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彝族三道酒     
《党建》2003,(3)
彝族对人诚恳,待客热情,每有客至,必以酒待客,“三道酒”是彝族接待贵客的礼节。第一道酒为栏门酒,即在门口迎接客人,彝家人吹响长号、唢呐,弹起月琴,载歌载舞,欢唱“迎客调”,客人一下马,就由盛装的彝家姑娘捧上一杯美酒,如果酒杯内放有木叶,则表明要客人当场回唱一首酒歌。第二道酒为祝福酒,即在酒宴上向远方尊贵的客人敬上双杯美酒,同时还要献上祝酒歌。酒歌有现成的曲调,声调热烈高亢,唱词内容有传统词,也有即兴发挥的创作,根据客人的身份唱一些祝赞、吉利的话语。敬酒唱一些祝赞、吉利的话语。敬酒歌可一人独唱,也…  相似文献   

2.
赫章印象     
赫章是幅画,画中有诗;赫章是首诗,诗中有画。走在赫章山水间,一如在诗情画意中流连,以致未品彝家美酒,便先自醉了!这就是赫章给我的第一印象。  相似文献   

3.
付松 《当代贵州》2013,(5):38-39
酒中美人,黔北古镇,前者为鸭溪酒,后者为鸭溪镇。酒因镇而得名,镇因酒而扬名。"一巷黄鹂语,多于鸡犬声。酒边人去住,花里径纵横。戎火上楼见,山泉傍榻生。居人最勤力,月黑未归耕。"清乾隆年间贵州提学使洪亮吉一首《鸭溪行馆》,将美景、美酒与人完美结合,描绘出一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秀美图画。而今的鸭溪,楼房更多了!马路  相似文献   

4.
酒之别论     
酒之别论边素庭壶里乾坤大,杯中日月小。酒在中国古代学问大矣,不然咋有酒文化之说?以酒可窥人间百态,以酒可观人间万象。“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何其雄壮也;“金樽美酒斗十千,玉盘珍馐直万钱”,何其珍贵也;“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何...  相似文献   

5.
在美丽的科尔沁草原,在美丽的西辽河畔,享誉中外的美酒──蒙古王酒就诞生在这美丽的草原新城──通辽。这里水草丰美,土地肥沃,素有“内蒙古粮仓”的美称,没有污染的优质红高粱,来自草原深处的优质矿泉水,凭借传统工艺和现代科技完美的结合,蒙古王人用火一样的热情进行精心酿造,终于酿就了九州陶醉、海外留香的甘醇美酒。专家评价说:蒙古王酒具有“三香”、“三正”的优良品质。国家著名白酒酿造专家、天津轻工学院教授邹海宴称赞说,蒙古王酒如此协调醇香,在同类白酒中属于领先水平。同家白酒协会十大评酒专家之一的工福芝在’…  相似文献   

6.
伙食同每个人一样新中国成立前夕,毛泽东居住在北京香山公园的双清别墅。后来,别墅辟为“革命事迹展览室”,室内陈列了一幅他当年用餐的餐具照片:一个细竹编制的小提盒,盒中有两个大碗,两个小碟和一个小锅。据介绍,两个小碟很小,是放汤匙的,小锅盛菜,两只大碗,一个盛饭,一个盛汤。一顿饭,只一饭一菜一汤而已。埃德加·斯诺在《西行漫记》曾写道:“毛泽东的伙食也同每个人一样”,“他对于吃的东西就很随便。”一个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其俭朴与自律的精神升华到如此境界,实为古今中外所罕见。三年困难时期的伙食标准1960年…  相似文献   

7.
沈栖 《前线》2020,(4):42-42
闲书不闲。近读明朝刘元卿的《贤奕编》,有一则寓言耐人寻味。其中如是说:猩猩好酒,猎人便在山下路边摆上美酒,以为诱饵。下山的猩猩们见酒,起先是骂猎人不仁,但终究抵挡不住美酒的诱惑,先是小杯,后又端大碗,越喝越馋,最后忘记了警惕和防范,一个个喝得酩酊大醉,猎人便将其捆缚,“无一得免焉,其后来者亦然”。  相似文献   

8.
《学习导报》2012,(3):31-31
品酒,从来就被文人看作是高雅的事,饮者与名酒,相辅相成,互相媲美,相看两不厌。文人雅士多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素有"画坛鬼才"、"艺术玩童"之称的黄永玉大师就与酒鬼、内参酒谱写了一段段佳话。1985年,黄永玉回湘西家乡省亲,酒鬼人闻讯诚邀黄老为新研创的美酒设计包装并提名,黄老欣然来到酒鬼酒厂。  相似文献   

9.
如果将华夏酿酒史比作一部交响诗,贵州酒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乐章。如果将中国白酒酿造技艺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贵州白酒工艺是这瑰宝焕发的夺目光芒。即使把中国名酒的名录缩减到最短,在上面,贵州酒也一定不可或缺。贵州多美酒,黔酒声名远扬。酒是人类物质文明的产物。  相似文献   

