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讽刺与幽默     
《今日广西》2010,(11):62-62
不在“人事” 企业人事部的员工李某,最近被调到楼下的公关部。这天,他朋友打电话到原部门:“李某在吗?”李某同事答:“他已经不在人事了。”朋友:“啊?他什么时候去的?”同事:“上礼拜。”朋友:“我都不知道……也没送他一程……”同事:“没关系啊,下去找他不就好了?”  相似文献   

2.
正位     
晚上,“正局长”气咻咻地回到家,连每日必看的“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也不看,一头倒在沙发上,一根一根猛抽烟。老婆小心地问了几句,他狠狠地把烟摁在烟缸里,恶声恶气地说:“明天写辞职报告,这开会摆牌儿的事再也不干了!” “百家姓”里没有姓“正”的,他姓郑。他也不是县公安局的什么“正局长”,而是政工科的“郑科长”。那为什么变成了“正局长”?这里头有个叫人笑不出来的笑话。有一回,他领了两个民警便衣下乡,明察暗访,路遇一个什么“长”欺负一个卖鸡蛋的白发老汉。他上前制止,那个“长”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斜着眼问他什么单位,什么职务。那两个民警为了压压对方的气焰,就说这是我们的“正局长”。在当时那种情势下,他也就默认了。那个“长”也许官小,一听他是“公安局长”,还是“正”的,就灰溜溜地认输了。这事在局里传开以后,大家就“正局长正局长”地叫,他十分十分尴尬,大大地发过几回脾气,说:“这玩笑万万开不得!”  相似文献   

3.
“装”字被一些舆论用在了北京律师李庄的身上,一说他能“装”钱; 一说他能“装”本事; 一说他被“装”在了一个圈套里; 一说他被自己“装”进了“经验”里。 尽管众说纷纭,世人都想沿着李庄案件行进不远的足迹,辨明事理,寻找真相。  相似文献   

4.
荣获一等战功的“战斗英雄”、“时代先锋”、“独臂政委”丁晓兵,20年前,他完全可以凭借他的功劳回到地方找个名利双收的“闲职”把自己“养起来”,但他拂开荣誉和鲜花,决意在部队继续当兵。他是一个身体上“失衡”的人,因为他少了一只胳膊。这样,就连跑步身体也不能保持平衡,  相似文献   

5.
明代冯梦龙在《古与令谭概》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司马微在同别人谈话时,无论好与坏,不管是与非,总是说“好”。一天,有人问他:“你好吗?”他回答:“太好了。”有人难过地对他说:“我的儿了死了。”他也旧答:“那太好r。”他的老婆凶此批评他:“人家认为你是一个有道德的人,所以才告诉他的伤心事,你怎么还是说好呢?”他仍然回答说:“像你说的这些话,也太好了。”于是,“好好先生”这个典故留传至今。  相似文献   

6.
当产妇难产的时候 ,医生通常问其丈夫“保大人还是保孩子” ?有的丈夫会说“保大人” ,有的丈夫会说“保孩子”。孰对孰错 ?我们会展开激烈的争论。有些人首先会提出问题 ,丈夫有什么权利做这样的决定 ?他说保大人就保大人 ,他说保孩子就保孩子 ?他凭什么能够决定妻与子的生死 ?谁给他这样的权利 ?如果丈夫把妻子当作传宗接代的工具 ,根本无视妻子的生命 ,他选择“保孩子” ,其妻子就被剥夺了“活”的机会 ;如果丈夫“深明大义”选择“保妻子” ,妻子因此而获得了“新生” ,他就成了她的救世主 ,她的生命是他“恩赐”的 ,因为他的明智、大度…  相似文献   

