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行政诉讼的中心内容是解决关于行政职权的行使是否合法的争议,审查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当事人资格的特定性.本文就行政诉讼当事人的资格,以及在特殊情况下所发生的当事人资格转移等问题作一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张在范 《行政与法》2005,(5):102-104
为了保证破产程序的公正、高效进行,各国破产法无不明确规定破产管理人的积极资格与消极资格。我国现行破产法所采用的从政府官员中选任清算组的制度不仅在理论上存在着明显的弊端,而且在实践中也造成了严重的后果。我国应大力提倡从专业人士中选任破产管理人,明定破产管理人的消极资格,肯定破产清算中介机构在破产管理中的主体资格,充分发挥其在破产清算事务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司董事法定任职资格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敏 《法学》2006,(3):110-116
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的法定任职资格的立法目的是为了对内保护公司财产的安全和股东权益,对外保障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和交易安全。我国修改后的《公司法》对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作了专章规定,取得了较大进步,但对具体任职资格的设定、不符合任职资格的法律后果、任职期间出现资格缺陷后的解任程序等问题的规定仍有不够完善之处。进一步审视相关条款的设定,区分在不同阶段不具备任职资格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行为的效力,建立相应的解任程序,对公司法的继续完善深具意义。  相似文献   

4.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确认是分配农村集体财产的前提,而关于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已经成为立法、司法和执法领域面临的共同难题。本文通过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的现状分析,探究成员资格认定出现困境的原因,结合目前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反垄断法》的生效实施,我国的反垄断民事案件逐渐增多。面对日益增长的司法需求,法院在审判实践中还缺乏足够的司法应对能力,主要表现为法律制度的局限性和司法经验的匮乏。由于反垄断民事诉讼在域外竞争法较为完善的国家或地区有着丰富的立法和审判经验,所以借鉴他国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以比较法为视角,借鉴域外立法和实践,并立足我国基本情况,指出阐明标准的具体运用。  相似文献   

6.
世界范围内的法治发达国家(地区)中,欧洲德法等国、北美加美两国以及东亚的日韩、我国的台湾地区等都规定了以资格刑恢复为对象的刑罚消灭制度。然而,我国法律中虽有种类繁多的资格(罚)刑,但是复权制度的缺失,使犯罪人往往因为失权而不能彻底复归社会。基于此,考察国外复权制度的立法现状,分析其特点,对于理性看待复权制度并将其本土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刑事证据的初级资格旨在为法律决定之事实基础提供一般合理性根据,高级资格旨在为法律决定之事实基础提供高度合理性根据,主观资格旨在保障证据材料在价值上的可接受性。由于我国理论及实践对上述不同性质、不同种类的证据资格缺乏深入而清晰的认识,因而在刑事证据资格制度上存在初级资格要求不明确,高级资格没有严格区分始端资格与终端资格,主观资格偏离价值本位且取向较为单一等主要问题,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导致刑事证据使用的不当,甚至酿成冤假错案。为了更加合理地使用刑事证据,我国的刑事证据资格制度应当明确初级资格要求,严格区分始端资格与终端资格,让主观资格回归其价值本位并且使之进一步合理化。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行经济犯罪中针对单位的刑种配置上,只有罚金刑一种。仅用单一的刑种——罚金去适应形形色色的单位经济犯罪,显然违背了"犯罪与刑罚相对称的原则",针对犯罪单位刑种单一及其面临的现状,本文指出资格刑应该被合理的适用在单位经济犯罪的刑种中。  相似文献   

9.
作者身份既是行为人原始取得著作权的前提,也是智力创造性活动这一事实行为的结果.因此界定作者资格必然是从著作权主体和客体的角度来进行.从主体角度,作者范畴表现为自然人和法人,与法律主体一致,但实际上单纯从权利主体角度界定作者资格并不能完整解释缘何法人在被确立为法律主体之后仍不被作者资格所认可.而从客体角度,作者资格作为独创性的内在要求,只可能是血肉之躯的自然人.但随着主观独创性标准不断瓦解、客观独创性标准又无力从结果的表现形式上识别创作者的情况下,作者资格作为独创性的内在要求已经难以维持.无论从主体还是客体角度对作者资格作本体论上界定的尝试,均难以完全解释作者范畴的二元结构,而只能寻求资格论的解读.作者资格并非仅停留于本体层面的“是什么”,而是表现为作品与作者之间的特定联接,反映“应该是什么”的价值判断:即受社会环境、立法政策的影响,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创作事实、必要投入、作品署名等.  相似文献   