10.
蒋叶俊 《当代贵州》2012,(26):12-13
在万众期待中,2012年9月9日至13日,第二届中国(贵州)国际酒类博览会在贵阳如期举行。为期五天的酒博会,以"展示全球佳酿,促进合作交流"为主题,荟萃各地美酒,以国际性、高水准展现了一场"贵州风格、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酒博盛会。"你们带来了一个地区的特色,必将带回全世界的精彩。"9月9日,酒博会开幕式上,贵州省委书记、省长赵克志如是说。作为全球美酒盛宴,本届酒博会坚持创新、注重实效,各项工作精细到位,四方宾客乘兴而来、载兴而归,堪称"圆满、成功、精彩"。  相似文献   

11.
《新湘评论》2010,(5):63-63
黄沙淘尽始得金,千锤百炼始成金。 酱香武陵酒,亦如“披沙炼金”般执著追求。酱香武陵酒,精粹于酿制工艺,从酿酒原粮的精挑细选开始到原酒,历经数十道工序,“液体黄金”之酒体和美誉乃得。  相似文献   

12.
《学习导报》2010,(5):63-63
黄沙淘尽始得金,千锤百炼始成金。 酱香武陵酒,亦如“披沙炼金”般执著追求。酱香武陵酒,精粹于酿制工艺,从酿酒原粮的精挑细选开始到原酒,历经数十道工序,“液体黄金”之酒体和美誉乃得。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酒在人们的生活中占有一定的位置。因其能为佳节吉日增添喜庆的色彩,又能在人际交往中营造温馨的气氛,故历来为各阶层人士所喜爱。很难设想,没有了美酒佳酿,我们的日子将是怎样得缺滋少味。然而,跟世间任何事物都有两重性一样,酒,“既有水的形态,又有火的性格”。它在给人们以精神愉悦的同时,又常常会露出“恶”的一面,致人失德乱性,给嗜好者招来种种祸患。这些年,随着喝酒之风日盛,以酒引发的治安、刑事案件亦日渐增多,这正应了晋人葛洪《抱朴子·酒诫》篇所云:“君子以之败德,小人以之速罪。”这不…  相似文献   

14.
正"旅游+扶贫""旅游+酒""旅游+文化""旅游+生态",仁怀市以"大融合"理念,推动全域旅游出新出彩。酒都仁怀,让人沉醉的不再只有美酒,还有被注入文化灵魂的乡愁与故事。游正觉山水,觅田园乡愁;览河谷风情,尝合马羊肉;寻盐运古道,赏三角梅园;观天酿剧场,品酱酒文  相似文献   

15.
湛泽梅 《当代贵州》2024,(19):74-75
<正>茅台酒的酿制技艺,是一代代茅台人长期劳动实践的智慧结晶。如今,茅台酒酿制技艺逐步形成了科学、完整的工艺体系,师徒相承、口传心授传承至今,是中国白酒工艺中的一块“活化石”,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活态价值。初春时节,仁怀市茅台镇连日天气晴朗,赤水河畔的枯树冒出了新芽,草木萌发出生机。从仁怀市区沿盘山路向西北驱车行驶6公里,就到了茅台酒厂制酒车间。厂房内水汽氤氲,一股粮食发酵过的醇香扑鼻而来。65岁的严刚蹲在地上,捧起一把酒醅,揉捏后凑近脸庞判断堆积发酵情况:“温度可能是30摄氏度。”随即他转身拿起窗台上的温度测量仪,插入酒醅中,电子显示屏显示,正好30摄氏度。  相似文献   

16.
姜越 《学习月刊》2009,(18):47-47
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类之一,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酒渗透于整个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中。  相似文献   

17.
<正>五星盾牌"让所有人都能品尝到高品质酱香美酒",一个源自毛主席和周总理等老一辈国家领导人的心愿,孕育了"珍酒"这个充满传奇的品牌。  相似文献   

18.
《党的生活(青海)》2010,(5):156-156
慈善公益,是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志。“灾难面前,我们挺身而出,我们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要做的就是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回报社会。”四川八百寿酒业公司,在大灾大难面前,扶危济困,回报社会,体现了一种责任所在,使命所在,八百寿公司用责任酿制的酒更香醇,用爱心调配的酒更醉人。  相似文献   

19.
正新疆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新源县境内巩乃斯河畔的肖尔布拉克,公司下辖9个分厂(公司),拥有员工2141人。其主要产品伊力老窖、伊力特曲被誉为"新疆第一酒",素有"新疆茅台"的美誉。在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有这样一位劳动模范,他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处处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并带领员工,在科研、生产等各个领域开拓进取、忘我工作,兢兢业业实现着自己的格言——酿最纯的美酒,赢"酒神"赞誉。他就是伊力特实业股份有限公司酒二厂技术员罗建忠,  相似文献   

20.
美丽的赤水河畔,冈酒茅台以其悠远厚重的文化底蕴、科学神秘的酿制技艺、优秀精良的品位品质,深情演绎着中华酒文化的魅力与传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