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政治局扩大会议。习近平总书记2015年6月在贵州考察调研时指出:"遵义会议作为我们党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走独立自主道路、坚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政策策略、建设坚强成熟的中央领导集体等方面,留下宝贵经验和重要启示,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的历史经验,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遵义会议精神的重要论述,  相似文献   

2.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毛泽东在遵义会议前,同王明"左"倾教条主义者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在遵义会议上,作长篇发言陈述正确主张,为促成遵义会议的召开付出了艰辛的努力;遵义会议后,毛泽东又力促组建成熟的党中央和领导集体。  相似文献   

3.
《世纪桥》2017,(1)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国共产党在长征途中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此次会议结束了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共中央的正确领导,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挽救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以及中国革命。然而,遵义会议最突出的贡献之一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摆脱共产国际走上一条独立自主的道路。因此,此次会议也是中国共产党和共产国际关系的一个转折点。本文将首先从遵义会议召开的背景开始,全面讲述遵义会议是如何成为中国共产党与共产国际关系的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4.
正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在最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从而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领导。毛泽东因遵义会议而彪炳史册,遵义会议因毛泽东而光耀千秋。毛泽东与遵义会议留下了一段特殊的历史情缘。毛泽东最先提议"搞个扩大会议"1934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政  相似文献   

5.
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所以这样讲,主要在于遵义会议实现了党中央领导核心、党的思想路线、党的军事战略方针的三大改变。遵义会议实现伟大转折与其前后召开的系列会议密切相关,既包括通道会议、黎平会议、猴场会议等为遵义会议的召开作了重要准备的系列会议,也包括"鸡鸣三省"会议、扎西会议、苟坝会议等对巩固遵义会议伟大转折发挥重要作用的系列会议。没有系列会议的基础作用,就不可能有遵义会议的主导作用。反之,如果没有遵义会议标志作用的凸显,系列会议的合力作用也很难为历史所承认。以遵义会议为界,可以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划分为两个14年,从前后两个方面来辩证地、历史地认识我们党的这段历史,有助于我们科学地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转折作用,也有助于更加理性地全面认识党领导的28年民主革命的伟大历程。  相似文献   

6.
群众路线是一切工作的根本路线。长征初期,我党冲破"左"倾教条主义的束缚,开展群众工作,促成了"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另一方面,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也使我党的群众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7.
孔德生 《世纪桥》2008,(21):22-25
毛泽东是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名副其实的创立者与稳固核心。理由有三:其一,1935年遵义会议是第一代领导集体形成的起点,毛泽东对遵义会议的酝酿、召开及最后成功都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无可争议的创立者;其二,毛泽东具有高深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等五大特点,这些独有的优势使他在遵义会议上脱颖而出,事实上成为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其三,从1935年遵义会议直到1976年毛泽东逝世,此间尽管存在过"洛毛体制"和来自党内的严峻挑战,但毛泽东始终居于最高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正陆培法在10月8日的《人民日报海外版》上发文介绍说,寻找遵义会议会址是段曲折的过程。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是在严酷的战争环境和极为保密的情况下召开的,遵义本地没有知情人。而有关遵义会议的记录也失落了。原遵义会议会址纪念馆馆长、党史专家费侃如,披露了当初寻找、确认遵义会议会址的种种鲜为人知的历  相似文献   

9.
《党的建设》2022,(3):35-36
为什么说遵义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决议》指出,1935年1月,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遵义会议,这在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一,遵义会议是在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的.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后,按照原定计划,准备转移到湖南西北部同红二、红六军团会合...  相似文献   

