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本·时间·阐释——新历史主义叙事阐释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春慧 《求索》2008,(11):170-172
新历史主义历史叙事理论,以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学》为掌门大橐,是新历史主义历史叙事理论的集大成。本文通过对新历史主义尤其是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事理论的研究,对历史叙事中历史阐释的可能性、阐释层面和阐释模式进行解析,试图为史学和文学批评尤其是历史文学方面以叙事为主导的文学样式(如历史小说,咏史诗,叙事散文等)的历史解释寻找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吴桐 《前沿》2014,(5):184-186
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是2004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获奖之后,其代表作《钢琴教师》吸引了各界的关注。该小说具有鲜明的女性主义色彩,叙述深入隐秘的女性心理,是耶利内克有意识地进行叙事试验的成功尝试,是新女性文本的代表。女性主义叙事学是由女性主义与叙事学交汇衍生而来。在过去的数十年中,各种学科交叉并用为认识身体的文化内涵提供了便利,女性主义叙事学便是其中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试图以女性主义叙事学为理论工具,着重分析了《钢琴教师》的叙事话语,旨在揭示该小说的性别话语特质。  相似文献   

3.
叙述视角是女性文学形式分析的一个重要向度,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不再拘泥于聚焦者的生理性别,而是着重探讨写作者采用了哪种类型的叙述视角、缘何采用,及这种视角如何帮助作者建构女性声音的,这为女性文学研究提供了新的话语增长点。通过对《奔跑的火光》《轻重》《拐弯的夏天》《好儿女花》《流年物语》《婚姻》等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文本细读,探讨主人公叙述视角、主人公兼叙述者视角、叙述者视角等不同叙述视角所隐含的女性声音,以详实的文本分析实践丰富、充实了女性主义叙事学研究。  相似文献   

4.
唐传奇的叙事视角是一种男性化的叙事视角 ,文本贯穿着男权中心主义 ,无论是叙述者还是被叙述者 ,其目的都旨在弱化女性社会地位和强化男性主体意识。本文通过对唐传奇具体作品的分析 ,对这种现象进行梳理 ,并以此期待科学、文明的社会性别观  相似文献   

5.
王永收 《求索》2013,(12):159-161
随着文学叙事学的发展,电影叙事学也建立起了语式叙事学式的电影叙事理论模式。在该模式中,叙述者是不可或缺的核心概念,作为话语的发出者,它被界定为一种叙述机制,对故事的讲述负责。大卫·波德维尔的电影叙事理论从认知建构的角度来理解电影叙事,认为故事是电影形式和观众认知交互作用的产物。从观众对故事能动的建构来看,电影叙事学中的叙述者机制是存在问题的。叙述者问题是当前电影叙事研究中争论的焦点问题之一。从叙述者问题出发对叙事机制进行考察.可厘清电影叙事研究的产生与发展脉络,并辨析出不同叙事理论模式间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6.
王红  雷艳妮 《求索》2012,(2):194-195,187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叙述视角一直是叙事学研究的一大热门话题,本论文就视角理论从经典到当代叙事学发展过程中的种种观点做一梳理。以热奈特为代表的经典叙事学家认为视角的本质是控制信息的有效方法,聚焦、焦点是这一理论的专门术语,形成了操作性极强的分析模式。当代叙事学家从视角与意识形态的角度,重新把视角与叙事文内容联系起来,在更广阔的话语背景中讨论意识形态下的视角模式。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视角理论亦如叙事学本身一样在新世纪的复苏中越来越丰富。  相似文献   

7.
作为社会科学的质性研究与作为人文科学的叙事学研究,在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上可以相互结合,有效对接。质性研究与叙事学分析在诠释学的理论基础、整合性的研究价值、主体诠释的研究视角等三方面,都存在着互相借鉴的基础。因此,叙事学分析可以为质性研究提供更为细致的方法论参考,而经典文学文本的叙事学分析,也可以为质性研究提供相应的研究训练和能力提升。  相似文献   

8.
史洁 《求索》2013,(2):151-153
文本的阐释是充满无限可能性的活动.以文本作为专门研究对象的文本学正可以为这种文本阐释提供指导。文本学涉及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符号学与叙事学,接受美学和后现代主义等多种理论方法.立场上呈现出多元和多维的特征.从它出发来观照文本可以获得诸多新鲜的文本阐释视角和效果。从结构和后结构主义的文本理论来看,文本是一种符号的链接;从接受关学的角度看,文本具有无限阐释的可能性;从后殖民主义理论来看,文本成为可被质疑的寓言:从后现代主义理论来看。文本又成为挑战线性存在的“文本的文本”。  相似文献   

