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说话、办事,总是先看上司的“脸色”。上司的“脸色”晴,他则说话滔滔不绝,办事利利索索,尽力发挥表现;上司的“脸色”阴,他则说话胆颤心惊,办事谨小慎微,唯恐有所冒犯。因此,他们活得非常累,没有个性,没有主见。对于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来说,有一种“脸色”是应该多看的,那就是群众的“脸色”,因为其中包含着许多真实的东西。当群众的“脸色”好看时,他们生产积极性高,工作劲头大,说明你的决策或言行是正确的;相反,当群众的“脸色”阴沉时,他们在生产和工作中无精打彩,干劲锐减,说明你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河南孟州市段东村党支部书记在任期届满后,不仅本村的群众苦苦挽留他连任,而且周边的村子也来“抢”他。之所以会这样,该村支书说出了自己的最大体会:当干部,一定要看群众的“脸色”办事。就是凭着这个信条,他带领大家摆脱了原来的落后面貌,成了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相似文献   

3.
飞特族     
《时事报告》2010,(3):69-69
“爱做就做,爱玩就玩,自由自在,不用老是看老板脸色”。近年来,在北京、广州、南京等地就出现了这样一批边玩边干活的年轻人,他们就是“飞特族”。“飞特族”的英文名字叫Freeter,是一个混合词,来自英语的free(自由)和德语的arbeiter(工人)。  相似文献   

4.
“看人脸色”,通常作为贬义词。意为仰人鼻息,趋炎附势,惟命是从。现在,我们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个成语,将它作新的诠释。对于各级党政领导来说,经常注意观察群众的脸色,则是执政之道、亲民之举。有位长期从事基层工作的同志深有体会地说:“我们很在乎群众的脸色,群众脸色往往是群众情绪和意愿的‘晴雨表’,看群众脸色,从群众喜怒哀乐的情绪变化中,可以找到改进工作的切入点。”“我们很在乎群众的脸色”,这话说得多好啊!其实,这正是实践我们党的宗旨和党的群众路线的具体表现,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从兰考群众蜡黄的脸…  相似文献   

5.
时下,有的企业领导根据他们自身利益的需要,擅自制定利润分配、工资调整、职务补贴、年终奖金等方面的制度,为其个人和班子成员集体图刘/鑫毅谋私。他们在制定这些所谓的“制度”时,不按国家有关规定办事,不征求群众的意见,而是把对自身有利的规定纳入“制度”,而将那些对自身不利的则排除在“制度”之外,使企业领导不该享受的待遇“合法化”,以便名正言顺地捞取好处。他们把这些所谓的“制度”当作搞腐败的挡箭牌。你如果说这些“制度”不合理,他们就会说这是根据某项规定制定出来的。这貌似公允的“制度”,不仅损害了职工的利益,也破坏了…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四川资阳市安岳县白塔寺乡增花村63岁的孤寡老人钟广福,为了申请计划生育家庭特别补助,花了600多元请村、乡干部吃饭,给他们买烟.该村一位小组长直言,办事请村上、乡上“领导”吃饭已成为“风俗”.  相似文献   

7.
近日,各级地方党政机关及其领导干部纷纷承诺,严禁一切“打着领导旗号办事”的行为,严防和打击冒充领导亲属和身边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行径。由此,联想到了领导司机的“牛气”和“福气”。要说领导身边工作人员,最近者莫过于秘书和司机了。秘书的“厉害”本文暂且不谈;而领导司机尽管是普通工人,却因与领导贴身,便不普通了,十二分的“牛气”。他们自以为高人一等,颐指气使,“横睁鼻子竖睁眼”是常态,恣意闯红灯者有之,动辄喷粗辱人者有之。前不久,媒体就报道过,南京一领导司机不服从公共管理,把停车场管理人员打伤住院。对此类“狐假虎威”者…  相似文献   

8.
一忌提拔那些“伸手要官”者。这些人做官的动机不纯,为了弄到一官半职,不择手段,拉关系,找后台,托人情,削尖了脑袋去钻那有限的职位,这些人一但谋到官位,就忘掉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开始腐化堕落,大搞不正之风。二忌提拔那些善于“两面扇风”、“摸气候”、“会来事”的干部。这种干部擅长在领导面前阿谀逢迎,只要上级领导需要,违纪违法也敢闯,这种人唯上是从,无视群众,无视法纪,善于观察领导脸色行事。三忌找“替身人”。有的领导同志选拔青年干部,不看其工作能力和思想素质的高低,而是专找“会替自己吹牛拍马”的人担任领…  相似文献   

9.
作为领导者的属下,对领导保持必要的敬重是天经地义的,同时也是十分重要的明智之举,不分场合、不分地点、不看领导脸色让领导下不来台,无疑是自找倒霉,自讨没趣,撞了南墙也白撞。  相似文献   

