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7 毫秒
1.
《党政论坛》2014,(5):2+65
正上海市黄浦公益慈善联合会于2011年由企业家和各行专家共56人联合创立而成,是一家从事民间公益慈善事业的非盈利性社会团体组织。该会致力于提高社会困难、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发动社会力量结对关爱社区行动不便、低收入的孤寡老人,每月定期为社区848名独居、孤寡老人举办公益生日会并上门陪伴,同时为237名低收入孤寡老人送去生活日用品及食品等。  相似文献   

2.
《党政论坛》2014,(10):F0002-F0002
上海市黄浦公益慈善联合会于2011年由企业家和各行专家共56人联合创立而成,是一家从事民间公益慈善事业的非盈利性社会团体组织。该会致力于提高社会困难、弱势群体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发动社会力量结对关爱社区行动不便、低收入的孤寡老人,  相似文献   

3.
《民主》2011,(6):47-48
1.要健全社会管理格局,按照健全﹍﹍的社会管理格局的要求,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能力建设。A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B政府领导、社区负责、机构协同、公益参与 C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机构协同、公益参与 D政府领导、社区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相似文献   

4.
社区基金会是一种新兴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组织,在整合社区资源、解决社区问题、激发社区公益、促进社区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陆家嘴社区基金会作为上海浦东第一家地方性非公募基金会,其发展和运行情况对浦东新区乃至上海市社区基金会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至5月,政府购买服务的创新实践——上海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分别拉开了帷幕.此后的3年多实践中,上海公益招投标工作平台委托事业单位负责创新探索,公益创投工作平台委托社会组织负责创新探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2012年7月,公益招投标工作平台和创投工作平台创新发展,进一步合并为上海社区公益服务项目招投标平台,标志着上海公益招投标工作创新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在此大背景下,梳理回顾上海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的工作成效,研究展望其发展趋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社区是人民群众生活生产的社会共同体,是城市基本的组成单位。随着H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对社区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H市启动了"幸福社区"创建工作,旨在打造出善治、参与、服务型的社区,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创建工作进行第三方评估。专业的第三方评估对促进更有知名度和美誉度的品牌社区建设,以及倡导、推动居民参与到更广阔的城市文明建设和社会公益服务之中,进而实现个人—家庭—社区—城市—社会的完整结合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容云  吴家琳  赵永亮 《学理论》2014,(2):62-64,84
开展"社区、学校、家庭"体育一体化的社区项目,是一项较好的社会公益服务活动,"社区、学校、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对象是儿童少年,又包括社区居民,其实质是体育与健身文化,通过体育手段促进人的发展。通过开展体育教育活动形式,采用现场教学和实践活动的模式,目的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社区、学校、家庭"体育一体化模式对体育健康实施的促进作用,探索"社区、学校、家庭"体育一体化发展模式,形成新型有效的互动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8.
2009年4月至5月,政府购买服务的创新实践——上海公益招投标和公益创投分别拉开了帷幕。此后的3年多实践中,上海公益招投标工作平台委托事业单位负责创新探索,公益创投工作平台委托社会组织负责创新探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相似文献   

9.
《行政论坛》2018,(1):129-136
以社区治理项目为研究单元,对企业与非营利组织的合作机制进行多案例比较研究。研究发现,对参与社区治理项目的价值认同推动企业与非营利组织建构合作关系;它们之间的资源互补,与受助者在社区治理中的共同决策是合作目标实现的必要条件;其中,行业协会在社区治理过程中发挥了公益平台、协调推进、宣传推广的作用。研究说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与非营利组织合作参与社区治理可以成为企业履行社区责任、发挥社会治理效应的常态。  相似文献   