9.
王浩 《思想战线》2021,47(2):140
不可靠叙述研究自诞生以来一直以笫一人称叙事文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但笫三人称叙事文本中存在的诸多不可靠叙述现象不容忽视。韦恩·布思最初的研究同时涉及笫一、三人称叙事的情况,但由于叙述者与人物存在根本差异,以“不可靠叙述者”为核心概念的研究难以从学理上涵盖笫三人称叙事中的不可靠叙述。基于柏拉图对“模仿”和“讲述”的区分,把叙述归于叙述者,把可靠性或不可靠性归于人物,则无论笫一还是第三人称中的不可靠叙述都是叙述者的模仿叙事使然。对笫三人称叙事中的不可靠叙述现象保持敏感,有助于读者对文本进行阐释,甚至从不同的角度对笫三人称叙事作品获得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宁凡 《思想战线》2013,39(1):141-142
在叙事学中,叙述声音指的是虚构叙事作品中声音之所由。它既是叙事策略(抑或叙事技巧)的问题,同时也超越了纯粹的形式层面,而与诸多语境相关联。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叙事学在法国兴起,时至今日,经历了从经典叙事学到后经典叙事学的转变,叙事学已从强调文本分析的内在研究兼顾到文本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文本从其内在文学性的桃花源走向了更为广阔复杂的现实世界。"叙事是一种参与文化进程的文化现象。"①从这个意义上说,上面的问题已不单单是叙事策略的问题,它必定负载了在叙事策略之外的文化意义。一、叙述声音之于20世纪90年代  相似文献   

11.
刘书勤 《理论月刊》2005,(11):128-130
儿童视角是一种叙事策略,一种独特的话语表达方式.对儿童叙事视角的运用是莫言小说叙述中的一大特色.从不同的叙述模式看,他作品中的儿童视角呈现出不同的叙事形态经验自我型的、混合成人视角型的、纯粹儿童视角型的;从儿童所"看"所"视"的内容看,他的儿童视角又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洞察社会世相的"向外看"和反观、省视个体生命的"向内看".而儿童视角的叙事特征、小说的叙述姿态和审美情调等则内蕴着莫言作品中儿童视角的情感发生机制及其复杂的心理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在对柏拉图诗学思想的研究中,其叙事理论尤其是叙事视角理论与其诗学体系之间的关系问题,一直受到忽视。柏拉图从神学意识形态、政治意识形态和审美意识形态三个角度出发,不仅在历史上最先区分了单纯叙述和摹仿叙述,而且对这两种叙事视角背后的道德内涵进行了深入阐释,较早地注意到了文学叙事的伦理性和意识形态性。柏拉图的叙述视角理论,不仅有助于我们厘清其诗学理论中的灵感说与摹仿说的歧义,也有助于我们认清柏拉图诗学的意识形态属性,同时也可启发我们对于文学叙事意识形态属性的深思。  相似文献   

13.
侯素琴 《求索》2012,(6):66-68
叙述视点、视角和聚焦是小说叙事学的核心概念。叙述视点即叙述者站在何种角度、以何种方式来叙事,重点解决"谁在说"的问题;叙述视角讨论"谁在看"和"看什么"问题,狭义上的视角受人物等因素限制;在热奈特的聚焦理论中,聚焦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主要讨论叙述者与人物的关系及其变化。叙述视点、视角和聚焦这三个概念从不同的侧面讨论小说的叙述行为,均涉及叙述者与感知者、小说人物与聚焦对象、叙述技巧与故事内容、现实生活与文学虚构等叙述理论所讨论的本质关系问题。本文旨在说明,三者之间不存在绝对的等同或对立,它们互相区别,互相依存,对其深入理解有助于文学研究者对小说文本进行更为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4.
时间是人类最为切近的生命体验,也是中外古今文学作品表现的重要母题。在叙事理论研究中,包括中国传统的叙事研究在内,对于叙事类作品,尤其是叙事虚构作品的时间表现,已有了长足的进展,而对抒情诗歌时间表现的探讨,则涉足甚少。从跨文类叙事学研究的视野,可以透视抒情诗的叙述时间。抒情诗存在着可与叙事文本类比的"事件",并展现出时间性与序列性,只不过是以与叙事文本有所不同的方式表现出来。以叙事理论时间分析的时序、时长、频率三重关系作为入口,可以勾勒抒情诗叙述时间表现的基本状况,这种状况在中外抒情诗中普遍存在。对这一内在的叙述时间关系的揭示,将有益于对抒情诗歌的理解和鉴赏,也可以在相互参照中进一步思考叙事文本的时间表现。  相似文献   

