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应用猫肾传代细胞(CRFK)单层接毒方法将犬冠状病毒(CCV)强毒YS1株连续传代驯化至60代,经安全性试验和免疫原性测定,该强毒株己驯化至弱毒水平,对犬安全,免度原性良好.  相似文献   

2.
1985年12月我们从病牦牛的眼、鼻分泌物中分离到一株有致细胞病变能力的病毒,经血清学鉴定,初步认定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病毒,并定名为85-Y毒株。为明确IBR病毒85-Y毒株对牦牛的致病性,进行了回归本动物试验。 材料与方法 (一)细胞 按常规方法制备犊牛肾(BK)继代细胞供种毒传代、毒价测定、病毒回收与鉴定。 (二)种毒 取85-Y毒株第6代冻干毒(-20℃下保存150天,毒价10~5TCID_(50)/ml)按常规方法在BK细胞上连续传4代作为种毒,经-20℃~37℃冻融3次后用于接种牦牛,同  相似文献   

3.
从贵州省某鸵鸟饲养场病死鸵鸟的脑、脾中分离出 1株新城疫病毒———鸵鸟ND99,结合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剖检确诊该场流行的以急性死亡为特征的传染病为鸵鸟新城疫。经最小致死量致死鸡胚的平均死亡时间 (MDT)、3日龄雏鸡脑内接种指数 (ICPI)、6周龄鸡静脉接种指数 (IVPI)测定 ,表明该分离株为缓发型毒株 ,其毒力弱于LaSota株。  相似文献   

4.
1974年7月,我们从陕西某肉联厂分离出一株猪水泡病野毒,经适应乳鼠继代和理化性能测定,证明该毒株性能较好,并定名为陕西Ⅱ系毒。之后。我们用其制作了三批全鼠灭能苗。并以新鲜苗及在4℃环境下经2个月的保存苗接种猪,进行了安全性和免疫性能的观察试验。 (一)疫苗种毒:种毒系猪水泡病陕西Ⅱ系毒ME_5,用两日龄乳鼠测得毒价为10~(-8)。 (二)疫苗制造方法:  相似文献   

5.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弱毒株能在Marc-145细胞上正常增殖,经克隆纯化后测得其毒价为107.41TCID50/mL.克隆株对乳鼠、低日龄乳猪和妊娠母猪具有很高的安全性;3日龄乳猪用10-1、10-2稀释的病毒液接种后,能抵御105.8TCID50/mL的PRRS强毒攻击;后备母猪在接种克隆株病毒后于妊娠85 d用PRRS强毒攻击,结果不发生流产;妊娠母猪接种克隆株病毒原液后,足月产仔时其后代无死产、弱仔、干尸化现象.临床应用PRRS弱毒苗12万头份,证明克隆株弱毒苗在控制仔猪呼吸道症状和母猪繁殖障碍方面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采用终点稀释——纯化染毒细胞的方法对中国株猪瘟兔化弱毒(以下简称C株)种毒进行了3次克隆,最后1次克隆获得10株克隆毒。通过对10株克隆毒的10项病毒学检验,确认这10株克隆毒与种毒的生物学特性基本一致,未发现变异毒株,无杂毒污染。本克隆方法比目前文献上介绍的有关方法更简单实用,在克隆非致细胞病变病毒方面取得一项较好的经验。  相似文献   

7.
犬瘟热病毒(CDV)小熊猫低代强毒(LPV9)经MDCK、CRFK和Vero细胞分别传至21、20、20代,并采用蚀斑技术对传代毒进行克隆.病毒每传20代进行1次致弱程度鉴定,结果表明LPV9随所传代数增加,对幼犬的致病性逐渐减弱,至第70代(LPV70)时,对接种犬失去了致病性.2个组犬按每只1×104TCID50,分别接种LPV70和疫苗弱毒复壮株R-20/8,14 d后前者刺激接种幼犬产生的中和抗体效价均大于1100的完全保护价,而后者则有低于1100的(攻毒保护率分别为5/5和4/5),故驯化致弱的LPV70免疫原性要好于疫苗弱毒复壮株R-20/8.将LPV70分别在细胞上连续20代、在幼犬连续传代5代后,其细胞培养物及从动物体内回收的病毒免疫原性及安全性能够稳定遗传.  相似文献   

