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近几年来,物价上涨已成为有目共睹的经济现象,去年尤甚.广大民众对此既无可奈何,又心怀不满.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通货膨胀不同,本轮物价上涨延续时间长,上涨幅度大,并且迟迟未得到有效遏止.为此,有必要深入剖析这次物价上涨的多层面原因.  相似文献   

2.
今年我国CPI同比增长幅度连续数月在6%以上,7月更被刷新为6.5%,创下2008年7月以来37个月的新高。此番物价上涨的主要推手,是以农副产品为主的生活必需品价格过快上涨。物价上涨,对低收入群体影响首当其冲。完善补贴制度,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不让物价上涨影响低收入群体的正常生活,显得格外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3.
柳英 《两岸关系》2007,(12):30-31
近一段时间来,受到国际油价飙涨及台风的影响,台湾岛内物价大幅上涨,10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长率达到5.34%,创下13年来的新高。与民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用品价格涨幅尤其惊人,中、低收入家庭受物价上涨的影响最大,其生活成本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4.
政府赋权是指政府还权于民,民众争权则是指民众在参与过程中自我赋权。政府赋权和民众争权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政府赋权是民众争权的必要条件,而民众争权是政府赋权的有效保障。政府赋权与民众的争权又是一个长期的博弈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交接关系。政府赋权是手段,民众争权是目的。权力理应服从服务于权利,民众争权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湖北为例,对劳动力成本影响物价上涨的成本推动、需求拉动和预期三种传导途径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对劳动力成本与物价的长期关系和短期关系进行了计量检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上海人大月刊》2009,(1):36-36
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大规模投资最好是投向那些能够增加民众就业的项目和行业,以及减少民众支出的公共品,甚至直接对低收入群体派发货币,这都比投向其他的项目和工程更能扎实有效地刺激民众的需求,抑制经济下滑。政府的宏观调控不能为了解决短期问题而忘了长期目标。中国经济的长期目标就是要解决制约内需增长的消费问题,或者说是收入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说起上海的价格听证会,老百姓首先想到的便是物价又要上涨了。因为历次听证会“逢听必涨”,老百姓逐渐将听证与物价上涨等同起来,形成了习惯思维,甚至听证会尚未开始,便早早做好物价上涨的应对准备。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委、省政府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作为民生保障工作的首要任务,大力创新四项社会救助机制,逐步筑牢了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的最后一道安全网。(一)创新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有效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一是建立低保标准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困难群众;二是及时建立了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确保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不因物价上涨而影响;三是确定低保标准调整方法。确保低保标准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9.
坚决克服通货膨胀问题上某些错误观点的影响周浩近年来,我国经济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国民生产总值连续三年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但是,经济生活中也出现了不少困难和问题,其中最突出的是物价上涨过猛,通货膨胀严重。1994年在上年物价上涨13%的基...  相似文献   

10.
王光华 《求索》2007,(3):218-220
从传世文献和业已出土的日书材料我们可以了解到,禁忌现象在战国、秦汉时期相当盛行,无论是对上层统治者还是下层普通民众,都产生过深刻而广泛的影响。究其现实与思想根源,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战国至于秦汉长期战乱以致民不聊生的现实苦难的反映;二是在阴阳五行思想影响下统治者与术士大力推动的结果。禁忌是民俗史与社会史的重要内容,应对其多一些历史性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
今年以来,大家对物价上涨的感受比较强烈。1至6月份,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各月同比涨幅分别为49%、4.9%、5.4%、5.3%、5.5%和6.4%。价格总水平一直在高位运行,并表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物价上涨关系千家万户,特别是对中低收入居民的生活影响较大。所以,  相似文献   

