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在上届金扫帚奖颁奖仪式上,主办方衷心希望下一届看不到烂片,全是好电影。但事与愿违,去年的烂片数量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大幅增加,并且烂得更加让人无语。特别是古装片,达到了让观众难以容忍的地步。这些改编自经典题材或经典翻拍的古装片,品质上可谓一蟹不如一蟹,有人甚至惊呼古装片已经被“拍死”了。借拍摄经典之名,行“抢钱”之实,是这些古装片的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在上届金扫帚奖颁奖仪式上,主办方衷心希望下一届看不到烂片,全是好电影。但事与愿违,去年的烂片数量非但没有销声匿迹,反而大幅增加,并且烂得更加让人无语。特别是古装片,达到了让观众难以容忍的地步。这些改编自经典题材或经典翻拍的古装片,品质上可谓一蟹不如一蟹,有人甚至惊呼古装片已经被“拍死”了。借拍摄经典之名,行“抢钱”之实...  相似文献   

3.
有种说法,读经典可以使人长精神。此话 不虚。但有个前提,就是读经典必须“入神”,如此方可长精神。入神者,一心一意、精神贯注之谓也。唯有一心一意,读起经典来才有可能忘味九成;唯有精神贯注,读经典的过程才有可能使书中之精义渗透到自己脑海中,继而生发出新的精神来。这个过程,也就是古人讲的:“腹有诗书气自华。”  相似文献   

4.
“德政”即“为政以德”,是儒家的一个重要思想,而“官德”或称“官品”又是“德政”的重要内容。纵览儒家经典,这样一个观点非常鲜明:为政做官需要各种各样的条件,具备“官德”是其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人事之大经,政事之根本”。无德行政则“不能怀远”;为官重德...  相似文献   

5.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班讲授“开学第一课”,为中青年干部炼就“金刚不坏之身”、锤炼过硬本领,提出了“硬标准”“测评单”“说明书”。既对中青年干部提出了要求和期盼,也为他们成长成才成功指明了方向,是中青年干部修炼修为的根本遵循。中青年干部要接好班,必须用经典涵养正气、用理论滋养初心、用思想淬炼灵魂、用书香升华境界,补好精神之“钙”,纠正认识之“偏”,疏浚能力之“源”。  相似文献   

6.
学习是干部成长的永恒主题。荀子说过:“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如学”。培根曾讲:“读书可以增长才干.只有学识渊博的人才能通观全局.得以担当重任”。两位思想家的经典名言告诉我们,学习是为政之基、为官之途,是领导干部健康成长、提高素质、增强本领、不断进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7.
严兵 《党建》2010,(6):29-30
“唱读讲传”是重庆唱红歌、读经典、讲故事、传箴言活动的简称,起始于2008年6月。从最初的“唱”发展到“唱”、“读”、“讲”、“传”四位一体,从组织推动到自觉参与,活动声势越来越大,普及越来越广,社会反响越来越好。  相似文献   

8.
陈克鑫辑 《湘潮》2012,(11):48-49
☆读不朽经典,兴无穷之志。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观书有感》中说:“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源头”可以理解为经典。所谓经典,通常是指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中最具原创性、崇高性、涵盖面与派生力的文化典籍。由于它经过漫长的历史践证和生活刻勒,因而对该民族的价值取向、审美情趣与行为方式都产生了历久弥新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七大报告以高度的文化自觉性突出强调了加强文化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极端重要性。在当代中国语境下,“文化软实力”富有新的内涵。“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内核,“和谐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辐射凝聚功能的载体,“中华文化”是“中国文化软实力”在世界民族文化之林中的身分认同,“文化创新”则是保持”文化软实力”在现代世界中产生影响力的经典方式。  相似文献   

10.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其实说起来很简单,因为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古人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下,等而下之。”也就是说,你学最好的,充其量也就是个中等水平。如果取法乎下,那就等而下之了。所以,我们读书,就应该挑最好的读。最好的书是什么呢?经典。所谓“经典”,就是一个民族、一个时代最有意义最有价值的著作。什么叫“经”?经就是恒常,叫经常。什么叫“典”?典就是模范,叫典范。换句话说,经典就是“恒久的模范”。这样的书不读,读什么?读了《为什么读经典》,我方明白读经典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党员干部之友》2008,(2):F0002-F0002,1
蒙阴县位于沂蒙山区腹地,因处蒙山之阴而得名。西汉初年置县,至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秦朝大将蒙恬、东汉“算圣”刘洪、明代文学家公鼐的故里。全县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辖9镇2乡、464个行政村,53万人口。这里山清水秀,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蒙山“天然氧吧”、孟良崮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中国第五大“地质地貌奇观”、  相似文献   