15.
论空间叙事研究的起点、切入面与展开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波 《求索》2011,(1):195-197
空间叙事研究的起点是具有叙事功能的空间,而不是作为背景的、静态的被叙述的空间,因此在文学叙事中,需要在传统文学研究与经典叙事学等叙事研究的谱系中,清理空间的身体性、当下性等内涵。在文学叙事中,空间不断突破固化的惯性时间及其支撑的感知框架,凸显当下时空中的感性细节,以此动摇时间意识,找回被忽略的当下空间意识。本文拟在把握空间内涵的基础上,讨论空间叙事研究的起点、切入面和展开方向。  相似文献   

16.
李国银 《求索》2012,(9):173-175
生态批评指的就是文学批评家探讨文学文本所呈现出来的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这是兴起于西方社会文学研究领域中的一种新的派别与模式。文学生态批评模式研究关注的是文学文本的叙述话语是如何来缜密思考人类自身的行径与大自然界其它万物之间以及周围世界之间的密切性的隐性关系的,它试图发现在文学文本的叙述之中涉及自然界万物的思想观点对人类自身行为所产生的深刻性影响。"生态批评"的生成和兴盛有着其特定的历史性渊源和发展性过程,同时它也有着其多样性以及本质性的含义界定和研究模式。在对文学文本的研究长期处于旧有模式之上时,生态批评无疑为当下文学批评的从事着们进行文学批评提供出了一种全新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新闻叙事的视角与聚焦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闻叙事的叙事人视角在制作文本时都是媒体的即“我”的视角,而新闻叙事文本内的视角和聚焦与文学叙事比较则是不同的,各有其特殊内涵。在新闻叙事中,叙事视角表现的是“谁看”,聚焦则强调“什么被看”;对二者进行选择与调整的意义也不尽相同:前者尽可能体现的是新闻的客观与公正,力图展示出一个“真实的世界”,后者则将叙事眼光投射到新闻事实的“有意味”处,从而叙述出一个“意义的世界”,二者相辅相成,并以此引导接受也就是引导舆论。  相似文献   

18.
文学意义研究是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的重要成果。在西方文学批评史上,围绕文学意义的研究大致有三种理论范式。第一种研究范式以俄国形式主义、结构主义等为代表,它们认为文学的意义内置于文本之中;第二种研究范式以美国读者反应批评、德国接受理论和解构主义为代表,该范式以"作者—文本—读者"为批评理路,强调读者的解读功能;新历史主义把文学看成历史的组成,强调文本生成的社会文化语境与权力话语,标志着西方文学批评由"作者—社会—作品—文化—读者"的新的历史转向。三种文学批评研究范式的演进是文学批评从文本研究走向文化研究的历史转型,这是文学批评范式的理论地图。  相似文献   

19.
图书推介     
正《身体·性别·欲望——20世纪八九十年代小说中的女性身体叙事》:杨秀芝、田美丽著,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2月出版。该书对身体女性欲望、男性作家文本中的女性身体叙事策略、女性作家文本中的女性身体叙事策略、未来女性身体叙事等内容进行了讨论。其研究对象是20世纪八九十年代具有代表性并产生了较大社会反响的叙事文本,主要关注女性身体在当代文学中被叙述的情况,关注那些描绘女性身体,把它嵌合在叙述之中从而使它体现某些意义的小说创作,对女性身体在文化场域乃至现实生活中的处境进行了分析与阐述,在此基础上探讨未来女性身体写作伦理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王西强 《求索》2011,(8):209-211
1985年,莫言发表了10余部中短篇小说,进行了出色的叙事视角实验,对传统的叙事模式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带来全新的审美体验和阅读感受,总结起来共有四种代表性视角类型。莫言在不同小说文本中尝试使用不同叙事视角,也在同一小说文本中变换使用不同视角叙事,这些叙事视角实验对传统的叙事方法进行了大胆反叛,为他后来小说叙事艺术的发展和辉煌成就奠定了基础,并显现出他此后创造的整个文本艺术世界的一些主要叙事美学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