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1992年在西北某地区的3个县10个牧场,对2160余只羊进行了羊肺炎霉形体病的调查,血清样品673份,检出阳性101份,阳性率为16%;并从发病地区羊群采集的2例山羊和1份鼻拭子病料中分离到3株霉形体。经系统鉴定和人工感染试验确诊为羊肺炎霉形体(M.ovipneumonia)。  相似文献   

2.
采用IDEXX公司生产的ELISA试剂盒对 2 0 0 1年 8月至 2 0 0 2年 8月湖北、河南、福建、浙江等省的大中型猪场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 (PRRS)的流行情况进行了血清学调查。共检测84 4份血清 ,检出阳性 382份 ,阳性率为 4 5 .2 6 %。其中湖北省猪场的 6 6 1份血清 ,检出阳性 2 4 9份 ,阳性率 37.6 7%。 4 83份种猪血清 ,检出阳性 2 4 4份 ,阳性率 5 0 .5 2 % ,36 1份仔猪血清 ,检出阳性 14 1份 ,阳性率 4 0 .0 6 %。在被检的 5 0个猪场中 ,检出PRRS血清学阳性猪的猪场 4 1个 ,占 82 .0 0 % ,其中湖北省的 38个猪场 ,检出PRRS阳性的 2 9个 ,阳性率 76 .32 %。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3类马鼻肺炎疫苗的制备工艺、自身特点,分析比较了各类型疫苗的优缺点,并对其商品化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指出传统疫苗(灭活疫苗、减毒疫苗)是目前传染病防治的主要产品。虽然新型疫苗(病毒活载体疫苗)还处在研究阶段,但终将成为马鼻肺炎疫苗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4.
马鼻肺炎为马的急性病毒性传染病,其特征为发热、白血球减少和呼吸道卡他,孕马常在感染此病后1~4月发生流产,故又称马病毒性流产。本病广泛分布于全世界,多数研究者认为,世界有马地区几乎都有本病存在。本病最早发现于美洲,其后欧洲和其他各洲均有报道。从对马群的特异性血清抗体调查来看,阳性率一般都在30%左右,最高的可超过90%。我国虽然近期才分离到病毒,但本病的存在可能已经多年。如在五十年代农业部兽医药品监察所和六十年代兽医大学病理教研室均在马流产胎儿肝、肺等相应细胞发现核内包涵体。  相似文献   

5.
根据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外膜脂蛋白(OmlA)基因序列设计了1对种特异性引物;根据APP血清1、5、7型荚膜多糖(cps)基因序列设计了13对型特异性引物,建立了鉴定APP种及血清1、5、7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良好.应用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对临床分离的89株APP及545份无临床症状猪鼻拭子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89株APP中共检出血清1型17株(检出率为19.1%),血清5型36株(检出率为40.4%),血清7型27株(检出率为30.3%);545份鼻拭子APP检出率为9.36%(51/545),其中血清1型占15.69%(8/51),血清5型占35.29%(18/51),血清7型占33.33%(13/51).证实,该方法可作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以基因重组抗原包被96孔板,Eu3+标记兔抗马IgG,建立了马病毒性动脉炎和鼻肺炎抗体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方法,对其特异性、灵敏性、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与进口ELISA试剂盒和微量血清中和试验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该方法交叉反应不明显,特异性好,灵敏度高于ELISA方法;该方法的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分别为2.68%~4.43%和4.21%~7.25%,Eu3+标记物可稳定保存5个月以上。证实,建立的马病毒性动脉炎和马鼻肺炎抗体的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检测技术灵敏度高,特异性和稳定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应用间接血凝试验 (IHA)对河北省家畜弓形虫病进行了检测 ,共检测猪血清 1 3 0 0份 ,其中阳性血清 4 64份 ,阳性率达 3 5 .69% ;绵羊血清 2 2 2份 ,阳性 5 7份 ,阳性率 2 5 .68% ;山羊血清 10 0份 ,阳性 10份 ,阳性率 10 .0 0 % ;牛血清 3 0份 ,阳性 8份 ,阳性率 2 6.67% ;马血清 4 3份 ,阳性 1份 ,阳性率 2 .3 3 % ;骡血清 2 8份 ,阳性 1份 ,阳性率 3 .5 7% ;驴血清 3 3份 ,阳性 2份 ,阳性率 6.0 6%  相似文献   

