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湖北政报》2009,(18):9-11
<正>(2009年9月4日)鄂发[2009]21号大力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为全面提升我省应对气候变化能力,现提出如下意见。一、深刻认识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的重要意义自然生态、资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变化,对全球自然生态系统产生了明显影响,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当前,我省正处  相似文献   

2.
围绕气候变化问题的道义竞争凸显西方大国的战略取向近年来,各主要大国对气候变化问题空前重视,国际辩论也空前激烈。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曾被很多人称作拯救地球的最后一次机会。应对气候变化是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议题,因而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有着不同利益、提出各自诉求的不同国家,均在这一国际舞台上竞相展示姿态。其中一个突出的现象是,西方国家对新兴经济体施加了日益增大的压力。  相似文献   

3.
理论视野     
《长江论坛》2010,(2):96-96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2010年2月22日下午主持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全球气候变化深刻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是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我国人民根本利益,事关世界各国人民福祉。长期以来,我们本着对我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负责的态度,始终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签署《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实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  相似文献   

4.
唐政洪 《中国减灾》2010,(12):40-42
尽管全球气候变化本身仍存在相当的学术争议,但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已迅速转向于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成为了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层面的问题。全球应对减排的呼声日益高涨,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之争,事实上已经演变为以"低碳"发展模式为标志的基础研究之争、技术创新之争、市场占有之争、金融创新之争等一系列全方位的综合国力的角力点。  相似文献   

5.
近期关于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观点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在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严峻挑战的大背景下,从京都到巴厘岛,再到哥本哈根,国际社会为保护全球环境、应对气候变化共同努力,低碳经济的概念应运而生,并日益受到国际  相似文献   

6.
袁健红  齐晓琳 《群众》2014,(2):54-55
发展绿色产业关系到经济结构转型和未来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竞争。从国际看,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中,  相似文献   

7.
低碳旅游:气候变化下中国旅游业负责任的选择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洁  刘亚萍 《岭南学刊》2010,(2):112-116
气候变化是全球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旅游业不可能独善其身,必须考虑如何在发展中应对及缓解气候变化问题。气候变化对旅游业产生了积极与消极影响,同时旅游业对气候变化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结合旅游业的特点与中国未来面临的巨大减排压力,低碳旅游是气候变化情景下中国旅游业负责任的选择。  相似文献   

8.
当下全球变暖已成为一个公认事实,而南、北极地区正是这种变化的敏感区域,也是全球最大的制冷驱动器。认识极地在全球气候变化中的作用及对中国的影响,有助于对中国制定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和措施。  相似文献   

9.
全球气候变化正在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当今国际社会共同面临的重大挑战。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个问题上,法律具有独特而有效的功能。为了预防和减少气候灾害,加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立法问题的研究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0.
<正>尽管全球气候变化本身仍存在相当的学术争议,但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已迅速转向于如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不仅是一个科学问题,更成为了政治、经济和国家安全层面的问题。全球应对减排的呼声日益高涨,全球气候变化的应对之争,事实上已经演变为以"低碳"发展模式为标志的基础研究之争、技术创新之争、市场占有之争、金融创新之争等一系列全方位的综合国力的角力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问题,最近,我国政府制定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决定把应对气候变化与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和创新型国家结合起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地区规划;  相似文献   

12.
从“低碳经济”到“低碳城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之路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来看,中国一直都以积极态度研究、讨论、制定、并实施有关政策,以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对人类社会环境的影响。1992年6月,我国政府签署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同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并批准了《公约》,中国成为该公约最早的10个缔约方之一。2008年7月9日,国家主席胡锦涛  相似文献   

13.
《传承》2010,(1):2-2
<正>全球共有192个国家参加了全球气候保护协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并于1997年签订了《京都议定书》,承诺在2012年前共同削减温室气体排放  相似文献   

14.
上榜理由: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新能源、绿色低碳发展都是国家重点鼓励的方向。发展低碳经济、推广绿色GDP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绿色现代化是中国必选之路。中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绿色经济,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绿色产业,投资绿色能源,促进绿色消费,不仅不会影响中国长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发展低碳经济:挑战和机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妥善应对气候变化,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家根本利益。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型社会,是在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全球正在经历的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6.
<正>在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背景下,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而发展低碳经济,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措施,我国领导人对发展低碳经  相似文献   

17.
云南各少数民族的生活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近年来所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尤为明显,传统生计受气候变化及其灾害的影响也最为直接和敏感,同时民间关于气候变化的认知也比较丰富多样.基于2007年以来的田野调查和研究资料,以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果念行政村为例,考察藏族对气候变化的本土认知、气候变化对当地传统生计的影响以及当地藏民应对气候变化的措施,可以呈现地方性传统知识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现象中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丁文广 《中国减灾》2012,(9X):14-15
妇女在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各种灾害中所受的影响的特殊性遗切需要政策层面的关注、和重视,同时,妇女在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灾害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立法及政策保障妇女参与气候变化应对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9.
2009年12月,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将召开一次重要的全球气候变化大会,近200个国家的元首将共同讨论,在2012年<京都议定书>期满之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20.
全球气候正在发生以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变化。气候变化事关人类生存和各国发展,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需要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应对。作为发展中大国,中国人口众多、气候条件复杂、生态环境脆弱,是最易遭受气候变化不利影响的国家,气候变化严重威胁中国许多地区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