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浙江     
□5116万人《2008年浙江省人口变动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显示:2008年11月1日零时,浙江省的常住人口为5116万人,年末全省常住人口为5120万人,与2007年末常住人口5060万人相比,增加了60万人,增长1.19%。  相似文献   

2.
文摘     
近二千年来中国人口变动情况公元2年(汉平帝元始二年)5960万人(《汉书·地理志》)。公元755年(唐玄宗天宝十四年)5300万(《通志》)。公元1080年(宋神宗元丰三年)3300万(《宋书·地理志》)。公元1578年(明神宗万历六年)6070万  相似文献   

3.
张尚英  ;舒大刚 《求索》2007,(7):199-203
宋代《春秋》学文献数量众多反映了宋代《春秋》学的繁荣及其在整个《春秋》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地位;种类分布则展现了宋代《春秋》学讲求会通,注重义理、疑古惑经以及开拓创新的时代特色;时间分布、地域分布则分别展示了宋代《春秋》学发展的阶段性、地域不平衡性,共同揭示了其与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4.
唐代刘知幾的《史通》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的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著。《史通》辨明史学源流,援经入史,阐明经史之异趣,史学最终从经学中挣脱出来成为一门与经学并立的学科。然而到了宋代,随着经学独大的学术格局再次确立,《史通》"援经入史"、"疑古惑经"等壮大史学谱系的努力受到宋人的普遍诟病,《史通》一书也遭到宋人的普遍排斥,一度归于沉寂。《史通》在宋代的沉寂与宋代经史之间的博弈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身为一个"地师级"领导,情愿到贫穷落后的地区工作,跟那里的百姓同甘共苦,经常挖野菜充饥……他,就是宋代著名大诗人、曾经做过密州知州的苏轼。"自讨苦吃"宋神宗熙宁七年,苏轼在杭州任通判期满后,主动要求到山东密州(今诸城,宋时辖胶西、高密、安  相似文献   

6.
成寻中国之行之因考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康健 《求索》2010,(11):247-249
成寻是中日友好交流史上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于宋神宗熙宁五年来到中国,用日记详细记录入宋见闻。其著《参天台五台山记》极具史料价值,保存了许多研究宋代政治、经济、文化、宗教、交通、地理、风俗以及中日关系的珍贵资料。查考成寻中国之行的原因,主要有"见贤思齐","见贤欲齐","参学交互"等方面。前辈大师的成功激起成寻入宋欲望,参拜祖庭成为成寻的梦想;游历天台山、五台山,巡礼圣迹;向宋朝赠送各种经籍、佛学著作以及手工艺品,通过著述向日本推介中国诗歌、茶艺等,文化交流、现证互学成为成寻中国行的根本目的。  相似文献   

7.
自孔子著《春秋》,特别是司马迁的名著《史记》传世以后,史学已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的一门“显学”。历代王朝将历史列为学校教育的必修课,从皇帝到王公大臣都把前朝的历史典籍作为必读书。有的皇帝不只读史,还组织学者编纂史书。史学巨著《资治通鉴》,就是宋神宗指令司马光编纂的。  相似文献   

8.
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天久旱不雨,百姓颗粒无收,饥民流离失所,宋神宗为此忧心忡忡。一位看门小吏郑侠趁机进献《流民图》给神宗,冒死上奏:“都是王安石变法  相似文献   

9.
《集韵》、《类篇》是宋代官修的韵书与字书,两书之所以能够成书于宋初,与宋代的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宋代初年政局稳定,经济持续发展,国君重视文教事业,科举大兴,出版技术成熟,校勘事业繁荣,儒学复兴等一系列主客观因素促成两书的诞生。  相似文献   

10.
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信访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烟台市芝罘区人大常委会历来十分重视信访工作.尤其是近几年来.着力把人大信访工作往“群众利益冗小事”、“构建和谐社会”、贯彻实施《监督法》和《信访条例》上靠,不断提高机关的重视程度.强化部门的办理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11.
艾智科 《求索》2010,(3):229-229
勃兴于宋代的经典辨疑思潮,是“经学变古”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这个问题不仅是研究宋学不可或缺的环节,对于研究明清乃至当代学术思想也极具意义。近年来,陆续有这方面的研究成果问世,如叶国良《宋人疑经改经考》、杨新勋《宋代疑经研究》等。这些著作虽然均具相当的学术价值,但以学术思想发展演变视阈进行研究的着墨不多。  相似文献   