10.
在一些大城市.有人推出了专门针对有钱人的私人服务.这种算是职业也算创业的工作,不用看老板的脸色行事.不用开店办厂,也不用特意投资,赚的完全是无本万利的“手艺钱”和“智慧钱”。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 ,我们决策发展多以“全体通过”为最高境界。全体通过、一致同意、全场掌声 ,成为某项决策得以出台的“通行证”。那么 ,全体通过、一致同意 ,是不是就表示民心所向、众望所归呢 ?窃以为 ,选代表、选劳模兴许如此 ,决策发展就不一定了。首先 ,中国数千年封建“家长制”历史 ,由来已久的“看领导脸色”行事的习俗 ,一时难以根绝。“一致通过”中很可能包含某种人为因素 ,包含某些“不情愿”因素 ,未必都能作为决策的“表决器”。其次 ,一些人不愿开动脑筋 ,想问题、办事情喜欢“跟风跑”、“随大流” ,“一致同意”中难免出现“人云…  相似文献   

12.
甘竹镇地处广昌县城北郊。几年来,我镇的村建工作在县委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央“五个好”的目标要求,着力抓好村级班子建设,解决“有人办事”问题和选准选好项目发展村级经济,解决“有钱办事”问题的同时,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纳入村建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3.
潮声     
《时代潮》2005,(20)
鹤岗:启动“办事中心”创建和谐之美本刊讯(记者崔晓林)“现在办事真痛快,你看,不到一个小时,我的新车手续全办妥了!”9月28日上午,在黑龙江省鹤岗市“人民办事中心”,刚办完新车上牌手续的张先生乐得合不拢嘴。据了解,鹤岗市人民办事中心于8月29日正式启动运行,是目前黑龙江省规模最大、功能最全、设施最完备的行政服务机构。鹤岗市人民办事中心设有市级行政部门和服务机构62个,设立服务窗口130个,办理行政审批事项和其他服务事项349个,各部门进入工作人员214人。鹤岗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贾淼告诉记者,该中心的运行,旨在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  相似文献   

14.
最近,笔者在基层调查时发现,村干部普遍反映基层工作难搞,村干部难当,少数村干部缺乏履行职责的热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贯彻村委会组织法不力是最重要的一条。部分村特别是那些边远贫困村,村民的法律意识淡薄,投票选举村干部不看年轻看“沾亲”,不凭能力凭“人力”,以能否为自己办事衡量村干部的实绩和去留,致使村干部一上任便背负压力,基层领导有的以言代法,衡量村干部往往只看能不能收提留,会不会拉关系,稍不如意便被穿“小鞋”或不明不白地被撤职,村干部的民选地位和法律尊严得不到有效维护;少数村无合适的村干部…  相似文献   

15.
在漫漫人生的征途中,人人都在寻找自己人生价值的方程解。有人把“我”代入方程,得出的根是“私”。他们心里想的是“我”,嘴里说的是“我”,办事为的还是“我”。他们以“我”为圆心,以“私”为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曾经说过:“要照辩证法办事,这是邓小平同志讲的,我看全党都要学习辩证法,提倡照辩证法办事。”邓小平同志虽然没有专门论述辩证法的著作,但是他作为我党历史转折关头的伟大的政治家、战略家,确实实践了自己的诺言,照辩证法办事。  相似文献   

17.
我们常听到基层的同志议论:某某领导懂经济,某某领导不懂经济。那么怎样才算懂经济呢?老百姓看的当然是实惠,如果我们的领导同志为官一任,却不能造福一方,大家肯定认为你不懂经济。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懂不懂经济,要看你是否了解基本的经济理论,能不能运用这些理论驾驭经济工作,按经济规律办事. 一、领导经济工作必须掌握基本的经济理论 阿基米德曾经说。给我一个支点,就能撬动地球。如果我们把经济活动比作地球,经济政策比作杠杆,那么经济理论就是那个撬动“地球”的支点。对于我们主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同志来讲,天天与政策打交…  相似文献   

18.
三言两语     
《当代广西》2006,(24):5-5
“尽管我是统计战线的新兵,但我也知道,几年前朱镕基总理视察国家统计局时曾留下四个字‘不出假数’。”新任国家统计局局长谢伏瞻11月18日在中央财经大学统计学院成立庆典上说,这四个字让他觉得身上的担子不轻,做好统计工作不易。“统计人员要对国家忠诚,要对人民负责”。谢伏瞻说,能否做到“不出假数”是对国家是否忠诚最简单的判别。他说,统计工作要用数据说话,用科学的态度从事,更重要的是不能看地方和部门领导的脸色行事,一就是一,二就是二,在数字面前不能丧失原则。他希望即将走上统计岗位的新生力量和他这位新兵都能秉承“不出假数”…  相似文献   

19.
学其宽容     
陆智 《当代广西》2004,(14):24-24
常听到一些领导对下属这样说:“我只要结果,不要过程。”乍听此话,我们很容易被这些领导大刀阔斧的工作作风所折服,可仔细揣摩,又觉得似乎有点不妥。比如在时下的小城镇拆迁中,在检查拆迁进度时,一些地方领导对各部门的头头吹胡子,瞪眼睛,拍桌子,“闲话少说,汇报拆了多少户,我只要结果,不要过程!”于是各部门的头头们面面相觑,低头挨训。从领导的脸色、指示中  相似文献   

20.
《群众》2016,(6)
正俗话说:"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当领导干部,要善于从群众"脸色"中发现问题、反思问题、改进问题。因为群众的"脸色"是民情民意的"晴雨表",是观照党员干部的"试衣镜",也是评判干部工作的"打分器"。"好脸色"来自站在群众立场看问题。现实生活中,人们时而听到一些党员干部抱怨"睁眼忙到黑",建高楼、修广场、铺马路,然而吃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