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问题的提出 与民族问题内涵有关的学术观点较多,有人认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发展问题,有人认为民族问题的实质是民主问题。我个人认为:民族问题属于国家建设问题,它的核心是认同问题。  相似文献   

2.
黄正泉 《求索》2007,(12):124-126
哲学研究的是现实问题,哲学要从天上降到人间。当前中国的哲学面临十大问题:体系问题、实践问题、传统问题、生活问题、生态问题、宗教问题、道德问题、精神问题、自由问题、和谐问题等。这些问题哲学并不能解决,但哲学必须研究这些问题,从而形成新的思想,并促使哲学转型。  相似文献   

3.
在刚刚结束的全国两会上,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们更多地讨论工作中的问题,更实地分析实践中的困难。这种直面问题、正视问题、研究问题的做法,需要继续坚持、大力弘扬,使之蔚然成风。矛盾无处不在,问题无时不有。干工作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有了问题怎么面对?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回避问题、掩盖问题。长期不解决问题,往往会使小问题拖成大问  相似文献   

4.
侯伍杰 《前进》2002,(1):9-10
学风至关重要。毛泽东同志指出:“学风问题是领导机关、全体干部、全体党员的思想方法问题,是我们对待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态度问题,是全党同志的工作态度问题。既然是这样,学风问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第一个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在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很多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前提是:要把问题当问题。在这点上,有的人做得很不够,比如讲成绩时口若悬河,讲问题时就寥寥数语;自我查找时问题不少,可是事后依然我行我素……事实表明,许多问题之所以得不到解决,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把问题当成问题来看待。是否把问题当问题,既是认  相似文献   

6.
从CQT准绳问题测试的原理来看,准绳问题的选择恰当与否、准绳问题的开发适当与否成为整个准绳问题测试成功与否的关键。准绳问题的开发是通过与测试对象的讨论使测试对象关注准绳问题的过程。准绳问题的开发首先应当选择恰当的准绳问题,即应当与相关问题有关联性、与相关问题相匹配、应当是测试对象否认概率最大的行为、应当具有抽象性。准绳问题开发的适当时机是在测前谈话时。准绳问题的开发方法有可能性准绳问题的开发与引导性准绳问题的开发两种。可能性准绳问题的开发的关键是引导测试对象关注准绳问题并在准绳问题上撒谎,引导性准绳问题开发的关键是让测试对象明确其中的逻辑关系并认可测试结论。  相似文献   

7.
当代汉语新词语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田宇贺 《求索》2007,(5):191-193
当代汉语新词语本质上属于词汇现象。目前尚有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研究。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当代汉语新词语问题进行讨论:新词语的界定问题;新词语的来源问题;新词语的音节发展趋势问题;新词语的规范化问题。最后指出了新词语研究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8.
通过维权渠道反映出来的妇女三最问题主要体现在:妇女自身发展方面的受教育问题、参政问题,资源分配方面的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农村妇女土地权益问题,基于性别上的弱势产生的劳动保护问题、家庭暴力等人身权利问题等。  相似文献   

9.
新的经济增长带建设面临的七大战略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高度,提出了武汉建设新的经济增长带面临的七大战略问题,即功能定位问题、空间定位问题、产业布局问题、产业结构问题、产业依托问题、发展模式问题、管理模式问题。正确处理这七大问题,关系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对于新的经济增长带建设的成败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领导干部每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就是解决问题,解决不好问题就当不好领导。辩证认识问题、正确对待问题、及时解决问题,是做好领导工作的重中之重。问题是努力的方向。毛泽东同志在1919年曾专门起草了一个《问题研究会章程》,列举出当时中国需要研究的144个问题。他要人们"脑子里要经常装几个问题",把问题当作工作的目标和任  相似文献   

11.
常有人问我:如此繁忙怎么会有时间读那么多的书?我想说:读书问题,首先不是时间问题,不是方法问题,而是态度问题,是国民素质问题。因为这里涉及到三个问题:其一、读书问题;其二、时间管理问题;其三、态度问题。  相似文献   

