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6 毫秒
1.
《乡音》2007,(8)
微笑是人类最古老、最祥和的语言。微笑的内涵是丰富的。  相似文献   

2.
教育是心灵交流的艺术,而微笑是所有的交流中最有力的语言。它展示着一种胸怀,表达着一份信赖,传递着超越语言的理解与关怀。西方有句谚语说得好:教师就是面带微笑的知识。教育心理学认为:微笑是活跃课堂气氛的润滑剂。微笑能使师生之间架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老师灿烂的笑容,能让学生在亲切、愉快气氛中去汲取营养,健康成长。教师的微笑一种无形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群众》2016,(6)
正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当领导干部,要善于从群众"脸色"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改进问题。因为群众的"脸色"是民情民意的"晴雨表",是观照党员干部的"试衣镜",也是评判干部工作的"打分器"。"好脸色"来自站在群众立场看问题。现实生活中,人们时而听到一些党员干部抱怨"睁眼忙到黑",建高楼、修广场、铺马路,然而吃力  相似文献   

4.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说话、办事,总是先看上司的“脸色”。上司的“脸色”晴,他则说话滔滔不绝,办事利利索索,尽力发挥表现;上司的“脸色”阴,他则说话胆颤心惊,办事谨小慎微,唯恐有所冒犯。因此,他们活得非常累,没有个性,没有主见。对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有一种“脸色”是应该多看的,那就是群众的“脸色”,因为其中包含着许多真实的东西。当群众的“脸色”好看时,他们生产积极性高,工作劲头大,说明你的决策或言行是正确的;相反,当群众的“脸色”阴沉时,他们在生产和工作中无精打彩,干劲锐减,说明你  相似文献   

5.
最深沉的爱往往是在平实的语言、真诚的微笑和波澜不惊的举动中得到完美的升华。  相似文献   

6.
学习微笑     
怀抱襁褓中的幼小,看着他在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心中强烈地感觉到,微笑是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行为语言。有一首儿歌名叫《歌声与微笑》,童稚的声音唱道: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用心听一会儿,你会浑然不觉地露出微笑。或许你嗓音嘶哑、五音不全,不能完整地唱这支歌,但只要聆听它,你就不再吝惜脸上的微笑。  相似文献   

7.
一、轻松的微笑——缩短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张艺谋导演的8分钟申奥专题片,出现频率最多的是笑脸,影片用无声的语言告诉世界:“北京欢迎你!”从某种意义上说,这部影片对宣传中国政府申办奥运会的思想立下了汗马功劳。可见,微笑的影响力是十分惊人的。心理学研究表明,微笑是人类交流最有效的语言。当我们对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近距离作微笑的表情时,婴儿也能作出微笑的回应;不同国度的人相处时,尽管可能语言不相通,但微笑能让他们拉近距离,促进交流。教师在课堂上面带微笑上课,能使学生既感到亲切,又得到放松,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知识,师生…  相似文献   

8.
生死无常。一个警察,从他(她)当警察的那一天起,就要做好面对无常生死的心理准备。赵新民烈士以他最后的微笑告别他的亲人和战友们,那微笑“感动中国”,也撼动了平凡生活中的我们:那是一个儿子《为了母亲的微笑》啊,那是我们从为警察的那些人刚毅的面孔上很少见到的柔软和温情……一个人的一生,或平凡,或轰轰烈烈,那是我们能够看得见的日常。我们看不见的,是藏在他们内心深处的对母亲、妻子、儿女等最至亲的亲人们的怀念、思恋、挂牵和爱。那是他们生命中最柔软的一部分情怀,那情怀,就像是沉在河底的蚌,蚌里的珍珠,弥足珍贵……  相似文献   

9.
“看人脸色”,通常作为贬义词。意为仰人鼻息,趋炎附势,惟命是从。现在,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将它作新的诠释。对于各级党政领导来说,经常注意观察群众的脸色,则是执政之道、亲民之举。有位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很在乎群众的脸色,群众脸色往往是群众情绪和意愿的‘晴雨表’,看群众脸色,从群众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中,可以找到改进工作的切入点。”“我们很在乎群众的脸色”,这话说得多好啊!其实,这正是实践我们党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从兰考群众蜡黄的脸…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1,(12):102-105
色彩在彩绘我们情绪与脸色的同时,也提供了人类生态医学的基础观念。婴儿在母亲怀孕期间就已经决定他未来的形体颜色,这就是神奇的遗传基因。色彩是遗传基因中最有特色且极不容易改变的原形符号。虽然有很多小孩的外观形象长得并不一定与父母相似,  相似文献   

