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列宁在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以巨大的理论勇气和政治勇气,大胆提出了“一国胜利”论。●“一国胜利”论是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发生”论的突破,是创造性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典范。●“一国胜利”论的提出和完善过程表明,正确回答时代课题是列宁与时俱进的鲜明特征,接受实践的检验是列宁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 ,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 ,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 ;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 ,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 ,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 ;斯大林在同反对派的论战中 ,曲解了列宁的思想 ,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论 ,继而又提出了“一国建成共产主义”论 ,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胜利的理论推向了极端。  相似文献   

3.
《探索》2015,(5)
俞良早教授认为,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没有提出"一国首先胜利"论,一战期间列宁也没有单独一国可以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思想,更否定落后国家(特别是俄国)会先于西方发达国家首先胜利的可能。而且,俞教授还认为,列宁提到的两种革命战争的"汇合"不可能导致单独一国胜利,而列宁认为恩格斯所说的"完全正确"则是指他完全认同恩格斯关于革命进程的构想,不存在列宁提出了什么新的理论。实际上,列宁不仅重申而且进一步发展了"一国首先胜利"论,并倾向于认为相对落后的帝国主义国家可以首先胜利,而两种战争相"汇合"也可以导致单独一国首先胜利,"一国首先胜利"论是列宁立足于新时代提出的新理论。  相似文献   

4.
"一国胜利论"继承了"同时胜利论"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共同胜利的观点,发展了"同时胜利论"中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共同胜利的途径和方式,即无产阶级可以通过政权革命完成这个阶段性任务。"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继承了"一国胜利论"关于无产阶级取得政权革命的理论,发展了"一国胜利论",从"城市中心论"发展为"农村中心论",丰富了"一国胜利论"取得的条件,不仅指出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的规律,还论证了国内无产阶级主客观力量的成熟,也是获得胜利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5.
通过回顾十月革命后的整个世界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在革命方面,列宁"一国胜利论"提供落后国家进入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和信心;在发展方面,列宁"社会主义市场论"解决社会主义发展动力问题,党建理论保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外交理论为社会主义寻找机遇。信仰、动力、方向与机遇四个维度旨在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保驾护航,也是为科学解答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6.
列宁关于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的思想包含在他的"一国胜利论"的思想当中。列宁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指的是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这标志着列宁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新突破,是马克思主义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一次新的发展,在科学社会主义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列宁“一国建成”思想与斯大林“一国建成”论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国国内战争结束以后,列宁发展了“一战”期间提出的“一国胜利”论,形成了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础的思想;列宁逝世以后,斯大林曲解了列宁的思想,提出了一国建成完全的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列宁的“一国建成”思想与斯大林的“一国建成”论之间,在产生基础、基本内容、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等方面,都存在着重大差别,应该将二者严格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8.
颜岩 《探索》2008,(2):130-134
作为重建的后马克思主义者,凯尔纳对各种马克思主义"终结论"展开了批判,提出了马克思主义"危机论",对民主、革命主体、阶级等马克思主义具体理论进行了修正,为我们在当前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可贵的理论视角.  相似文献   

9.
翟昕 《世纪桥》2008,(1):25-26
社会主义“一国胜利”理论,经历了一个由马克思恩格斯到列宁再到斯大林的发展和演变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提出无产阶级社会革命必须“同时胜利”的同时,认为一国可以首先取得无产阶级政治革命的胜利;列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并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明确提出了“一国胜利”论,并进而形成了“一国建成”思想。一国能否建成社会主义的问题,不仅是一个重大的历史问题,也是一个严峻的现实问题。对它的不同回答,将直接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乃至整个共产主义的前途和命运。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同时胜利”论是社会革命意义上的“同时胜利”论,并不否认政治革命的“一国胜利”;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政治革命意义上的“一国胜利”论,并不否认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必然是“同时胜利”。“一国胜利”论与“同时胜利”论不是对立的。因此,关于“同时胜利”论到了帝国主义时代已经过时,因而被“一国胜利”论所取代的传统观点,没有准确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社会主义胜利问题上的本来思想  相似文献   

11.
作为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作为发展着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新的实践智慧、新的理论视野和新的使命担当,历史性地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为新的历史阶段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巨大的理论贡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贡献,突出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新性地坚持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二是创造性地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权,推进一系列新经济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三是创生性地阐释了科学社会主义阶段论、实现方式论以及国际关系论,振兴了科学社会主义;四是创制性地肯定党的领导地位,提出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确认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模式,升华了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发生新的变化,为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新的时代课题。"南方谈话"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社会发展动力论、唯物辩证法和人民群众历史主体论的时代化运用和发展,深刻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时代命题,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设了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列宁主义的基本论点是:列宁主义的道路是"暴力社会主义"道路,列宁主义的"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违背了马克思主义的"共同胜利"理论,等等。民主社会主义否定列宁主义的实质是它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偶像化,变为对资产阶级来说的"无害的神像"的必然表现。警惕当前国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潮否定列宁主义,彻底肃清民主社会主义在我国的思想影响,在当前具有特别迫切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十月革命实现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飞跃。列宁深刻洞悉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新特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俄国革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形成了列宁主义,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等一系列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为帝国  相似文献   

15.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与毛泽东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理论,通常是被看作很不相同的两种理论。然而,只要细加比较,便可发现它们的一致性。 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理论与列宁的“一国胜利”论,都是在承认暴力革命学说的前提下,对武装夺取政权的形式或时机作出的某种独特的构想。 列宁的“一国胜利”论是对马、恩暴力革命学说的发展。其论据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各国出现跳跃式局面,一些后起的国家在短期内超过了某些原来比较先进的国家,它们需要按照自己韵政治、经济实力重新瓜分世界,这样就与老牌国家发生了冲突和矛盾,战争成为不可避免,从而削弱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力量,在它们统治的链条上出现薄弱环节;无产阶级可以在这些地方首先发动革命,使社会主义在个别国家内的胜利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学哲学三论     
正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实践马克思主义的历史。马克思主义哲学,用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武装了中国共产党,使之能引领中国人民,战胜了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近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当前全党要学习历史唯物主义,感触良深,思绪纷纷,不能自已,遂有以下"三论"。  相似文献   

17.
佩里·安德森在《西方马克思主义探讨》中明确提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曾发生哲学转向的现象。佩里·安德森通过对"编史工作"与"理论建构"、"理论"与"实践"等方面进行剖析,结合"哲学转向"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实发展,提出了个人的预言和希望。佩里·安德森的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转向论启示我们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理论与实践、关注领域等方面的研究,汲取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的长处,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8.
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自诞生之日起就非常重视对工农群众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列宁在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中提出了在思想政治教育史具有重要地位的"灌输论"。受此影响,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继承和发扬了这一优良传统。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不断壮大、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都离不开党卓有成效思想政治工作。中央苏区时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呈现出由共同胜利向一国首先胜利、一国首先建成转变的历史轨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进一步展现出一国首先崛起的历史趋势。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论蕴含着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首先发生的因素,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侧重一国首先胜利,斯大林则主张一国首先建成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新的变化,新时代的中国一枝独秀,坚定地高扬起科学社会主义大旗,呈现出社会主义在中国首先崛起的历史趋势。这一崛起是以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崛起,而非建立新的霸权。探讨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到一国崛起的理论与实践进路,对我们坚持自信自立,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科学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场域,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在当代中国,只有把马克思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结合起来的邓小平理论,而没有别的理论能够解决社会主义的前途和命运问题。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形成的,都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成果。但两大理论成果形成的历史条件(包括社会发展阶段和实践基础)是不同的。毛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