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马克思、列宁、毛泽东等关于学习和消灭资本主义的理论,是1949年至1956年党对私人资本主义政策的理论依据.毛泽东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利用资本主义和"和平赎买"的思想,提出了"新型资本主义"理论.这一理论是合乎当时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实际的,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对私人资本主义的政策也具有指导作用.但是,这一思想在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后,就发生了急剧变化,1955年10月,毛泽东又提出"让资本主义绝种"的思想.  相似文献   

2.
论邓小平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清 《理论月刊》2003,(5):18-20
如何对待资本主义?这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必须面对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从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到邓小平,对这一高难度的历史重大课题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探索。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东方社会发展的理论、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毛泽东在“两制”关系上的正确观点,奠定了邓小平科学对待资本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关于共产主义划分阶段的问题,马克思在总结1848年欧洲革命的基础上明确提出了从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发展有一个过渡时期的思想。列宁根据马克思的理论和方法预见到社会主义逐步发展为共产主义的时期将有阶段的划分。五十年代中期,毛泽东同志遵循列宁的“分阶段”思想,对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分阶段的问题,做了分析,1957年1月他指出:“说我们进入了社会主义。进入是进入了,但尚未完成  相似文献   

4.
曹明 《求索》2008,(8):217-219
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列宁依据马克恩主义的唯物史观,结合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和俄国的具体国情,在探索具有俄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重要的经济思想。马克思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时也提出了俄国在特有历史条件下可以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但必须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的一切先进成果;列宁根据帝国主义的发展现状,指出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的前阶。并依据当时的俄国国情,指出实行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政策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条切实可行的经济政策;列宁试图通过国家资本主义来发展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反对官僚主义,从而达到实现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价值目的。  相似文献   

5.
郭万敏  周全华 《求索》2013,(6):57-59
20年来理论界强调了马克思与列宁的相同点,形成一种主流观点:俄、中等落后国家的实现社会主义,是对马克思关于“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东方理论的成功实践.这是将马克思“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命题与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一国胜利论”相混淆。这种误读马克思的“超越”论。以致“卡夫丁峡谷”的迷雾挥之不去。回到经典文本,弄明白文本的原意。澄清“卡夫丁峡谷”的迷雾,这才是对马克思起码的尊重。否则会如同马克思所说,这是给了他太多的荣誉和太多的误解。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思想政治工作学科建设的理论基础 ,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内容。在思想政治工作及其理论形成发展中 ,曾用不同词汇。思想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政治思想工作等概念没有本质区别 ,在这一学科发展比较完善成熟时期一般都用思想政治工作这个概念为宜。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理论 ,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关于党内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原理 ;二是关于党对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基本原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 ,以及江泽民同志对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大贡献。一、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明确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也是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在中国的创造性理论贡献,它从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人民解放与民族解放、党的历史使命与反“左”防右结合上规定了革命战争中党的建设,指明在资本主义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建设的客观规律;江泽民同志有关讲话继承、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两个先锋队”相统一的思想。一184 8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在当前同资产阶级对立的一切阶级中,只有无产阶级是真正革…  相似文献   

8.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思想上先进,才能在行动上先进。新时期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重要的一环就是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大力加强思想建设,切实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觉悟,使党员成为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模范。把思想建设放在首位是党的传统优势无产阶级政党学说的奠基人马克思、恩格斯强调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基础。”列宁提出了著名的“灌输”理论,并且认为,“没有革命理论,就不会有坚强的社会主义政党”。毛泽东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列宁主义创始人关于无产阶级政党思想建设的理论,第一…  相似文献   

9.
知识窗     
何时使用“毛泽东思想”一词慕容秋 毛泽东思想作为科学概念的提出,经历了较长的酝酿过程。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第一次以比较完备的形式指出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这个根本思想原则。1941年3月,理论工作者张如心在《论布尔什维克的教育家》一文中,首次使用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这一提法。他说:我们党的教育人才“应该是忠实于列宁、斯大林的思想,忠实于毛泽东同志的思想”。1943年7月4日刘少奇撰写了《清算党内的孟什维主义思想》,文中他同时提出了“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和“毛泽东同志的思…  相似文献   

10.
罗谟鸿 《湖湘论坛》2002,15(4):72-73
邓小平在1992年初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本质作了高度的理论概括,这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社会主义本质论,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思想,是我们认识社会主义的新思路。社会主义本质的提出:理论继承与理论创新的辩证法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和邓小平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探索社会主义的本质,从而形成了认识社会主义本质的不同阶段。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研究集中在关于西欧发达国家未来社会构想的思考上。马克思说过,未来社会是“在保证社…  相似文献   

