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衡 《学习导报》2012,(7):46-46
魏晋风度,崇尚隐逸。东晋时的大官刘尹是晋明帝的女婿,皇亲国戚,身份显赫,但他为政清静,死后人赞之曰:“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作秀,不太把做官当回事,而保持人格的独立和人性的率真。最典型的就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无官官之事”不是让你玩忽职守,掉以轻心,而是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去干事。这句话类似“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是囫囵吞枣,而是把握主旨,不一味地抠词掰句;又类似“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说交情淡,而是说交往的形式简,更见真情。  相似文献   

2.
魏晋风度,崇尚隐逸.东晋时的大官刘惔是晋明帝的女婿,皇亲国戚,身份显赫,但他为政清静,死后人赞之曰:“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作秀,不太把做官当回事,而保持人格的独立和人性的率真.最典型的就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无官官之事”不是让你玩忽职守,掉以轻心,而是实事求是,实实在在地去干事.这句话类似“好读书不求甚解”,不是囫囵吞枣,而是把握主旨,不一味地抠词掰句;又类似“君子之交淡如水”,不是说交情淡,而是说交往的形式简单,更见真情.  相似文献   

3.
正东晋时晋明帝女婿刘尹虽贵为皇亲国戚,但为政清廉,造福一方。他去世后时人赞曰:"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古人所讲的"官官之事",就是骑马坐轿、宴请应酬等官场形式,讲究权威、场面、气派等,体现的是封建社会的腐朽政治文化,其遗毒对现实中的官场习气亦有影响。之所以推崇"居官无官官之事",就是提倡为官不摆  相似文献   

4.
《理论与当代》2012,(3):61-61
梁衡在1月13日的《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东晋时的大官刘尹是晋明帝的女婿,皇亲国戚,身份显赫,但他为政清静,死后人赞之曰:“居官无官官之事,处事无事事之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不作秀,不太把做官当回事,而保持人格的独立和人性的率真。曾亲历一件扶贫小事。那年所在的单位向对口扶贫的某县送去六大卡车棉衣、棉被,  相似文献   

5.
记得明代的王守仁曾说过:“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虽百工技艺,未有不本于志者。……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衔之马,漂荡奔逸,终以何所底乎!”北宋时的苏东坡也曾说:“古之立大事者,不唯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的确,历史上凡是为人类创造了重要业绩的...  相似文献   

6.
营口市回民小学党支部坚持党建工作贯穿于教学活动之中。在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学生中开展以“不实之名不图,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为”为重点的廉洁文化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7.
江玉桥 《党建》2010,(5):48-48
古语云:“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领导干部的率先垂范是各项制度真正落实和严格执行的关键,因而必须带头执行制度,自觉维护制度。  相似文献   

8.
温故,就是温习过去。过去之人,过去之事,过去之情感,要温;知识,也是过去之人积累而成的精神积淀,皆心血所凝,也要温。孔子说:“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为政》)  相似文献   

9.
盈满也,盛也。传统“持盈论”渊源流长,如《周 易》言“天道亏盈而益谦”、“人道恶盈而好谦”,范蠡言“国家之事有持盈”,老子言“保此道者不欲盈”,孔子言“持满有道乎”,管子言“持满者与天”、“釜鼓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仍至王船山的“盈而后奋”和曾国藩的  相似文献   

10.
一品大百姓     
在封建社会里,最高等级的官位是一品,而万千小民百姓,从来就是无爵无位,无等级。在半个多世纪前,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却提出要做“一品大百姓”的口号,今日听来仍令人耳目一新。“一品百姓”中的“品”就是人品。人品是每个人处世的精神支柱。自警自励,守身如玉,穷且益坚,富而愈俭,凭理智支配欲望,用正气战胜邪恶,这一切都需要人品来支撑。要做“一品大百姓”,凭的就是一流的人品,时时处处不忘为自己生活的这个社会尽一份义务。“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  相似文献   