7.
佚名 《现代领导》2014,(6):44-45
在史无前例的“文革”中,粟裕虽然上了“黑名单”,但这位开国大将却没有受到冲击。在庐山会议上他“一声不吭”,在江青面前他“装聋作哑”,这是他的机智沉着。人们更想知道的是:是谁保护了他?他对“文化大革命”的态度是怎样的?他与林彪、“四人帮”集团又是如何相处的?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1958年军队发生了一次反对教条主义的运动。粟裕以莫须有的罪名被撤掉了总参谋长的职务。此后他被调到军事科学院任副院长。这实际上是个闲职,也就是没有了在军事第一线工作的权利。到了“文革”中,在有些人看来他不过是一只“死老虎”,斗争的锋芒主要不是针对他了。更重要的是,毛主席说“粟裕有战功”。  相似文献   

8.
偷回的良知     
“对,就是这家!”他已经来过几次了,这个时候家里应该没有人。他四处望了望,轻手轻脚地拿出钳子和起子,小心翼翼地拨弄起门锁。 “张叔叔,你来了!”门突然开了,一个小男孩的身影出现在门口。他被眼前这位“不速之客”吓得大吃一惊。手中的工具“啪”地掉在了地上。“哦,对不起。”小男孩对自己的冒失有些不好意思。他低头看见了地上的工具:“叔叔,你找谁?”“我,我找……”他心想怎么头一次就这么倒霉。他故作镇静地捡起钳子和起子,说:“我是天然气公司的,今天到你们家检修天然气管道。”小男孩把门打开了。  相似文献   

9.
他是“失足者”学习的榜样;他爱“扳命”,16岁自砸“铁饭碗”,19岁就成了“万元户”;一次失足,他成为囚徒;出狱后,一番打拼,他“扳”成功了,成为武汉这座大都市极有名气的青年富豪……  相似文献   

10.
由于工作关系,我不止一次地和英雄潘镕打过交道,一度还接触非常频繁,总想采访他写点什么,可每次去找他,都被他婉言谢绝了。就是他临牺牲的前两天,我们还不期邂逅过,寒暄了几句后,他仅说:“我忙”,就径直地“逃”了。所以在我内心深处他始终是个“谜”,是一座“无字碑”。  相似文献   

11.
他是河南省建筑行业中的“大鳄”,被圈内人士称为“北京来的财神爷”。为了和高官搞好关系,他不惜用自家房屋作抵押,贷款100万元全部送礼。“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为单位带来了利益,但也带来了恶果。他用金钱铺路,“放长线钓大鱼”,钓来了“大鱼”,自己也跌落水中。  相似文献   

12.
我叫他哥     
对丈夫的称呼自然很多,什么“先生”、“老公”啦,“当家的”、“亲爱的”啦,“娃他爸”、“孩他爹”啦等等。而在我的眼里只有“哥”。 结婚这些年,我一直喊他“哥”。不熟悉的人,听了以为我们是兄妹;认识我们的人,开始总觉得“歌”或“鸽”是他的别名,不然,有几个妻子对丈夫喊哥喊得那么顺嘴的,张口闭口哥、哥、哥!明白后,新老朋友总不忘笑着问一句:“你为什么叫他哥呀?” 我喊他“哥”,不仅是因为他一米七六,我一米五八,以高低论大小。更重要的是他对我体贴、呵护、忍让,完完全全一个大哥哥的  相似文献   

13.
不知是父母给他取名字时有先见之明,还是他牢记了父母的教诲,格外珍惜这个名字,在刘先进同志已经走过的56年人生道路上,“留”下的确实是一个又一个“先进”。他,23岁就带着一叠“优秀少先队员”、“三好学生”、“五好团干部”等奖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68年9月,从中国人民大学跨入杭州红旗造纸厂的大门以后,一直以“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来要求自己,多次被评为厂级先进。1978年他进了杭州市人事局,二十年来,又有许许多多先进的称号伴他一路同行。人们常说,刘先进同志之所以先进,是因为他是不知疲倦的“老黄牛”。他现任杭州市…  相似文献   

