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房地产价格居高不降,房价收入比、租金比过高,宏观调控效果不佳,都是目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导致房价上涨的重要原因,是追逐利益最大化的"经济人"本性,使地方政府在管理房地产业的活动中做出的各种有限理性行为.因此,如何有效地规制地方政府的有限理性行为是抑制房价上涨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2.
西方政府再造的政治理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考察以民主治理为目标的政府再造运动理论的意涵具有重要意义,西方国家政府再造运动理论的意涵是建立在自利假定基础上的,实际上也是一种政治理论。这种理论的最基本假定是众多个性的狭义的自利集合可以充分地接近公共利益。为了说明再造运动固有理论假定的重要性,先要考虑再造的三个要素,即市场模型,顾客服务和企业家精神,然后分析自利假定的意涵,指出自利假定是对民主的公民资格,公民参与和公共利益的否定,这一理论虽然偏离了现代国家民主治理的目标,但对基于众多个体的狭义自利的集合接近于公共利益的政治理论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3.
自2008年10月政府对房地产市场调控采取"救市"措施以来,除二手房市场成交量活跃外,一、二级市场的成交量和交易价格并没有明显的回暖迹象.本文从中央和地方政策背景出发,分析当前政府在房地产市场调控上的政策变化对市场预期及参与者行为的影响,论述了政府"救市"的政策效应及房地产市场的后期走势,同时以杭州市为例概括了2009年房地产市场发展的一般特征和各级市场供需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乡镇政府与我国的其他各级政府一样,都应切实代表、维护和发展公共利益,而不应有自身的特殊利益.然而,一些乡镇政府在实际工作中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自利性倾向,具体表现在:对上不负责,大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之道;对下不负责,漠视公众需求;一切从自身利益出发,不考虑自身行为给其他地区强加的外部成本,即给其他地区造成的负的外部效应;千方百计扩张政府权力和政府规模,对市场和社会进行过度渗透;追求政府收入最大化,运用行政权力与民争利;等等.作为公共利益的代理人,乡镇政府一旦被其自利性所左右,后果将是极具破坏性的.  相似文献   

5.
中国房地产市场管制产生的原因在于房地产市场存在缺陷,管制目标是规范微观经济主体行为、弥补市场缺陷、优化配置房地产资源、保持房地产价格平稳、保证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等。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来,我国异常火爆的房地产市场让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溢,财大气粗,地方政府也是白银滚滚,钱袋充盈。但是,从国家对房地产市场实行几次连续的政策调控后,房地产市场开始降温,一些地产巨头由当初的“高谈阔论”变为缄口不言,一些热得发烫失去理性的楼市体味了“严冬”的滋味,许多靠卖地生财的地方政府也深感手头吃紧。种种迹象表明:我国后房地产时代已经来临。  相似文献   

7.
房地产"热"已是不争的事实.鉴于房地产业在国计民生、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政府目标达成等方面的重要性,地方政府对其进行全面控制."经济人"本性使地方政府做出的种种有限理性行为,是导致房地产"热"的重要原因.因此,如何有效治理地方政府的"经济人"行为是为房地产"退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文章把我国对房地产行业调控的政策划分为四个阶段,并分析了每次调控政策对地方政府、房地产商、购房者三大主体的影响。我国房地产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已有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但整体走势是在震荡中快速上升。房地产行业带动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但是也积累了大量的泡沫。在愈加严格的房地产调控下,房地产相关利益集团的博弈成为了政策改变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在房地产行业,由于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利益差异,造成了宏观调控效果降低、地方保护主义增强等消极后果。中央和地方政府在房地产市场上的作用虽然不同,但它们应是分工与协调而不是混淆与对立。建立有效的中央与地方政府同的协作制度,是解决因利益冲突而导致效率损失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房价是政府和百姓共同关注的话题。为了促进我国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房地产调控政策接连出台。但在房地产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政府官员、房地产商以及购房者具有不同的认知和行为方式,导致政策执行阻滞现象发生。应通过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落实房价问责制等减少政策执行阻滞。  相似文献   