10.
《党政论坛》2014,(7):59-60
社会公益组织作为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要追求目标的社会组织理应成为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生力军,发挥其联系广泛、自主管理、倡导志愿、褒扬善行、扶弱助贫的作用。为此,黄浦区积极引导、探索、鼓励、支持社会公益组织参与精神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1.
陈洪涛  王名 《行政论坛》2009,16(1):67-70
社区服务体系的建立需要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的共同参与.目前,社区服务体系建设主要由政府主导,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社区居民的参与度不高,这成为制约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瓶颈.如何激发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已成为当前社区服务建设的关键.居民参与型社会组织是由社区居民自发组成或者参与的组织,这类组织对解决社区服务体系当前面临的问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表现为:比政府组织为居民提供服务更为便利,比企业更能发挥公益组织的特长,比一般社区社会组织在动员居民参与社区服务方面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12.
陈晓蓉  杨铃  张汝立  张昆贤 《青年研究》2023,(1):58-68+95-96
从“虚拟捐赠”切入,以“蚂蚁庄园”这一游戏化平台为案例,呈现技术力量与公益发展结合的过程,并进一步探讨技术平台中的游戏化运营如何驱动公益实践的发展。研究发现,“虚拟捐赠”推动公益发展主要包括平台吸引用户进行游戏实践和企业助力公益项目落地两个方面。其背后反映了技术平台与游戏化模式的共生共促、“企业—公益组织—个体”三位一体公益新格局的开创。在技术、社会与个体相互勾连的时代,这些研究发现可为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平台参与社会治理、提升公众参与公益事业的能动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玉 《学理论》2012,(35):45-46
昆山市花溪社区常青藤服务中心通过昆山公益创投活动成功申请资金,用于本社区大重病居民关爱服务。这对于农村社区服务中心意义重大,一是首次对于公益项目运作的尝试;二是首次必须为大重病居民提供专业化服务。通过亲身参与,并结合自身专业知识,总结出该项目阶段性服务活动执行的经验教训,对该社区今后相关服务有所帮助,也为目前较热的各城市"公益创投"活动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4.
社区自组织的理论优势有助于跳出既往关于社区自治组织的认识误区,重新审视社区内各组织的性状,从而归类出社区自组织角色包括社区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社区中介组织等,明确了它们在“应然意义”上作为社区发展的主人翁、社区公益和社区文明的倡导者、开发和利用社区资源的整合器、实现社区自治的主力军、社区利益矛盾的协调人等自治功能,为实现社区自治发掘新的组织力量开辟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正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是指独立于政府、市场之外,采用非营利性的社会服务形式,弥补政府在公共管理领域中的失灵与不足,提升弱势群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参与能力的社会公益组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社会矛盾纠纷日益突出。社区是居民全体聚集的地方,其内部矛盾如政府和居民间、企业和居民间以及居民和居民间的矛盾化解程度影响到  相似文献   

16.
引导宗教界服务和谐社会建设,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宗教工作的一项新课题。宗教公益慈善作为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得到了很大发展。宗教公益一方面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反响和效益,另一方面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缺失和不足。如何引导宗教公益步人良性发展轨道,更好地落实体现党和国家的宗教政策,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6,(5)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收入差距逐渐拉大,大批农民工为了更好地生活,涌入各大城市为城市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他们子女的教育问题却日渐严重,特别是面向外来工子女的社区教育。目前还没有完整的课程体系,而且教育关注度也不是很高。本研究在分析外来工子女的受教育现状、社区教育公益课程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典型公益组织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了面向外来工子女的社区公益教育课堂教学模式,并将该教学模式应用于实际的课堂教学中。  相似文献   

18.
老年弱势群体主要由孤寡老人、高龄无保障老人、残疾老人、空巢老人和低保老人等构成。在当前人口老龄化的巨大压力下,弱势老年群体的服务保障问题显得尤为突出。本文在对上海市16个区县的377个居委会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社区老年弱势群体服务保障的几点设想:融入与参与,外来人口的重要作用不可忽视;有针对性地提供分类服务与差别服务;人力、资金双管齐下,加大对社区的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9.
倪怀敏 《党政论坛》2012,(19):45-46
社区是人类社会区域生活的共同体,是一个具有多重功能的社会实体,是人们参与社会生活的基本场所,并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作为一种社区类型的农村社区,是在农村生产方式基础上由一定的人群、一定的地域、一定的生产和生活没施、一定的管理机构和社区成员的认同感等等要素构成的社会实体,既是农村社会的有机构成单元,又是农村社会的缩影,具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重功能,是农民参与各种生活的基本场所,并以聚落作为自己的依托或物质载体。虽然我国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在功能上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随着统筹城乡进程的加快,城市社区和农村社区之间将不再严格区分,城乡连为一体,社区成为城乡重要的基层组织。因此,农村社区法制建设应当具有长远的眼光,考虑到统筹城乡发展的需要,从城市社区与农村社区逐步融合的角度,整体思考社区法制建设的定位。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6,(12)
公益创业以社会公益为理念,运用商业模式,通过创造新的服务、产品或新的方法来解决社会问题。公益创业作为一种新型的社会组织形式近年来在国内外蓬勃发展,被认为是解决社会问题的一种新途径。随着高校对公益创业的积极探索,青年大学生对公益创业显示了极大的热情,同时也拥有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公益创业呼唤大学生,大学生也需要公益创业。本文从大学生公益创业的内涵出发,探索大学生公益创业的社会价值及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