10.
王冠 《法制与社会》2011,(2):121-122
世界上已有多国建立了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我国在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背景下却缺乏相关的制度。其中最重要的是赋予公民个人以环境公益诉讼的原告资格。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现行制度中有关对专利代理机构的股东或者合伙人资质予以限制的作法不利于我国专利代理行业的发展。我国应以《专利代理条例》修订为契机,对专利代理机构股东或合伙人资质做出调整。对于为合伙制的专利代理机构,要求其合伙人必须具备专利代理人资质,或者个别合伙人可不具有专利代理人资质。对公司制的专利代理机构,对其股东是否必须具备专利代理人资质则可作出更为灵活的规定。此种修改将有助于我国专利代理行业打破发展瓶颈,更好地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创新服务。  相似文献   

12.
行政诉讼原告资格标准设立的意义在于建立一种筛选机制,节约诉讼资源。过窄与过宽的标准都不利于行政诉讼实践的健康发展。原告资格标准应在考虑合法权益与不利影响之合理范畴的基础上设立,同时恰当地运用司法解释的作用以保证该标准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社会的高度产业化,日甚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公害现象,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问题,给社会带来了很大的负面效应,我们不禁呼唤公益意识。有关构建环境公益诉讼的议论也成为法学界的热点。而构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切入点就是确立原告主体资格。本文结合环境侵害的特殊性,指出我国传统诉讼理论在认定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方面的不足,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对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资格之基础理论进行重新定位,扩大其原告范围,将行政机关、检察机关、环保社团、公民个人四大主体统称为适格原告,同时解决相互之间可能出现的资格冲突问题。  相似文献   

14.
目前,行政公益诉讼的建立已经越来越受到关注,而行政公益诉讼原告资格的确立则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本文试从检察机关,公民个人,社会团体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现行《公司法》上的股东名册制度,因为制度设计缺陷,未能发挥应有的功能。股东资格认定问题,仍是公司实务纠纷的难点。而《公司法司法解释(三)》在现行制度尚不健全的背景下,仓促引入股权善意取得制度,更激化了现行法规定上的矛盾。本文试图以股东资格取得之基础关系为理论建构的起点,区分股东资格认定问题在公司运行程式与股东资格争议情形下的不同意义,厘清股东名册制度在《公司法》第32条第2款的规范意旨,进而在股权善意取得视角下,就股东名册与公司登记之关系,主张改造现行的股东名册制度,赋予其"股东资格证明功能",并探讨其可能的"权利外观功能"。  相似文献   

16.
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是公民最重要的政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管理的基础和标志。被选举权的行使,限制涉及公民政治权利的实现,关乎民主政治的发展。选举权应与被选举权分离,被选举权应当受到合理限制,已为多数人所认同,本文就具体的条件限制做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证人制度是古代证据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古代证据的所有种类中,证人证言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司法官吏定案的主要依据之一,由于证人证言具有不可或缺的证明地位,在长期的审判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种制度即证人制度。  相似文献   

18.
借鉴外国经验完善我国司法鉴定人的选任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科学技术在现实生活中的迅速发展和普遍应用,司法鉴定与之相适应地也越来越频繁地应用于诉讼活动。公正客观的鉴定结论不仅依赖于鉴定方法的科学性,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一套健全的司法鉴定制度作保障,尤其是司法鉴定人的选任制度,乃是司法鉴定制度的基石,在整个制度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简单探讨。  相似文献   

19.
对证据法定形式体例的几点构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证人资格,乃是证据法学中关于证人证言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由于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对此认识存有歧异,故有必要进行辨析与探究。本文在对证人资格重新界定的基础上,提出证人资格的新标准,并澄清有关证人资格的若干重要问题,以期为完善证人资格的立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20.
证人资格问题重述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证人资格,乃是证据法学中关于证人证言的一个基础理论问题。由于我国理论界及实务界对此认识存有歧异,故有必要进行辨析与探究。本文在对证人资格重新界定的基础上,提出证人资格的新标准,并澄清有关证人资格的若干重要问题,以期为完善证人资格的立法提供参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