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从1961年中至1962年中,大不列颠政府和马来亚联合邦政府,经过几个阶段的谈判,已于去年(1962年)8月1日达成了初步协议,规定在1963年8月31日以前组织一个新国家——马来西亚联邦.除马来亚联合邦外,这个未来国家还要包括新加坡"自治邦",英国在加里曼丹(即婆罗洲)岛的殖民地沙捞越、北婆罗洲和汶莱保护国.拟议中的马来西亚联邦,其领土有336,000平方公里,人口约有1,000万人.  相似文献   

2.
1948年二月间,新加坡与马来联邦划分为二,新加坡实质上还是英女王直辖殖民地,由英女王任命总督统治之.新加坡由于马来联邦出产树胶及锡而夸称于世,所谓自由港新加坡之真面目乃为该港之转口贸易,因之新加坡与香港同一命运,即其生命寄在转口贸易,而与其他东南亚诸国完全  相似文献   

3.
“英属马来亚”是一个历史名词,是二战前英国在东南亚的主要殖民地,它包括现在属于马来西亚国西马部分的马来半岛和现成为新加坡共和国的新加坡岛。“英属马来亚”是除中国以外世界上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地区),全地区总人口五百多万人中,华人约占了百分之四十五,以闽、粤、琼三省籍人为主。当时的“马来亚”只是英国殖民地,华人中只有少数人属英籍民,其余大部分还是没有公民权的中国国籍的华侨。在国家观念上,马来亚华侨强烈地把中国认同为自己的祖国。即使理论上享有“英移民”身份的“海峡殖民地”(马六甲、新加坡、槟榔屿)土…  相似文献   

4.
北加里曼丹(沙捞越,沙巴和汶莱)原为英国殖民地.1963年9月,英帝将沙捞越,沙巴强行并入所谓"马来西亚"联邦.本文主要是介绍这一地区的经济概况,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联邦(the Federation of Malaysia)成立于1963年9月16日,其前身为英国在东南亚以马来亚联合邦(the Federation of Malaya)为中心的殖民地。在它那面积为330000平方公里的领土上,居住着2200万左右的人口。马来西亚包含马来半岛和婆罗洲北部,它与泰国、文莱和印度尼西亚拥有共同的领土、领海分界线,与新加坡、菲律宾和越南拥有共  相似文献   

6.
前言 在有关华人社会的研究中,人们往往采用对新加坡和马来西亚进行比较的方法。这是因为两国具有以下这些作为比较研究对象的难得的条件:有着曾是英国殖民地、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印度人这3个种族组成的所谓“复合社会”的共同点,另一方面,有着新加坡脱离马来西亚联邦的原因之一、即华人约占人口77%的特殊种族构成比这样一种不同点。 在国民统一过程中实施的国语、通用语政策下,在新加坡,英语是事实上的国语(法律上规定马来语为国语)。在马来西亚,一直将马来语(曾有一段时间称为马来西亚语)作为国语,但华人们曾经为华文的通用语化开展运动,至今仍在要求继续保持华文学校。 本文拟从“国家的政策与民族的共生”这一观点,以马来西亚为主,以新加坡为比较对象,就两国华人社会的阶层结构和国家的语言、教育政策究竟处于何种关系、以及在采取原住民政策(马来人优先政策)的马来西亚,这些政策在华人与其他种族、尤其与马来人之间产生了什么样的紧张关系或共生关系做一个考察。  相似文献   

7.
1945~1965年,英国对新加坡的政策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从将新加坡设立为直辖殖民地到同意新加坡自治,再到推动建立大马来西亚并最终接受新加坡独立。导致这些变化的背后有着多重原因,包括英国为了维持在新加坡以及东南亚的利益,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共产主义浪潮的疑虑及对美国因素的考量等。  相似文献   

8.
一九六三年九月十六日 在英国策划和美国积极支持下,英国、马来亚联合邦、新加坡、沙捞越、沙巴于七月五日在伦敦签订了成立马来西亚联邦的协定。向年九月十六日,马来西亚联邦宣告成立。新加坡作为一个州,_勺日入马来西亚联邦。一九六五年三月八一十四日塔斯社驻曼谷记者高尔基·维斯林应马来西亚全国报界俱乐部的邀 请,于三月八日到达马来西亚(包括新加坡)作为期一周的“访问”, 他是第一位前来新加坡“访问”的苏修记者。 苏修记者在访马期间,除拜会马来西亚总理拉赫曼、付总理拉扎克 以及新闻广播部部长等人外,亚“访问”新加坡,沙巴等地…  相似文献   

9.
东南亚地区是世界华侨华人社团较集中、活跃的地区(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更是如此) ,而在东南亚地区,马来西亚国内更是华人社团林立,而且尤其活跃。至2001年6月,马来西亚共有华人注册社团7276个(其中包括华人政党组织)①。在东南亚,甚至在全世界,马来西亚华人社团的历史起源最早,其发展脉络也较为典型;而当前马来西亚华人经济、马来西亚华人社团与中国的联系日益密切,马来西亚华人经济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重要作用正在逐渐加强。马来西亚,特别是马来西亚华人与中国的教育、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马来西亚华人留学生在世界各国的华人留学生中占有…  相似文献   

10.
东盟五国(即于1967年组成“东南亚国家联盟”的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泰国和菲律宾)属于从殖民地依附地位解放出来而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国家。它们和过去一样仍处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范围内,而经济上则几乎完全依赖于世界  相似文献   