12.
针对最近国内大范围的物价上涨,有人认为已经开始出现通货膨胀的苗头,有人认为本轮涨价只是暂时性的,有偶然性和阶段性,也有人认为此次物价上涨是长期以来国内物价偏低所致,是物价的一次理性回归。由于本轮物价上涨涉及到大量关系百姓日常生活的用品,物价问题已成百姓街谈巷议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国家发改委正在研究天然气价格政策及天然气利用政策.将有计划地提高天然气的价格,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同时,发改委和财政部研究,准备择机开征燃油税.天然气、石油属等资源性产品涨价,应当是发改委为了中国经济长远发展考虑的一顶既定政策。但问题在于。发改委对天然气涨价是“计划”.对开征燃油税是“择机”。“计划”一定要发生,但“择机”何时会发生?资源性产品涨价,长期来说,虽然对中国经济有利,但在短期内,则毫无疑问对普通民众的生活不利,尤其是会很大程度地增加弱势群体的生活成本。而开征燃油税,则是对民众的生活有好处的。为什么对普通民众生活有不利影响的政策总是会先执行,而对普通民众生活有好处的政策总是要延后执行.甚至一拖再拖呢?原因恐怕在于.民众是没有决策权的,是沉默的羔羊.而燃油税问题则涉及部门利益,是难摆平的。  相似文献   

14.
政治学主题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博弈论成为当代政治学理论的主题,在现实社会实践中表现为政府权力与民众权利的博弈。政府与民众的博弈可分为三种,即投桃报李策略、以牙还牙策略和惩前毖后策略。政治博弈论模型的推演说明,重复博弈的结果不受政府与民众所采用策略的影响,最后会生成纳什均衡,民众与政府形成合作,共同促进经济社会的动态稳定。  相似文献   

15.
在十七大召开前,中国社会调查所的一项调查显示,金融、物价上涨、社会保障、就业和再就业、财产利益、楼市、贫富收入差距、台湾问题、腐败、社会治安依次成为十七大老百姓关注的重大问题。其中,金融问题、物价上涨问题、社会保障问题这三个问题民众的关注度均达到了八成以上。通过研读十七大报告,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民生关照的政治宣言,它首次将民生写进党代会报告,具体务实地提出了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所要坚持的六大任务,高度概括性地提出了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铮铮誓言彰显出党和政府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关注民生成为时代主旋律。本刊编辑部特将调查中民众所关心的重大问题与十七大报告中的相关论述对接起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马来西亚政府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去年以来,商家乱涨价,马来西亚政府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物价上涨。一、积极与有关业务者展开对话与洽商,要来他们尽司能避免通过调整价格的方法盈利,并采取具体措施制止商家涨价:严格实行标签法令,责成有关部门在指定期限内确保所有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美国血腥暴力事件频繁发生,造成的影响日益严重,美国民众安全感普遍缺失。美国民众安全感缺失是多方面原因叠加造成的,但主要原因是恐怖袭击的心理阴影、民间枪支泛滥以及长期困扰美国的社会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一、怎样看待通货膨胀,物价上涨是否等同于通货膨胀? 研究通货膨胀首先要遇到物价上涨问题,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前者必然表现为后者。但又是两个不同的问题,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从理论上看,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有着各自不同的内在规定性。①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发  相似文献   

19.
1988年国家已确定控制基本建设规模、银行信贷和财政支出,同时控制消费基金的增长。在这种偏紧的政策下,是否可以通过调控市场,使经济取得良性的增长和发展,是值得研究的重要课题。这里只提出两点供参考:一是要消除对市场的误解;二是应寻求调控市场的非单纯的“压”与“管”的途径。一、对市场作用的看法物价波动总是会通过市场表现出来。近两三年物价上涨较快,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上涨既表现于市场,人们就难免把物价上涨与开放市场相联系。长期生活于价格固定中的人自然不习惯于物价波动,当物价上涨并触及生活水平时更易产生不满情绪。这是可以理解的。但  相似文献   

20.
国家认同是构建现代国家合法性的前提,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与国家统一的重要挑战之一是台湾民众中国认同的弱化。从文化和政治属性两个面向来对既有的民调数据进行梳理与诠释,发现两岸长期分隔的历史导致多数台湾民众虽然认同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但又以所谓的“台湾人”自居。两岸制度差异影响了台湾民众统“独”立场。台湾社会有关国家认同的民意充满内部分歧和变数。鉴于中华文化对岛内的持续影响力,台湾经济发展对大陆的依赖性以及岛内多数民众偏好维持现状,大陆方面在台湾地区重构国家认同上存在积极作为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