14.
追捕“贼王”本刊记者孙汉洲早先人们喊他“贼王”,那时他还在跑单帮,干的也只是偷鸡摸狗的事。因为他姓王,且贼性不改,认识他的人,也不再喊他的真名,干脆叫“贼王”了。直到后来,他真的成了一伙“贼牯子”的头,才成了名符其实的“贼王”。本文的故事,就是从他当...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上有所好,下必甚焉”。现实生活中,确有那么一些不“琢磨”事,而专“琢磨”人的人,他们平时总在挖空心思地“琢磨”领导有什么“喜好”和“需求”。如果领导者表露了自己的“喜好”,就会正中投机钻营者的下怀,使他在“官场调查”中轻而易举就摸清了情况。你爱好吃喝,他就会安排你“一条龙”服务”;你喜好“砌长城”,他就让你“赢”个开心,如此等等。  相似文献   

16.
近段时间,李学生的名字以及他舍己救人的英雄事迹,在媒体广为传播,感动了浙江,也感动了全国。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就他的事迹作出批示,称他“是见义勇为的英雄”,“是新时期农民工的好代表”,“是当前正在深入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值得党员和群众学习的好典型”,号召“广大党员都要向他学习”;《人民日报》刊登介绍他先进事迹的长篇通讯,并加了按语,称他“是广大农民工兄弟的楷模,也是当代青年人的榜样。”李学生能让这么多的人感动,能成为“英雄”、“楷模”、“榜样”,成为值得党员和群众学习的“好典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  相似文献   

17.
3月4日,陈水扁在参加“台独”组织“FAPA”的活动时,提出了“四要一没有”。岛内外舆论认为,“四要一没有”只是再次证实了他的“台独”本性,他又在“台独”路上迈出极其危险的一步。“四不一没有”下的“台独”在“台独”问题上,陈水扁有过“两极化”表演,以“四不一没有”为主题的“不搞台独版”是他的主要伪装,“四要一没有”是“台独”的真实表现。  相似文献   

18.
洪静 《当代广西》2008,(18):30-31
他是文盲,却写出了三本书;他不懂乐谱,却成了一名歌手;他双腿残疾,却行遍大江南北;他是柳州人,却成了东莞“城市形象大使”。他头上还有很多耀眼的光环:“轮椅歌王”、“轮椅诗人”、“轮椅才郎”……他的名字叫黄任锋。  相似文献   

19.
撰文指出 李洪志以极其险恶的政治目的到处兜售、推销他的“法轮大法”,其中散布了许多歪理邪说。 “歪”在哪里,“邪”在何方?可用三句话概括:一是谎话连篇;二是荒诞不经;三是荒谬绝伦。 在言论与行为上是谎话连篇,比如他所宣扬的真善忍,他和他的忠实骨干分子,就从没有信守过。在常识上是荒诞不经:比如散布地球有多少次爆炸,他能推迟爆炸时间;他李洪志具有移物、隐身等神功;甚至竟把“光年”与时间概念、“核裂变”与“核聚变”混为一谈。在理论上是荒谬绝伦。李洪志的“救世说”、“宇宙观”、“人生观”、“生命起源说”等等,都是  相似文献   

20.
开心乐园     
经理:“警察先生,我们公司的出纳逃走了。”警察:“保险柜检查了没有?”经理:“已经彻底检查过了,他没在里面。”“法官先生,有人把我说成是犀牛,我可以告他恶意中伤罪吗?”“当然可以。他什么时候说你像犀牛?”“三年前。”“什么?三年前的事,你怎么想起现在要起诉呢?”“因为我以前从未见过犀牛,昨天我才知道犀牛是什么样子。”两名劫匪从银行抢了几袋钱。甲说:“快点一下,看有多少钱?”乙说:“别费神了,看看明天报纸上的新闻就知道了。”道格先生性格怪异、孤僻,从不与邻居来往。街坊邻居也不喜欢他。一天,他在自己的门上贴了一张大纸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