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0 毫秒
1.
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与支撑。农业现代化既是农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现代化,也是"四化同步"中的现代化。具体而言,我国农业现代化是以小农户经营为主,在全国区域差异显著的情况下实现粮食安全和"四化同步"推进的历史任务。在国家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除的趋势下,农业科技创新对于拓展农业产业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维护我国粮食安全以及补齐"四化同步"中的农业短板具有特殊意义。但是,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在发挥支撑作用的过程中面临投入不足、管理体制机制落后、推广系统不顺以及农民科技素养欠缺等关键问题。为此,要采取加大农业科技创新的资金投入、改革完善农业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理顺农业科技创新推广系统以及打造职业化农民队伍等方式,加速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农民信息获取能力高低是影响我国现阶段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力提升农民信息获取能力,既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和解决"三农"问题的保障,也是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提升农民信息获取能力要做到以下几点:大力提高农民信息素质;不断加快农业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正规化建设;继续发挥传统信息服务的作用;努力推动农业信息服务社会化。  相似文献   

3.
当前,随着农民大量涌入城市,原先非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进入土地承包经营,在这个过程中,非身份化是当前中国社会阶层分化的特征之一。在当今中国,如何在打破身份限制、实现劳动与土地自由流动的同时,保证那些不能成功实现转型的传统农民享有基本的生活保障,达到"优胜劣保",是解决全部农村问题的关键所在。如果我们的制度设计能够使整个社会在建立起契约关系的同时,适当保留传统农民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关系,以此作为实现农村社会保障的组成部分,无疑是一个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的目的,一是为了实现农业现代化,一是为了实现农民共同富裕。赋予农民经营权能较好地实现这两个目的,因而明确农民的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地位是建国50年我国农业发展最主要经验。  相似文献   

5.
谈到农民意识问题,人们往往将其与贫穷、落后、封闭、保守以及愚昧联系在一起,这是不公平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民占绝大多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在农业大国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农民意识与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不能把优良的东西取走而把糟粕称为农民意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弘扬农民意识中的精华,剔除其糟粕,通过教育树立一种新型的农民意识,真正实现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保障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属于社会经济权利的范畴。在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下,社会保障制度也是二元的,农民的社会保障权成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问题。农民社会保障权的法律价值主要体现为:社会公平、自由和生存。我国应当改革户籍制度,打破城乡壁垒,消除身份差异,消除障碍,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促进农民社会保障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谈到农民意识问题,人们往往将其与贫穷、落后、封闭、保守以及愚昧联系在一起,这是不公平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农民占绝大多数。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在农业大国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农民意识与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弘扬传统美德的同时,不能把优良的东西取走而把糟粕称为农民意识。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我们必须站在客观公正的立场上,弘扬农民意识中的精华,剔除其糟粕,通过教育树立一种新型的农民意识,真正实现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8.
农民增收问题是事关我国国民经济良性发展和社会长治久安的大问题。就业不充分,体制的限制,农民负担过重是制约农民增收的主要障碍。加大农业人口非农就业,改变现有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是解决农民增收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提高农民素质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关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非常重视的问题 ,也是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问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加快发展农业经济的目的 ,调整农业结构、搞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途径 ,提高农民素质是关键  相似文献   

10.
从新制度主义的观点来看,中国农民身份制度的变迁主要是政府主导下的制度安排,同时也是政府在认为预期收益将大于预期成本后提供新的制度安排的意愿和能力的过程。但长期以来政府对农民的制度安排产生的惯性,使农民转换为市民的过程中仍遇到很多障碍。改革阻碍农民身份转换的正式制度,重塑非正式制度来推进农民身份转换显得特别重要。  相似文献   

11.
从整体上解决“三农”问题是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一。三农问题的核心是以“农”为特色的欠发达地区的区域整体的发展,单纯从任何一个方面来进行都是难以从本质上解决问题的。案例研究表明,持续的“适宜技术”创新可推动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化、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产业区,同时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农民减少了、农业实现现代化、农村表现出社会主义新风尚。因此,旨在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农业政策应该集中在“适宜”农业技术创新与选择上。  相似文献   

12.
由于土地保障功能自身的局限性,同时以土地作为农民的保障载体也阻滞了农村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因此要建立着眼于中国现实国情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3.
近代中国律师行业自治发轫于民国初期的浙江杭县。依据杭县律师公会的相关史料,分时段对民国时期浙江律师业的发展演进历程进行实证分析,既具有其逻辑上的合理性,又系正确认识中国律师行业自治的发展历史所必需。总体而论,民国时期的浙江律师业经历了由北洋政府时期的兴盛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衰弱之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4.
涉农犯罪是以农村、农业、农民为侵害对象的犯罪,主要指涉及危害农村社会稳定、破坏农业生产和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它主要包括坑农害农犯罪、破坏农业生产犯罪、农村土地犯罪、农村职务犯罪、破坏农村民主管理犯罪以及败坏农村社会风气的犯罪。涉农犯罪的形态具有一定的社会基础,如不重视农业、不重视农村建设、农民的弱势化以及农村基层组织涣散等。因此,防范涉农犯罪的基本对策主要应从重视农业、重视农村基层建设、培育农民公民意识、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以及强化农村社会控制力量等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5.
进入21世纪,增加农民收入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农民纯收入增幅缓慢、城镇化滞后等因素制约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土地承包责任制中产权不清晰以农业为主的产业结构农户分散经营农业剩余劳动力难以转移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是影响农民增收的主要问题。因此,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应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重新思考农民收入的增长,将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同城乡社会结构的调整结合起来,实现农业规模经营,实现农业产业化经营,发展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深加工,转移农村人口,加快城镇化步伐,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随着老龄化浪潮的汹涌而来、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因素的出现,传统的"社区养老"、"养儿防老"等模式在新的经济形式下已难以为继,如何实现我国农村老人的老有所养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依法建立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7.
关于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按照我国现行养老保险制度的规定,农民工的养老保险制度建设严重滞后。切实做好农民工养老保险工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解决农民工养老保险问题的对策主要有:完善立法,依靠立法强制执行;制定符合农民工特点的缴费、转移、接续及发放服务管理制度;提高农民工的自我保障意识等等。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全国大部分地区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市场极不活跃而且很不平衡。陕西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总体上表现为规模小、数量少,且地区间有较大差异。农地使用权流转不仅有赖于市场化流转机制的建立和完善,更有赖于农业外部环境的不断改善。当前在欠发达地区并不具备农地使用权流转市场供求平衡的情况下,更为重要的是要在确实保证农户拥有完整的土地使用权基础上,通过市场规则建立确保农户独享收益权的机制。  相似文献   

19.
当前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统筹城乡发展,建设新型农村,将有助于彻底解决长期困扰我国改革和发展的“三农”问题,最终打破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割据,实现城乡一体化,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基础,使全体人民共同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20.
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业科技是最根本的举措。江西农业科技发展的态势和存在的问题在全国有代表性。在新的发展阶段,农业科技是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突破土地资源约束、消解农业劳动力投入趋减、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促进农民增产增收的决定性因素。基于目前存在的问题,要加强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和引导、建立和壮大高素质职业农民群体、加大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扶持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