8.
从用同一份组培细胞繁殖两种病毒的研究获得结果后,我们又对繁殖过猪瘟弱毒的原代仔猪肾细胞再繁殖鸡新城疫Ⅰ系弱毒进行了研究。我们设想:是否可以在生产猪瘟弱毒疫苗多次收毒后的组培细胞上再生产NDV疫苗。NDV有无促进被猪瘟弱毒感染后的猪肾细  相似文献   

9.
(一)种毒来源和毒株的病原特性:采用龙海株。此株于1973年3月从龙海角尾公社发病猪采集水泡皮,用幼猪肾原代单层细胞培养分离适应获得。同时对此株病原特性进行研究,抗乙醚、一克分子浓度氯化镁在50℃中灭熊起保护作用。在猪肾、地鼠肾、猪睾丸等原代单层细胞培养中能繁殖并可以致细胞病变,但在牛肾、兔肾、鸡胚成纤维等细胞中培养,不出现病变,能否适应繁殖未进一步试验。该株病毒能被上海猪水泡病康复血清所中和(康  相似文献   

10.
为了克服用仔猪肾细胞生产猪瘟弱毒潜在致病的危险性,弥补猪瘟兔化弱毒乳兔苗大量剖杀动物成本高,不易控制污染的缺点,1981年11月我们开始把初生犊牛肾细胞用于猪瘟兔化弱毒培养试验,结果证明,猪瘟兔化弱毒可以在犊牛肾细胞上连续增值,猪兔效力平行试验效果良好,但是细胞产毒不稳定。1982年11月我们又开展了初生犊宇睾丸细胞培养猪瘟弱毒的试验,通过2年研究,解决了影响毒价的关键问题。于1984年11月,转入中试验阶段。  相似文献   

11.
据报道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可在猪睾丸传代细胞(ST)、胎猪或新生猪甲状腺细胞、唾液腺细胞、肾细胞(ESK)、睾丸细胞(EST)等上繁殖。但我们尚未见到用猪肾传代细胞(IBRS_2)繁殖TGEV而提高其毒价的报道。 (一)材料和方法 1.种毒:Purdue毒株,1985年从美国动植物检疫局兽医诊断室引进,后用EST细胞繁殖,1987年3月测定毒价为10~2 TCID_(50)/0.05ml。  相似文献   

12.
为了迅速控制和扑灭猪传染性水泡病的蔓延,保障我国养猪业的发展和出口援外的迫切需要,我们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和关怀下,在吴兴县食品公司、平湖县食品公司、嘉兴地区食品公司等兄弟单位大力协助下,自1972年5月开始,对猪水泡病仔猪肾细胞培养弱毒疫苗进行了一些研究工作。几年来,先后培养成东阳系和杭州系两株弱毒。东阳系弱毒45代(D_(45))的免疫原性,较杭州系弱毒36代(H_(36))为好;但由于冷藏设备发生故障,东阳系于1975年初丢失。现将杭州系弱毒的培育、制苗和免疫等室内外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法国猪伪狂犬病自1970年以来日趋严重,给国民经济造成很大损失,已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法国兽医学者托马等,通过低温在细胞上系列传代,培育出Alfort_(26)弱毒疫苗株,已用于生产实际。 (一)Alfort(26)弱毒株的培育 作者用从患猪伪狂犬病的病猪体分离的Alfort(27)强毒株,在猪肾的PK_(15)、R·P·《D》、R·P·《T·G·》三个细胞系上低温传代而致弱的。在第一代,于含有2%氨基酸的MEM培养液中添加5%的犊牛血清。第二代培养于含有10%的犊牛血清的MEM培养液中。在传代中培养  相似文献   