11.
明代张居正曾在《答总督方金湖》中写道:“事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有非常之功。”可见,成事、成功者,必先选用非常之人。作为领导者,选用人才离不开高超的领导艺术。这如同将帅领兵打仗,贵在出奇招,善用非常之道。  相似文献   

12.
刘宽德 《奋斗》2002,(10):13-13
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作为一名基层党务工作者,要切实以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为第一要务,做密切党同人民群众关系的模范,做“三个代表”积极的践行者,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体现“三个代表”,身体力行“三个代表”。  相似文献   

13.
郭庆晨 《前线》2012,(10):55-55
党员干部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是时下最受群众欢迎之事。生活越发幸福,群众盼望已久,谁不高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南省焦作军分区党委始终同广大人民群众同甘苦、共患难,自觉做到“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有效提升了党和军队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地位。  相似文献   

15.
刘军 《理论与实践》2001,(10):44-44
“抱瓮老人”何许人,他的眼光如何?请看《庄子·天地篇》第11章:孔子的学生子贡路经汉阴时,见一老人“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很费力,便告诉他有种提水工具叫桔槔(也称“吊杆”,利用杠杆原理从井里提水,现农村偏僻落后地区仍沿用),使用它提水可以省力高效。不想这位“抱瓮老人”听了不仅不感兴趣,反而生气地说:“有了机械,必有机巧之事;有机巧之事,必有机巧之心;有机巧之心,人心就不纯了。我也知道有这种提水机械,是以为可耻才不用的。”  相似文献   

16.
龚铁鹰 《党课》2012,(24):103-105
一个国家的独特风情总是令人难忘。尼泊尔选拔敬奉“活女神”就是这种独特的风情。也怪我孤陋寡闻,对尼泊尔这桩奇异之事以前竟然一无所知。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全党必须居安思危”,“常怀忧党之心”。领导干部心存畏惧是一忧患意识、是一种勤政意识、是一种自律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是一种公仆意识。一个人有了畏惧之心,胸中就有了定盘星,为人处事就有了标准,就会拒绝各种诱惑,用法纪和道德约束自己,对于越轨之事不敢想、不敢干,从而能够创造美好的人生。  相似文献   

18.
邱瑜 《党的文献》2012,(5):123-124
人们常常认为,“杀鸡用牛刀”,是小题大做,把大气力用在了小事情上。其实,在一定条件下,“杀鸡”有时还真得用“牛刀”,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杀鸡用牛刀”,就是要善于集中各种力量,努力做好所需之事。对此,邓小平就曾提倡过。  相似文献   

19.
韩熠 《党课》2020,(1):70-71
哲人有言:“人不一定能使自己伟大,但一定可以使自己崇高。”勇于“自省”,敢于在抵制诱惑中涤荡心灵,善于在涵养省察中实现灵魂净化,就会成就一个崇高的自我。“自省”是孔子提出的一种自我道德修养的方法,“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宋代的范仲淹每天晚上睡觉之前,都有“自计”的习惯,“自计一日食饮奉养之费及所为之事”,也就是算一算自己拿的俸禄和一天所做的事情是否相称、有否亏心。  相似文献   

20.
谋位与谋政     
古人有言:“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够,而耻智之不博。”纵观历史,正是这种患德不崇,耻智不博的思想情操,铸成中华民族谦恭礼让、贤德厚道的优良传统美德。   半个多世纪前,陶行知从提高全民族素质的高度出发,提出做人要做“一品百姓”的口号。他毕生以此自勉勉人,“想老百姓,做老百姓,爱老百姓,学老百姓”,是一个光彩照人,彪炳史册的“一品百姓”。鲁迅先生一生无品无级,却常以天下为己任,为民族解放冲锋陷阵,为睡狮猛醒摇旗呐喊,“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陈嘉庚先生无位无爵,为支援抗战,不惜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