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请示”和“报告”是公文中使用频率较高的应用写作。党政机关、社会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往往会遇到这样一些情况:有些事项需要处理,但又不在本机关的职权范围内,本机关无权办理或无力解决,如任免或处分属上级机关管理的干部;有些问题需要解决,但缺乏明确的根据和政策规定,如在干部晋级提职中遇到的某些在政策之外的问题;有些工作需要开展,但必须得到上级机关批准、支持才能进行,如组建或调整新的工作机构等等。  相似文献   

2.
请示写作谈     
请示,作为上行公文,《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规定它的用途是“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 目前,在使用请示这种公文时,普通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把请示与报告这两种公文混合使用,或是在标题上就表明为“请示报告”,或在行文时,报告的内容和请示的内容同时并存,带来不应有的混乱。其二:虽然准确地使用了请示的文种。但行文时:请示的关键问题,即请示的理由没有写得充  相似文献   

3.
基层干部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扮演着最终践行者的角色,党和国家多次提出对长期在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干部实行工资福利倾斜政策。但由于基层财力不足,上级出台的好政策,始终是水中月、镜上花.可望而不可及。因而,有人说基层干部干的是“骡子活”,取的是“杯水薪”;  相似文献   

4.
公文的行文方向有三类,即上行文、下行文、平行文。行文方向不同,行文单位与对方的工作关系便不同,公文的语言也应有所不同。 一、上行文语言应谦逊。 上行公文,包括请示、报告和一些专门向上级机关递送的简报等,是下级机关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请示问题、提出建议的工具和手段。其最终的决定权,包括对事物最终的判断,都是由上级机关做出的,这是双方工作关系决定的。因此上行公文的语言  相似文献   

5.
师旅团部队任免干事是政治机关中专职、兼职或参与做军队干部任免工作的干部,是所在单位党委、机关和领导管理干部任免工作的参谋助手和有关业务的具体承办人员,地位特殊,岗位重要,要提高素质、干好工作、发挥好作用,应当熟悉有关法规政策、程序方法、岗位要求、干部情况、群众公论和领导意图,尽可能成为本单位干部任免工作的专家、能手和业务通。  相似文献   

6.
“请示”是下级机关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和批准使用的,应用广泛且使用频率很高的公文。国务院办公厅一九八七年二月十八日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从文种性质、公文格式和行文规则等不同的角度专门讲到“请示”写作的事宜。起到规范化的作用。根据《办法》有关规定和实际应用经验,我们可以明确:  相似文献   

7.
一、当前民警在办案中语言文字表达存在的主要缺陷近年来,随着岗位培训工作的深入,民警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但还存在着明显的不足,直接影响办案质量。这些问题主要有:(-)个别民警语言文字基础较差,缺乏最基本的文字表达能力从公安部组织的人民警察素质考试中,我们发现个别民警基础较差,不懂使用标点符号或乱用标点符号,并且错别字连篇,如:将“警察”写成“井叉”,将“酒瓶’写成“化并”;在回答问题时,有的答非所问,如:把请示写成报告,把通知写成通告;还有的人缺乏起码的写作知识,制作公文没有标题…  相似文献   

8.
一、强化“武器”意识。《干部任用条例》以及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围绕《干部任用条例》制订的一系列干部人事工作政策制度,制发的关于干部、人事工作的规范性文件,各级领导关于干部人事工作的重要讲话,都是干部工作者手中有力的武器。要想得心应手地驾驭这些武器,我们就要熟练掌握它,对有关干部工作的各类条例、意见、办法认真学习钻研;对新出台的文件、新召开的重要会议精神先学习、先领会、先掌握。工作中涉及到“怎么做、必须怎么做、为什么要这么做”等问题,方能理直气壮地依据“武器”指导实际工作,维护“武器”权威。  相似文献   

9.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武汉市斫口区汉水桥街党工委迅速行动,着力推进街机关干部进社区、访民情、“接地气”、谋思路,做到情况掌握在社区、问题解决在社区、矛盾化解在社区、工作推动在社区、感情融洽在社区。  相似文献   