14.
鸭瘟病毒 (DPV)强毒经人工接种和同居感染 10 0日龄鸭后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检测病毒在鸭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动态分布。试验结果表明 ,DPV强毒经肌肉注射进入鸭体后 6h可在肝、脾、血液和粪便中检测到DPVDNA ;DPV强毒经肌肉注射到鸭体后各受检样品被检测到DPVDNA的先后顺序为 :肝、脾、血液和直肠粪便 (6h)→肺、脑和腿肌 (12h)→肾和胸肌 (2 4h) ;同居鸭于混群后 4 8h在肝、肺、血液和直肠粪便中检出DPVDNA ;DPV强毒经同居感染鸭后各受检样品检测到DPVDNA的先后顺序为 :肝、肺、血液和直肠粪便 (48h)→脾和脑 (72h)→胸肌和腿肌 (96h)→肾 (12 0h)。  相似文献   

15.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是一种胞内寄生虫,可以感染多种动物和人.目前,国内外缺乏针对预防弓形虫病的疫苗,传统灭活疫苗和弱毒活疫苗存在保护力差、弱毒返强等缺点.近年来,随着基因敲除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刚地弓形虫免疫效果的研究着眼于构建不同基因缺失株,通过比较特定基因缺失的虫株与正常虫株在毒力、...  相似文献   

16.
从广西患花肝病的雏番鸭肝、脾分离到 3株病毒 ,定名为NM1、NM2 、NM3。这 3株病毒能在番鸭胚和番鸭胚成纤维细胞上增殖 ,并产生细胞病变。人工感染 1日龄番鸭致死率达 10 0 % ,但对鸡、康贝尔鸭和鹅不致病。分离毒对氯仿不敏感 ,耐热、耐酸 ,不被DNA抑制物所抑制。分离毒的细胞培养物经超薄切片 ,磷钨酸负染 ,在电镜下观察到大量球形、实心 (少量空心 )的病毒粒子 ,其直径 6 6~ 70nm ,无囊膜 ,属无囊膜的RNA病毒  相似文献   

17.
伪狂犬病(Pseudorabies)是伪狂犬病毒引起的各种家畜和野生动物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1902年匈牙利科学家奥者士奇(Aujeszky)发现此病以来,世界许多国家都有发生。我国不少地区有发生本病的报道。但是,伪狂犬病毒弱毒疫苗株的培育研究未见报告。为了防制本病,我们于1979年采用选斑和低温法选育伪狂犬病弱毒株,经三年时间,育成伪狂犬病毒闽A弱毒株。  相似文献   

18.
1977年在我国高热病猪中发现了爆发性弓形虫病。1979年又在我国高热病猪中发现了弓形虫包囊弱毒株,接种猪只不引起死亡;接种小白鼠不产生症状,但在脑内可形成包囊。由于这株虫株是在江苏南通县的病猪中分离的,故定名为弓形虫南通包囊弱毒株,简称NT株。为了证实NT株在猪体内,是否与在小白鼠体内一样可形成包囊,因此将猪源小白鼠传代的NT株作了回猪试验。  相似文献   

19.
自1981年初开展猪瘟兔化弱毒牛肾细胞疫苗的研究以来,先后完成了一系列基础实验。在1983年试制第1批牛肾细胞苗的基础上,又重复试生产6批苗,经效检,均合乎标准。现将疫苗试制、检验、保存及区域试验结果报告如后。材料与方法(一)种毒 系农业部成都药械厂提供的480代冻干毒和F505代兔脾毒(湿毒),经本室复壮,选择定型热兔脾脏作为种毒,要求毒价不低于2×10~(-5)ID/ml。也可选用5万倍合格的细胞毒做种毒,脾毒和细胞毒以新鲜者为佳。  相似文献   

20.
根据新城疫病毒(NDV)基因结构的特点及强、弱毒株融合基因裂解位点的序列差异设计了4条引物,建立了一种可以快速鉴别NDV强毒株和弱毒疫苗株的多重PCR方法。检测结果显示,强毒株可以扩增出442 bp的特异性片段和671 bp的通用片段,弱毒疫苗株可以扩增出252bp的特异性片段和671 bp的通用片段。该方法只需进行一次RT-PCR,整个过程可在数小时内完成。经敏感性测定,该方法最低能检测到100 pg的NDV RN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