11.
地方政府有效地履行政府职能可以纠正市场失灵,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财政是地方政府履行政府职能的经济基础。当前,我国地方财政还存在一些与市场经济体制及国际惯例不尽适应的问题,制约了地方政府正常地履行其职能。这需要通过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体制来解决。  相似文献   

12.
反倾销过程中,政府、行业、企业、消费者的利益不一致。由于反倾销的行使权在政府,这就要求政府在保护行业和企业利益的同时,也要保护消费者的利益,以求国家整体福利水平的提高,确保公共利益,不允许有目的、有选择地给某一方带来物质上的好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政府在反倾销中确保公共利益的根本。确保公共利益也是政府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反倾销的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13.
目前中国PPP项目落地率低,而且不同省份间差异大,反映的是各地政府治理体系对PPP政策执行效果影响的问题。为探讨地方治理体系与PPP落地率的关系,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西藏、台湾、香港、澳门外)为案例样本,通过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究地方政府治理体系中政府执行政策的能力、制度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三者不同的组合对PPP落地率的不同影响路径。研究分析发现,存在公正导向(当地方政府的监管质量、反腐水平高,并且市场活力高)、合作导向(当地方政府的政府效能好,法治程度高,并且市场活力高)、法治导向(当地方政府不具备较高监管质量,但具备强有力的法治保障水平)、社会安定导向(当地方政府不具备较高的政府效能、反腐水平、市场活力,但社会安定程度较高)的四条路径来提升PPP落地率,即需要政府效能、监管质量、法治、反腐、社会安定和市场活力这六个变量的多种组合。该研究结论对于中国各地政府提高PPP落地率提供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14.
政府公信力是整个社会信用体系的核心与支柱,是地方政府政治合法性的基础,也是实现社会良性运行与社会和谐的重保障。而实践中依然存在地方政府以民为本行政理念缺乏、行政行为不规范、价值取向有时背离公共利益等现象,究其原因主是受历史文化因素及政府自身因素的影响。公共治理视域下提升地方政府公信力必须深化行政体制改革,促进政府职能转变;优化公共政策制定程序,提高政策可信度;规范地方政府治理行为,推进依法行政;引导社会组织合理发展,促进多元主体合作共治。  相似文献   

15.
“经济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对从事经济活动的现实人的本质抽象。理性、自利和追求利益最大化是“经济人”的主要特性。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中的个人与市场中活动的人一样,是“经济人”,天生地具有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倾向。这种理论把政府听个人理解为“经济人”是有缺陷的。作为公共权力的执掌和行使的行政人员应该是“公共人”特性的集中体现,应该是自觉地为公共利益服务,而决不应该是“经济人”。  相似文献   

16.
转型社会中不同社会群体的政治态度对地方政府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从广州社会群体政治态度的调查看,不同社会群体对公共物品和公共服务的需求必然推动政府转变职能,不同群体之间的利益冲突要求地方政府提升危机应对能力,社会参与的不同偏好呼唤地方政府创新公共治理模式。这些影响对促进地方治理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城市房屋拆迁中的公共利益就是以法律授予征收权的政府或其他组织为代表,在尊重人的生命和维护人的尊严的基础上,依照严格的法定程序和法定范围划定的、直接受益主体不特定的利益系统。  相似文献   

18.
公共政策失灵是指公共政策未能有效地克服市场失灵,甚至阻碍了市场机制的正常运作或加剧了市场失灵的现象,从而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福利的损失。政府失灵是政府为克服市场失灵所导致的效率损失超过了市场失灵本身会导致的效率损失。从政策系统、政府角度以及市场角度三方面分析,公共政策失灵不能完全等同于政府失灵。在区分二者时,一方面要看到其他的力量对公共政策失灵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承认政府行为与公共政策的失灵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相似文献   

19.
目前,我国高房价已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造成影响,同时,高房价也造成了房价与收入比偏高、房地产空置率过高和房价租金比增大等问题。文章认为,高房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当从多角度着手来采取措施。当务之急解决高房价的问题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宏观调控房地产市场,防止房地产出现过多泡沫;二是加大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建设,解决中低收入家庭的居住问题。为此,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约束房地产商的行为,宏观调控、科学决策、正确引导.确保房地产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