12.
谈谈“问题”与“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曙光 《湖湘论坛》2008,21(4):83-85
“问题”与“理论”,总是难分难解地“纠缠”在一起。“问题中的理论”是现实生活存在的问题中所蕴含的理论问题;“理论中的问题”是属于理论研究范围内的问题。“理论中的问题”只有来自于“问题中的理论”才是现实的;“问题中的理论”只有提升为“理论中的问题”才是深刻的。真正的理论是源自“问题”的理论。围绕“问题”而发展是理论发展的内在逻辑;准确捕捉和回答时代性“问题”是理论发展的根本途径,任何理论的发展史集中表现为问题史;离开“问题”的理论,就变成了书斋之中的幻梦,时代之外的遐想,世界之外的独白,注定缺乏关照现实的力量。当前要重建以“问题”为中心的学术生态。  相似文献   

13.
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既是一个认识问题,也是工作方面的方法问题,更是一个能力和水平的问题,亟待从理论和实践上认识和解决。文章面对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刻阐述了领导干部应该牢固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在工作中一要善于发现问题,二要科学分析问题,三要着力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14.
问题是由人们提出的需要解决而尚未解决的任务。问题在本质上是主观与客观的矛盾,或人与世界的矛盾。问题具有社会性、时代性和"为我"的主体性。问题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只有人才有问题,问题也只是人的问题。问题以系统的形式存在,不同的问题系统构成了人类不同的认识—实践领域。问题是联结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中介环节,是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人类的认识—实践就是不断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中央民族工作12条”中的第四条,阐明了中国共产党民族问题的新理念,实现了民族问题概念的升级换代。这一概念中的“两个包括”全面拓展了关于民族问题的思维空间,使民族问题的外延更加扩展。“三个关系”则明确标注了民族、阶级和国家是关涉民族问题的三个警戒区域。“五个共性”是民族问题的本质属性,民族问题实质上就是具有民族性的社会问题。从整体上看,民族问题都只能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祖言 《今日浙江》2014,(23):41-41
正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树立正确政绩观,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一个先进的组织,总是善于在众声喧哗中听清楚时代的声音,解决时代提出的问题。一名优秀的领导者,更要具有敏锐的问题意识,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在探索中提出问题,以历史勇气直面问题,以责任担当研究问题,以政治智慧回答问题,以实干精神推动问题的解决。当前,各级党委特别是党委书记要"把抓好党建作  相似文献   

17.
社会生活中充满了问题,旧的问题解决了,又会产生新的问题。人们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过程,就是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研究工作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问题。换言之,我们是吃问题饭的,没有问题,就没有饭吃。因此,树立正确的问题观,对于我们做好工作十分重要,对于提高统战理论研究科学化水平尤为首要。  相似文献   

18.
晓立 《政策》2013,(4):90-91
党的十八届二中全会指出,对党内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不能视而不见,不能回避,不能文过饰非,必须下大气力加以解决。中央领导同志强调,要树立问题意识,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直面问题、研究问题、回答问题,积极推动问题的解决,集聚推动发展的正能量。"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在每一个时代,任何国家(地区)的任何发展阶段,都客观存在着经济的、政治的、社会的等  相似文献   

19.
“哲学的问题”之历史类型及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形成当代哲学的问题意识需要从“哲学问题”的观念中走出来,寻找和确立当代“哲学的问题”。“哲学的问题”不同于“哲学问题”。人类哲学虫上存在着四种主要的“哲学的问题”类型:“提出的”、“面对的”、“遭遇的”和“发现的”问题。这四种问题类型对于当代哲学形成自己的问题意识具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问题教学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当时美国的一些教育家在基础教育领域提出以"问题解决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方法。美国芝加哥大学心理学教授J·W·盖泽尔曾经把"问题"分为三类,即呈现型、发现型和创造型。当然,无论是哪一类问题,也不论设计多少问题,有效性才是问题设计的价值所在。随着新课改不断向纵深推进,基于问题的问题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广大政治教师的重视和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