民的期盼,而且是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需要,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中共中央《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按照城乡统筹发展的要求,逐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投入。进一步完善农村“五保户”供养、特困户生活救助、灾民补助等社会救助体系。  相似文献   

11.
近两年来,我市从稳定社会和促进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把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当作推动社会全面发展与进步的一件大事来抓,在全市初步建立健全了比较完备的城乡社会保障制度_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抓住重威,实现臾被建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涉及内容多、范围广,不能平均着力,必须抓钱重点,实现突破.为此,找们根据城乡社会保障的重点,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了突破O一是建立和制定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这是建立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核心与关键,是保障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权益的最后一道防线。在城市,我们通过认真调查摸底和反复论证,并经…  相似文献   

12.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现在,我代表国务院,报告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有关情况,请予审议。一、基本情况和主要成效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坚持全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方针,以增强公平性、适应流动性、保证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五大”明确指出,要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完善失业保险和社会救济制度,提供最基本的社会保障。社会保障事业,已成为国家和社会通过对国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依法对其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权利和发展.享受权利给予物质保证的社会安全事业。相应财务管理,既是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又是建立和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社保事业制度的中心环节。从1978年开始,特别是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步伐明显加快,事业发展迅速,在此过程中,财务管…  相似文献   

14.
我国当前现代化进程中农民问题的核心和实质在于农民对各种社会权益的公平分享,其主要问题表现在:农民无法公平地分享各种社会保障和现代化文明成果,整个社会缺乏农民利益补偿和权益保护机制。造成当前农民问题的根本症结在于不合理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安排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公共产品配置的不公平性。因此,化解现代化进程中的农民问题关键在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体化解策略包括:先进文化的积极引导、社会体制和机制的不断创新、加大面向农民的社会公共产品供给等。  相似文献   

15.
社会保障是保障人民生活、调节社会分配的一项基本制度,关系到每一位群众的切身利益。日前,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由国务院副总理马凯代表国务院作的关于统筹推进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汇报了包括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全民医疗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等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引起会场内外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及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针对恩施州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全州农村社会稳定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成都是西部地区特大中心城市,面积1.24万平方公里,2010年末人口约为1400万,其中户籍人口1150万,统筹城乡改革前农村人口约占50%,具有典型的大城市带大农村特征。为解决好三农问题,实现城乡同发展与共同繁荣,自2003年以来,成都市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建立健全了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让社会保障真正成为惠及全体市民的安全保障制度,使广大农民群众切实享受到平等的公民权利,共享了社会经济发展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在改革开放前,实行的是与计划经济体制相统一的“高福利”性的社会保障政策。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进行了一系列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改革。时至今日,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总体框架已经基本建立。然而,仍然存在的一个明显问题是城乡社会保障的不均衡:一方面,城市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而另一方面,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严重滞后。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这种城乡二元性,不仅与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价值理念相悖,而且不利于中国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此,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已成为当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主体内容。  相似文献   

19.
<正>城乡统筹发展就是城市和农村综合平衡,协调发展,共同进步;就是要打破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格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事业发展;统筹城乡资源分配、财政分配、社会就业和各项政策,实现城乡共同发展。近年来,马鞍山市逐步建立了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义务教育制度和财政税收制度、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等,形成了有  相似文献   

20.
公平、平等和共享是建设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理念,这些理念既是城乡统筹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思想基础,也是建制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制度应当以城乡居民平等的社会保障权为基础。以维护社会公平为目的。最终实现国民共享社会经济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