12.
薛庆超 《世纪桥》2011,(2):6-10
一、以史资政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资政,顾名思义,就是为执政者提供治国安邦的历史借鉴。以史资政是中国史学的传统,关键是为谁资政。在中国古代,司马迁撰写《史记》,“究天人之际,察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并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为了总结历史上治乱兴衰的经验教训,讴歌历史上的明君贤相,鞭挞乱臣贼子,“使乱臣贼子者惧”。司马光撰写《资治通鉴》,更是为了给统治者提供一部治国安邦的执政经典。  相似文献   

13.
曾金狮 《求贤》2012,(6):52-54
乔活·桑塔雅那(GeogeSantayana)曾说:“了解可能发生的事情是幸福的开始。”人在职场,身不由己。桑塔雅那的这句话为职场中人总结了这十大经典理论所言所思之精华。这十大经典理论的名字虽然都总结自西方国家,但经典是相通的,管理也不例外。对于文章提到的内容,我们之前都会或多或少地知晓一些,比如看到酒与污水定律时,也...  相似文献   

14.
说“经典”     
什么是经典?常念为经,常数为典。经典的最大优势是经得起重复。常被人想起,永不会忘记。许多人都在梦想自己的作品或事业成为经典,好让历史记住,实现永恒。但这永恒之梦,总让可怕的重复之手拍碎。倒是许多不经意之说、之作,无心插柳柳成阴,不知不觉成了经典。“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这是中国革命的三大法宝,是中国共产党打天下的经典。1939年陕北公学的一批学生毕业了要上前线,毛泽东去讲话说:“《封神演义》上姜子牙下山,元始天尊送他三样法宝:打神鞭、杏黄旗、四不像。今天我也送你们三件宝: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领导。”毛…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这篇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中,系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把“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作为党的先进性的重要特征和显著标志,这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广播影视工作者不仅要积极、全面、正确地宣传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使之深入党心、民心,更要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大力繁荣我国广播影视事业,推进中国先进文化繁荣与发展。一、坚定自觉地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广播影视工作,深入领会建设中国先进文化的战略意义“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  相似文献   

16.
近读史书。对孔夫子“仁者寿”产生很大兴趣。“仁者寿”意为“大德必其寿”。一部闻名中外的治国经典《贞观政要》,曾真实记录了唐太宗李世民“忠义立身、用贤治国、岁寒松柏”的主张。唐代“药圣”孙思邈也从医学的角度提出“德行不克,纵服玉液金丹未能延寿”之理论。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文统筹于义理、考据、辞章(修辞词章)、立诚、经世、致用,根植开元发端于中华先祖开天辟地之原本勤劳生活实践,宗法于--“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天地和合,生生不息。”之乾坤屯三德之正道之纲纪之法理。  相似文献   

18.
安立志 《唯实》2013,(8):95-95
无论是官僚机构还是等级组织,都是权力载体。专门为权势者出谋划策的孔圣人告诉权势者,“唯上智与下愚不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因此,权力的运行没必要告诉“下愚”,于是“诏敕颁于大内”,“政令行于禁苑”,“谋略出于甲帐”,这些从古以来的规矩就自然形成了。“禁苑”、“大内”、“甲帐”的功能就是保密。梁启超谓二十四史是“相斫书”(《中国史学萃·中国史界革命案》),其实整部中国史是一部“秘史”。  相似文献   

19.
《学习导报》2011,(17):42-44
什么是经典? 什么是红色经典?本刊记者:最近,拜读了您的《红色经典散文选》,很受教益。首先给我们最深刻的感受是“政治原来可以这样写”。“红色”是一个有着特殊内涵的符号。像现在社会上唱“红色歌曲”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14):18-19
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古人讲的“修其心、治其身,而后可以为政于天下”“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读书即是立德”,说的都是这个道理。传统文化中,读书、修身、立德,不仅是立身之本,更是从政之基。按照今天的说法,就是要不断加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修养和党性修养,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自觉做到为政以德、为政以廉、为政以民。“为政之道,务于多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