11.
在党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邓小平同志指出:“现在我还想提出一个新的要求,这不仅是专对新干部,对老干部也同样适用。就是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他要求我们努力针对新的实际,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提高积极探索解决新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基本问题的本领。为了更好地学习和贯彻党的全国代表会议的这一精神,我们摘编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关于学习理论的部分论述。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为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奠定了基础 ;列宁的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发展的一个新阶段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颇具中国特色的独创性的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 ;邓小平党建理论是更趋完整的最具时代特色的执政党建党理论 ;江泽民“三个代表”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在现阶段创新和发展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3.
1.1847年,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是第一个国际性的无产阶级政党。  A.正义者同盟B.共产主义者同盟C.四季社  2.贯穿《共产党宣言》的基本思想是。  A.马克思主义B.辩证唯物主义C.历史唯物主义  3.“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这一著名论断是由提出来的。  A.马克思B.列宁C.毛泽东  4.中国共产党在上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A.党的一大B.党的二大C.党的三大  5.1935年1月召开的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历史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旭东 《湖湘论坛》2004,17(5):65-67,73
历史和逻辑是辩证统一的。纵览毛泽东 5 0年代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的演变历程 ,可以概括出以下内在逻辑 :从利用私人资本主义发展生产力和共产党与民族资产阶级关系这二元价值尺度来认识私人资本主义 ,毛泽东对国内主要矛盾认识的变化以及国际环境因素对他的影响 ,这三方面因素是促使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认识变化的动因。正是受这些动因的影响 ,使得 5 0年代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呈现如下特征 :首先 ,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具有演变性 ;其次 ,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具有策略性 ;再次 ,毛泽东对私人资本主义的认识具有强烈的政治反作用于经济的倾向性。在分析动因和特征的基础上进而可以看出深受传统文化和马恩经典社会主义理论浸染的毛泽东在思想上具有不喜欢资本主义的倾向。  相似文献   

15.
论"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理论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钟德涛 《理论月刊》2002,30(2):14-16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科学构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理论创新。它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发展了列宁关于和平共处的思想和“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的思想,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统一战线的理论与策略原则,并为世界上处于分裂状态的国家的和平统一提供了新的模式,为和平解决国际争端提供了范例。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提出的“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重要命题,深刻总结了我们党在长期革命斗争中积累的历史经验,凸显了政策和策略问题对于党的事业成败的极端重要性,集中反映了毛泽东关于政策和策略的思想。在新的历史时期,深刻体会并正确运用毛泽东关于“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的思想,对提高全党的政策理论水平、贯彻执行好党的政策和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1921年春,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以后,列宁鉴于战时共产主义时期的经验教训,力排众议,毅然作出推行新经济政策的重大决策。这是苏俄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基本经济政策。列宁十分重视构成新经济政策“基本点”的国家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他分析了俄国社会存在着的五种经济成分,即宗法式的农民经济、小商品生产、私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其中分散落后的个体小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占极大优势。同这种个体经济相比较,国家资本主义是集中化和社会化的大生产。因此,列宁认为,只有国家资本主义发展起来,才能摆脱小生产设置的障碍,使俄国确有把握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他说:“国家资本主义将是我们的救星。”(《列宁全集》第27卷第269页)  相似文献   

18.
最近,理论界对革命导师关于“过渡时期”的论述,提出了一些新的探讨,有的同志认为,“过渡时期”指的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过渡;有的同志认为,“过渡时期”指的是从资本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过渡。这两种意见,都是根据马克思、列宁和毛泽东同志有关论述得出来的,并且认为,革命导师对“过渡时期”的论述完全一致。然而“完全一致”的前提,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这  相似文献   

19.
夏中芹  曹明 《人民论坛》2013,(11):253-255
列宁国家资本主义思想是列宁依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结合帝国主义发展的时代特征和当时俄国具体国情,在探索本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提出的.比较十月革命前后和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关于国家资本主义的思想及实践,能够发现该思想对于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的创新路径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立党 《前沿》2006,(4):23-25
在极其复杂的环境条件下,列宁创立了新经济政策理论,发展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的经济理论与社会主义理论。从“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的转变,列宁找到了适合俄国实际情况的新型过渡时期道路并创立了过渡时期理论;从“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转变,列宁找到了适合俄国国情和特点的正确政策措施,创立了崭新的较为完整的新经济政策理论,发展并创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经过从“直接过渡”到“迂回过渡”和从“战时共产主义经济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两个转变过程,列宁找到了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根本办法:灵活而务实的改革与改良,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的经济建设和管理的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