11.
东姑·阿卜杜拉·拉赫曼是马来亚及之后成立的马来西亚的首任首相。1951年,在拿督翁(Dato Onn bin Jafar)打算接纳其他族群为马来亚联邦成员,而失去巫统(马来民族统一机构)信任的情况下,东姑(人们广泛熟知他这个名字)成为巫统党主席。任巫统主席期间,他与华人、印度人族群政党组建了行之有效的联盟,即联盟政党,并在1957年马来亚联邦独立谈判和1963推动组建大马来西亚联邦方面,发挥了领导作用。他虽然能成功地战  相似文献   

12.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南亚华侨投资对中国经济发展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东南亚华侨经济发展变化概述 1914年,英、法、俄协约国与德、奥同盟国两个帝国主义集团之间爆发了重新瓜分世界和争夺势力范围的战争。战争爆发后备交战国投入大战之中。由于殖民地宗主国对东南亚地区一时无法兼顾,因而使这一地区出现了暂时的经济繁荣,华侨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以马来西亚华侨种植橡胶业为例。从1896年华侨陈齐贤首次种植到1920年间的二十几年中,马来亚橡胶种植业发展十分迅速,种植面积在1897年只是375英亩,但到  相似文献   

13.
“英属马来亚”是一个历史名词,是二战前英国在东南亚的主要殖民地,它包括现在属于马来西亚国西马部分的马来半岛和现成为新加坡共和国的新加坡岛。“英属马来亚”是除中国以外世界上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地区),全地区总人口五百多万人中,华人约占了百分之四十五,以闽、粤、琼三省籍人为主。当时的“马来亚”只是英国殖民地,华人中只有少数人属英籍民,其余大部分还是没有公民权的中国国籍的华侨。在国家观念上,  相似文献   

14.
政府和一般概况 1963年9月16日,马来西亚联邦作为大英帝国联邦的一个独立主权国家成立了,它包括马来亚联邦(已经独立)、新加坡、沙捞越和沙巴。联邦议会席位的分配在于保证马来人继续保持政治上的支配地位,对婆罗洲人口稀少地区的立法权力是按照幅员大小而不是按人口分配议席,同时限制新加坡城市华人的政治势力。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导  相似文献   

15.
马来西亚到1990年期间的工业发展总计划是制订联邦远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战术的基础。这个计划特别重视发展本国的工业潜力。马来西亚经济在1985年下降之后,1986和1987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已分别增长1.2%和5.2%。这一成就在取得主要是由于实施了企业活动自由化、下放经济管理权限、简化各种行政手续以及部分国营企业私有化等政策。1988年,马来西亚国内生产总值可达653.4亿马元(按1978年价格计算),即比上一年增长7.4%;而明年将增长6.5%。 1989年,马来西亚国民生产总值将增长5.6%,即达到861亿马元(按现行价格计算);国民收入人均增长2.8%(达4,950马元)。由于需求和进口商品价格上升,消费  相似文献   

16.
新加坡作为大英帝国的战略与商业前哨,始建于1819年。新加坡起初是由驻印度的英国官员管辖的;到了1867年,它终于成为英国的一个直辖殖民地;一直到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合併为马来西亚,才结束了其殖民地地位。新加坡自建埠以来经济增长之迅速,远远超过了另外两个海峡殖民地槟榔屿和马六甲。1830年以来,新加坡一直是海峡殖民地的首都和政权中心。同其经济发展一样引人注目的是新加坡移民人口的增长。自  相似文献   

17.
新加坡作为大英帝国的战略与商业前哨,始建于1819年。新加坡起初是由驻印度的英国官员管辖的;到了1867年,它终于成为英国的一个直辖殖民地;一直到1963年,新加坡和马来亚合饼为马来西亚,才结束了其殖民地地位。新加坡自建埠以来经济增长之迅速,远远超过了另外两个海峡殖民地槟榔屿和马六甲。1830年以来,新加坡一直是海峡殖民地的首都和政权中心。同其经济发展一样引人注目的是新加坡移民人口的增长。自  相似文献   

18.
一、序 言 国土面积与日本的淡路岛大约相同、拥有300万人口的城市国家新加坡是1965年从马来西亚联邦分离、独立出来的年轻国家,也是华人人口占77.7%、马来人口占14.1%、印度人口占7.1%的多民族国家。这个小国从70年代初开始因迅速的经济增长受到全世界的注目,现在已经与韩国、台湾、香港一起被称为“亚洲新兴工业化经济体”。1999年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32 810美元(日本是38 160美元),远远超过了旧殖民地宗主国意大利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9.
马来西亚由西马来西亚(西马)和东马来西亚(东马)的沙巴和沙捞越两个州组成。西马的发展计划早在1950年就开始实施,而1963年成立马来西亚联邦后的第一个全国发展计划是1966年才公布实施的。东马两个州是否很妥善地纳入马来西亚各个五年计划呢?这两个州是否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背景不同而被视为累赘,仅仅作为一种计划外的附加物出现在计划里呢?总之,编制西马计划的经验是否可用来解决远未开发的东  相似文献   

20.
张月 《东南亚》2005,(4):11-16
战后东南亚的政治发展,经历了试行议会民主制、威权政制阶段之后,现在正处在转型期。马来西亚也不例外。1957年8月31日马来亚独立到1969年种族骚乱之前,马来亚联邦模仿英国实行温和的多党议会民主制;1969年种族骚乱之后,拉扎克上台,标志着马来西亚转向了“一种威权主义的政治形态”。①1990年“四六精神党”的成立,1991年的“新发展政策”和1993年修宪,意味着马来西亚开始了政治转型,在“以一党为核心的多党联盟主政”的基础上扩大民主。②马来西亚的政治转型属于温和改良型,即把政治改革严格限制在体制内进行,政治改革的进程和范围都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