12.
岳拯士 《前沿》2014,(1):221-222
宋代进士登科记,大多散佚,现有龚延明教授、祖慧教授编纂《宋登科记考》一书,嘉惠学林。但因宋代登科人数多,且散见于各种文献,难免有所遗漏,笔者就所查阅到而《宋登科记考》未收录的登科进士做一补正。  相似文献   

13.
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年)秋,苏东坡第四个儿子出世。按当时习俗,生儿满月要行洗儿礼,他借此写了一首著名的自嘲诗《洗儿戏作》。诗曰:“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既称戏作,当然不是实话,而是用来自嘲的愤世嫉俗的反语。苏东坡所说“惟愿孩儿愚且鲁”的想法未必真实,但是此诗揭示出来的一种社会现象——聪明人不免会受到打击“愚且鲁”者却能“无灾无难到公卿”——倒是千真万确的。不仅宋代如此,整个封建社会莫不如此。其原因也不难理解,在位者大多忌才,只想用奴才,不想用人才,…  相似文献   

14.
正是一年好光景,姹紫嫣红又逢春——值此我省八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和本刊创刊两周年暨公开发行1周年之际,我们特别想向全省各级人大代表以及本刊所有作者、读者说一声:真诚地感谢您!感谢您对我刊的这一份厚爱,感谢您伴我们走过了昨天、今天,也期待您同我们共赴明天。两年前,《楚天主人》能破土萌生,得益于良好的民主法制环境。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日益深入人心,各级人大工作蓬勃发展,顺时应势,《楚在主人》从内刊走向公开发行,寒来暑往,春花秋月,不觉间已出刊24期,约150万字,发行量也从过去每月几千份增至数万份!收获是努力的结果。值得欣慰的是,两年耕耘,《楚天主人》已愈益得到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广大作者、读者的喜爱与支持。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彭冲、倪志福、孙起孟、王丙乾、程思远等领导同志先后为我刊拔冗挥毫、惠赐墨宝;法理学家章若龙、刑法学家马克昌、历史学家张正明、宪法学家何华辉、政治学家刁田丁等一批著名教授和人大工作者锦心绣口,妙笔生花,为我刊挥洒出一篇篇深入  相似文献   

15.
何兆泉 《前沿》2006,(3):182-185
添差官是指政府正式员阙之外的差遣,始于北宋中期,后逐渐制度化,造成了宋代官僚机构的膨胀,政治的败坏和财政的捉襟见肘,是两宋“三冗”问题的表现之一。恩荫补官、宗室添差及军员添差的泛滥是添差官制度日益败坏的重要原因。两宋政府在解决添差官问题上的束手无策,反映出中国传统官僚政治体制内部无法自我突破的缺陷。  相似文献   

16.
说“和”     
“和谐”,《现代汉语词典》解释为“态度温和,容易接近”。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上,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提出“和为贵”的观点。《论语·颜渊》中有“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的说法;宋代林逋的《省心录》中也讲:“和以相处,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这里都为古  相似文献   

17.
李清照出生于书香门第,她的父亲李格非是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的进士,曾任冀州司户参军等职,并拜苏轼门下学习,名列苏门"后四学士",著有《洛阳名园记》等;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精通文学,是名门闺秀。李清照不仅在诗词方面从小受父母的影响和熏陶,而且父母也为她提供了优越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8.
一、前言 1958——1959年,贵州省博物馆为配合基本建设,在清镇县芦狄乡发掘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共有宋代墓葬91座。1972年4月下旬,在清镇县东门桥公社干河坎生产队,发掘了84座古代墓葬,有37座墓葬可以明确推断其时代为宋代。1965年底至1966年初,在平坝县马场公社发掘了34座古代墓葬,其中坟坝脚的5座石棺葬亦可确定为宋代。这些墓葬,在《考古》,《文物参考资料》、《文物与考古》等杂志上,曾经分别作过报道。本文主要根据这些资料,对它们的族属,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富民阶层与宋代社会黄启昌一宋代富民阶层的出现与划分富民,在宋代已被许多人所论列,而且描述也多姿多彩。如:苏询说:“富民之家,地大业广,吁陌相接,募召浮客,分耕其中,鞭答驱役,视以奴仆,安坐.四顾,指麾于其间。”①这是对富民特征的总的描绘;《宋史》卷三...  相似文献   

20.
海外研究中国女性史的典范著作《内闱:宋代的婚姻与妇女生活》一书选取最常见的婚姻及家庭中的女性为研究对象,娴熟地运用女性视角,生动客观地重构和展现了宋代女性的生活状态,并通过考察宋代妇女的婚姻与家庭,指出了宋代妇女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