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传承》2015,(8)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提出实践的观点,建立以实践观为基础的实践唯物主义。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中国梦"重要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相契合。认真研读经典著作,将《提纲》中的核心思想——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运用到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将有利于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手稿》、《提纲》、《形态》,这三个文本以不同的方式阐述了共同的思想主题——作为马克思哲学核心的实践唯物主义。《手稿》是马克思哲学思想的秘密诞生地,是穿着费尔巴哈外衣的《提纲》;《提纲》是马克思对费尔巴哈误解的澄明,是脱去费尔巴哈外衣的《手稿》;《形态》是对前两者比较系统、全面的深化,标志着成熟形态的马克思哲学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袁方 《理论月刊》2006,1(2):24-26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实践观,并以此为基石构建了新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提纲揭示了在实践基础上的主体和客体、神圣与世俗、理论与实践等矛盾关系的生成、展开以及扬弃过程,孕育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为随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逐渐成熟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4.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哲学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长期以来学术界普遍认为马克思实现了哲学史上的"实践论"革命转向,其哲学可诠释为实践唯物主义哲学。笔者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出发,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哲学反思,从人类进行实践活动的内在动因和生存意义出发,将实践置于对象化的视域之中,从而丰富马克思所谓"现实的人"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早期异化论包含着实践的唯物主义的萌芽──兼论对费尔巴哈之超越庄建儿研究马克思实践观的形成侧重于对《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及《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这是对的。但是作为同一时期著作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槁》也不能忽视。这部著作所体现的早期典型异...  相似文献   

6.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是马克思于1845年春在布鲁塞尔记录自己思想的一个笔记,虽然只有21条,字数不满1500字,但这简洁文字背后的深思却字字掷地有声,被恩格斯评价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实践观点的提出是《关费尔巴哈的提纲》最为重要的思想,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实践观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理论地位,甚至可以说是核心地位,以至于要理解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作为切入点。今日,马克思的实践观在新时期呈现出了新特点:实践作为人的存在方式更加丰富;作为社会生活的本质,实践在新时期更加复杂。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科学实践观,实践的观点是贯穿全文的一条主线,文章揭示了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同包括旧唯物主义在内的一切旧哲学划清了界限。一种崭新的马克思哲学体系在科学实践观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把实践的观点引入到了认识论中,更重要的是发现了实践在社会历史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历史发展的基础,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和立足点,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8.
《新东方》2014,(1)
本文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为研究文本,从思维方式、阶级属性和理论旨趣三个维度对马克思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及一切旧哲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之"新"主要体现在":实践思维方式"对"直观思维方式"的超越;"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立脚点对"市民社会"立脚点的超越;"改变世界"原则对"解释世界"原则的超越。  相似文献   

9.
张云阁 《新东方》2014,(1):8-12
本文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为研究文本,从思维方式、阶级属性和理论旨趣三个维度对马克思哲学和费尔巴哈哲学及一切旧哲学进行了比较分析,提出马克思"新唯物主义"之"新"主要体现在":实践思维方式"对"直观思维方式"的超越;"人类社会或社会的人类"立脚点对"市民社会"立脚点的超越;"改变世界"原则对"解释世界"原则的超越。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旧唯物主义、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从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变革性和优越性,在反思中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1.
符永雄 《新东方》2002,(1):47-49
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旧唯物主义、人本主义进行了批判,阐发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特别是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第一次对唯物史观作了经典表述。从中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变革性和优越性,在反思中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新哲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共十一条,内容言简意赅,结构严密。人性论、实践观、哲学观是马克思在《提纲》中所要表达的三个主要领域。正确的实践观是建构科学人性论的基础,科学人性论是确立正确的实践观的前提,在实践观和人性论辩证统一的基础上建构了崭新的对人类终极关怀的新哲学观。中国当前的社会治理应以科学的人性论、实践观、哲学观为指导,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孙厚权 《理论月刊》2003,4(7):29-31
马克思恩格斯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和《费尔巴哈论》三篇论著中阐述了相同的主题:批判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构建马克思主义实践观。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思想的历史链接。《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起点,《德意志意识形态》展开了《提纲》中的思想,突出了生产实践,在《费尔巴哈论》恩格斯从发展过程和内容等方面较为全面地评价了费尔巴哈哲学,强调了实践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重要地位,继承和发展了《提纲》和《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张银 《传承》2010,(3):48-49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第一次以崭新的姿态揭示了革命实践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的决定作用,阐明了以科学的实践观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贯穿于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始终,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科学体系,是中国的革命、改革和发展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15.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产生于黑格尔理念哲学转向费尔巴哈人本哲学这样一个至高点上,因而,它是马克思在这个至高点上向人类学方向的进一步开拓。《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使用了三个不确定的词———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方面来表达马克思确定的哲学新思想。它既通过上述三个词的互释而呈现出这种哲学新思想,又通过对三个词不同方面的强调而表达出了人的人类学特质。在这一意义上说,人就是以人的人类学特质来理解对象、现实、感性,即人的周围世界的。因而,马克思是在这种人类学特质的根基上,构建了他的人类学唯物主义、人类学世界观、人类学活动论、人类学实践论、人类学辩证法等,并据此提出了改变世界的哲学要求。这就充分表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所本有的人类学哲学特质。而这种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新理解,对迎接人类学时代的来临,则具有根本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以“实践唯物主义”、“实践一元论”、“实践本体论”(以下通用“实践唯物主义”代之)为一方,以“物质本体论”为另一方的哲学争论中,双方似乎都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这一事实: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仅是一种哲学,它还是中国共产党及其所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理论基础。因而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任何变改,其影响和后果绝不仅限于哲学学术范围。例如,争论双方有个焦点:如何理解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一段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同恩格斯《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无论是在篇章结构上,还是在对"现实"概念的理解上,都是一致的。但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不同,《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没有把"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上升到马克思世界观基本问题的高度,也没有把实践活动概念化,这是二者的主要差异。  相似文献   

18.
尽管马克思没有系统地论述家庭,但他的家庭思想贯穿于唯物史观的形成始终。马克思的早期思想经历了从客观唯心主义到人本唯物主义,从人本唯物主义到历史唯物主义的转变。在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形成过程中,我们可以根据马克思早期的经典文本探索其家庭思想的演变轨迹。从浪漫主义向人本唯物主义转变时期,马克思通过《爱之书》、《歌之书》、《离婚法草案》、《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等初步阐发了他的家庭思想。从人本唯物主义向历史唯物主义转变时期,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中开始将婚姻与家庭等置于市民社会中考察,并对同时期的家庭思想进行了回应。在唯物史观的全面建立和问世阶段,马克思用崭新的视域通过《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珀歇论自杀》以及《共产党宣言》等全面阐述了他对资本主义家庭、两性关系等理解。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或立脚点是什么?这是近年来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在探讨这个问题时,人们常常引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第十条中的一句名言:“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了的人类。”本文的主题也是以这句话为立论根据的。但是,笔者对“社会化了的人类”的命题及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创立的新哲学是实践唯物主义.这一新哲学实现了以存在者为本体的传统存在论转向以人的存在--实践为本体的现代存在论的革命性变革.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对这一新哲学的核心作了概括,而<1844年哲学手稿>对这一核心作了充分而深刻的阐述和论证,因此, <手稿>是新哲学的奠基之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