10.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形成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法宝,也是党始终保持生机与活力的重要源泉。80年前召开的遵义会议在党和红军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而遵义会议之所以能够成功召开,与毛泽东坚持群众路线,集中大家的智慧,最终战胜"左"倾机会主义错误,解决了当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军事路线和组织路线问题是分不开的。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本身就是毛泽东坚持和运用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1.
遵义会议精神是1935年1月15至17日,中共中央在贵州省遵义召开的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政治局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的本质和结晶,是遵义会议基本内容的总结概括,其科学内涵主要是"实事求是,实践求真;独立自主,自主决策;坚持真理,修正错误;顾全大局,民主团结;坚定信念,务必求胜"。今天,我们充分认识和把握遵义会议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的历史地位和现实价值,对于传承我党精神遗产,提高党独立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党自我修复的机能,提高党重大决策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正穿过历史的沧桑巨变,回望漫漫前行道路,关键的往往只有几步。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遵义会议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历史关头召开。"没有遵义会议,中国革命不知道要推迟多久。"周恩来同志后来这样回忆。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回望历史,遵义会议的深远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愈益彰显。真理之光,穿越历史,映照现实。"我们要运用好遵义会议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洪涛 《党史文汇》2021,(3):35-40
1935年1月上旬,红军胜利攻占黔北重镇遵义。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旧城军阀柏辉章的公馆二楼,召开了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会议。遵义会议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尤其具有勇于通过自我革命转危为机、迎来新生的优秀政党基因。  相似文献   

14.
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其中央政治局召开了扩大会议,即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紧急的战争形势下以及与其产国际联系中断的情况下召开的,集中解决了党内面临的最迫切的军事问题和组织问题,结束了"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是在历史洪流中应运而...  相似文献   

15.
探讨遵义会议是否确立了毛泽东领导地位的问题,可以从"遵义会议"和"遵义会议时期"两个概念,即从遵义会议本身和从遵义会议的酝酿、召开及其决议的最后通过乃至下发、传达与贯彻这一完整的历史过程进行考察。遵义会议本身虽然并没有推举毛泽东"在党内负总责",也没有让他成为"最后在军事指挥上下决心的负责者",但是,在贯彻和运用遵义会议精神的过程中,在领导各路红军粉碎国民党军的围追堵截并取得长征胜利的英勇斗争中,在克服"左"倾教条主义和右倾分裂主义挑战、维护全党与全军团结统一的过程中,在创建新的革命根据地的艰辛探索中,在完成党的政治路线的转变并最终促成全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伟大历程中,毛泽东都发挥了无可替代的领导作用。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的领导地位,不仅是这段历史亲历者的共识,也是基本的历史事实。  相似文献   

16.
《当代贵州》2015,(4):35
<正>80年前,中央红军长征经过贵州,中共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月15日至17日在遵义召开了扩大会议,史称"遵义会议"。80年岁月峥嵘,80年沧桑巨变。遵义会议形成的革命传统、孕育的宝贵精神,始终是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力量。当前,我们正在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  相似文献   

17.
从具体的历史情景来看,"系列遵义会议"的召开具有一定的"偶发性"。而从遵义会议前多数人的顾全大局,到遵义会议上民主氛围的形成,以及遵义会议后正确军事、组织路线贯彻的历史进路来看,民主集中制原则的确立又具有"必然性"。在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努力的现阶段,进一步坚持和发展民主集中制,不仅可为实现民族复兴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而且可以丰富民族复兴的具体实现方式。  相似文献   

18.
正张闻天和毛泽东为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做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也引出了颇具争议的"领导地位"问题,该问题体现在如下两方面。首先,关于遵义会议后张闻天的党内职务称谓问题,目前学界有"负总责"和总书记两种观点。其次,关于遵义会议是否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学界观点各异。本文拟对遵义会议所引发的"领导地位"问题做一述评,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厘清历史事实,谈谈对该论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遵义会议前后,张闻天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促使遵义会议成功召开,实现红军军事战略的转变,为遵义会议的召开和长征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正>遵义会议是我们党的历史上一次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80年前,在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挫折的情况下,为纠正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冒险主义错误,党中央召开了遵义会议。这次会议在极其危急的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拨正了革命的航向,从而奠定了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基础。遵义会议在我们党历史上所以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