8.
贵州省部分地区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是由丝状霉形体山羊亚种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病羊以体温升高、流鼻液、咳嗽、呼吸困难消瘦为主要特征。我国最早于 193 5年在内蒙古发现本病 ,后在甘肃、四川等地也发现本病。截至 1998年 ,贵州省尚未开展过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的调查。为弄清本病在贵州省的流行情况 ,笔者对全省 9个地 (州、市 )的养羊专业户及羊场进行了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血清学调查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 从全省 9个地 (州、市 )、42个乡镇的养羊户和羊场随机抽样 ,采血 63 0头份 ,分离血清 ,置 -2 0℃冰箱保存 ,于 10d内用微量间接血凝检…  相似文献   

9.
20 0 1年 10月至 2 0 0 2年 7月对来自陕西省 3 8个养猪场、户的 191份猪血清分别进行了猪伪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炎、细小病毒感染、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的乳胶凝集试验以及猪瘟正向间接血凝试验。共检出抗体阳性血清 14 1份 ,阳性率为 73 .8% ,其中检查猪伪狂犬病的 88份血清 ,阳性 66份 ,阳性率为 75 .0 % ;检查流行性乙型脑炎的 5份血清 ,阳性 2份 ,阳性率为 40 .0 % ;检查细小病毒感染的 16份血清 ,阳性 8份 ,阳性率为 5 0 .0 % ;检查猪生殖和呼吸系统综合征的 72份血清 ,阳性 63份 ,阳性率为 87.5 % ;检查猪瘟的 15份血清 ,阳性 8份 ,阳性率为 5 3 .3 %。  相似文献   

10.
为有效防控金华市奶牛巴贝斯虫病,根据牛巴贝斯虫病间接ELISA检测方法,以纯化的重组蛋白GST-MSA-2c作为抗原,对2009-2011年金华市7个乡镇的奶牛巴贝斯虫病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金华存在奶牛巴贝斯虫病,在2009年采集的296份牛血清样品中,阳性血清11份,感染率为3.72%;在2010年的306份牛血清样品中检出阳性血清14份,感染率为4.58%;在2011年的307份牛血清中检出阳性血清11份,感染率为3.58%。结果提示,金华市奶牛巴贝斯虫感染率以农户散养最高,建立集约化养殖制度和家畜原虫病综合防疫措施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针对马疱疹病毒(EHV)的EHV-1、EHV-2和EHV-4糖蛋白B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3对特异性引物进行多重PCR,不仅可以在数小时内分别检测这3个型的EHV,而且在同一反应系统内可以清晰地区分EHV-1、EHV-2和EHV-4,其PCR产物大小分别为226、3335、70bp,符合预期的片段大小,序列分析证实与已发表的序列一致;该检测方法的灵敏度达到103TCID50;分别从血清学阳性但病毒分离为阴性的1匹进口马组织样品和一些出口前检疫马的鼻咽样品检测到EHV-1和EHV-4特异性核酸。  相似文献   

12.
新疆部分地区动物西尼罗病毒感染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新疆部分地区动物西尼罗病毒(WNV)的流行状况,采用一步法实时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RT-PCR)对采自新疆伊犁河谷地区以及巴音布鲁克草原的200份马血样、100份驴血样和100份犬血样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WNV包膜蛋白(E)基因片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被检血样中未发现WNV E基因片段,目前尚没有证据表明我国新疆部分地区的动物中存在WNV感染。提示,近期内该地区出现WNV流行的可能性小。  相似文献   

13.
从新疆 13个地区的 2 5个规模化猪场采集猪流产胎儿、死胎和血清等病料 330 0余份 ,进行血清学和病原学检测 ,查明猪瘟和伪狂犬病、猪生殖和呼吸综合征是造成规模化猪场猪繁殖障碍的主要疫病 ;并通过试验研究 ,提出了防制方案 ,在生产中推广应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用重组蛋白GST-NcSAG1t作为ELISA诊断抗原,对格尔木市乳牛犬新孢子虫病进行了调查。结果,从35份乳牛血清样品中检出犬新孢子虫抗体阳性血清4份,阳性率为11.42%。检测结果说明,青海省格尔木市饲养的乳牛牛群中存在犬新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15.
对从青海省、甘肃省和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采集的 2 4株细粒棘球蚴 ,用线粒体DNA的CO1基因和ND1基因结合rDNA的ITS2测序 ,调查了不同地区分离株基因型的变异情况。结果显示 ,所有分离株均为普通羊株 (G1基因型 ) ;CO1基因序列的变异率为 0~ 0 .8% ,ND1基因的变异率为 0 .1%~ 0 .7% ;青海分离株ITS2序列的变异率为 0 .4 %~ 3.1% ;2株青海省西宁市和 1株甘肃省武威市分离株分别在CO1基因和ND1基因序列不同位点发生的 1处核苷酸非同义替换 ,导致 1个编码的氨基酸替代。研究表明 ,我国上述 3省、区部分区域存在的细粒棘球蚴属于同一株 (G1基因型 )。  相似文献   

