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越南的华族     
在越南的54个民族中,华族有20多万人,主要分布在越南北部的广宁、河北、谅山等省的农村里,其中55%以上集中在广宁省。华族大部分务农,少数在矿区(主要是鸿基煤矿)当工人或在城镇从事其他行业。他们自称“汉族”,不喜欢“华族”这个名称。他们单独聚居,保持着本民族的语言和风俗习惯。由于他们迁入越南的时间和地  相似文献   

2.
自从越南革新开放和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越南共产党和政府已经认识到华族学生学习华语的需求并采取了相关的特殊主张与政策,让华族学生"在学好越南语的基础上,学好华语",为华族群体保存自己民族的语言与文化提供了条件。然而,从胡志明市的华文教育状况来看,越南相关部门和地方政府在落实华族学生的民族语言教育政策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突出的表现是未能把华文教育作为华族学生的民族语言教育予以特殊保障,而是将其作为一门外语来看待,这就严重影响了华族学生在享受民族语言教育保障方面的权益,也制约着华文教育在越南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越南华文教育近年来出现较明显复苏,华文从华人的民族文化载体逐渐发展为越南社会加强与中国经济文化联系、寻求更多发展机遇的有力工具。这些新现象为传承越南华族文化、增进中越交往与合作创造了积极条件。针对当前越南华文教育的资金、师资、教材等问题,中国可在越南政策法规允许的范围内适当加以补充与协助,为中越关系的深化发展增添动力。  相似文献   

4.
关于东南亚各国华族形成问题是目前学术界正在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我们在《浅谈有关东南亚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问题》一文(见《南洋问题》1986年第四期)已初步提出我们的见解。本文拟就东南亚各国“现代华族”的形成、特点及其发展趋势等问题,进一步阐明我们的看法,敬希指正。一、东南亚各国“现代华族”的形成关于东南亚各国华人形成现代华族,我们这一立论的理由有二,一是历史上移居他国的外国人,取得他国国籍,又有一定数量,可以组成为他国的民族或少数民族。东南  相似文献   

5.
越南谅山省是越南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省份,少数民族干部在其干部队伍建设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呈现出干部和女性少数民族干部较多、高层次人才少、队伍呈过度年轻化趋势、政策环境弱的基本现状,并出现了整体素质有待改善、数量分布不均衡、年轻化严重、政策有待补充完善等问题,本文对越南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分析,提出可从丰富少数民族干部培养途径、加大培养其他少数民族干部的力度、合理选拔任用各年龄阶段的少数民族干部、完善少数民族干部培养政策等路径,对越南谅山省少数民族干部培养现状进行优化,从而进一步提升越南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马来西亚的种族关系和阶级关系(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治演变在经济方面发生了上述各种进展的同时,一在政治方面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隔离不同种族集团的围墙正在倒塌。有一件事可在此提出,华族和印度族移民开始走向低潮,其部分原因是由于经济萧条,部分原因却是由于马来社会施加压力阻止其它种族移民流入。到1931年,华族占马来半岛人口的39%,马来人则占44.7%(洛弗在1974年发表的论著,第208页,参考文献目录44)。1933年开始实施外侨法令;到了1938年,移民活动中止了。我们看到永久定居在当地的移民开始要求在马来亚这个国家内享受有更多的  相似文献   

7.
杨然 《东南亚纵横》2004,(12):36-40
越南岱依、侬等民族与我国的壮族同源 ,泰族与我国的傣族同源 ,实际上都是跨境民族。他们的语言按我国学者的划法属于壮侗语系 ,具体来讲属于壮傣语支(越南称为岱依—泰语)①。20个世纪80年代末越南开始革新开放以来。岱依、侬、泰等民族的经济、社会状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由于这些民族与我国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同源或有历史上的亲近关系 ,改革开放前的经济社会状况也有许多相似的地方 ,因此 ,研究他们现代化进程中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我们有借鉴意义。同时 ,这些民族基本上都在越南北方 ,靠近中越边界 ,他们现今仍与中国广西、云南边疆的少…  相似文献   

8.
王黎明 《东南亚》2006,(2):53-58
民族问题研究是当代学术研究的一大热点。泰国因其民族问题的特殊性受到不少学者的学术关注。在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泰国,少数民族边缘化现象正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瓶颈效应:北部山地民族因经济的落后而被隔离于社会主体之外,南部马来穆斯林因其与主体民族巨大的宗教—文化  相似文献   

9.
战后以来,东南亚地区的华族在经过冷战及其后冷战的历史时期,多半已经在当地政府民族同化政策的不断推行下,完成了民族融合的本土化进程,实现了认同所在国并且成为当地社会中有作用的少数民族群体之一的身份确定。然而,当1997年7月由泰国而遍及整个东南亚地区的金融风暴席卷之时,人们一方面固然看到,  相似文献   