11.
缅甸,曾经被联合国列为是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曼德勒是缅甸第二大城市,其中部的经济中心,但仍是相对落后,但生活在这里的人却是彬彬有礼,乐施好善。旅行者谈起对曼德勒的印象,都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微笑”。人们常用“高棉的微笑”来赞美柬埔寨吴哥窟的佛像,但“曼德勒的微笑”可以用来赞美在这里的人民。  相似文献   

12.
《歌声与微笑》是一首脍灸人口的歌曲,其中一“句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更是被人们广为传唱。它道出了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真诚,唱出了人世间的和睦温馨。微笑是人类最美好的语言。要想营造和谐、民主、宽松的课堂气氛,老师就应多把微笑留下。1.走进课堂时,带着微笑,这是愉悦的微笑。一节课学生状态怎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的情绪,而老师开始上课时的情绪,又直接感染和影响着学生甚至整个课堂。这好比是歌剧的前奏和序曲,又恰如文章的开头一样,要“先声夺人”。老师轻松愉悦自信的微笑会给学生亲切、和善、友好的感觉,会唤…  相似文献   

13.
微笑人生     
沈哥:讲完了乙武洋匡的故事,我特意邀请了两位聊友:江苏灌云县的王苏菁和北京的燕炼来一起聊一聊各自的感想。乙武给我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是他的微笑。那天在一个小时的售书过程中,只要面对大家,他始终保持着那种非常能感染人的微笑。我相信,以他的残疾程度,他不会没有痛苦,但  相似文献   

14.
时下,有许多人说话、办事总是先看别人的“脸色”,尤其是领导的“脸色”。他们时时揣摩领导的心思,把领导的好恶作为办事的出发点,领导“脸色”的“阴”和“晴”,决定他们办事的心情和效率。按说,看领导脸色并没有错,一位以党和人民利益为重的领导干部,他的心必然与群众相通,脸  相似文献   

15.
李建文 《今日海南》2011,(12):16-16
日前,一位领导干部在当地的一个创先争优活动会议上讲道:"创先争优活动是否深入、有无实效,看看群众的脸色就很清楚。我们一定要不图虚名、不重形式、不搞花架子,集中力量解决好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办成一些群众普遍期待的实事、好事。"笔者以为,"看看群众的脸色"这句话说得好。一个人脸色的好坏,往往直接反映着其内心的喜怒哀乐。  相似文献   

16.
在生活中,微笑意味着理解和友善,微笑意味着真诚和友爱。微笑是生活中盛开的花朵,微笑是沟通人们心灵的桥梁,微笑是连接人们心灵的纽带。荀子曾经说过:“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讲文明懂礼仪这  相似文献   

17.
感悟微笑     
张弘 《现代领导》2008,(1):44-44
微笑是情感的语言,无声而亲切;微笑是动听的音乐.美妙而婉约。 微笑,使人年轻。心态平和的人,宠辱不惊.往往把微笑挂在脸上。晚间,我抖落工作的疲惫,参加舞蹈队活动,在优美的旋律中,律动着身姿,踏着欢快的节拍,脸上写满笑容。  相似文献   

18.
痛是身体里一种情绪的发泄,一味草药,一个微笑,片刻小睡,都是安抚它最自然不过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正东汉著名哲学家王充《论衡》中有一句话:"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意思是知道房屋漏雨的人在屋宇下,知道政治有过失的人在民间。《菜根谭》中也有句话意思相似:从老百姓是否面有菜色这一点就可看出执政者的政绩。百姓的笑脸是幸福指数的试纸,也是满意度的晴雨表。群众的情绪变化和冷暖安危,大都会通过脸色反映出来。但是现在有些领导干部,只看上级的"脸色",不看老百姓的"面色",往往为了  相似文献   

20.
盲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该给学生什么样的“脸”?面容慈祥、和蔼可亲的脸色,不应该是惟一的。且不说在课堂讲授中,根据不同的课文要有喜怒哀乐等不同的表情,就是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在不同的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