16.
使用培养的狭义伯氏疏螺旋体B31菌株制备可溶性抗原,建立羊莱姆病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诊断方法。应用伯氏疏螺旋体阴性、阳性血清评价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根据所建立的方法对从甘肃省甘南地区采集的450份羊血清进行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对羊莱姆病的阳性检出率和阴性符合率分别为90.1%和90.0%,与羊霉形体、布鲁氏菌、弓形虫以及羊无浆体、巴贝斯虫、泰勒虫等常见蜱传播病原的阳性血清之间没有交叉反应。甘肃省甘南地区夏河县、临潭县和卓尼县羊莱姆病的感染率分别为3.3%、6.1%和4.1%,甘南地区的平均感染率为5.1%。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能够用于羊莱姆病的血清学诊断,甘南地区可能存在莱姆病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7.
利用PCV2-Cap蛋白中和性单克隆抗体建立了一种检测猪血清中PCV2中和抗体的阻断ELISA方法.用该方法与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细胞试验对353份试验猪血清样品进行平行检测,结果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96.0%;该方法的敏感性为97.9%,特异性为92.4%,且与其他几种猪病毒参考阳性血清无交叉反应.该阻断ELISA与血清中和试验的检测结果呈显著正相关(r=0.997 0),其敏感性还优于血清中和试验.用阻断ELISA对PCV2灭活疫苗免疫与攻毒试验猪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疫苗接种后第2周就能检测到PCV2中和抗体,4周后阳转率达100%.另外,用该方法对东北三省不同地区送检的703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结果阳性检出率为73.0%.表明,东北三省猪场中的PCV2感染率较高,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8.
猪捷申病毒8型rVP1-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建立猪捷申病毒(PTV)抗体的间接ELISA检测方法,将PTV-8VP1基因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pET-30a中,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Rosetta表达重组的VP1蛋白。SDS-PAGE及Western-blot分析结果表明,表达的重组蛋白分子质量约为36.2ku,且能被PTV-8阳性血清特异性识别。以纯化的重组蛋白包被ELISA反应板,建立了检测PTV抗体的间接ELISA方法。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重组VP1蛋白与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猪细小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和猪瘟病毒阳性血清不发生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血清稀释至1∶800时仍检测为阳性。该方法的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10%,表明具有较好的重复性。利用建立的方法对633份临床样品进行检测,阳性率是88.10%。选取58份临床样品与间接免疫荧光方法作比对试验,两者的符合率是94.80%。  相似文献   

19.
20 0 3年 3~ 9月 ,以内蒙古自治区根河市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作为试验基地 ,对 82 9只驯鹿进行了鹿狂蝇幼虫感染率、感染强度和寄生部位的调查。结果表明 ,当地驯鹿狂蝇幼虫感染率为 92 .0 % ,平均感染强度为 16 .2条 ;驯鹿狂蝇幼虫主要寄生于驯鹿的鼻腔鼻甲部、咽喉部及鼻、咽的交接部。  相似文献   

20.
为建立一种检测塞内卡病毒VP2蛋白的间接ELISA方法,本试验将A型塞内卡病毒(SVA)VP2蛋白作为抗原包被酶标板,采用棋盘式方法优化反应的最佳血清稀释度和抗原包被量,同时对间接ELISA方法的其他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结果显示,VP2蛋白包被量为2μg/m L(1∶1000稀释);用2%BSA封闭液稀释标准阳性血清为1∶20;二抗做1∶5000稀释;TMB底物显色液室温避光显色反应10 min。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同FMDV、PRRSV、CSFV、PRV和APP阳性血清均无交叉反应。此方法对塞内卡病毒阳性血清的敏感性为1∶160。批间、批内重复性试验结果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对200份猪血清样本分别进行间接荧光抗体免疫方法和间接ELISA方法的检测,结果符合率为95.5%。上述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重复性,可用于塞内卡病毒血清抗体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