10.
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同为多种族、多文化的移民国家。在历史上,两国都有着不断接纳外来民族迁入的经历。15~19世纪,华人族群分别在这两个国家扎根并繁衍。目前,马来西亚华人约占马来西亚总人口的26%,而新加坡华人约占该国总人口的76.8%。由于华族在两国都为主要民族之一,华族文化的载体——华语的传承与发展一直成为两国华人社会不懈努力和奋斗的目标。对于华语教育的发展问题,两国根据各自不同的国情需要,  相似文献   

11.
从宗教信仰角度看,东南亚的11个国家中,越南和新加坡属于祖宗崇拜、儒释道为主的文化。此外,在东南亚众多的族群、6亿多人口中,越南的京族和各国的华侨华人以祖宗崇拜和信奉儒释道为主,人口约有1.5亿。  相似文献   

12.
东南亚历史上的客家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客家人在东南亚的人数比闽南人、广府人和潮州人都较少,但在经济、社会、文化与政治领域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力远超过他们的人数。在东南亚历史上,有不少著名的华族人物都是客家人。本文从早期客家人移民的聚落模式与经济追求、早期客家人的社会组织、战后客家社团的功能与变革和客籍企业家与海外华人的企业精神等方面来探讨东南亚历史上的客家人以及客家人对东南亚历史发展所作出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3.
泰国阿卡人传统知识保护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研究背景综述 "传统知识"(Traditional Knowledge)这一术语最初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为开展知识产权保护选用的工作用语.1998~1999年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关于知识产权和传统知识的实况调查团为了工作的便利,给出了一个列举性定义,认为传统知识是指基于传统产生的文学、艺术或科学作品、表演、发明、科学发现、外观设计、标志、名称及符号、未披露性信息、以及一切其他工业、科学、文学或艺术领域内的智力活动所产生的基于传统的创新与创造.近年来,传统知识的保护已经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4.
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经济活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香港一直是东南亚华商投资与从事商贸活动的中心,也是东南亚与中国大陆进行经贸联系的中介,1980年代以来,香港更成为东南亚华人企业投资中国的桥梁。二战后,东南亚华商在香港的投资额越来越大,东南亚华人资本已成为香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东南亚华商在港企业造成了大冲击,但是大多数华人在港企业还是克服困难,度过了难关。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华商海外企业的重组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东南亚华商的海外企业受到严重波及。为此,东南亚华商的海外企业进行了一系列战略重组与结构调整。伴随着区域经济的复苏,东南亚华商海外企业也逐渐摆脱经营困境,资产重组与结构调整已初见成效。  相似文献   

16.
南洋研究院的华侨华人研究体现了多学科、兼顾历史与现状、教学相长的特色。除了经济、历史、政治学(国际关系)等主要学科外,南洋院师生越来越多地借重民族学、宗教学、金融学、人口学、语言学、管理学、图书及版本学等学科理论与方法研究华侨华人。在侧重华侨华人现状研究时,仍继续关注华人史研究。在相关学位课程带动下,硕博生的学位论文研究日益成为南洋院华侨华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总体而言,南洋院的华侨华人研究仍呈现创新能力弱、文献单薄、低水平重复等问题,这既是国内文科重量化考核导向的结果,也与研究人员浮躁的学术态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何平 《东南亚》2011,(2):61-66
在东南亚,印度人是一个人口数量仅次于华人的第二大外来移民群体,遍及东南亚的每一个国家。东南亚的印度人是在不同历史时期从印度次大陆迁入东南亚的,在人种和语言等方面都有不少的差异,因此,广义的印度人实际上包涵了众多的种族和民族。虽然如此,这些来自印度次大陆的不同种族和民族,都或多或少地经受过印度文化的熏陶,他们在来到东南亚之后有着某种程度的文化认同,东南亚各国的本地居民也都把他们视为一个大的群体。  相似文献   

18.
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认同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战后,迫于国际国内大背景的压力,东南亚大多数华侨不得不自身调整,开始了自身身份认同的激烈变化。这主要体现在民族(当地)认同、文化认同与族群认同等方面。其中,民族(当地)认同是二战后东南亚华侨华人认同的最根本变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探讨马来西亚华文作家(简称马华作家)在族群政治浓烈的氛围中所衍生出来的忧患意识。马华作家对文化传承及身份认同问题一向极为敏感,大部分的马华作家都摆不开政治议题的纠缠。在敏感的政治论辩及维护中华文化的浪声中,马华作家如何调适内心中的不安,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危机作出什么反应?如何面对马来霸权文化?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南亚各国的保险业得到很大发展,但在金融危机中也暴露出的这一行业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急需进行改革。在WTO和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压力下,亚太地区各国从1996年底开始实施保险市场的自由化政策,逐步开放国内保险市场。面对这种形势,东南亚各国对本国的保险业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取得了较好成效。东南亚保险业改革的经验在许多方面为我国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