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交国际关系   6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兰州兽医研究所曾试用青、链霉素治疗嗜皮菌病,取得显著效果(见本刊1983年第1期)。为进一步肯定疗效,于1983年对四川省炉霍县宗塔公社自然发病牦犊牛1205头进行治疗,其中双抗组治愈率为89.13%,青霉素组治愈率为93.71%。  相似文献   
2.
1985年12月我们从病牦牛的眼、鼻分泌物中分离到一株有致细胞病变能力的病毒,经血清学鉴定,初步认定为牛传染性鼻气管炎(IBR)病毒,并定名为85-Y毒株。为明确IBR病毒85-Y毒株对牦牛的致病性,进行了回归本动物试验。 材料与方法 (一)细胞 按常规方法制备犊牛肾(BK)继代细胞供种毒传代、毒价测定、病毒回收与鉴定。 (二)种毒 取85-Y毒株第6代冻干毒(-20℃下保存150天,毒价10~5TCID_(50)/ml)按常规方法在BK细胞上连续传4代作为种毒,经-20℃~37℃冻融3次后用于接种牦牛,同  相似文献   
3.
牛型布氏菌的9个生物型中,我国有第1、2、3、4、6和第9型。找们于1981年3月首次分离到我国牛种第7型布鲁氏菌。现报告于后。 (一)流行病学情况 畜间:我县历年来流产母畜较多,空怀不孕的成年母畜也为数不少。1981年调查宗塔公社,怀孕母畜1460头,流产106头,流产率为7.2%;宗麦公社成年母畜6813头,空怀不孕者1200头,占成年母畜的17.6%。1979至1981年三年用血清学方法(试管法)抽检牛830头、羊556只,阳性牛260头,阳性率为31.3%,阳性羊7只,阳性率为1.2%。抽检不孕空怀母畜41头,阳性24头,阳性率58.5%。  相似文献   
4.
自1978年以来,甘孜州炉霍县及其毗邻地区牦牛发生一种以高热、腹泻、结膜角膜炎为主要症状,剖检以真胃、小肠及盲肠出血、胆囊肿大为主要病变,用广谱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的疑难病,藏胞统称之“巴拉病”。  相似文献   
5.
嗜皮菌病(Dermatophilosis)是一种以草食动物为主、人畜共患的皮肤传染病,世界各地均有流行,对非洲国家危害严重,被列为毁灭性的疫病。我国自1980年在甘肃省甘南地区,1981年在四川省甘孜地区和青海省黄南地区的牦牛中发现有此病流行以来,不少同志对此病的传染蔓延情况十分关注。现将1983年嗜皮菌病流行区域的调查情况,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6.
嗜皮菌病(Dermatophilosis)虽早于本世纪初已被发现于今之扎伊尔,并于其后陆续蔓延至五大洲的近30个国家,但在我国,于1980年在甘肃省甘南地区的牦牛病例中分离到刚果嗜皮菌(Dermatophilus congolensis),才确认本病的存在。之后,在1981~1982年间,经过我们的调查,又确诊在四川甘孜地区和青海黄南地区的牦牛中有该病广泛流行,其感染率一般约为50%,最高可达90%以上。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国外对本病仍未研究出安全有效的预防菌苗,也缺乏理想的防制措施。因此,我们进行了治疗试验。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