10.
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责任”字眼出现22次,直接以“党员”为主语的有3处,分别为:①在谈当前党内存在问题时指出,有些党员领导干部“不负责任”;②在论述建设学习型政党时指出,要引导党员、干部增强“责任意识”;③在强调抓基层打基础工作时指出,要增强党员“责任感”。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当前南宁市委组织部紧紧围绕十八大报告精神,掀起了新一轮组织工作科学化建设高潮,对干部工作也提出了新的科学化要求,南宁市根据工作实际,在干部管理和干部调配等干部工作中适当引入符合工作需要的先进管理模式,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管理效率和科学化水平,如尝试在南宁市“推优育才”工程中应用项目管理,为有效提高南宁市组织工作科学化水平探索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1997年中共十五大报告6次提到“安全”,其中3处为“国家安全”;2002年十六大报告14次提到“安全”,其中3处为“国家安全”;2007年十七大报告23次提到“安全”,其中5处为“国家安全”。十七大报告与以往的一个区别是,对国家安全整体内容(如“安全战略”和“安全体制”)的论述,既没有放在军队国防建设部分,也没有放在国际关系和对外政策部分,  相似文献   

13.
函(指公函)是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事项时使用的行政公文文种。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下面简称《办法》)规定函“适用于不相隶属机关之间相互商洽工作、询问和答复问题;向有关主管部门请求批准等”。函这一行政公文,其作用是较为广泛的,按性质用途主要分为三类:(-)商洽公务的函。指平行机关之间,或不相隶属机关之间,互相商洽工作或事项所用的函。如商调干部、联系活动、办理订货、查询了解人和事等。(二)询问和答复问题的函。这类函是有关部门或…  相似文献   

14.
近期.罗田在全县乡镇机关干部中全面推行了“家访”制度:制度规定.每名乡镇机关干部建立1至3个联系点.利用业余时间深入走访农户。乡镇机关干部进村入户调研每周不少于2次,累计每年不少于3个月。县委组织部不定期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截至目前,全县各乡镇机关干部共建立联系点450个.入产走访2500多产。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800多个。  相似文献   

15.
在面试答题中,特别是回答观点类问题的时候,很多考生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不知道怎样去扩充自己的答题内容;有想法但是抽象不m来题目要表达的观点;遇到题目需要举例予去论证的时候,很难找到合适的例子。通过对“木桶定律”的分析,可以有助于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把小桶象衙为一个单位、企业或人,可以代指需要分析的某一现象或事物。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新形势下,加强乡镇干部作风建设,促进其迅速转变思想工作作风,对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保持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为此,我们组织力量,就乡镇干部作风建设现状进行了专项调查。从调查情况来看,乡镇干部作风建设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在部分乡镇,干部“走读”现象较为突出;部分乡镇领导班子闹不团结,有的地方在重大事项特别是重大经费开支等问题上,民主集中制坚持得不够好,班子形不成整体合力;个别乡镇干部对群众疾苦漠不关心,麻木不仁,遇到棘手问题就借故推脱,“绕道走”;部分乡镇机关干部自身素质不高,缺乏农村工作经验和方法;少数乡镇内部管理混乱,执行制度不严格,降低了党委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极个别乡镇机关干部修养不够,不注重自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论坛》2010,(5):55-55
曲靖市委宣传部针对机关党员干部学习中普遍存在的“不勤学、不真学、不深学、不善学”等问题,在探索中形成了“五学三提高”(即:先学、真学、勤学、善学、深学;提高学习能力、宣传能力、创新能力)抓机关干部学习的经验,推动了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8.
1993年《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中明确:“行政机关的公文(包括电报)是行政机关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法定效力和规范体式的公务文书,是传达贯彻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施行行政措施,请示和答复问题,指导、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公文这一定义,充分说明,准确性是公文诸特点当中最为突出之点。公文的准确性是从文字规范、表达恰当、修辞讲究  相似文献   

19.
在选举工作中,法律上对一些问题的规范,有的很具体,有的较原则。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有些是在法律的边沿,有些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是不花心思去研究和揣摩,确实是很棘手的。但只要坚持这么一个原则,事情总会得到顺利解决的。那就是:法律有明确规定的,一定要按照法律的规范办;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就按惯例办;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又没有惯例可以遵循的,最好要请示上级人大。来不及请示的,找一些有经验的同志商量着办。这是比较稳妥的办法,可以极大限度避免出差错。这次全省县乡两级人大同步换届选举工作量是相当…  相似文献   

20.
“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提出,是我国刑事政策在当前社会形势下的重要调整,必将带动国家刑事立法和司法的重大变化。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需要公、检、法三机关的协力合作,但检察机关无疑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为此,本期主题研讨以“检察官视野中的宽严相济刑事政策”为话题,约请了数位检察官就检察工作环节如何理解和适用“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展开探讨,并就教于方家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